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发现于(甲骨文发现于哪一年)

网友提问:

甲骨文发现于,甲骨文发现于哪一年?

优质回答:

甲骨文是被谁发现的?怎样被发现的?

网友@飞翔的熊猫8663285 2的邀请答题!

首先,问题描述都是错的:甲骨文和周朝的金文似乎是一种并行而没有交集的文字,在甲骨上刻画的甲骨文也没有固定的书写格式,那么后人是怎么识别出2000多个甲骨文,并确认它们是正确的呢?

不知道题主同志是在哪里看到这些的,还是想当然这么认为?如果我们对一件事情不是很了解,首先就不要预设很多结论,不然就会产生很多错误的先入之见,会无意识的抵制新的信息。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甲骨文和金文都是记录的上古汉语,它们是一种文字体系,为什么说没有交集呢?金文和甲骨文当然有固定的格式,金文就不谈,你问的是甲骨文,就只谈甲骨卜辞。甲骨文的格式大致是:

第一,一条完整的甲骨文卜辞分为四项

序辞,记载占卜的日期与贞人的名字。

命辞:记载所卜问的事情。

占辞:记载视兆的人判断吉凶的文字。

验辞:记载占卜是否应验的文字。

第二,大多数甲骨卜辞有「正反对占」:也就是吉利和不吉利两方面都问,但有的也没有。

甲骨文绝大部分是卜辞,只有很少一部分甲骨文是记事的:比如记载家谱的儿氏族谱:还有一些相当于殷商古人的「文字练习本」,郭沫若先生称之为「甲骨习契」。合集27041就是典型的习契,两个人的笔记,一个人模仿另一个人的重文。这块甲骨上一个字写多个,还有笔画分解,明显就是「小学生学写字」:

—————————————————-

好,再来回答你的问题:甲骨文是怎么被识别的呢?这个问题相当于:我们是怎么释读甲骨文?甲骨文的识别就是古文字的识别,二者是没有什么区别的,甲骨学就是古文字学的分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古文字的释读,不是一晚上就冒出来的,是从汉代以来就积累了两千多年的学问,有三个重要的时期:

1、汉学——汉代(古文经学、小学和东汉的《说文解字》)

2、金石学——宋代(印章、封泥、玉石、钟鼎、钱币的考证都算金石之学,跟古文字学、考古学和经学交叉,因为金石学主要目的还是证补经书的)

3、乾嘉考据学——明清、民国(考据学、文献学、音韵学、说文学)。

特别是乾嘉考据学成就最大,清末民初,西学东渐,学术范式转移,「甲骨四堂:罗振宇、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在前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对为甲骨文的释读,商代历史的研究,做出了非常大的创新性的贡献。

乾嘉考据学,也叫做朴学,说简单一点:持之有据,言必有证,不轻信任何人的结论,不考证一番,绝不下断言。用一种怀疑的、审辩的态度对待前人留下的典籍文献。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逻辑实证主义」,科学的基础研究方法,所谓的「国学」只有考据学最符合「赛先生」。

我们熟知的胡适、陈寅恪、李敖等等都自称是承袭乾嘉考据学的衣钵,比如胡适经典的名言:拿证据来!胡适对《虚云年谱》一书的考证,几乎是扒了裤子:虚云的年龄、出生、当慈禧太后的国师等等都是瞎编的,是谁编的?我个人觉得虚云是没必要的,可能是虚云的弟子。

综上所述,古人的的累积,近人的创新,不断完善理论,不断拓展认知边界,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一个「智慧共同体」的「巨人」,我们今天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古文字进行释读。其实释读古文字这件事,真的并没有什么固定程式,只能说归纳出了一些方法,细讲的话非常复杂,我只能化繁为简,简单举例子的讲。第一步:甲骨文字形的隶定。

先把甲骨文结构搞清楚:由哪些基本字符构成,这就需要你对古文字的符号有一定的认识,因为汉字隶变以后,古今汉字基础字符变化很大,今文字的字理丢失很多。

难点在哪里呢?构成甲骨文的符号非常不标准,具体表现在:

笔画多一笔,少一笔皆可,简繁不分

说个最简单的甲骨文「册」,连董作宾先生开始都将那种竖划长短不一的「册」认成了「栅栏」的象形字。

「中」的表示旗帜的笔划多一笔,少一笔都可以,有时候完全省去:

「祝」加「示」不加「示」都可以:

祝右边偏旁甚至不是兄弟的兄。

笔画和字符的位置不固定。

甲骨文「旁」字上面的部件上下不分,偏旁「方」倒竖不分:

还有如「侯」字也是倒竖不分:

左右不分——甲骨文「祭」中的「手」左右皆可:

甲骨文是一种俗体字,笔画和字符简省非常剧烈,与标准符号差别很大,而且减低了象形意味,而且越常用的字简化力度越大,

比如甲骨文中最常用的干支字,简化力度超过我们今天用的楷书:

甲骨文「甲」一般都简写成「十」:

甲骨文的「庚」写成这样:

如果你不懂,你能想到甲骨文简化得比今天的字字形还简单?

