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杜牧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杜牧是哪个朝代的,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今天接着读杜牧的诗。

前文说了,杜牧有整整三年的“食野蒿藿,寒无夜烛”生活,宰相之孙,在自家破败的家庙里,穷困到吃野菜过活,晚上没有灯烛,只能在黑暗中跟弟弟一起默默记背白天所读之书,倾颓的柱子边上时时有老鼠跑过,这是穷困到极致的生活,但贵族毕竟还是贵族,就是在这种困苦环境之下,杜家仍有一位家仆忠心跟随,“挈百卷书随而养之”,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穷困而不忘读书,这是一般的穷困寒门所不能比拟的。

(杜牧广场上的《杏花村》诗意雕塑)

当然,杜牧极得益于这段时期的读书生活,至少,在这段时期养成了他的读书不止的习惯。或许,读书习惯是杜牧家族的传统:远祖杜预嗜读,不然不会注释《左传》,而且后世学者以此为经典;爷爷杜佑也嗜读,不然不会编著《通典》。古往今来,读书历来都是人们改变命运的重要出发点,可能极端的贫困,是杜牧改变命运更发愤读书的动力。

据杜牧的《注孙子序》(历史上有三个注释《孙子兵法》的大家:曹操、杜牧、梅尧臣,这是杜牧的自注的序言)称:“及年二十,始读《尚书》《毛诗》《左传》《国语》、十三代史书……”这使杜牧在二十岁出头,就已经具备了开阔、宏观的历史视角。当然,这也得益于当时的国情,杜牧的青年时期,唐宪宗正全身心地与藩镇较量,既立志振作国事,杜牧在读书的同时关心治乱与军事,当也正在情理之中。

(杜牧画像)

也正是这个原因,23岁时,杜牧写出了他一生的成名之作《阿房宫赋》,家国存亡之道,年轻的杜牧已经有了自己成熟的看法:“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青年杜牧到同州澄县一带游历,今天要读的这首《过骊山作》没有资料考证其具体的创作年份,但细思诗意,应该就写于此时,这首诗的全诗如下:

始皇东游出周鼎,刘项纵观皆引颈。削平天下实辛勤,却为道傍穷百姓。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牧童火入九泉底,烧作灰时犹未枯。

(秦始皇兵马俑)

这是一首七律,我们判断大约就写于唐敬宗元年,即825年,在这一年,新继位的皇帝敬宗不听劝阻,执意要巡幸骊山泡温泉,从同州到长安的官道,必然要经过临潼,骊山相距不远,杜牧远望骊山,由骊山而想到秦始皇,进而写成了这首有感之作。

始皇东游出周鼎,刘项纵观皆引颈。周鼎:相传夏朝初年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后来商朝、周朝均奉九鼎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据说周显王时,九鼎没于泗水下。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曾经做过大规模的全国巡游,巡游中,秦始皇风闻周鼎没于泗水,于是就发动人力去打捞,结果当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九鼎)

据载:秦始皇巡游之时,规模空前,刘邦和项羽都亲眼见过这次巡游的盛况,他们两个的态度差别并不大: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史记.高祖本纪》)刘邦曾经到咸阳去服徭役,有一次秦始皇出巡,允许人们随意观看,他看到了秦始皇之后长叹一声说:“唉,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

(电视剧《楚汉传奇》中的刘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巡游会稽郡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羽一块儿去观看。项羽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项梁急忙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要满门抄斩的!”

(电视剧《楚汉传奇》中的顶羽)

其实,这两个人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平民,按照秦律,说出这样的话,都是满门抄斩的罪过。但不论如何,当天下至尊从眼前盛大经过,刘项两人都是翘脚引颈观看的。

削平天下实辛勤,却为道傍穷百姓。秦始皇削平天下,当然足够辛勤,但天下一统的结果,在秦来说,不过也是二世二斩,诺大的秦王朝,只维持了15年。天下,最终不还是落到了刘邦和项羽这些当年的道旁“穷百姓”手里。也有人说,这一句当理解为:削平天下的最终理由,就应当是为了那些站在路边的穷百姓。但联系全诗,似乎不妥。

(统一天下后颁诏的秦始皇)

