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描写植物的诗歌四年级(小学生描写植物的诗歌简短)

小学生描写植物的诗歌四年级(小学生描写植物的诗歌简短)

早春春笋诗词七首:久雨值新晴,门前春笋生

早春立春节气和雨水节气,是春笋萌发的最初阶段。笋子是竹子地下鞭茎上的嫩芽,冬天藏在泥土中的成为冬笋,立春之后,破土而出的称为春笋。

在上古人们就发现了笋子的食用价值,周朝的祭祀食品里,就有笋子,已经树著名的山珍。

那么竹子的笋子挖掘和吃掉它们对于竹子有没有影响呢?

通常冬笋埋在泥土里,固然是竹子感受地气而生长出来的小芽,但往往在冬天破土而出是不能收忍受地面的低温和严寒的,往往会冻死,所以,挖掘冬笋,对于竹子来讲影响不大。而且浅埋在地表层的冬笋也成了过冬动物,最好的冬季食品。

那么早春时节的笋子,因为温度和雨水相对充足,很容易一场春雨之后,就茁生出来,形成壮观的笋林,此时的笋,固然可以长成竹子,但是因为多而密,且适合笋子生长的最丰沛的春雨季还没有到来,所以此时的笋子,适合挖掘食用,一方面保持竹林的养分不被过多的竹笋消耗掉,另外一方面,可以等到仲春出的竹笋,选择强壮的保留,利于竹林的管理和成材。

所以早春的笋子,不但可以吃,而且要抓紧挖掘。

因为我们听说过雨后春笋,这句成语吧。早春的笋芽,多而强悍,那种破土而出的壮观,让人感受春天竹子勃勃的生机。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唐 · 杜甫三绝句 其三 春笋

50岁的杜甫,这年早春正在杜甫草堂,附近竹林一场春雨之后,无数的春笋茁生。现代的人向往杜甫的草堂生活,实际上真没有那么美好。为了逃避安史之乱,杜甫带着家人孩子来到四川,基本也算穷途末路,在朋友的帮助下,建了一座草堂,是仅仅有个住的地方,他给人当幕僚,薪水有限,也常年不在家里,妻子和孩子拿着有限的薪水生活,极度贫困,没有办法的他只要回家就开荒种地,就是这样,家里也常常饥一顿饱一顿。

去年秋天,本地一场飓风,卷走了茅屋上遮风避雨的茅草,想必这茅草还是当地难得的建筑材料,当地的人捡到了成捆抱回家,也不还给他,狂风之后是暴雨。可怜的杜甫想必又是节衣缩食,四处告贷才修缮了屋顶。

说这些,是说杜甫为什么为了笋子,竟然拒绝了朋友的上门,不耐烦迎接他们。

这片竹林是杜甫草堂边上的,或者是天然就有,又或者是他种植的,已经成林。此时春雨之后,无数的竹笋长出来,他可不是为了看竹笋,而是因为竹笋可以提供家庭用食品。

他必须尽快地挖掘出来,否则竹笋长得非常快,一两天功夫,可能就不能吃了,而且竹笋太密,是无法获得好的成竹的,所以他要尽快的大部分挖掉,并且有选择性保留一部分竹笋。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杜甫请不起仆人,家中主要的劳动力就是他。

所以这段时间,他非常辛苦,心里牵挂着竹林,对于来访的客人,也有着一种内心的疲劳和无奈,因为应酬是要花时间的,而他们家的生存,却不得不靠这竹林维持。这已经是酸涩困窘的底线了。

他干脆把门关掉,任凭客人来了不回应,不出迎。

因为此时他正拿着锄头,刨笋子,一边刨着笋子,一边研究,该留哪些。这竹林管理是体力活也是智商活。大概外面所有的动静,对于杜甫来讲都不重要了。

而且身在竹林和春笋间,自然也有一种劳作的乐趣,看那身边无数的春笋,给了他无限生存和未来的希望。

杜甫也知道立春的头道春笋最甜美新鲜,如果这片竹林够大,他获得的春笋,也会卖些钱回来。杜甫是个慈悲的人,他不肯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如此陪着他吃苦。

他累并且快乐着吧。

“此州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抱,抱来早市鬻。

物以多为贱,双钱易一束。

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

紫箨坼故锦,素肌擘新玉。

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

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

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唐 · 白居易《食笋 》

笋子作为山珍,尤其是新鲜的笋子,不仅是味道鲜美,实在是过去交通不方便。并不是每片竹林的笋子都好吃,竹笋以多雨的山林地带,最好吃。但竹笋既然是竹子的嫩芽,在保鲜技术落后的古代,经过层层运输损耗到达城市的春笋,上了达官贵人的桌子上,用李商隐的话说,那是贵如黄金。

但靠山吃山的山民则不一样,喜欢竹笋的白居易来到竹乡,简直快乐得不得了。

又是春笋满山谷的季节,农民上山挖竹笋,几个就抱满了胸前,他们将挖到的竹笋赶早集卖掉,一颗也不过两个钱。这里物多为贱,平常吃的就是它,直接放在水里煮,饭煮熟了,笋子也熟了。