意义相近的字符能够通用。

甲骨文的「農」字「艹」和「木」通用

甲骨文是刀笔契刻文字,要化圆为方,而商周籀篆是曲线,所以,象形程度减低,导致难认。

甲骨文和金文的「王」是「斧钺」的象形,金文能看出「斧钺」的弯曲弧形的「刃」部,甲骨文就看不出来了,是个人都会认为甲骨文字形像「一人张开手臂在在地上」。所以,连古文字学家唐兰也认成了「立」

还有很多奇形怪状的写法,还可举出很多例子,我为了让读者好懂,说的都是最简单的。

总之,就是符号非常不标准,你如果不搞清楚各种符号不同的写法,根本无从下手。

—————————————————

第二步:甲骨文字形的演变分析

假如将一个甲骨文的字形搞清楚了,象形什么,由什么字符构成,可能是什么部首,这个时候就要搞清楚这个字传承和演变,也即古、今字形的发展脉络要搞清楚。

首先,第一步就要查《说文》,这一点无比、非常重要,《说文》有了这个字,就释读出来99%了,而且各路专家都会认可。

比如:王国维先生释读出来的甲骨文「宜」:

就是因为《说文》古文中有非常相近的一个字,从双「夕(肉)」的宜。

这样古今字形就串联了起来,《说文》起到了一个桥梁和钥匙的作用,也就还原了「宜」的古今字形演变过程。

如果把《说文》的收录古文字「宜」拿掉,可能想破脑袋可能都想不到,没有《说文》战国以前的甲骨文和金文是很难释读的。

其实,甲骨文大约4500多个单字,释读出来1000多,有900多个见于《说文》,可见没有《说文》这本书,难度还要大。

《说文》没有收录的字,也可以通过字形比较的方法,找出过渡态的字形,形成一条脉络。

比如:

你能看出这是个什么字,很难理解:

《合集》822有这个字「王x曰」:用X代替这个字

大盂鼎也有这个字相同的「王X曰」:

在西周的麦方鼎找到这个字加了一个「口」:

一下将整个脉络连起来了,这是个「若」字,甲骨文像「跽坐在地的人在理顺头发」,

《说文》收录的「若」有个讹变,头发讹变成了「艹」,「人身」笔画省去了,只立下一只「又(手)」。

「若」本义是「顺」,引申表示:顺从、答应、应诺、诺言,假借表示「如、像」,也就是「诺」的初文: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页3397

那么,《说文》将「若」解释成「择菜」肯定不是本义。

《说文》:若,擇菜也。从艸、右。右,手也。一曰:杜若,香艸。

上面甲骨文和金文中「王若曰」,就是后世常见习语「王诺曰」吗。

第三步:辞例和文献的推勘

即便你没有释读出字形,如果甲骨卜辞信息冗余度比较高,还是可以估出来的。

比如:上面说的干支字都是估出来的,甲骨文中的「甲、巳、庚」省得太厉害了,这种字形《说文》都没有收录,干支字都是有规律的,很容易估出来。

比如甲骨文出土了一片完整的《干支表》:

从干支表可以看出:

甲的简体是十。

地支的「巳」竟然和天干「子」是一个字,只不过是镜像,这是以前谁都不知道的。郭沫若据此体测跟西方双子座有关系。

而干支表中的「戊戌」也是一个字,只有根据位置分辨。

第四步:历史背景信息的分析

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这个「弔」字:

字形我们知道他是个什么字,经传中也有「不弔昊天」,千字文有「弔民伐罪」。

但是在甲骨文和金文释为「弔:凭吊、抚恤」完全不通。

近人吳大澂根据字形和历史背景信息认为这是个「叔叔」的「叔」。

甲骨文和金文「弔」像人身上背着用来射鸟、大雁用的「繳」,也叫弋射。

这是贵族的游戏,特别是贵族年轻男子最喜欢玩,殷周贵族男子从小就学射箭:

