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和简介
网友提问:
鲁迅为什么被称为“介绍和翻译欧洲新文艺的第一个人”?他都翻译过什么作品?
优质回答:
谁要是告诉我,上学没学过鲁迅先生的文章,小编“子屠龙”翻开白眼,就跟Ta急、跟Ta怼、跟Ta闹。对于20世纪的中国文学来说,鲁迅先生是一座无法翻阅的高山,一个不可回避的存在。鲁迅先生不仅文笔好,而且还会翻译,是一名杰出的外国文学研究者和翻译家。至今,他留下的著作与思想,依旧不断激发后人新的思考和创作。
一、鲁迅先生的人生简历
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去仙台学医,后弃医学文,想用文字的力量影响中国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后,他先后在杭州、绍兴等地授课。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高校教书。
1918年5月,他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猛烈抨击人吃人的封建制度,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成为文化界的伟大旗手。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1927年10月到达上海。
1930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鲁迅先生自己写的作品有: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从1927-1936,鲁迅先生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这些作品收录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
二、鲁迅先生为什么被称为“介绍和翻译欧洲新文艺的第一个人”?
鲁迅致力于通过翻译改革和丰富中国文学以改革整个社会、治愈国民的精神缺失。要治愈国人精神上的病症,就必须改革中国文学,提倡白话文,而这一切正依赖于“硬译”带来的文化冲击。中国人素来对自身文化怀有强烈自信,拒绝批评和改变,加上当时普遍存在的排外情绪,任何反对国学的行为都会惹来非议和批评。因此,鲁迅试图通过翻译西方作品走上改革中国文学的道路,应该说中国新文学的形成是由翻译而不是原创写作开始的。
鲁迅的翻译方式选择用“直译”、“硬译”和“宁信而不顺”,是为了更好地忠实于原作,同时也是为汉语输入“新的表现法”。从文化视角对“宁信而不顺”进行审视,这一主张其实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及极高的译学价值,它饱含了鲁迅为创获中国文化的现代性的良苦用心,因此鲁迅先生被称为“介绍和翻译欧洲新文艺的第一个人”。俄国十月革命后,也是鲁迅第一个为中国盗来俄罗斯文学的“普罗米修斯之火”。
鲁迅一生的文学活动始于翻译,而又是以翻译告终的。据不完全统计,鲁迅一共翻译介绍了近200多位作家的作品,印成多个单行本,总字数达300多万字,数量与他自己一生的全部著作大致相等,是我国翻译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其中翻译作品的国家有:俄国和前苏联、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荷兰、西班牙、芬兰、波兰、保加利亚等国,其中俄国和前苏联的作品又占一半以上。
他翻译作品的类型,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剧本、童话和文艺理论著作,他在杂文、书信和日记中涉及到的外国作家,据初步统计,共有25个国家和民族的作家达380人之多。可以说,鲁迅在文学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与他在文学翻译上的丰硕成果密不可分,翻译介绍外国文学,在他一生的文学活动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三、鲁迅先生翻译的作品
1903-1918年,大致是鲁迅翻译的第一期,除开翻译高岛平三郎《儿童观念界之研究》(1914),其余都是鲁迅在留日时期完成的,1906-1907年鲁迅的翻译发生了一个明显的转向,主要是国民精神、世界知识、“不取媚于群”的提出,应该说,一直贯穿的思想主线是复兴中国的理想,“起其国人之新生”。换言之,鲁迅的翻译之选择主要是政治意识形态的选择,和较少的自觉传播科学的行为。
鲁迅先生翻译外国作品具有较大的优势,因为他通晓日语、德语,粗通英语,略知俄语。日语是在日本留学期间掌握的,会德语是由于德国医学发达,德语在仙台医学学校是必修的。这些外语功底让他翻译外国文学就显得更游刃有余。
俄国1905年革命后,鲁迅所作的《摩罗诗力说》在分析19世纪几位最伟大的革命浪漫诗人的诗作时,重点介绍了普希金和莱蒙托夫。1909年在鲁迅和周作人合作译印的《域外小说集》中,又翻译了俄国作家安特来夫和迦尔洵的作品。1921年他翻译了俄国作家阿尔志跋绥夫的中篇小说《工人绥惠略夫》。果戈理、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高尔基等一大批俄国重要作家的作品,都是通过鲁迅源源不断地输入到中国。鲁迅翻译的《死魂灵》、《毁灭》、《浊流》都是其中的代表作。
1907年,鲁迅译写《摩罗诗力说》(《坟》)再次重申了复兴中国的理想,但是,由早期的尚武精神转向激励思想、开发民智,鲁迅写道:“今则举一切诗人中,凡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而为世所不甚愉悦者悉入之,”1907年,鲁迅和周作人合译哈葛德、兰格《红星佚史》,1908年鲁迅、周作人翻译籁息《裴彖飞诗论》,也都有激烈的复兴中国理想。1907-1908年鲁迅在翻译活动中强调了时代精神、国民精神、世界知识,转而倾向于浪漫主义的刚健激俗的人格品质,勇毅起新的独立行为。
小编“子屠龙”,欢迎大家补充资料和看法,谢谢????