白居易是在长安洛阳见过大世面的人,知道那里对春笋的态度。

因为价值昂贵,所以竹笋的紫衣,叫作锦绣,竹笋细腻的肉,比作如玉肌肤。

但在这里,大家不仅习以为常,家常饮食,还恨不能你多吃一点,因为这些竹笋不挖出来,不吃掉,几天功夫就会长成小竹子,不但不能吃,还消耗竹林的营养。

所以竹笋真是竹林奉献给人类无私的礼物,穷人开心,富人也开心。有了竹笋,穷人多点食物多点收入,富人多点口福,多点傲娇。

“东园长新笋,映日复穿篱。

迸出依青嶂,攒生半绿池。

色因林向背,行逐地高卑。

但恐春将老,青青独尔为。”盛唐 · 李颀《篱笋 》

竹林几乎不要进行太多的管理,就自然茂密,可以自然成荫,当然如果你想获得优质的竹材,那么就得挖掉许多笋,以防止竹子生长的营养消耗。

但是田园里的竹林,往往也是半天然放养状态,看着雨后春笋,从土里冒出来,长成竹子,很多人都有生命的喜悦感。

比如这首诗里的竹林,根茎在地下生长,出笋的时候,已经穿过了泥土上的篱笆栅栏,生命无畏,探寻远方。

它们已经探出篱笆外,背靠青山岩石,在一丛水塘边上,长出了很多新笋。

这首诗不是写的一个竹笋,而是写的竹子的根,有着极其强韧的生命力和扩张力,那些竹笋,都是大竹子延伸的子孙,是它根部的力量。一条竹鞭,就像龙一样行走,沿着地势长出高下的竹笋。

而且竹笋也有方向,有着依靠地势而形成的弧度。这也是很多人看到竹笋是弯弯的。

所以古人将竹子比喻成龙,而竹笋是龙孙,就是强调竹子的生命力。

竹子又四季长青,代表高洁长寿,所以诗人才有,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担心春天过去,只有竹子和竹笋,永远青青,充满内在的张力和活力。

“春来春笋满丰阳,祇把盘餐劝孟光。

犀角锦文虽可惜,也须分惠紫微郎。”北宋 · 王禹偁《戏从丰阳喻长官觅笋 》

不要认为挖笋是山民的生活,因为笋子昂贵,挖笋也是春天的乐趣,尤其无主的竹林,那是挖笋最好的地方,也生出寻觅山珍的过程和趣味。

比如这个丰阳就盛产竹子和笋子。

地方长官也自有本地特色招待客人,要不要去挖春笋,那是将城市里昂贵的春笋,自己找出来,不花金钱哦。

这山村游深得关在都市里的士大夫的欢喜,惠而不费,还满足了田园之想,还有亲自从山上找出的山珍礼物。

结果到了春笋的山上,看到一大片紫色的竹笋,那个壮观那个欣喜。

要知道,这一颗春笋,在城里,中小户人家是买不起的。就算是大宴席,还要先将整个笋拿出来给大家看看,验明正身,以表示尊贵。但在这里,却满坑满谷。

王禹偁是翰林学士,他看到的紫色的笋苞,想起了犀牛角,紫玉袍。

他打趣地方官,你拥有这么雄厚的珍宝,也分我一点吧。

这虽然是打趣,但是也可以看到山林春笋给人带来的欢喜震撼。

“云鬟乱,晚妆残,

带恨眉儿远岫攒。

斜托香腮春笋懒,

为谁和泪倚阑干。” 南唐 · 李煜《捣练子 其二 春恨》

南方的竹子品种繁多,自然还有一种纤细的如同手指的春笋。

这首诗并没有什么看头,李煜南唐后主的富贵生活,不缺山珍海味,但似乎他是将春笋比作美女手指的第一位诗人。

正是因为他的比喻,手指如春笋,就成了美女玉手的常用比喻和代词。

那是极其的泛滥,在古代诗文中,常常就看到形容美女手指是春笋尖尖。

我想曹雪芹也是忍无可忍,才将美女的手指改做水葱。

其实我也忍无可忍,干嘛都和吃的搅合在一起?

“故人唤我去,久雨值新晴。

草暗鼯鼠出,山深鶗鴂鸣。

斋厨半盂粥,草具一杯羹。

尚肯频来否,门前春笋生。”宋 · 吕本中《 昭亭广教寺 》

这首诗很有意思,其实勾住人心的就两句,一句是久雨逢新晴,一句是门前春笋生。

但是有这两句也就够了。

一位朋友住在深山,很是寂寞,邀请他过去游玩说话。

山中真的没有什么太吸引人的地方。比如这里春天有黄鼠狼,还有杜鹃声,但是除此之外就是浩大的寂寞。

好在两个人是知己话题也多,边煮着粥边说话。

临到离别时,朋友依依不舍,忽然说了句,这门口的春笋可以吃了,你愿意经常过来,陪我吃掉这里的笋子吗?

这个要是我,如果有闲,绝对笑开花。

春笋被称为菜王,主消渴,利水道,通血脉益气,可久食,那是神仙食品啊。在山中,有闲煮着春笋,看着云卷云舒,朋友相对,无需多语,就是最好的放松和友谊。

“南山千亩龙蛇窟,半夜春雷起屈盘。

欲钓六鳌沧海去,为留春笋作长竿。”北宋 · 蔡肇《和慎思寄次张弟 》

竹子被誉为地龙,应对春天雨水和雷声,那些春笋如同龙抬头一样冒了出来。

所以这里将千亩的竹园,形容成是龙蛇的老家,竹根如龙,盘踞在山林岩石里。

等待春雨春雷,唤醒了它,到处都是春笋,那是龙要腾飞的鳞爪,已经显示勃勃生机。

既然竹子有这么强韧的生命力,那一定要留下最强壮的春笋,让它长大成竿。

这带着龙气的竹竿一定会陪你垂钓沧海,降伏海中的龟鳌。

这是写给一个年轻的兄弟晚辈,叫他保有竹笋向上的的精神气质,努力成长,将来必有大用。

又是一年春雨春笋的时节,祝你吃得到最新鲜的笋,也祝你人生如笋茁壮,长成参天绿竹,青如君子,韧如青龙。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