《礼记·内则》: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

古代男子出生,射人用桑木做的弓,蓬草做的箭,射天地四方,表示有远大志向的意思。

「弔、叔」古音也相近,所以,「身背繳箭」的「弔」,是年轻男子之美称,《诗经》中经常把年轻美好的男子称为「叔」,如:《郑风·叔于田》。

周代金文上「叔」都用「弔」字,大概有几百例都是这样:

只有很少几例用「叔」字,大概就6例左右,「叔」完全是假借,跟字形没有关系。要知道,《诗经》等经传文献都是在汉代整理集结的,所以用的今文字「叔」。

让贵族痴迷的「弋射」是什么鬼呢?

先秦文物上经常描绘弋射的场景:

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箱子上面就画有古代的弋射图:

战国宴乐铜壶

拓片清楚一点:

汉砖上的弋射图:

这就是用历史背景信息推敲,汉字的基础符号都是来自「象形文字」,所以,一定与中国历史相关。不过历史背景信息一般都是辅证。

———————————–

最后一个问题是:识别出2000多个甲骨文,并确认它们是正确的呢?

上面已经说了,要构建整个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脉络,不但放在卜辞中能读通,还要知道这个甲骨文到楷书在形体和字义、字音是怎样演变的。

即便是这样也不能保证一定正确,不谈汉代的许慎,王国维、郭沫若、唐兰的释读,经常被人推翻,能保持五十年不被人推翻,那就可能没什么什么问题。

总之一句话:跟所有学科一样,凡是叫做学问的东西,虽然都有判断对错的客观标准,但还是「学术共同体」这个「巨人」的承认。

因为个人的自利倾向,存在盲点,经常容易搞错的,爱因斯坦写的论文都搞错了,但被同行发现了,并拒绝刊登。这个人还有点牛X,敢拒绝爱因斯坦的论文。

—————————————————

综上所述,甲骨文的释读大致是这么一个过程,以上用的例子是最、最简单的,实际释读非常困难,比如甲骨文字符奇形怪状,一个字符十几种变体,哪里时时刻刻搞得清?所以,工具书不能少。

就连董作宾这样的专家,都说他经常拿着一片甲骨拓片看一天,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猜不出半个字。

也经常有人看了我写的有些跟古文字有关的文章,私信问我要甲骨文等古文字的资料,而且要那种甲骨拓片。

我首先对他们说,我说你不会有兴趣的,拓片你看不懂,你首先要看理论书,再来看原始资料,理论书就有点枯燥,你能不能静下心来。果然,很多人很快就失去了兴趣,再也不要书和资料了。

李学勤先生写过一般入门书叫做《古文字学初阶》(P75),我觉得是不错的,上面推荐了一些必须要读的参考书目。可以去参考一下,

其他网友观点

1928年——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发轫之年,安阳小屯村——一个近千年来默默无名的中原小村落,时间和地点的碰撞由此揭开了殷商历史的神秘面纱。小屯村附近方圆数公里,鳞次栉比的宫庙遗址,以及大量出土的甲骨,拉开了人们认识甲骨,研究殷商文明文化的重要序幕。

安阳殷墟甲骨坑

甲骨悲惨的前世

小屯村地区的农民在耕地、打井等农业活动时,往往会挖出甲骨、青铜等器物。由于对其毫无了解,农民把青铜成为”废铜”甚至当做马槽,就像著名的”后母戊方鼎”。甲骨的命运则更为悲惨,大块的甲骨被当做中药材”龙骨”,用来治疗妇女病或者体虚。小块的甲骨被随意抛弃或是回填。

清朝末年,长期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小屯村农民,把挖出的甲骨作为”龙骨”卖给中药店,或者在安阳每年春秋二季庙会上作为治疗外伤的”刀尖药”出售。

据罗振常在《洹洛访古记》中记载到:”购者或不取刻文,则以铲削之而售。其小块字多不易去者,悉以填枯井。”

由此可见,在甲骨文没有被认识了解到之前很多年,它的命运是如此的悲惨!