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这句的意思,来自贾谊《过秦论》“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其结果是“黔首不愚”,而不知体恤民心,不懂“民本”思想的秦始皇才是最愚蠢的,他认为“天下已定,……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曾经采取一系列愚民动作,最突出的一件就是焚书坑儒,这当然是为了巩固统治,但实际情况是,百姓们(黔首)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愚蠢,反倒是统治者本人,把函谷关以西打造成了囚禁独夫的大监狱。从地形上来说,函谷关以西也确实是个天然易守难攻的区域,只是,诗人认为,秦始皇把这里化成了自己的监狱。

(函谷关附近的地形)

牧童火入九泉底,烧作灰时犹未枯。据说,项羽攻入咸阳之后,曾经发掘了秦始皇的坟墓,杜牧就以此展开联想说:后来有个牧童为寻找失踪的羊只,误入被顶羽打开的墓道,不慎引燃了地宫木材,导致整个秦始皇陵的毁灭,而此时的秦始皇尸骨尚未干枯。杜牧为什么说“犹未枯”呢,因为诗人认为一个王朝倾覆的周期,甚至抵不过一个人尸骨的腐烂速度。

整首诗,杜牧对始皇帝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说承认他削平六国、统一天下的艰辛,又直指他只知“愚民”,不知“恤民”,一味残暴,以至断送天下的愚蠢。他苦心经营的坟墓,到后来被牧童失手烧掉,而他自己也只落得个尸骨不全的悲惨下场。秦始皇梦想着独霸天下、万世为君,其实江山比尸首烂掉的更早。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和《阿房宫赋》极其相似,同样是借古讽今,劝谕当政者不要胡作非为。

(杜牧《山行》诗意)

杜牧23岁时还是白身,一个毫无功名的穷书生,杜牧却早早就已心忧天下了,这跟后来风流诗人形象似乎不搭,青年与壮年的杜牧,似乎换了一个人。我们可以这样想:或许诗人后期一味放浪形骸,大概是他对自己所在的帝国完全失望之后的颓废与消沉呈现出来的表面状态罢了(我们说过,自唐宪宗后,唐代最后几位皇帝皇位的更替,全部都是非正常完成的,直至唐亡)。试想,天下大统,全部操纵在为一己私利谋划的宦官手里,如此境况,杜牧空有少年壮志,一个人又如何谈得上复兴帝国,他不颓废谁颓废,他不消沉谁消沉!

(【唐诗闲读】之192,图片引自网络)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杜牧是哪个朝代的人物.jpg” />

网友提问:

杜牧是哪个朝代的,杜牧是哪个朝代的??

杜牧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骂歌女?

优质回答:

杜牧的生平,并不仅仅是“赢得青楼薄幸名”那么简单,而这首《泊秦淮》真正指责的,并不是“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商女”。具体解答如下:

一、杜牧是怎样的人

杜牧(公元803-约853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杜牧是名门之后,他是宰相杜佑之孙,驾部员外郎杜从郁的儿子,他曾这样描述他的家:

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杜某的家在城市的核心地段,而且是一家朱门大户。家里的家谱就有200多本,其中很多人都曾在核心部门担任要职,并且多以皇帝的近臣和封王的人巨多。除此之外,家里藏书非常丰富,有几万卷之多。换做今天的话说,杜牧出身书香门第,并且是官二代、富二代。

受家庭的影响和熏陶,杜牧政治才华出众,十几岁的时候,就在读书之余,写过十三篇《孙子》注解。到20岁时,他已经对经史十分熟悉,并在军事上有所专长。23岁时,写出了散文《阿房宫赋》。25岁时,写出了长篇五言古诗《感怀诗》,表达他对藩镇问题的见解。此时的杜牧已经很有名气,作品流传。到他26时,通过考试考中了进士,官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

杜牧30岁时,曾担任推官、掌书记等职,因此在扬州居住多年。后来又先后在长安、洛阳等地辗转任职。39岁时,杜牧被外放,担任黄州刺史,原因不明,而杜牧自认为是受到宰相李德裕的排挤。后来又担任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务。到45岁时,得到宰柏周墀的帮助,官爵升至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转吏部员外郎。 不到一年,杜牧就以京官俸禄低,而难以养家请求外放杭州刺史,终被拖至47岁时,才得以外放为湖州刺史。一年后,他又被内升为考功郎中、知制诰。49岁时,他因病重,在冬天离世。

