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年简介
网友提问:
陈阿娇和卫子夫都被汉武帝厌倦,为何只有李夫人令其念念不忘?
优质回答:
汉武帝刘彻就是一个好色之徒,也是一个始乱终弃之人。
比如他对待青梅竹马的陈阿娇和第二任皇后卫子夫。
陈阿娇就是成语中“金屋藏娇”的那个女主角。
相传在刘彻小的时候,他姑姑长公主刘嫖逗刘彻说“长大了想娶谁当媳妇啊?”刘彻说:“我要为阿娇造一座金屋子,娶阿娇当媳妇”。阿娇是刘彻的表妹,他姑姑刘嫖的女儿。
这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来历。
<陈阿娇>
到后来刘彻当了皇帝,果然把阿娇娶进了宫,并封其为皇后。无奈阿娇总生不出孩子,对于后宫女人来说这是致命的缺陷。
刘彻逐渐冷淡了阿娇,加之阿娇从小被母亲娇惯坏了,处处表现出蛮横不讲道理。刘彻对她十分厌恶。
后来,刘彻的姐姐——平阳公主把自家的歌女卫子夫介绍给了弟弟,刘彻移情别恋喜欢上了卫子夫。
阿娇更加疯狂吃醋,在卫子夫怀孕期间,她制造“巫蛊事件”诅咒卫子夫和腹中的胎儿,后被刘彻发觉,一怒之下废黜了阿娇的皇后位,并把她打入了冷宫。
卫子夫成了新皇后。
<卫子夫>
卫子夫的命运不比阿娇强多少,生下儿子刘据后,刘彻再次移情别恋喜欢上了李夫人。
李夫人是宫廷乐师李延年和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妹妹,李家兄妹出生于音乐世家,李夫人能歌善舞,人也长得漂亮。哥哥李延年一直想把妹妹介绍给皇上。妹妹当了皇后能亏待哥哥吗?
怎样才能引起皇上的注意呢?李延年灵机一动,于是写了一首《倾国倾城》的曲子。歌词唱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编排好后,在宫中为刘彻演绎了一回,刘彻听完问:“世上真有这样的美女吗?”
李延年说“当然有了,这个倾国倾城的佳人就是我的妹妹。”
刘彻说:“何不把你妹妹带进宫”。就这样,李夫人进宫成了刘彻的宠妃。
<李夫人>
刘彻很爱李夫人,据说李夫人不但歌舞俱佳,而且很有吸引男人的手腕。也就是说有“御夫”绝招,她对刘彻这个人琢磨透了,这是李夫人盛宠不衰的原因。
李夫人生下儿子刘髆不久就病倒了,刘髆就是后来的昌邑王,刘髆生下的儿子叫刘贺,刘贺就是后来被霍光拥立27天又被废黜的皇帝。
李夫人这次病的很厉害,各种汤药也吃了,仍然不见好转。
有一天,刘彻去看望李夫人,当她听到刘彻脚步声后,急忙用被子蒙上头。
刘彻坐在床前,对李夫人说:“你的病总不见好转,又有恶化的迹象,好久没看到你的模样了,我很想念,不如让我看看你的脸吧”。
李夫人说:“陛下,史书说,妃子不洗脸见君王是对王的不尊重,贱妾身体虚弱,好久没梳妆打扮了,怕冲撞了陛下,还是不要看了”。
<刘彻>
李夫人接着说:“陛下,我不久于人世了,希望陛下善待我的兄弟们,拜托了”。
刘彻急忙说“夫人,你就放心吧,我不会亏待你兄弟的”。
此时刘彻确实很想念李夫人,他不死心,于是说:“这样吧,你让朕看一眼,我赏你兄弟万金”。
李夫人还是坚持原来的理由——“我容颜憔悴,怕惹皇上生气,还是不要看了”。
李夫人接着道:“赏赐与否不在皇帝看不看我一眼,而在于陛下之意”。
说完李夫人抽泣不止,不再言语。刘彻坐了一会,不高兴地走了。
等刘彻走后,李夫人的姐妹埋怨她道:“皇上来看你,你又把兄弟托付给皇上,你为何不让皇上看最后一眼呢?”
<李夫人>
李夫人哭着说:“你们不知道皇上是个怎样的人?皇上想我的是过去的容颜,现在我面容憔悴,皇上看到这模样以后就不会想我了,不思念我怎么能善待我的兄弟们呢?我之所以不让他看,就是为了让他以后常思念我。如此看在我的面子上才能善待我的兄弟。”
众人一听恍然大悟。李夫人这一招就叫“相见不如怀念”。
李夫人摸透了好色男人的心理。没有美丽的容颜,挽留不住好色男人的心。既然自己容颜不在,那么就让刘彻的心中长留那光艳照人的一面吧!
