人都在追求一种东西:幸福的感觉。什么是幸福的感觉?每个人评价的标准不一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每天内心宁静,有生活的希望。
对于希望这个品质,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是我们的婴儿前期,也就是0岁到1岁这个年龄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儿不会说话,也不会词语的表达,他们用自己的哭喊声来表达自己的诉求。比如饿了、渴了、生病了、大小便等等。这时候婴儿需要大人的照料,他们自己是无法去独自操作的。
当大人听到婴儿的哭喊声,来及时解决他们的需求,他们就会很安心,就会产生信任感。这种信任感是对这个社会的信任,也是对自己身边人的信任。
为什么很多人长大后不太信任身边的人?因为大概率他们从小就没有建立信任的潜意识。可能在他们婴儿时期,自己无论怎样大声哭喊,换来的可能是痛骂声: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能不能消停会。
这时候大人的呵斥声,给婴儿带来了恐惧,带来了不信任感。就会让婴儿觉得这个世界是危险的,是恐惧的,身边的人是不信任的。婴儿时期的心理阴影就被种下了。
所以一个人的幸福感,并不是说想要建立起来就能够建立起来的。关键还需要看当我们还是孩子阶段时,我们是否建立好了自己的心理资本,完成了相对应的心理任务。
人生在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完成相对应的心理任务,比如婴儿时期的信任感和自主感,幼儿期的主动感,童年期的勤奋感,青春期的自我角色统一感,青年期的亲密感等等。每一个阶段的心理任务完成,那么自我的人格就会相对完善,人格完善,幸福的感觉就容易到来。
当我们知道了自己心理发展的阶段需求,那么就要努力去完成自己的心理角色,而且是有意识去训练完成。
通往幸福的道路是痛苦的,是艰辛的。不经历痛苦和艰辛,那么就很难有收获。每天躺在床上的人,什么都不想干活的人,看上去很轻松,但实际上内心的挣扎只有他自己知道。
当我们产生内心痛苦时,要么是目前所经历的事情不顺,要么是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挫折或者磨难,造成自己的不适。但需要懂得反思,不反思,过去了就过去了,下一次还会遇到类似的痛苦。
痛苦加上反思,就是自己最大的进步。当人感受到自己每一天的进步,那么幸福感就会累积,就会让自己觉得辛苦点累点都无所谓。因为每天都是有希望。
很多人都说幸福是追求来的,其实不是。幸福是感受来的。面对一件事的发生,比如一个乞丐找自己要钱。有些人觉得晦气,怎么碰上一个乞丐了,赶快离我远点。有些人觉得福气,马上摸摸自己的口袋,给了几十元钱给乞丐,让他去买点好吃的。
面对同样的乞丐,每个人的做法不一样。其实施比受更加幸福。因为把自己拥有的拿去分享给别人,人间就多了一些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