纵观杜牧这一生,年少有为加家底充盈,到了后期,却仕途不顺,屡遭外放,有的还是他个人要求要到外地去。所以,起初的他,文采出众,官运亨通,自然有些恃才傲物,风流倜傥,“赢得青楼薄幸名”也是他在扬州任职时染尽风流的有力佐证。而到后期,因为仕途遭遇挫折,加之他正直刚强的性格,开始对日渐腐朽的唐王朝失去信心,甚至开始逃避长安城中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不良风气。甚至也希望能从中跳脱出来,不被污染和侵害,主动到外地任职便是他预先看淡繁华落尽的征兆。

所以当他再来到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边上,看到“商女”和权贵们仍在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秦淮河边歌舞升平,你侬我侬,内心自然升腾出对唐王朝没落的忧虑和悲伤来,于是提笔,写下了这首广为人知的《泊秦淮》。

二、他骂“商女”了吗?

我们先来看下这首《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前两句写眼前看到的景物,后两句抒发作者的情怀。意思是:夜晚停泊在秦淮河边的酒家旁,只见水面上和寒沙之上笼罩着一层薄薄的水雾。而对面酒馆里的歌女依然如往常一样唱着靡靡之音,根本不在意这是一首亡国的歌曲。

所以说,杜牧骂了“商女”吗?答案是肯定的,骂了!那为什么骂?因为她们不知道亡国之恨。

但仅仅是字面意思这么简单吗?不!我们知道,歌女的地位其实很卑微,一个国家的兴亡其实与她们关系不大,真正与唐王朝生死存亡休戚相关的,其实是那些与歌女周旋的达官贵人。但杜牧又不能直接指摘他们,便借代“商女”来暗指这些花天酒地、昏聩无能的酒囊饭袋。

所以这才是杜牧写这首七言绝句的真正所指。

三、写在最后

杜牧之所以对权贵们的荒淫无度进行指责,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唐王朝已经像靠近西山的落日,而权贵们却依然我行我素,对正儿八经该关注的事情冷漠置之,说明当时官场风气已然不正,甚至走向了堕落。

也反映了杜牧心系国运,对一个王朝即将沉沦而萌生出一种无力之感,但又对它能变得更好而显示出一种焦虑和紧迫。

欢迎和我交流。

其他网友观点

杜牧,唐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诗多伤春伤别及纪游之作,俊爽清丽。亦有一些揭露时弊的作品。如著名的《泊秦淮》一一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一通过这首诗我们看到,杜牧夜泊秦淮所见所闻的感受,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了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秦淮河两岸是六朝时的繁华之地,是权贵富豪丶骚人墨客纵情声色丶寻欢作乐的场所。唐代商业繁荣,此地也如六朝一样繁华。诗人夜泊秦淮,在茫茫沙月,迷蒙烟水中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不禁气从胸来,大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花,曲名,《玉树后庭花》的简称,是陈朝末代皇帝陈叔保的一首艳曲。陈叔保因沉迷于声色而亡国,因此人们把他的玉树后庭花称为亡国之音)诗人借此典故骂了歌女们不知亡国恨以解心中的忧愤。

其他网友观点

杜牧生活的晚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文学特征非常明显。

而杜牧在这个时代里,属于另辟文脉的一个作者。

晚唐时期的文坛有明显的分化,后世影响力最大的是“苦吟派”、罗隐等等消极避世的风格,每当家国乱离的时候,文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回归到晚唐的诗风中去。