这就是刘彻为什么对李夫人念念不忘的原因。
文/秉烛读春秋
其他网友观点
君王好色是惯例,汉武帝亦如是,但后宫佳丽三千,环肥燕瘦,姹紫嫣红,应有尽有,要脱颖而出并终身受宠,绝非易事,陈阿娇和卫子夫,都有受宠有经历,但阿娇恃宠而骄,横行无忌弄得别人说她仗势欺人,也不像卫子夫一样安分守己,彰显贤惠,缺乏生动,易于被人忽略,二人后来都被武帝厌倦了。但武帝对李夫人的态度却善始善终,不仅生前让其养尊处优,死后还对其念念不忘,她为何能够做到这一点呢?
1.她是汉武帝喜欢的美人类型,不仅天生质丽质,外貌出众,而且能歌善舞,举手投足讲究分寸,能恰到好处地展现武帝需要与喜欢的一面,这很关键。班固在《汉书》中描述她“实妙丽善舞。”,善舞的美女多如过江之鲫,请咀嚼“妙丽”二字,她懂得在为人处事中彰显美丽,即恰当为美,美丽得很奇妙,这境界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正是这独到的“妙丽”攫取了汉武帝的小心脏!
2.李氏家族也有意渲染了李夫人的天姿国色,用量身定做的流行歌曲来宣传她的美貌,让人产生如李夫人一样的女人才是真正美丽女人的印象。汉书有云:李延年在酒宴上为武帝献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如此绝色,拨动了武帝的心弦,使武帝对这位素没谋面的佳人产生了强烈的向往,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见火候已到,立即说:李延年的妹妹就是这样的佳人,武帝自然欣喜若狂,得到后理所当然地倍加珍惜。
3.李夫人会打扮自己。有一次,武帝去会李夫人,忽然头痒难忍,于是借用李夫人的玉簪搔头,这事迅速传遍长安,以至人人都想效仿李夫人的样子,插了玉簪,说明李夫人口碑好,得人心,会修饰自己!
4.有夫人智慧超群。自古红颜多薄命,李夫人入宫数年后,病入膏肓,武帝赶来看她,伶俐的李夫人急忙以被覆面,轻声说,我久病卧床,美丽不再,不能让您看到了面容;武帝说:既然危在旦夕了为什么拒绝让我看最后一面呢?李夫人说:我不修饰容貌,实在不敢见您,这是我受的教育决定的;武帝说:夫人见我一面,我将赏赐并封拜你的兄弟(李广利等)为官;李夫人说:封不封他做官在于皇帝您的心,而不在乎临别时的一见。
武帝又说要看她,以手揭被,李夫人转面掩泣,任凭武帝千呼万唤,李夫人只是抽泣,武帝闷闷不乐,拂袖而去!事后李夫人向左右解释说:我是以色事帝,他也是眷恋我的容貌,现在我色衰,他自然爱弛,若让他见我容颜不同往日,他定会心生嫌恶,到时我怎么向他托付我的兄弟呢?
李夫人死后,武帝伤伤不已,作了数首诗歌来表达对她的思念!