其他网友观点
感谢邀请~~
鲁迅弃医从文之后在文学方面取得的第一个重要成果,是从日文和德文翻译并出版外国文学作品。
自19世纪末以来,以严复为代表的对外国社会科学论著的翻译,以林纾为代表的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如洞开的窗户外的欧风美雨给知识界带来的新鲜空气,使鲁迅这一代莘莘学子心旷神怡、激动不已。
也许因为深感这些风貌各异、炫人眼目、动人心魄的舶来品的确使自己受益匪浅;也许以此意识到国家振兴、民族新生的出路在于广泛的文化交流和必要的拿来主义,鲁迅很早就把文化引进和交流的重担挑在自己的肩头。
早在1903年翻译出版凡尔纳的《月界旅行》之前,鲁迅就有《斯巴达之魂》和《哀尘》在《浙江潮》第5期上发表。前者为古希腊城斯巴达勇士抗击侵略军爱国故事的译述,后者为法国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说,是鲁迅正式翻译外国文学的第一篇作品。为翻译雨果的作品,鲁迅购买了八大册的《雨果作品选集》。
把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当作一件重大的事情郑重计划并着手进行,是从筹备《新生》开始的。登载外国文学译作,本是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任务,主要由鲁迅和周作人共同完成。鲁迅从日文和德文翻译,周作人从英文翻译。
在广泛的搜集、选择与阅读中,鲁迅把向中国同胞介绍外国作品的选择眼光集中到东欧。鲁迅后来回忆说,那时候他特别注意的是被压迫的民族中的作者的作品。因为那时正盛行着排满论,有些青年,都引那叫喊和反抗的作者为同调的。因为所求的作品是叫喊和反抗,势必至于倾向了东欧。记得当时最爱看的作者,是俄国的果戈理(N. Gogol)和波兰的显克微支(H.Sienkiewitz)。日本的,是夏目漱石和森鸥外,花布裹头,去助希腊独立的英国诗人拜伦以及波兰的复仇诗人密茨凯维奇,匈牙利的爱国诗人裴多菲,菲律宾诗人、民族独立运动领袖、为西班牙政府所杀的黎萨等。而对当时风靡于日本文坛的自然主义文学,以及正负盛名的德国作家霍普德曼、苏德曼,挪威的易卜生等人不大去注意。显然,鲁迅的翻译和介绍,是为了传播被虐待者的苦痛的呼声和激发国人对于强权者的憎恶和愤怒。与鲁迅兄弟共同筹办《新生》的好友许寿裳也说:他们所译偏于东欧和北欧的文学,尤其是弱小民族的作品,因为他们富于挣扎、反抗、怒吼的精神。独特的选择,是鲁迅追求的用文艺改造人、改造社会的目的和鲁迅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
从更广大地开辟中国翻译的道路和方向,探求不同文字之间的翻译规则及不同国家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意义上着眼,鲁迅亦有着自己明确的追求:我与周作人还在日本东京。当时中国流行林琴南用古文翻译的外国小说,文章确实很好,但误译很多。我们对此感到不满,想加以纠正,才干起来的。(1932年1月16日致增田涉信)许寿裳曾将鲁迅所翻译的作品与德文原本对照读过,觉得字字忠实,丝毫不苟,无任意增删之弊,实为译界开辟一个新时代的纪念碑。而任意增删原作,正是当时社会上风行的严复、林纾的翻译作品的特点,而这正是鲁迅所极力反对的。
从内容的选择和翻译的风格两个方面着眼,许寿裳称:鲁迅实在是介绍和翻译欧洲新文艺的第一个人。
鲁迅的翻译成果,是与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的出版。第一集出版于1909年3月,第二集出版于7月。两集一共十六篇小说,鲁迅翻译三篇,其余为周作人翻译。这是鲁迅一生中策划的第一套书。《序言》《略例》及预告等均出自鲁迅手笔。书样、版式、封面均由鲁迅亲自设计。封面为青灰色,封面上首印长方形希腊艺术图案,书名右起横排,鲁迅请留日同乡同学,后成为著名篆刻家、画家的陈师曾以篆文书写,极为典雅古朴。《略例》中说,三面任其本然,不施切削,开了鲁迅毛边党的先河;纸之四周,皆极广博,故订定时亦不病隘陋,天地宽广,多留空白,成了鲁迅做书的喜好。扉页右上角印两行文字:《域外小说集》第册,会稽周氏兄弟纂译。发行人:周作人。印刷者:长谷川辰二郎。印刷所:神田印刷所。东京群益书店及上海广兴隆绸缎店发售。后者正是为鲁迅代垫一百五十元印刷费的蒋抑卮开的铺子。
鲁迅在序言中自信地说:收录至审慎,迻逢译亦期弗失文情。异域文术新宗,自此始入华土。中国译界,亦由是无迟莫之感矣。本书的出版,实现了筹办《新生》的部分计划。鲁迅的梦很美满:待到卖回本钱,再印第三第四,以至第册的。如此继续下去,积少成多,也可以约略绍介了各国名家的著作了。在第二册末页还登有陆续出版的篇目预告。虽然第一册一出版就引起日本文学界的注意,东京5月1日出版的杂志《日本及日本人》第508期就登出一则消息。但梦想成空:第一册印一千本,卖了半年,只卖掉二十一本,第二册印五百本,只卖掉二十本。第一册多卖出的那一本,还是许寿裳担心售处不遵定价,亲自去试买的。于是第三册只好停板,已成的书,便都堆在上海寄售处堆货的屋子里。过了四五年,这寄售处不幸被了火,我们的书和纸板,都连同化成灰烬;我们这过去的梦幻似的无用的劳力,在中国也就完全消灭了。
可是周氏兄弟筚路蓝缕的苦心并没有被历史淹没。十年之后的1920年,在陈独秀的设法张罗下,修订后的《域外小说集》由上海群益书社将两册合为一集出版,1936年中华书局收为《现代文学丛刊》重印出版。
答案参考来源《鲁迅画传》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鲁迅作品和简介小说集.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