甲骨著名学者王宇信曾分析到:甲骨的”破坏时期”应自战国、秦汉延续到清末,大约有一千六七百年之久。

甲骨命途多舛的今生

清朝光绪末年,在小屯村被当做”龙骨”出售给药店的甲骨,经由古董商人贩卖到天津、北京等地。到了京津之后,甲骨终于被脱去由于”缺少知己”而不得不带上的面纱,终于被辨认出来,被重视。

关于甲骨究竟是哪一年被发现,被辨认,历来说法不一。

学界有两种看法,一说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另一种是光绪二十五年(1899)。同时,对于发现者也有不同的说法。

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董作宾、胡厚宣《甲骨年表》中所说:”是年丹徒刘鹗铁云客游京师,寓福王懿荣正儒私第。正儒服药用龟板……铁云见龟板有契刻篆文,以示正儒……铁云遍历诸肆,择其文字较明者购以归。”这种说法认为是:在1899年,由于王懿荣服药”龙骨”,刘鹗和王懿荣他们俩偶然发现这味中药上面刻的文字是可以被辨认出来的。

另一说法是王襄在民国二十四年(1935)发表在《河北博物院半月刊》中的一篇名为《题易橹园殷契拓册》中所说:”村农收落花生果,偶于土中捡之……乡人孟定生世叔闻之,意为古简,促其诣车访求,时则清光绪戊戌年冬十月……世人知有殷契自此始……”。这一说法则不同于发现者是王懿荣和刘鹗,而是认为充分肯定了王襄、孟定生在发现和购藏甲骨的贡献。

但是无论哪一说法,都是在肯定了这些学者对于甲骨的贡献,不管是王懿荣、刘鹗还是王襄、孟定,他们对于甲骨的贡献卓著。不仅仅是发现辨认甲骨,更是对这一珍贵的历史材料的保护,同时也使中华文明的脉络更为清晰。

甲骨的光明未来

民国十七年(1928)十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开始的考古发掘,标志着我国现代考古的正式产生。

时年三十四岁的河南南阳人董作宾被派往小屯村进行保护性考古发掘,基本上遏制了村民们的私挖乱掘。自民国十七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共计15次的发掘,共出土甲骨文24918片。新中国成立之后,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全面保护了甲骨在内的历史珍贵文物。

在立法的同时,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与河南省、安阳市有关文物考古单位先后举行 30多次重要发掘,取得了可喜的收获。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公布施行,甲骨的”出生地”殷墟被纳入依法科学管理的轨道上。在2006年7月13日的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 , 甲骨文与它的发现地殷墟,正式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的第 33处世界文化遗产。

甲骨文发现地——殷墟

如今,甲骨文的研究逐步被重视,”甲骨学”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它研究的不仅仅是几千年前的中国古文字,更为重要的是其中蕴藏的文化与文明、历史与传统。

高速发展的现代生活下的我们,正是通过这样一个个或是象形,或是写意的文字符号与千年前的古人进行对话。对于甲骨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一门国际性显学,越来越多的人去关注甲骨,去对这些古老的文字充满兴趣和期待。

其他网友观点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是考古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故事之一。清代光绪年间,河南安阳小屯村的农民在耕作田地的时候,经常挖到一些刻有奇怪文字的碎骨片,他们要不把碎骨片弃置一旁要不将碎骨片当做龙骨(一种中药,古代动物的骨头)卖给中药铺。

1899年,还在国子监当祭酒的王懿荣身患疟疾,当他审视从药铺里买来的中药时,意外的发现了这些刻有文字的龙骨。王懿荣是一位造诣很深的金石学家,凭借着对古物特有的敏感,他意识到这种可在非篆非鎦的符号很可能是一种比金鼎文更早的一种文字。于是王懿荣就以每版二两银子将所有的龙骨买了下来。1900年,古董商人范维卿、赵执斋等人写数百块甲骨进京,又被王懿荣悉数买下,从此甲骨身价倍增。刘鹗、王襄、孟定生、罗振玉等人也纷纷出资购买。

由于甲骨在古董市场价格激增,一些人开始探寻这些甲骨的出土地,但是古董商人为了垄断这个贸易,故意谎报甲骨的出土地点,说是在河南卫辉、汤阴一代出土的。直到1908年,罗振玉通过多方探寻,才真正的找到甲骨的出土地,在河南安阳的小屯村。在这之后,搜寻甲骨的人纷至沓来,是的这片寂静的田地一下子热闹起来。随着挖掘甲骨的人越来越多,古文字学家也开始艰辛的解密这些文字的含义。

经过孙饴让,罗振玉、王国维、叶玉森邓恩的努力,可便是的甲骨文越来越多。渐渐地,甲骨上的文字成为了可以通读的语句了,从而证实了出土甲骨文的安阳安阳小屯村,就是文献中记载的殷墟。