但是,必须要看到,在这个时期,还有另一种文风,以犀利的笔调对社会进行批判,期冀可以改良社会弊病。

这种是杜牧的风格。

杜牧出身显赫,敢于痛陈时弊

很多人对杜牧的《阿房宫赋》并不陌生,这是他23岁的时候创作的一篇作品。

在这篇文章中,杜牧发表了自己对于秦朝灭亡的看法,认为是因为秦朝的苛政,不爱惜子民,所以导致了家国丧灭的下场。

其实这是一种影射,杜牧的这番话实际上是讲给唐朝统治者听的。

因为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民生凋敝,苛政盛行,使得社会上经常出现不满的声音。

杜牧借古讽今,用这样一篇作品来表达对统治者的批判。

不仅如此,在他25岁那一年,他又写了一篇长篇五言古诗《感怀诗》,内容主要是对藩镇割据的忧虑,他清醒地意识到,以唐朝藩镇的形式,必然会导致很严重的战乱。

考之当时的历史,曾经极为强盛的大唐之所以分崩离析,和地方藩镇权力太大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甚至使得之后的一个时代里再次出现了群雄割据的场面。

虽然杜牧这两篇作品都非常地犀利,对于社会的弊病认识得都比较准确,但有一个疑问:

如此露骨地指出社会弊病,真的没有问题吗?

封建时代里,统治者都希望得到的建议方式是温和的,而不是以批判的口吻对自己进行指责。无数次惨痛的教训告诉人们,很多令人痛惜的结局都是因为方式不恰当所致。

但是,杜牧不一样,他并没有因此受到任何的处罚,因为他的后台够硬。

杜牧的祖父是杜佑,当时官拜宰相;他的父亲杜从郁,入选太子司议郎。可以说杜牧出身的家庭是官宦之家,在朝堂上有着不小的声望与势力。

所以,这也就使得杜牧在发表一些指责时弊的作品时,并不会瞻前顾后。

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个节点问题,杜牧的发声和当时朝廷的风向有契合的地方,并且有着很高的实际可行性,并不是一味地指责,有建设性的建议,这也是其作品真正有价值的地方。

杜牧不同于很多文人,他是真正的文武双全

因为唐朝在历史上太过耀眼,出过非常多的名人,尤其是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韩愈、柳宗元等等大家都生活在这样一个朝代里,使得很多同样优秀的文人显得不是那么出色。

杜牧最为被人熟知的称号,大概就是“小杜”了,还是被“老杜”光环掩盖着。

但是,如果仔细去查阅杜牧的履历就会发现,这个人有点像后世里的辛弃疾,都是能文能武的存在。

当然,辛弃疾是战阵厮杀,而杜牧更多的是兵法韬略。

他十几岁的时候,正好赶上唐宪宗对藩镇用兵,当时的杜牧还在读书阶段,但已经开始关注军事了。并且他竟然可以为《孙子》一书作注,这是很了不起的事。

为某一部古籍作注,不是简单地解释字词,更要有自己的理解。

而这种理解哪里来的?一部分来源于前人的思想,另一部分就来源于实际的战争经历,比如曹操就曾经注过《孙子》,有很高的价值。

杜牧才十几岁,显然没有战场的经历,那么其思想的来源绝大部分就应该是前人的想法了,这就说明他对于《孙子》的了解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起码阅读了大量的前人著述,在此基础上走出了自己的路。

也许有人会想,纸上谈兵而已,没有实际价值。非也,杜牧真正地参与过战场的谋划。

他曾经献计平虏,其计策被宰相李德裕采纳,并且大获成功。

这些足以证明,杜牧在军事上是有着一定的天赋,属于那种熟知兵书、运筹帷幄的人才。

他进士及第之后,曾经做过掌书记,主要负责的就是节度使之间的书信往来,这与他之前洞见过藩镇现象有关。

除了军事上的才能之外,他更有着文学上的造诣。

在他26岁那一年,进士及第,又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这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

唐朝的科举有“进士科”和“明经科”,后来又加入了“明法”、“明算”等专门学科。进士科主要考的就是时务策,选拔的是有实际才能的官员,所以最为重要,标准也非常严格。

很多考生考了一辈子都不见得能考中,比如贾岛,孟郊也是近五十岁才及第。以至于很多人投机取巧地选择了比较容易的“明经”,比如元稹。

杜牧26岁便进士及第,可见其对于时务方面的才干是比较优秀的。而他所任的官职就是“谏官”,属于监察系统,在古代的行政体系中是属于很重要的一环,权力比较大。

可以看到,杜牧在前期是比较受朝廷认可的人才,也得到了重用和培养。但是后来家道中落,正直有能力的人往往受人排挤,所以杜牧之后在朝廷的日子并不好过。

但是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一般在不得志的时候,作品就会显得很犀利,杜牧也不例外。