其他网友观点
皇帝对身边的女人只有相对的宠爱,并没有绝对的专宠,她们最终都逃不过一个色衰爱弛的结局。
杨贵妃与唐玄宗的故事流传千古,多数人会认为,杨贵妃就是那个理想中的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女人,而事实上并非如此。玄宗皇帝确实喜欢杨贵妃,但是他对别的女人同样来者不拒,就连杨贵妃的几个姐姐都不放过,所以从古至今,所谓的专宠很像一个美丽的梦,镜花水月一般的存在。
如果让汉武帝在女人和权力面前做一个选择,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因为汉武帝对权力的热衷要远超女人。但是在两者可以兼得的情况之下,汉武帝对女人的痴迷只比权力逊色一点点,即便如此,他对所有女人只保留三分钟的热度。
汉武帝一生有四个重要的女人,即陈阿娇、卫子夫、李夫人和钩弋夫人,其实远不止这些,只不过她们被人熟知罢了。那么是不是汉武帝厌倦其他三位而专宠李夫人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所有女人都得到过武帝的“专宠”,只是在不同的时间段而已。
陈阿娇是武帝的表妹,可以说是青梅竹马的恋人,小时候武帝许诺只要娶了阿娇,长大后就为她建一座金屋子,如此一来才得到被立为太子的机会。武帝继位的第二年就将阿娇立为皇后,小两口也渡过了一段恩爱甜蜜的幸福时光,但是阿娇不能生育,所以才被武帝冷落。后来阿娇又用巫蛊诅咒武帝的亲宠卫子夫,事发后被囚禁长门宫。陈阿娇心有不甘,整日以泪洗面,母亲刘嫖也心急如焚,于是花千金请当时的情场高手司马相如给武帝写了一封哀怨悠长、情意绵绵的《长门赋》,本想用此情书打动武帝,没想到武帝虽对《长门赋》爱不释手,却对阿娇置之不理。后来还重用了司马相如,而任由阿娇绝望而死。
那么武帝爱过陈阿娇吗?显然爱过,只不过是有了新欢就抛弃了旧爱。同样武帝宠幸卫子夫的时候,连她的弟弟卫青都跟着沾光,而卫子夫最终陪武帝生活了四十多年,如此一来,被厌倦也在情理之中,晚年还落了个被逼杀的悲惨下场。而钩弋夫人同样受到过武帝的“专宠”,武帝还专门为其修建了一座钩弋宫,在生下爱子刘弗陵后,武帝又将其宫殿改名为“尧门母”,足见其对钩弋夫人的喜爱。但是,武帝临终前又不得不将钩弋夫人赐死,理由是“子幼母壮、大权旁落,淫乱宫廷”,因为他把刘弗陵定为了皇位的继承人,武帝即不想让钩弋夫人成为秦始皇的母亲赵姬,也不想让她成为第二个吕后。
那么,为什么李夫人得到了武帝的专宠呢?
其实这是一个错觉,因为李夫人死的早。李夫人是著名音乐家李延年的妹妹,长的确实国色天香,但是为武帝生儿子刘髆之后就一病不起,没多久便驾鹤西去。武帝很想见李夫人一面,但是李夫人一直没有答应,因为当时她已经形如枯槁、憔悴不堪,俨然一副活鬼的模样。李夫人想把自己最美丽的形像定格在武帝的心中,因为她想让武帝心存念想而善待她的家人。结果武帝确实想念了李夫人好长一段时间,而且还装神弄鬼的为其招魂。但是当宫中来了一个姿色过人的王美人后,武帝马上将李夫人的音容笑貌抛在九天之外。李夫人的家人更是凄凄惨惨,没有一个得到善终。
总之,如果李夫人活得够久,依然逃不出一个被武帝从宠爱到厌倦的命运。所以不难看出,李夫人之所以受专宠,完全是她的生命太短暂,还没有来得及被厌倦。
感谢朋友们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其他网友观点
汉武帝这一生拥有许多貌美如花的女子,陈阿娇、卫子夫、李夫人、钩弋夫人都是大美人,然而不可置否喜新厌旧是男人的天性,汉武帝就是这样一个薄情寡义的男人,对自己的女人真狠,你看陈阿娇被幽居,卫子夫被逼自杀,钩弋夫人被汉武帝冤枉被杀,唯独一个李夫人结局还算是好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李夫人早亡,这样的结局也算是幸福的了,俗话说在花开的最鲜艳的时候落下,留下的一定是遗憾而非厌恶,都说汉武帝最喜欢的妃子是李夫人,与其说汉武帝喜欢李夫人还不如说因为李夫人早亡,汉武帝一直到李夫人去世都没有看见其衰败的容颜才对其念念不忘的吧,要是汉武帝看见了李夫人因病已经憔悴的容貌,真不知道汉武帝还会不会那么痴情了?
