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800字?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同耀眼的星座,光耀了悠悠五千年。其中的许多精华,被代代相传,价值历久而弥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学文化经典。它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和中华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世世代代陈成河弘扬的文化瑰宝。因此,中华传统文化主题之类的作文就是高中生的写作任务之一了。
熟读并理解了上述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名句,恰当地把它们作为议论文的论点或论据,就有可能写出一篇切合传统文化主题,文化底蕴丰富的精彩作文!
1.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3.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4.命为志存。——朱熹
5.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7.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8.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
9.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1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11.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1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13.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1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16.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17. 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18.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9.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20.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1. 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2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23.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24.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6. 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27.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8.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9.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30.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3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32.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33.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4.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35.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6.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3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38.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39.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40.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41.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3. 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44. 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45.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6.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7.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48.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49.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5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5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5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
54.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太甲中》
55.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56.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周语下》
5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元年》
58.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5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6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6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6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第五十八章》
6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6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6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6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6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6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6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7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7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7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7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7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7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76.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7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78.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7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8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82.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8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8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8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8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8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8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89.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9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91.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山木》
9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第二十章》
9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9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9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9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97.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
98.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9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
100.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10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102.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
10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104.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
105.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106.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王荆传》
107.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
108.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
10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 曹操《龟虽寿》
110.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 曹操《短歌行》
11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 诸葛亮《诫子书》
11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 诸葛亮《诫子书》
11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刘备
114.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西晋 陈寿《三国志》
11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 陶渊明《杂诗》
116.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东晋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17.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南朝 萧铎
118.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
119.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
120.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太宗《赠萧禹》
12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 李白《将进酒》
12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 李白《行路难》
123.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唐 李白《江上吟》
12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2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 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12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 杜甫《望岳》
127.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唐 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128.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唐 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129.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唐 杜甫《戏为六绝句》
13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 ——唐 王建十五夜望月
13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 孟郊《游子吟》
13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唐 韩愈《进学解》
13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 刘禹锡《秋词》
134.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3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 欧阳修《伶官传序》
13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 欧阳修《伶官传序》
137.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 朱淑真《生查子》
138.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 柳永《凤栖梧》
139.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140.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141.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宋 文天祥《正气歌》
14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明 于谦《石灰吟》
143.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明 于谦《无题》)
144.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明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145.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明 钱福《明日歌》
146.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清 张维屏《新雷》
147.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清 郑燮《竹石》
148.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清 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149.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150.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题目.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