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的主要事迹概括(林冲的主要事迹按顺序)

林冲的主要事迹,林冲的主要事迹概括?

林冲是《水浒传》中拥有最广泛支持的好汉之一,“逼上梁山”一词就是他最显著的标签。出身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的林冲,际遇堪嗟,博得了非常多的同情。天雄星豹子头林冲无愧其星号,武艺高强,百战不殆,俨然有大将之风。此人梁山资历颇深,在一百单八人中,可谓有开山立基之功。在后来的排座次时,位居第六,五虎大将名列第二,非常的靠前。

对于这样一个梁山好汉,本文以这样的标题来评价于他,简直就是冒天下林粉之大不韪,大有标题党哗众取宠之嫌。其实,我也是一个忠实的林粉,在《水浒传》以外还探寻过林冲的诸多事迹,曾经在本地文艺界晚会中客串林冲演唱《大雪飘》,过把京剧隐的同时,向这位悲情英雄致敬。但是,施耐庵笔下的林冲不容我等林粉乐观,无奈,只得依照文本解读另一个林冲。

林冲号称小张飞

第六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中林冲闪亮登场,这是在东京大相国寺中发生的故事。当时,鲁智深与二三十个泼皮破落户饮酒,至酣处,破落户起哄架秧子,鼓噪着要鲁智深耍一回禅杖。鲁智深性情豪爽,经不起抬举,便饶有兴致的轮动六十二斤的水磨禅杖,在菜园子里练了起来。

书中说,智深正使得活泛,只见墙外一个官人看见,喝采道:“端的使得好!”听得这声喝彩,鲁智深立即止住招式,往墙外打探,却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施耐庵说,此人“怎生打扮”,于是,又来了一首定场词,林冲便正式出场了。在定场词之后,施耐庵如此描写林冲的状貌:

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林冲这样的相貌,读过《三国演义》的读者,一定会想到张飞。张飞出场,罗贯中描写其形象中有这样八个字:“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这两人简直就是一对双胞胎!

除了长相而外,林冲还有很多与张飞非常相似的地方。第四十回“一丈青单捉王矮虎,宋公明二打祝家庄”写到林冲活捉一丈青时,书中又有一段关于林冲的描写:

嵌宝头盔稳戴,磨银铠甲重披。素罗袍上绣花枝,狮蛮带琼瑶密砌。丈八蛇矛紧挺,霜花骏马频嘶。满山都唤小张飞,豹子头林冲便是。

林冲所使用的兵器与张飞一样,都是丈八蛇矛。写到这里,施耐庵干脆讲明了,林冲就是“小张飞”。

长相和兵器毫无二致,林冲与张飞简直就是一个人。《水浒传》、《三国演义》是两本书,虽然《水浒传》的作者尚未闹明白究竟是谁,但从诸多人物描写中可以看出,这两本书必定有很深的渊源,或者是后者仿写前者,有一定的源流关系。那么,到底是谁仿写了谁呢?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

首先,需要澄清一个问题,就是罗贯中的原著并不叫《三国演义》,而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本文所摘录的关于张飞的描写出自罗贯中原著而非经毛纶、毛宗刚父子润色的《三国演义》。而且,本节所讲的《三国演义》,也是指《三国志通俗演义》而非明末清初才最终成书的《三国演义》。

据说,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弟子,施耐庵写完《水浒传》,回过头来指导罗贯中写《三国演义》。但是,这个传说已经被基本否定。一则,因为施耐庵的历史难以考定,是否真有其人也没有比较一致的认定。其二,罗贯中是山西并州太原人,与施耐庵远隔千里,怎么会跑到江苏兴化去学写小说呢?当时,士子以科举求功名,不远千里去求学,也是要学科举考试方面的知识。况且,《水浒传》是在施耐庵死后几十年才出世流传,千里之外的罗贯中知道江苏兴化有个会写小说的高手?

这些问题讲起来很复杂,在此就不啰嗦了,直截了当的讲,《三国志通俗演义》有可能早于《水浒传》。这里讲只是有可能,具体是怎么回事,绿野老道将在其他文章中再讲。

即便是无论谁先谁后,林冲与张飞状貌高度相似,而且号称“小张飞”则是确切无疑的。但是,随着故事的发展,林冲越来越不像张飞,不仅不像,简直就是背靠背的关系。张飞秉性刚直,性情暴躁,不畏权贵《三国志》说他“勇而暴”。

林冲恰恰与之相反,此人畏惧权贵,面对羞辱隐忍而不敢发,逆来顺受,毫无英雄本色。从林冲的性格特点看,正是张飞的反面。

张飞的反面就是吕布

《水浒传》的读法与后来的《红楼梦》一样,要看风月宝鉴的正反两面,尤其要看反面。施耐庵书中把梁山一百单八人写作好汉,但是,这样的“好汉”并非英雄好汉的好汉,而是非常一般的称谓,与“汉子”意思差不多。此话怎讲?