陈阿娇、卫子夫、李夫人三个人里面可能论容貌李夫人是最出众的,但是论智慧才情李夫人还是略胜一筹,这样一个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女子,也许她不是真心爱汉武帝,但她一定是最会揣摩汉武帝心里的,李夫人活的很是通透,其实李夫人与卫子夫一样都是歌女出身,在陈阿娇被幽禁,卫子夫容颜褪色之后,李夫人就有如天仙一样落在了汉武帝的宫中,过起了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日子,但这个时候李夫人没有侍宠生娇而是更加谦卑待人,并且李夫人知道卫子夫一手提拔了自己的兄弟卫青以及侄子霍去病,可谓是风光无限,李夫人也想要提拔自己的兄弟,但是李夫人的兄弟实在不成才,李家还是靠李夫人一个人撑着,这样的日子一直延续到李夫人生了皇子,但是生完孩子的李夫人就染上了重病,这时候李夫人多聪明啊,她知道自己生病了容貌憔悴,也知道自己受宠就是因为这张脸,因此为了李家日后的荣华富贵,李夫人至死都没有让汉武帝见到自己的脸,虽然汉武帝一时很生气,但是随着李夫人真正仙去,美人真的不见踪影的时候,汉武帝对其念念不忘并且因着李夫人的缘故,李家的荣华富贵很是保持了一段时间,可见李夫人的手段了。
汉武帝念念不忘李夫人的缘故就在于此,李夫人自此就成了汉武帝的白月光,可望而不可及,只好一辈子思念了,就连去世以后也要求李夫人合葬,而陈阿娇、卫子夫、钩弋夫人都没有这个待遇,可见李夫人的手段,这也算是一个心理学高手了,而反观陈阿娇与卫子夫则都没有李夫人这个手段,先说说这个陈阿娇吧,她是馆陶公主的女儿,汉武帝刘彻的表姐,馆陶公主曾经对小时候的刘彻说:“把阿娇许配给你好不好啊?”刘彻回答说:“要是把阿娇给我当妻子,那我就建一个大大的金屋把阿娇放在里面”,那句金屋藏娇的典故就来源于此,只可惜后来汉武帝大权在握,陈阿娇还是那么娇气,那么得理不让人,还嫉妒闹事甚至当皇后那么久都没有生下一子半女,汉武帝终于废了陈阿娇,一辈子幽居在长门宫,其实相对于卫子夫以及钩弋夫人来说,阿娇还算是好结局了,虽然皇后的位子没了,但是一切待遇还是按照皇后的规格享受,也算是不错了。
最可怜的就是卫子夫了,其实卫子夫长的并不是倾国倾城,汉武帝一眼钟情于卫子夫就是因为卫子夫那一头乌黑浓密的秀发以及一双楚楚可怜的眼睛,但也只是宠幸了一晚上带回宫里就放在脑后了,整整一年再没见过卫子夫,后来还是卫子夫主动要求被放出宫,临出宫见汉武帝一面,汉武帝才想起来还有这么个人,后来汉武帝就又宠幸了卫子夫,卫子夫也争气啊,人生就跟开了挂一样,为汉武帝生了一男三女,兄弟卫青侄子霍去病还那么争气,最后还被封为皇后,儿子被立为太子,卫子夫一介歌女竟然有如此造化,也算是一代传奇了,只不过下场有点惨,晚年的汉武帝总是病怏怏的,总是怀疑有人诅咒自己,于是巫蛊案一发生,太子刘锯被诬陷谋反,卫子夫为了自证罪名自杀身亡,这一生可谓是大起大落啊,下场凄惨。
汉武帝是一个喜新厌旧薄情寡义之人,其实细想要是李夫人一直活着陪伴着汉武帝没准汉武帝也会对李夫人厌烦的,只不过凭借李夫人的聪明才智不会让自己活的太悲惨太难堪就是了。
其他网友观点
说起陈阿娇和卫子夫,他们俩都是刘彻的皇后。刘彻对陈阿娇应该说从来没喜欢过,娶阿娇也不过是,为了拉拢陈阿娇的母亲长公主刘嫖。陈阿娇和刘彻澄清,这只是刘彻的一种政治手段,为了太子之位,为了九五至尊。卫子夫和汉武帝确实曾经相扶相持,度过很长一段美好的时光,或许曾经确实很相爱。
人心易变,尤其是帝王的心。陈阿娇被废,卫子夫差点被废,估计是因为自杀的及时没有被废掉。相比较之下李夫人的结局还真的是不错,在死后还能得到刘彻的念念不忘,汉武帝对其兄弟提拔照顾。陈阿娇和卫子夫的下场真的有点儿惨,刘彻会对李夫人念念不忘,特殊对待呢?