其他网友观点

不请自来,我是流帆,我们来聊聊这个问题。甲骨文的发现很晚,于清朝末年1899年发现,至今不过120年时间左右,被清代著名的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

在1899年,王懿荣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在中药铺卖的“龙骨”上居然刻有痕迹,像是某种符号或者文字,在发现了这一现象之后,他便在北京城广泛收集龙骨,并找到“龙骨”发掘地为河南安阳,从而认定这是一种中国未被发现的古文字,由于大部分都是发现于龟甲或者牛肩胛骨上,所以被称为“甲骨文”,于是人们对于甲骨文的认识从此开始。

1903年,刘鹗便出版了第一本关于甲骨文的专著《铁云藏龟》,让世人知道了这种最古老的文字。后经过众多金石学家、甲骨学家的研究,使得甲骨文成为了一门科学,其中最重要的四个人就是“甲骨四堂”的贡献,他们分别是郭沫若、董作宾、罗振玉和王国维,我们就来介绍介绍这四位大师对于甲骨文的研究。

罗振玉是最初在甲骨文的研究方面取得主要进展的学者,在1910年著《殷商贞补文字考》,首先考订出甲骨出土地安阳小屯为殷墟,并正确的判定甲骨属“殷室王朝的遗物”。

董作宾,在1928年至1934年河南殷墟发掘过程中,曾八次主持发掘,主编了《殷墟文字甲编》、《殷墟文字乙编》,以及1933年发表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按照世系、称谓、贞人、坑位、方国、人物事类、文法、字形、书体十项标准,将甲骨文共分为五期,从而使甲骨文的研究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

王国维,王国维先生在甲骨文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他研究甲骨最早突破甲骨文字考释范围,将其作为原始史料,用以探讨商代的历史、地理和礼制,第一次证实《史记·殷本纪》中记载商王世系的可靠程度,并根据卜辞加以纠正,使商史成为信史。

郭沫若,可以说是20世纪甲骨文研究的集大成者,在搜集了大量甲骨文的基础上,郭沫若对甲骨文本身的一些规律,诸如文字的考释、分期断代、断片缀合、残辞互补、卜法文例等方面的研究,都有很多超过前人的创见。他在甲骨学方面的渊博知识和才华横溢,在《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考释》 、《古代铭刻汇考》和《续编》、《殷契粹编》、《文史论集》等专著和甲骨文论文的字里行间。直到今天,在甲骨文和商史研究中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认识“甲骨文”这种文字,很大意义上得益于这些前辈的不懈努力,保留下来了我们中华的宝贵文化,我们在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不要忘记这些前辈们努力和成果。

其他网友观点

谢谢邀请。

清代光绪年间,

王姓朝中官员,

某天药铺买药,

却有惊奇发现。

一药名叫龙骨,

身上刻有图案,

老王纳闷琢磨,

此图未曾谋面?

百思不得其解,

不寝不食茶饭,

因为喜欢书法,

决心找出答案。

同道好友讨论,

权威资料调研,

终于得出结果,

此乃殷商文献。

原来出土安阳,

确属珍贵物件。

“甲骨文”被定名,

文化宝库再添,

书友尽情探讨,

此中快乐无限。照片作品:甲骨文集联创作。

联一:事成名立花从我,政通人和月正圆。

联二:阳春同来游柳色,中秋喜逢观月圆。

选自杨半书撰(中国书法临摹创作全集)。

其他网友观点

甲骨文发现于清末河南,一些当你农夫在田间挖土翻地偶然发现一些牛骨和龟甲。当地农夫就把它当药材卖了,药店老板认为是“本草纲目”里的“龙骨”就大肆收购,用作伤病药。

甲骨文发现

清末一个叫王懿荣的人,他患病去鹤年堂抓药,无意买到了“龙骨”这味药材,他却发现这些大小不一的“龙骨”上有许多的符号,很像古代文字。然后就通过古董商范维卿大量收购,他通过研究发现这些符号全是笔写后雕刻上去,裂纹是火烤所致。为了进一步追根溯源,王懿荣去了河南章德府安阳县小商屯,由此发现了“殷墟”遗址,并确定了这是商朝文字。

甲骨文的用途

距今为止发现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至少有十万片以上,通过后来专家的研究和解读发现这些甲骨基本上全是占卜用的,是殷商王室的存档。