杜牧的诗歌有两种风格,《泊秦淮》是两者结合的典范

杜牧的诗歌有香艳和豪迈两种风格,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

比如很多人都听说过的《遣怀》:

落拓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扬州不是现在的扬州市,包含着江浙一带很大范围,是古行政单位,可以简单理解为江南地区。而扬州在古代诗歌当中经常提到的一个地方就是风月场所众多,这样的地方多,就说明经济发达。比如姜夔曾经说过的“春风十里”,也是指这一点的。

那么这首诗就不难理解了。

这一类型的诗歌杜牧有很多作品,但主要是以清新的笔调进行,并不涉及香艳情事,所以审美价值颇高,也不显庸俗。

如果说这一类诗歌中有着很多的家国情怀,是借风月场所来影射社会现实,其实有点牵强。所以更倾向于杜牧的创作就是有这样一种风格在。

而他另外的一种豪迈诗风,除了之前提过的吊古之作,还有遣愁、感怀一类,比较直接地抒发自己内心的抑郁之气。

这样的一种风格就受到了杜甫、韩愈影响比较深。

其内涵上有点“诗史”的风气,但可能在高度上还没有达到杜甫的水平;而其形式上比较倾向于韩愈的风格。

清代赵翼在《瓯北诗话》中曾经评价:

杜牧之作诗,恐流於平弱,故措词必拗峭,立意必奇辟,多作翻案语,无一平正者。

这种风格是韩愈所提倡的,被后来很多朝代的文人所推崇,最典型的就是宋代。

还可以看出一点,杜牧其实是不太看得上白居易那种平淡浅近的诗风,所以走的还是文人士大夫的情怀路线,在用词上比较讲究。

在其作品中,《泊秦淮》算是流传较为广泛,也是将两种风格融汇在一起的一首诗歌: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其实“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句,可谓是击中了很多文人的心,每每朝代更迭之际,读此诗莫不感叹唏嘘。

但是,杜牧这首诗并不是很多人解释的那样,指责歌女舞女不懂黍离之悲、亡国之痛,而是感叹这样的社会现象和指责另一个群体。

其实想想也就知道,“商女”有什么好指责的呢?身居高位的人才会被指责,下层的百姓一般情况不会被文人所苛责。

所以,杜牧并不是在说“商女”的事,而是另有所指。

《后庭花》是用了陈后主的典故,本意是说统治者荒淫,不能居安思危,导致家国沦丧。联系到晚唐时代,国运渐衰,就知道还是指陈时弊。

同时还发出了有关兴亡的感叹,即使再辉煌的时代,灭亡之后其实并不会有多少人记得。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不是指责歌女,而是指责在国家动荡时期,还要寻欢作乐的人们,指责的是那些听歌女唱《后庭花》的客人。

“商女”不知亡国恨,实际上是说现在的很多人根本没有家国的观念,只图一己享受,这是社会的悲哀。

所以,杜牧在晚唐生活,其实是很累的,当时的社会主要弥漫的是一种消极的态势,从安史之乱后,唐朝就开始了由盛转衰的历程,社会的风气也逐渐没有了盛唐时期的豪放。

举一个最为显著的例子,边塞诗。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是什么样子?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之后的边塞诗呢,完全就是另外一种风格: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从立功报国的豪情转向了边关苦寒地悲惨。这不仅仅是内容题材的变化,更是社会心理的转变。

所以很多文人开始了消极避世的态度,不再像李白、杜甫、孟浩然等人一样追求理想,而是内敛起来,专注耕耘自己的精神世界。

而杜牧在这样一个普遍风气非常消极的时代里高歌理想,指责时弊,自然是很辛苦的,但也正因如此,他在晚唐时期才显得更有价值。

他的存在证明了,这个社会里,从古至今,永远都不会缺乏那些敢于逆境而上的人。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其他网友观点

