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简写(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完整版)

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简写

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凉州会盟、瓦氏夫人抗倭、土尔扈特万里东归、锡伯族万里戍边等就是这样的历史佳话。

——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天下没有远方,人间都是故乡……”从2013年起,每年在拉萨河南岸、遥对布达拉宫的文成公主剧场,恢弘上演的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都会吸引络绎不绝的观众。人们循着文成公主的足迹,聆听民族团结的动人史诗。

▲4月10日,演员在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中演绎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举行婚礼的场景。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唐朝国力日盛。青藏高原的吐蕃政权在松赞干布的带领下势力不断增强,积极谋求与唐朝建立密切联系。

贞观十四年(640年),松赞干布派遣大臣向唐朝请婚。唐代画家阎立本的名画《步辇图》即描绘了李世民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请婚使者禄东赞的场景。历史上还流传着禄东赞妙解几大难题、在众多请婚使者中脱颖而出的故事。唐太宗见吐蕃请婚态度诚恳,礼节周到,便许诺将宗室之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吐蕃距长安万里之遥,文成公主清楚此次远嫁吐蕃,可能终生都不能再回家乡,但为了唐蕃世代友好,她毅然踏上了进藏之路。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文成公主一行离开长安向雪域高原进发。漫漫长路,文成公主翻越积雪终年不化的高山,忍受恶劣气候,经过人迹罕至的荒芜之地,历尽千辛万苦。松赞干布亲率群臣到河源(今青海玛多)迎接文成公主,两人一起来到逻些(拉萨)。

文成公主入藏时,带了不少能工巧匠。和亲队伍在沿途停留时,工匠们在崖壁上刻下佛像、经文,还修建佛塔。同时,文成公主还带去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佛像和大量佛经,以及历史、天文、历算等方面的书籍,这些对西藏的宗教、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松赞干布十分喜爱贤淑多才的文成公主,尊重她的喜好和才华。文成公主依据拉萨地貌特征,因地制宜,主导兴建了大昭寺、小昭寺,深受当地人爱戴。在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倡导和带动之下,吐蕃人学习唐朝的文化蔚然成风,不但从中原引进了纸墨制造以及农具制造、纺织、制陶、冶金、酿酒等技术,服饰也渐慕华风。

文成公主进藏开启了汉藏团结友好的大好局面,民间联姻、社会交往和贸易活动也逐渐增多,唐蕃古道呈现“金玉绮绣,问遗往来,道路相望,欢好不绝”的繁荣景象。矗立在大昭寺前的唐蕃会盟碑,体现了唐与吐蕃“再续慈亲之情,重申邻好之义”的美好愿望,成为千百年来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

如今,布达拉宫里还供奉着文成公主塑像,一幅幅壁画生动描绘了她艰难跋涉进藏的经历;在比如县怒江江畔,怒江缘文成公主广场上的和亲浮雕栩栩如生,人们还口口相传着文成公主教当地妇女纺织、刺绣的动人故事;在青海玉树等文成公主进藏途经之地,关于日月山、倒淌河的传说世代流传……

历史如镜,照进现实。文成公主进藏撒下的民族团结的种子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川和青海等省各族人民群众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筑路大军于1954年建成总长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开辟了西藏交通的新纪元。此后,内地一批批建设者来到西藏,扎根雪域高原。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央召开了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轰轰烈烈地开展对口援藏工作,一代代进藏干部在雪域高原挥洒激情与热血,与当地藏族同胞同甘共苦、守望相助,结下深情厚谊。

平均海拔5000多米的那曲市双湖县,是全国海拔最高的县。在这里,藏族孩子霍党生、霍油生的故事广为流传。2017年8月,藏族妇女曲德在分娩时,由于胎位不正生命垂危,必须实施剖宫产手术,但当地从未在海拔那么高的地方实施过剖宫产手术。在双湖开展义诊活动的中石油援藏医疗队迅速行动,由妇产科医生霍志平主刀,边吸氧边手术,保证了母子平安。为表达感激之情,曲德和丈夫决定让孩子随主刀大夫霍志平的姓,取名霍党生。第二天,义诊团队又为另一名妇女桑吉卓玛成功实施了剖宫产手术,孩子取名霍油生,以表达对中石油援藏医疗队的感激之情。

这样的民族团结故事,在西藏每天都在上演。雪域高原上,不同民族的同胞相亲相爱,犹如茶与盐巴不可分离。

2020年5月1日,《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实施,西藏成为全国首个以地方立法形式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的省份,民族团结之花必将在雪域高原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姿。

(执笔:文静)

来源:中国民族报https://mp.weixin.qq.com/s/koLWykSBcRNpFMmjga8g3w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jpg” />

与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完整版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