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在哪个省
01
王勃在名作《滕王阁序》中曾经描绘了这样一番美丽的湖边景象:“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雨过天晴,夕阳下彩霞与孤独的野鸭一同飞翔,秋水和苍空浑然一色。傍晚,渔夫歌唱,歌声响彻彭蠡之滨。坐拥这等美景的“彭蠡之滨”,指的是什么地方呢?彭蠡之滨,其实就是家喻户晓的鄱阳湖。
“鄱阳”虽享誉天下,但其实得名较晚。在隋朝,《读史方舆纪要》称:“自隋以前概谓之彭蠡,炀帝时以鄱阳山所接,兼有鄱阳之称。”也就是说,在隋朝之前,鄱阳湖的通称就是彭蠡。而《禹贡》中提到:“九江孔殷(长江)过九江至东陵,彭悉即潴,东汇泽为彭蠡。”很多人认为此处的彭蠡也是今天的鄱阳湖,实际此彭蠡并非彼彭蠡。
《禹贡》中的彭蠡,位于今天的长江河道之北。《庐山记略》中提到:“庐山在浔阳南……北对小江”可以例证。而今天的鄱阳湖则是位于长江河道之南,两者位置显然不是一样的。
事实上,鄱阳湖的形成与长江水的顶托和长江主泓道的南移息息相关。长江一带汛期时,大量水汇入鄱阳湖盆地,这为鄱阳湖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而长江出武穴,形成诸多分汊,最终汇合到一起,加之长江带来的泥沙沉积,这就形成了鄱阳湖河床和泓道。
今天鄱阳湖名气如此之大,不只因为它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还因为它具备三个重要的功能:水文功能,文化功能,经济功能。
02
鄱阳湖的生态功能
鄱阳湖在调节长江水位和维护生态平衡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主要汇纳赣河、抚河、信河、饶河、修河这五河的来水,对一些小的季节性河流的水流也来者不拒。在4~6月,鄱阳湖有自己的小汛,各河流的水集中汇入鄱阳湖,受湖口断面的约束,水位积高。而在7~9月,长江的大汛来临,河流继续汇入鄱阳湖,长江有时还会倒灌,让鄱阳湖水位达到巅峰。由于盆地地形,蓄水能力好,所以鄱阳湖在汛期为长江防汛作出了不少贡献。等到汛期一过,鄱阳湖便将水排到长江,水位降低。
鄱阳湖的湿地又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的候鸟提供了温馨的家园,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候鸟往往从10月入秋时飞来,到了春暖花开的4月离去。周而复始,它们大概也会感恩鄱阳湖的温暖。
03
鄱阳湖的文化功能
鄱阳湖人杰地灵,孕育了许多富有特色的文化。比如说水利文化、候鸟文化、船坞文化、渔俗文化等。当然,鄱阳湖也给许多文人提供了写作灵感,无论那文人是生于斯长于斯,还是只对鄱阳匆匆一瞥。
陶渊明作为在鄱阳湖附近土生土长的诗人,是值得关注的。在代表作《归园田居》中,他言“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与劳作生活,这其中多多少少是受了南北朝时期鄱阳湖广开耕地、鼓励农作的风气影响。
而外地的来客也往往沉醉于鄱阳。
山水流派开山鼻祖谢灵运的《入彭蠡湖口》有云:“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
诗仙李白的《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写到:“开帆入天镜,直向彭湖东。”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彭蠡》言:“茫茫彭蠡杳无地,白浪春风湿天际。”
但要论描写鄱阳湖最有名的文章,那绝对是王勃的《滕王阁序》了。它被记入高中课本,被广大学子熟识背诵;佳句颇多,又被更多的人喜爱。
而以黄庭坚等宋人为首的江西诗派,又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鄱阳湖的文化,就这么滋润了一代又一代的江西人。
04
鄱阳湖的经济功能
《鄱阳县志》载:“鄱邑田亩广阔,民多力农。”
在晋朝以前,江西地区总体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在南北朝,由于鄱阳湖的形成以及晋永嘉之乱造成的劳动力迁入等因素,江西的农业才得到快速发展。唐朝的安史之乱,又促使中原人纷纷向鄱阳湖附近南迁。与人口增长相应的,是政府的重视和水利设备的完善。《新唐书》载:“西南十里有李渠,引仰山水入城,刺史李将顺凿”。愈加健全的水利设施使得鄱阳湖地区渐渐成为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也给南迁的劳动力提供了工作机会。唐李翱《江州南湖隄銘》:“厚其钱佣,以饱饥人。”
宋朝,《宋史》载:“本朝东南漕米六百万石,江西居三分之一。”这进一步肯定了江西地区特别是鄱阳湖地区的重要粮食生产地位。
戴金奉敕编修《皇明条法事类纂》称:“携家逃来,投为佃户”。明清时期,闽广地区民众纷纷流入江西,促使江西更多的土地得到开发,又巩固了江西鱼米之乡的地位。
鄱阳湖的胸怀也孕育了丰富的鱼种。《鄱阳县志》称:“当早春惊蛰时节……至洞庭、鄱阳产卵其上……旬日即孵化成鱼苗随水漂流。”
且五河汇入鄱阳湖,鄱阳湖又连接长江,这为江西人走出江西、外地人入江西提供了便利的水运通道。
由于鄱阳湖丰厚的资源,鄱阳湖地区的人可耕田、可织布、可养鱼、可外出寻求机会,一派生机盎然。
可如今,鄱阳湖也遭遇了危机。自古以来,鄱阳湖水位变化一直遵循“汛期是湖,枯期似河”的规律。但步入现代,它汛期仍是丰泽,但枯水时已经不是河了。有人认为这跟三峡水利工程在汛期节流有关。也有人认为是周边的人围湖造田造成的恶果。1954年,鄱阳湖丰水期湖面有5050平方千公里,而这几年湖面只有约3000平方千公里。60多年的时间里,丰水期面积下降了近2000平方千公里,这是需要注意的。希望鄱阳湖的生态能够得以保护,不枉它见证国人千年的兴衰。
参考文献:《禹贡》、《鄱阳县志》、《皇明条法事类纂》、《宋史》、《庐山记略》
策划:鱼羊史记 监制:鱼公子
撰文:夏祯 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鄱阳湖在哪.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