杜牧,字牧之,京城长安人,进士出身。晚唐诗人、散文家。

杜牧性格刚强正直,有不平凡的节操。不因小事而谨小慎微,敢于论述国家大事。但他生不逢时,晚唐统治者荒淫无度,风气奢靡,不理朝政,少问国事。所以杜牧空有才能而不得施展,仕途屡屡困顿守挫,怏怏不乐。譬如在《赤壁》中,可以管窥一豹。“东方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暗示东吴的命运。他认为,历史上的英雄的成功,需要某种机遇,巧妙的折射出了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难平之情。

他之所以大骂“商女”,是他借古讽今。“商女”仅仅是诗中的一个意象而已,表面上指的是卖唱后庭花的歌女,他大骂商女,不懂得亡国恨,还在悠哉悠哉的唱着后庭花,实际上是讽刺、谴责台下那些沉迷酒色,荒淫无度的晚唐统治者,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之情。

其他网友观点

一言以蔽之:作诗水平在晚唐拔尖,借骂歌女之名表达对朝代兴废的感慨,个人认为杜牧的感慨比讽刺程度深。

杜牧其人杜牧,生卒年803—852,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牧之。

这句话是基本介绍。

宰相杜佑孙。文宗大和二年进士。

也就是说,杜牧为名门之后,且有科举晋身背景。

初为弘文馆校书郎。曾入江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幕与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历监察御史,黄、池、睦诸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武宗会昌中,历迁考功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

这是官职变迁。因为曾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称“杜书记”;曾官司勋员外郎,称“杜司勋”;官至中书舍人,称“杜舍人”;开元中曾称中书省为紫微省,称中书舍人为紫微舍人,故又称“杜紫微”;世人为区别于杜甫,又称之为“小杜”。

时刘从谏守泽潞,何进滔据魏博,颇骄蹇不循法度。牧作《罪言》,论朝廷用兵之策。后泽潞平,略如其言。又曾注《孙子兵法》。

这段介绍说明,杜牧有一定的军事眼光。

善属文,工诗。后得病,自为墓志,悉取所为文章焚之。

生病后,为自己写了墓志铭,并在死前把自己作的文章全部烧掉。

杜牧诗中的歌女形象“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唐王朝的都城虽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两岸的景象却一如既往。

歌女启喉,不图娱己,只为谋生。

《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据《隋书·乐志》:

陈后主于清乐中造黄骊留及玉树后庭花、金钗两鬓垂等曲。与幸臣等制其歌词。绮艳相高。极于轻荡。男女唱和。其音甚哀。

可见,《玉树后庭花》是宫闱中的调情之作,歌到浓情时,男女相对而歌,绮艳轻荡。

《玉树后庭花》流行较广的版本是: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但很少人知道,这首诗还有一个孤句歌词传世,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作词者还是陈后主陈叔宝:

“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

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声色。

如今唐朝日薄西山,隔江闻歌的杜牧在秦淮河畔哀叹,而雇佣歌女的贵人听的恰恰就是当年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

“犹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

(当然,我们也可以假设,歌女唱的不是后庭花,这里只是杜牧用典,但即使如此,也可以这样理解:贵人听的靡靡艳曲,与当年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并无不同)

据《诗境浅说续编》

《后庭》一曲,在当日琼枝璧月之场,狎客传笺,纤儿按拍,无愁之天子,何等繁荣!乃同此珠喉清唱,付与秦淮寒夜,商女重唱,可胜沧桑之感?……独有孤舟行客,俯仰兴亡,不堪重听耳。

欢歌盛宴,谁能看到“盛世”的危机?

歌儿舞女,都是达官贵人爱好的投射。

日薄西山,是慧眼独具的杜牧眼里,唐王朝注定的命运。

在那一刻,隔着江水的杜牧,就好像隔着历史,看到了距离陈后主一江之隔的隋兵,看到了眼前秦淮河畔富贵景象的衰落,看到了唐王朝注定的颓败。

世上还有什么,比眼见他起朱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更能让人百感交集的呢?

如果有,也许就是,眼睁睁看他楼塌了吧。

一个人,一个清醒的知道自己无法挽狂澜于既倒的人,只能眼睁睁的痛苦的看大厦日复一日地倾颓下去。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与杜牧是哪个朝代的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