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丨每天学点新鲜知识
“一生坎坷,二兄早亡,
三次结婚,四处帮闲,
五车学富,六亲皆散,
七年冤狱,八试不售,
九番自杀,实堪嗟叹!”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人,他叫徐渭。
徐渭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不太熟,一般遇到这种情况,理论上应该搬出一些知名度很高的人来撑一下场面。
好的,下面我们就把理论付诸实践吧。
对于徐渭
齐白石曾说: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
文学家袁宏道看到他的文字,惊为“明朝第一”。
汤显祖读过杂剧《四声猿》后认为是“词场飞将”。
郑板桥曾刻印一枚,自称是“青藤门下牛马走”。
谁说现在的年轻粉丝疯狂,百年前,甚至几百年前的艺术家,为了偶像,也是把自己的地位放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
明代徐渭《驴背吟诗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但后人在总结他的一生时,用的词汇竟是:
诗人、散文家、戏剧家、书法家、画家、军事家、杀人犯、行为艺术家;同时,又是一个疯子,是中国的梵高!
徐渭狂草书法手卷
不难看出,这个徐渭绝对是一个有故事的怪才。
下面就简单说说他的故事。
徐渭《题画跋语》
徐渭悲惨的人生基调在他出生时就奠定了。
徐渭的父亲当时是个官儿,相当于现在的副市长。
但他是父亲晚年所纳小妾生的,一般来说,老夫少妻的隔代作品都会遇到一个问题:父亲早逝,留下悲惨的母子俩。
徐渭也遇到了这个问题,在他不满百天的时候,父亲去世了,正牌嫡母借机把徐渭的生母赶出了家门,这给徐渭小朋友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创伤。
徐渭《花卉人物图卷题诗》
类似的创伤,随着他的长大,不但没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
徐渭人生大事件
四岁时,二嫂杨氏去世,他能够像大人一样迎送吊丧宾客。
十岁时,家道中落,生母被遣散出门,仅仅十岁的他与逃跑的仆人对簿公堂。
十四岁,嫡母去世。
二十岁,入赘潘家
二十一岁,二哥去世。
二十三岁,开始科举考试。从二十三岁直到四十四岁约二十年间,除一次考中秀才,其余冲刺举人的八次考试通通落榜。
二十五岁,大哥徐淮去世,家产被无赖霸占。
二十六岁,妻子潘氏去世。
徐渭 《蕉石图》 斯德哥尔摩东方博物馆藏
四十五岁时,他因担心受胡宗宪案件牵连入狱而精神高度紧张抑郁以至神经错乱。(徐渭曾服务于胡宗宪。当时胡宗宪总揽江南7省军务,负责剿除沿海倭患,位高权重。不过,他在政治上却依附奸相严嵩。明嘉靖四十一年,严嵩倒台后没多久,胡宗宪也被捕下狱,其幕府解散。)
四十六岁时,又娶小妇,因疑她与外人通奸而杀之,遂入狱(当时患有精神病)。
徐渭 《花竹图》
四十八岁时,生母病故,短期出狱办理丧事。
五十三岁时,万历皇帝改元大赦,在张天复、张元忭父子帮助下出狱。
六十一岁,心情抑郁旧病复发。
六十九岁,醉酒跌伤肩骨,卧床不起。
七十三岁,贫病交加而死。
徐渭 《榴实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看徐渭简单的年谱,会忍不住感叹,一个人的生命中,集中了如此多的苦痛不堪,生是一生,悲凉却是无尽。
其实,徐渭小时候是极其聪明的。
6岁读书,过目成诵,10岁为文,轰动全城,虽然比不上因为“四岁让梨”而荣登教科书的孔融同学,但已经很厉害了,而且并不是《伤仲永》里面那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孩子。
《自梳羽毛立高枝》
但为何他就是考不中功名,就是出不了仕?
因为他是怪才。
有一年,东南有人捕获一对白鹿,白鹿对耽于丹术的当朝嘉靖皇帝无疑是一个大祥瑞。
胡宗宪把白鹿献给嘉靖皇帝,同时呈上徐渭代笔的《进白鹿表》。不足三百字的华彩文章(历史上著名的马屁文章)立马令嘉靖皇帝圣心大悦。
皇帝一遍遍地品赏其中文字,凡是绮丽的语句都用御笔圈点下来,又放进卧室床头细读。
想象一下写这篇《进白鹿表》是多么高难度,作者不仅要文采华丽斐然,还要清楚道教礼数,更得将深宫中斋事礼仪摸透,最重要的是把帝王的心理揣摩到位。
这是一篇比科考苛刻得多的文章!
有这样的高智商,八股文还不应该是手到擒来?
《水仙图》徐渭
但他就是考不中,就是考不中!
或许是骨子里的反文化传统取向,或许是想追求比科举更有意义的成就,徐渭一生都与科举无缘。
再加上一次又一次亲情的反叛、亲人早逝的打击,以及胡宗宪事件的波及,四十三岁那年,徐渭精神崩溃了,常常神志失常。
《芭蕉竹叶图》
都说艺术来源生活,很多时候一个才华横溢的艺术家能成功,都得益于生活中一次又一次的暴击,没有被暴击打垮的人,才能爆发出异于常人的才华。
得了精神病后,徐渭走向了艺术人生的顶峰。这一点,与梵高很相似。
《菊石图》
徐渭是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开山鼻祖,石涛、郑板桥、齐白石、黄宾虹等画风深受徐渭影响。
他画的牡丹是黑色的,因为他说他是穷人,无富贵相。黑牡丹,有生气却无富贵气↓
《牡丹图》徐渭
他画的动物都是画中有意,比如螃蟹↓
如果将其翻过来看,就能看到如董卓的“卓”字图像。
徐渭云:这种横行的奸贼应该大卸八块,断其骨,食其膏。
《荷蟹图》徐渭
他还画过一种古怪的葡萄,这葡萄是长在枯枝上的。
徐渭代表作《墨葡萄图》
这是他晚年的一幅画,可以算是徐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幅作品了。
长在枯枝上的葡萄要如何理解?
这要联系他的晚年生活状况才能咂摸出个中含义:徐渭晚年与儿子不和,生计无着,只能靠卖字画度日。
徐渭代表作《墨葡萄图》局部
徐渭活着的时候,其名并未发扬,而是死了之后,后人才知他是旷世奇才。所以晚年时光只靠卖画维持生计的他,并不能实现温饱(有政治才能,但他不愿附庸权贵)。
徐渭代表作《墨葡萄图》局部
配合画中的题字可以感受出画家当时的心境,秋日苍凉,生活已足够落魄,画作始终无人欣赏,无奈中,他说出了那句:“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把自己的才华比喻成秋日野地里面生长的葡萄,没人采摘,就这样胡乱抛弃在已经枯败的葡萄藤上。
徐渭代表作《墨葡萄图》局部
他是如此的叛逆,连画个画都是“以我为主,独出己意”。
《戏蟾图》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72岁的徐渭在自己破旧的小屋中,离开人世,身下是杂乱无章的稻草。门外,是那幅流传千古的对联:“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徐渭故居
这就是徐渭,连离开人世的方式,都是如此与众不同。
了解了这位狂一世,疯一世,受人高山仰止生生世世的徐渭后,你还会把他叫做“东方梵高”吗?
把梵高叫做“西方徐渭”才是。
《墨花图》
|扫一扫 支持观观雅集 |
喜欢就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