商朝还属于比较原始的神权社会,凡事都要通过占卜预测吉凶或问问鬼神旨意。一般是占卜一些祭祀日期、用什么牲口和数目,征伐捕猎是否吉时,成员的生育疾病等等。偶尔记录一些社会上发生的事,和打猎收获等等。甲骨文算是我国最早的文献记载。

甲骨文的使用

商朝历代都有大祭司,一般商人要预测占卜时大祭司就会取一块龟甲或牛胛骨在一面凿个孔,但不打穿,然后把有孔的一面放火上烤,另一面出现裂纹就称为“兆”。大祭司就根据“兆”来分析吉凶和鬼神的意思,如果日后应验,就把这些事用刀刻在甲骨上,这就称为“卜辞”。也就是我们后来所研究的甲骨文了。

甲骨文解析

甲骨文单字有5000左右,能解析的大概一半,这些字虽然和现代文字完全不同,但根据可以辨别的字仍然可以翻译成今天的汉字。这些可认的字和如今的汉字区别不大,可见中国文字的传承文化。

举个例:渔——刻一鱼,一网,一手。

牧—— 刻从牛,从羊 放牧动物不同而字不同。

甲骨文的历史意义

甲骨文的发现让中华文明有了4000年的考证,是震惊世界学术届的一次伟大发现,为研究殷商历史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并且甲骨上的文书让人们推知了毛笔的存在,因为许多甲骨上是先写再雕刻,开创了中国古历史的许多未知。为中国汉字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其他网友观点

1928年——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发轫之年,安阳小屯村——一个近千年来默默无名的中原小村落,时间和地点的碰撞由此揭开了殷商历史的神秘面纱。小屯村附近方圆数公里,鳞次栉比的宫庙遗址,以及大量出土的甲骨,拉开了人们认识甲骨,研究殷商文明文化的重要序幕。

安阳殷墟甲骨坑

甲骨悲惨的前世

小屯村地区的农民在耕地、打井等农业活动时,往往会挖出甲骨、青铜等器物。由于对其毫无了解,农民把青铜成为”废铜”甚至当做马槽,就像著名的”后母戊方鼎”。甲骨的命运则更为悲惨,大块的甲骨被当做中药材”龙骨”,用来治疗妇女病或者体虚。小块的甲骨被随意抛弃或是回填。

清朝末年,长期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小屯村农民,把挖出的甲骨作为”龙骨”卖给中药店,或者在安阳每年春秋二季庙会上作为治疗外伤的”刀尖药”出售。

据罗振常在《洹洛访古记》中记载到:”购者或不取刻文,则以铲削之而售。其小块字多不易去者,悉以填枯井。”

由此可见,在甲骨文没有被认识了解到之前很多年,它的命运是如此的悲惨!

甲骨著名学者王宇信曾分析到:甲骨的”破坏时期”应自战国、秦汉延续到清末,大约有一千六七百年之久。

甲骨命途多舛的今生

清朝光绪末年,在小屯村被当做”龙骨”出售给药店的甲骨,经由古董商人贩卖到天津、北京等地。到了京津之后,甲骨终于被脱去由于”缺少知己”而不得不带上的面纱,终于被辨认出来,被重视。

关于甲骨究竟是哪一年被发现,被辨认,历来说法不一。

学界有两种看法,一说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另一种是光绪二十五年(1899)。同时,对于发现者也有不同的说法。

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董作宾、胡厚宣《甲骨年表》中所说:”是年丹徒刘鹗铁云客游京师,寓福王懿荣正儒私第。正儒服药用龟板……铁云见龟板有契刻篆文,以示正儒……铁云遍历诸肆,择其文字较明者购以归。”这种说法认为是:在1899年,由于王懿荣服药”龙骨”,刘鹗和王懿荣他们俩偶然发现这味中药上面刻的文字是可以被辨认出来的。

另一说法是王襄在民国二十四年(1935)发表在《河北博物院半月刊》中的一篇名为《题易橹园殷契拓册》中所说:”村农收落花生果,偶于土中捡之……乡人孟定生世叔闻之,意为古简,促其诣车访求,时则清光绪戊戌年冬十月……世人知有殷契自此始……”。这一说法则不同于发现者是王懿荣和刘鹗,而是认为充分肯定了王襄、孟定生在发现和购藏甲骨的贡献。

但是无论哪一说法,都是在肯定了这些学者对于甲骨的贡献,不管是王懿荣、刘鹗还是王襄、孟定,他们对于甲骨的贡献卓著。不仅仅是发现辨认甲骨,更是对这一珍贵的历史材料的保护,同时也使中华文明的脉络更为清晰。