一,刘彻对陈阿娇只烦不爱
确实,如果没有陈阿娇的母亲刘嫖,刘彻不一定能够当上太子,更不要说当上皇帝了。陈阿娇的母亲刘嫖,典型的皇二代。老爹是皇帝,老娘是皇后,她是嫡女长公主。他爹死了之后当皇帝的是他哥哥,她老娘成了皇太后。在大汉朝,可以说只要不造反,可以横着走。由此可见,陈阿娇家里权利真的很大,大到可以影响皇位。
再加上汉武帝登上帝位之后,刘嫖仗着自己有从龙之功,行为不收敛反而变本加厉,贪得无厌。汉武帝对刘嫖是越来越烦,越来越厌恶。在刘彻的眼里,阿娇身为皇后,没有国母之范,娇纵沾酸吃醋等,反正在刘彻的眼里,阿娇一无是处。“恰巧”陈阿娇牵连巫盅案,终于有了被废的理由。汉武帝第一代皇后就这么被废了,念着当时的扶持之恩,没有要阿娇的命,迁居长门居住。阿娇被废之后,卫子夫当上了第二任皇后。
卫子夫和刘彻,从相爱到离心,到陌路
卫子夫是平阳公主家的歌女。平阳公主把卫子夫送给刘彻之后,歌声动听,容貌绝色。卫子夫陪汉武帝度过人生的波折期。两人一路扶持,相守相爱。盛宠长达十多年。陈阿娇被废之后,卫子夫当上了皇后,儿子被立为太子。这在小说里就是一个完美的结局。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汉武帝彻底坐稳了皇位,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卫子夫作为贤内助,把后宫也打理得井井有条。
卫子夫年轻时是个美人,美人也有迟暮的时候。刘彻渐渐暮年以后,卫子夫也渐渐容颜色衰。靠着曾经两人的扶持之情,卫子夫的后卫依然做得稳固。
卫子夫和太子地位太稳固,权力太大,对汉武帝是一种威胁
卫子夫的儿子,是汉武帝刘彻29岁的才有的第一个儿子。自然宠爱无比。在七岁当上太子,当了31年的太子。随着太子当的时间太长,地位大,朝臣支持的人也多。后来又有别的儿子出生。第一个儿子自然也就不新鲜了。汉武帝慢慢进入目前,太子儿子是正当壮年,地位稳固,外戚权力大,还有个当皇后的娘。这让老年的汉武帝感到了威胁。想打压太子的权利,也要打压皇后的权利,加上卫子夫,这个时候已经年老色衰。因多种原因,被汉武帝嫌弃厌倦。
李夫人此时正当年轻,且没有威胁皇权
李夫人也是平阳公主,献给汉武帝的美女。李夫人,这个女子为人颇为通透,知道汉武帝是因为她容颜美丽,对她宠爱有加。所以在病的很厉害,汉武帝想见她,却被李夫人拒绝。即使汉武帝拿她兄弟的前程威胁,李夫人也坚持不见。
事实证明,李夫人把握汉武帝的心,把握的透透的。就因为李夫人在汉武帝永远是那个容貌绝美的女子,印象中一直都是美丽的容颜。在李夫人死后,成了汉武帝心口的朱砂痣,一直对其念念不忘。并且提拔了李夫人的娘家兄弟。
所以李夫人能得汉武帝的念念不忘,一是因为李夫人死时当时年轻貌美,在汉武帝的心里没有留下一丝坏印象。再有就是,李夫人,无论是自身的地位还是娘家的势力都不大,对皇权没有什么影响和危险。一个美貌的女子,而且又动不了汉武帝奶酪的人,当然得汉武帝的宠爱。
其他网友观点
我认为汉武帝对于阿娇、卫子夫还有钩弋夫人曾经都有爱,只是爱的程度不同而已,而要谈为什么李夫人能得独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 李夫人远离朝堂政事 专心服侍武帝而无他。阿娇依靠其母亲辅佐武帝上位有功而颐指气使,骄横霸道,而且其母亲刘嫖始终在武帝面前提起拥立之事,换成谁对阿娇也不会宠幸时间太长。
影视剧中的卫子夫
卫子夫与武帝一见也是倾心,后卫子夫也得到了武帝的宠幸和信任,但最终因为其子刘据的原因自杀而死。
李夫人不问朝堂之事,一心只在如何服侍好武帝,让武帝开心,这个让武帝感觉难得和开心。
影视剧中的李夫人
2.李夫人的性格正是武帝所缺少和渴望的。阿娇骄傲无理,在武帝面前没有皇后应该有的素质和体贴,又强势,而武帝本身作为皇帝强势是其最基本的特点,两个强势遇到一起,怎么能有好结果。
影视剧中的阿娇
卫子夫被人称为一代仁后,但是正是因为其的稳而缺少灵动,或者说起过于理性,对任何问题和人事都以理性的姿态去对待,这让武帝感觉很多事不需要他卫子夫自己就可以完成。
李夫人好歌善舞,年纪又轻,正是人生中最活泼、最可爱的阶段,武帝在朝堂上的威严后,回到后宫其正需要李夫人这种让人能够轻松活泼的人,与政治诉求无关,讨好武帝很纯粹,所以武帝很喜欢。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李夫人当然就得到了武帝的宠幸,相比较其他的妃子其最终得到善终。
以上就是我对此问题的一点理解,如有不妥请留言讨论。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李延年简介父亲.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