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的好处有哪些
来源:济南日报-爱济南
4月9日,中国共产党济南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大会报告指出,济南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科技创新“强载体”,规划建设“齐鲁科学城”,构建“产研院创新圈、超算中心创新圈、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创新圈、山东大学创新圈”四圈联动格局。记者采访获悉,目前,济南科技创新载体引擎作用不断增强,四圈联动效果已初显。按照规划,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具备一定基础后将升级为“齐鲁科学城”。
创新载体引擎作用凸显,中科院济南科创城未来将升级为“齐鲁科学城”
从山东开年的工作动员大会到济南市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再到济南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创新始终是着墨较多的关键词。从济南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看,对于创新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培育战略科技“国家队”;加强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聚焦服务器、基础软件、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量子等优势领域,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构建济南科技创新“非对称优势”;打造科技创新“强载体”。
其实,对于科技创新载体的发展,此前发布的《济南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提出,面向未来科技创新战略需求布局高端创新载体;构建集“基础创新+技术创新+转化应用”为一体的创新生态链,建设成为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平台、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和区域创新成果转化基地。
从济南目前发展看,区域性科创高地正在加速构建,在一些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和科技创新领域中不断彰显济南力量。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一批高端科技创新载体的建设与成长,正拉动济南创新力持续喷涌。
就在近期,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授“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核探测与核成像)研发中心”,而该研发中心将在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成立工程化实验室,在核探测与核成像领域开展科研和成果转化。这意味着,随着这个国家级实验室的落地,济南核技术应用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其实,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落地济南起步区以来,已成功完成10余款核技术应用产品的工程化开发,部分产品打破国际垄断,已投放市场。而这只是15家落地济南的中科系院所发展的缩影。目前,作为加快打造“科创济南”的重要支撑平台,中科院济南科创城正加快建设。
4月9日,记者从济南市科技局获悉,目前,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建设全面起势,园区建设初具规模:电工所项目即将全面交付使用;理化所项目一期部分实验楼已交付使用;空间应用中心项目、生态环境中心项目,园区规划设计基本确定,近期正式开工。与此同时,大科学装置布局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地面超高速电磁驱动测试轨道一期330米建成并投入使用,“大气霾化学”基础科学中心获批落地中科院济南科创城。一批国内领先技术取得新突破,植物基因编辑、轻型燃气轮机、核辐射监测、高端显微光学装备等一批先进技术领跑国内,甚至打破国际垄断。
无独有偶,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山东产研院等科创载体也正加速崛起。
比如,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新一代“山河”超级计算平台已建设完成,综合算力居国际前列;与国家天文台、齐鲁师范学院合作筹建中国天眼联合研究中心,深度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为45万项科学计算与工程计算作业提供算力服务。
山东产研院发展也可圈可点,推动济南空天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今年预计升空卫星将近50颗,同时也在集成电路领域攻克一些“卡脖子”技术,今年将新投产高端芯片10款。济南也强化对其支持,共计投入了数百亿元资金为产研院打造产业承载基地,规划用地1100亩,建筑面积196万平方米,目前40万平方米已建成投入使用。
对于济南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规划建设‘齐鲁科学城’”,济南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济南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中明确提出,支持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在具备一定基础后升级为“齐鲁科学城”,夯实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功能载体基础。
创新圈联动成效初显,将打造晶体产业新增长极
得益于良好的科研实力及资源聚合能力,这些创新载体不断发挥虹吸作用,正在形成创新成果持续涌现的创新圈、经济圈。比如,截至目前,山东产研院已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322项,建设各类研发机构72家,带动社会投资超过500亿元,凝聚各类创新创业人才近4000人;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自主研发电磁、海洋、核工程领域高性能计算软件,与华为、浪潮、寒武纪、青云、星环等头部企业开展联合创新,有力推动超算应用生态和经济圈构建;山东大学仅在晶体材料领域就已转化了将近10家企业。
此前发布的《济南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提出,要加快建设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和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等“四大创新圈”,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项目落地。此次党代会报告延续了这样的思路,提出构建“产研院创新圈、超算中心创新圈、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创新圈、山东大学创新圈”四圈联动格局。相比规划中提到的加快建设四大创新圈,此次报告强调“构建四圈联动格局”。
其实,这些科创载体在形成自身创新圈的同时,已开始联动。
4月10日,山东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山东大学创新圈与产研院创新圈、超算中心创新圈、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创新圈都开展了一系列科研合作,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这些合作中,山东大学犹如四圈联动的纽带,这些创新圈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比如,山大与超算中心等单位都是山东省泉城实验室的核心参与单位,是高等技术研究院成立之初的发起方之一,与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引来的理化所等单位在一些项目研发和人才培养上都有合作,山大一些研发平台也以共建产业联合创新实验室等方式与产研院开展了实质性合作。就在去年,山东大学与产研院共建的新型晶体材料产业联合创新实验室、工程智能勘探装备产业联合创新实验分别承接了两个国拨经费均过亿的重点科研项目,所研究的都是晶体材料领域、地下工程安全领域的“卡脖子”技术,有的项目已荣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据介绍,目前,济南市正在积极整合创新圈中的山大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新一代半导体材料集成平台、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中科院科创城理化所等多家优势研究单位,共同打造以晶体材料及相关领域为核心的创新体系,希望以晶体材料为核心,以转化这些材料类的企业为驱动,带动下游的器件、外延器件及装备等产业发展和集聚,形成以“晶体”为特色的泉城发展新的增长极。
“四个创新圈已经在理念上形成了联动融合发展的共识,但目前还主要是在一些点上的合作,如何从政策上加以引导,让四个创新圈更好地联动实现融合发展,下一步济南需要将这个文章做好。”山东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
未来,随着这些高端科创载体日益成熟壮大,未来四圈联动融合发展的前景与潜力可期。
按照总体规划,到2025年,济南科技创新发展将实现质的提升,“科创济南”基本建成,进入国家引领型创新型城市行列,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建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济南时报·新黄河 记者:黄敏)
本文来自【济南日报-爱济南】,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