甲骨的光明未来

民国十七年(1928)十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开始的考古发掘,标志着我国现代考古的正式产生。

时年三十四岁的河南南阳人董作宾被派往小屯村进行保护性考古发掘,基本上遏制了村民们的私挖乱掘。自民国十七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共计15次的发掘,共出土甲骨文24918片。新中国成立之后,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全面保护了甲骨在内的历史珍贵文物。

在立法的同时,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与河南省、安阳市有关文物考古单位先后举行 30多次重要发掘,取得了可喜的收获。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公布施行,甲骨的”出生地”殷墟被纳入依法科学管理的轨道上。在2006年7月13日的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 , 甲骨文与它的发现地殷墟,正式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的第 33处世界文化遗产。

甲骨文发现地——殷墟

如今,甲骨文的研究逐步被重视,”甲骨学”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它研究的不仅仅是几千年前的中国古文字,更为重要的是其中蕴藏的文化与文明、历史与传统。

高速发展的现代生活下的我们,正是通过这样一个个或是象形,或是写意的文字符号与千年前的古人进行对话。对于甲骨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一门国际性显学,越来越多的人去关注甲骨,去对这些古老的文字充满兴趣和期待。

其他网友观点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是考古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故事之一。清代光绪年间,河南安阳小屯村的农民在耕作田地的时候,经常挖到一些刻有奇怪文字的碎骨片,他们要不把碎骨片弃置一旁要不将碎骨片当做龙骨(一种中药,古代动物的骨头)卖给中药铺。

1899年,还在国子监当祭酒的王懿荣身患疟疾,当他审视从药铺里买来的中药时,意外的发现了这些刻有文字的龙骨。王懿荣是一位造诣很深的金石学家,凭借着对古物特有的敏感,他意识到这种可在非篆非鎦的符号很可能是一种比金鼎文更早的一种文字。于是王懿荣就以每版二两银子将所有的龙骨买了下来。1900年,古董商人范维卿、赵执斋等人写数百块甲骨进京,又被王懿荣悉数买下,从此甲骨身价倍增。刘鹗、王襄、孟定生、罗振玉等人也纷纷出资购买。

由于甲骨在古董市场价格激增,一些人开始探寻这些甲骨的出土地,但是古董商人为了垄断这个贸易,故意谎报甲骨的出土地点,说是在河南卫辉、汤阴一代出土的。直到1908年,罗振玉通过多方探寻,才真正的找到甲骨的出土地,在河南安阳的小屯村。在这之后,搜寻甲骨的人纷至沓来,是的这片寂静的田地一下子热闹起来。随着挖掘甲骨的人越来越多,古文字学家也开始艰辛的解密这些文字的含义。

经过孙饴让,罗振玉、王国维、叶玉森邓恩的努力,可便是的甲骨文越来越多。渐渐地,甲骨上的文字成为了可以通读的语句了,从而证实了出土甲骨文的安阳安阳小屯村,就是文献中记载的殷墟。

其他网友观点

不请自来,我是流帆,我们来聊聊这个问题。甲骨文的发现很晚,于清朝末年1899年发现,至今不过120年时间左右,被清代著名的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

在1899年,王懿荣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在中药铺卖的“龙骨”上居然刻有痕迹,像是某种符号或者文字,在发现了这一现象之后,他便在北京城广泛收集龙骨,并找到“龙骨”发掘地为河南安阳,从而认定这是一种中国未被发现的古文字,由于大部分都是发现于龟甲或者牛肩胛骨上,所以被称为“甲骨文”,于是人们对于甲骨文的认识从此开始。

1903年,刘鹗便出版了第一本关于甲骨文的专著《铁云藏龟》,让世人知道了这种最古老的文字。后经过众多金石学家、甲骨学家的研究,使得甲骨文成为了一门科学,其中最重要的四个人就是“甲骨四堂”的贡献,他们分别是郭沫若、董作宾、罗振玉和王国维,我们就来介绍介绍这四位大师对于甲骨文的研究。

罗振玉是最初在甲骨文的研究方面取得主要进展的学者,在1910年著《殷商贞补文字考》,首先考订出甲骨出土地安阳小屯为殷墟,并正确的判定甲骨属“殷室王朝的遗物”。

董作宾,在1928年至1934年河南殷墟发掘过程中,曾八次主持发掘,主编了《殷墟文字甲编》、《殷墟文字乙编》,以及1933年发表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按照世系、称谓、贞人、坑位、方国、人物事类、文法、字形、书体十项标准,将甲骨文共分为五期,从而使甲骨文的研究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

王国维,王国维先生在甲骨文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他研究甲骨最早突破甲骨文字考释范围,将其作为原始史料,用以探讨商代的历史、地理和礼制,第一次证实《史记·殷本纪》中记载商王世系的可靠程度,并根据卜辞加以纠正,使商史成为信史。

郭沫若,可以说是20世纪甲骨文研究的集大成者,在搜集了大量甲骨文的基础上,郭沫若对甲骨文本身的一些规律,诸如文字的考释、分期断代、断片缀合、残辞互补、卜法文例等方面的研究,都有很多超过前人的创见。他在甲骨学方面的渊博知识和才华横溢,在《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考释》 、《古代铭刻汇考》和《续编》、《殷契粹编》、《文史论集》等专著和甲骨文论文的字里行间。直到今天,在甲骨文和商史研究中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认识“甲骨文”这种文字,很大意义上得益于这些前辈的不懈努力,保留下来了我们中华的宝贵文化,我们在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不要忘记这些前辈们努力和成果。

其他网友观点

谢谢邀请。

清代光绪年间,

王姓朝中官员,

某天药铺买药,

却有惊奇发现。

一药名叫龙骨,

身上刻有图案,

老王纳闷琢磨,

此图未曾谋面?

百思不得其解,

不寝不食茶饭,

因为喜欢书法,

决心找出答案。

同道好友讨论,

权威资料调研,

终于得出结果,

此乃殷商文献。

原来出土安阳,

确属珍贵物件。

“甲骨文”被定名,

文化宝库再添,

书友尽情探讨,

此中快乐无限。照片作品:甲骨文集联创作。

联一:事成名立花从我,政通人和月正圆。

联二:阳春同来游柳色,中秋喜逢观月圆。

选自杨半书撰(中国书法临摹创作全集)。

其他网友观点

甲骨文发现于清末河南,一些当你农夫在田间挖土翻地偶然发现一些牛骨和龟甲。当地农夫就把它当药材卖了,药店老板认为是“本草纲目”里的“龙骨”就大肆收购,用作伤病药。

甲骨文发现

清末一个叫王懿荣的人,他患病去鹤年堂抓药,无意买到了“龙骨”这味药材,他却发现这些大小不一的“龙骨”上有许多的符号,很像古代文字。然后就通过古董商范维卿大量收购,他通过研究发现这些符号全是笔写后雕刻上去,裂纹是火烤所致。为了进一步追根溯源,王懿荣去了河南章德府安阳县小商屯,由此发现了“殷墟”遗址,并确定了这是商朝文字。

甲骨文的用途

距今为止发现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至少有十万片以上,通过后来专家的研究和解读发现这些甲骨基本上全是占卜用的,是殷商王室的存档。

商朝还属于比较原始的神权社会,凡事都要通过占卜预测吉凶或问问鬼神旨意。一般是占卜一些祭祀日期、用什么牲口和数目,征伐捕猎是否吉时,成员的生育疾病等等。偶尔记录一些社会上发生的事,和打猎收获等等。甲骨文算是我国最早的文献记载。

甲骨文的使用

商朝历代都有大祭司,一般商人要预测占卜时大祭司就会取一块龟甲或牛胛骨在一面凿个孔,但不打穿,然后把有孔的一面放火上烤,另一面出现裂纹就称为“兆”。大祭司就根据“兆”来分析吉凶和鬼神的意思,如果日后应验,就把这些事用刀刻在甲骨上,这就称为“卜辞”。也就是我们后来所研究的甲骨文了。

甲骨文解析

甲骨文单字有5000左右,能解析的大概一半,这些字虽然和现代文字完全不同,但根据可以辨别的字仍然可以翻译成今天的汉字。这些可认的字和如今的汉字区别不大,可见中国文字的传承文化。

举个例:渔——刻一鱼,一网,一手。

牧—— 刻从牛,从羊 放牧动物不同而字不同。

甲骨文的历史意义

甲骨文的发现让中华文明有了4000年的考证,是震惊世界学术届的一次伟大发现,为研究殷商历史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并且甲骨上的文书让人们推知了毛笔的存在,因为许多甲骨上是先写再雕刻,开创了中国古历史的许多未知。为中国汉字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甲骨文发现于哪一年.jpg”/>

与甲骨文发现于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