第十回“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话说朱贵引着林冲来到聚义厅上,中间交椅上坐着一个好汉,正是白衣秀士王伦。王伦是好汉吗?这句话如果这样说:“中间交椅坐着一个汉子,正是白衣秀士王伦”,大概就能显出后来的梁山人是真好汉了。所以,《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并非就是“好汉”。这一点,施耐庵在“楔子”中就已经讲得很明白了。

“楔子”这回书中,洪太尉在龙虎山伏魔大殿放走的正是水泊梁山的一百单八将,他们当时的身份就是“妖魔”。而在七十回正文中,却以“好汉”二字让读者忽略了他们的妖魔身份。从梁山好汉的所作所为来看,绝大部分都是作奸犯科的角色,杀人放火,劫道越货,贪赃枉法,梁山泊简直就是一个黑社会的高级会所。林冲作为其中一员,能是英雄好汉吗?所以,《水浒传》既然以张飞状林冲,则必定是其反面,而在《三国演义》中,张飞的对立面就是温侯吕布。

张飞嫉恶如仇,最恨的人就是吕布。从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时起,张飞一见吕布便分外眼红,高叫“三姓家奴”,然后要与他大战三百回合。张飞骂“三姓家奴”,意思是吕布跟随过三个主子,丁原、董卓、王允。其中,两任主子丁原与董卓都被吕布杀掉了,此人有弑主的大不义恶行。

梁山好汉以前世共困一窖的孽缘,陆续上山聚义,万事都逃不过一个“义”字,似乎无论什么矛盾乃至血海深仇,都能够以“义气深重”而冰消瓦解。林冲讲义气吗?

林冲两番弑主

沧州牢城大军草料场被陆虞候等人一把火烧掉,林冲面临更严厉的军法处罚,不得已杀了仇人,雪夜上了梁山。白衣秀士王伦虽然难为过林冲,但在林冲“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最艰难时候,还是收留了他。然而,当新的主子到来时,林冲把积攒多时的怨气一股脑的发泄在王伦身上,毫不留情的斩杀了手无缚鸡之力的王伦。这显然是不义之举。王伦固然心胸狭窄,很招人烦。但是,此人罪不至死,完全可以以非暴力方式逼迫他让位。

当初,李肃劝降吕布,唆使他杀丁原以作投名状。吕布忘恩负义,完全不顾丁原的对他的情义,一刀结果了丁原。吕布之忘恩负义,是因为靠上了更硬的主子董卓。

林冲杀王伦,也是因为晁盖等人的到来,感觉这帮人比王伦厉害百倍。整个过程与吕布杀丁原大有相似之处,吕布受李肃唆使,林冲则是被吴用拱火,情节大致相似。倘若林冲怨恨王伦,为何不早动手自己干寨主呢?

杀了王伦,晁盖当寨主,林冲暂时消停了。宋江的到来,林冲便又二次反水,参与谋杀了晁盖。原因仍然是宋江势大,晁盖逐渐失去了对梁山的控制。宋江上山后,梁山实力迅速壮大,而且,领衔所有吧人众“替天行道”专候朝廷招安。就是晁盖在招安方面,也是遵从宋江所设定的大计方针,赞同和支持招安。宋江的行为宗旨,正符合林冲的人生理想,见宋江如此势大,林冲便再次弑主,在宋江、吴用的策划下,参与谋杀了晁盖。

在整个阴谋中,林冲充当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给晁盖敷金疮药的时候下毒。关于晁盖之死,绿野老道已经写过很多这类的文章,有兴趣者不妨关注、教正。

吕布杀董卓,也是在王司徒的谋划下,作为一枚棋子被驱使。“连环计”中,温侯是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环,完成致命一击而二番弑主成功。

林冲夫妻感情有危机

仅从文本表面看,林冲夫妻感情非常融洽,在老婆受到别人骚扰时,也是愤愤然。但是,这种愤愤然因为自己遭受陷害,发配充军时完全暴露,林冲并非因为老婆而愤愤然,而是因为自己的尊严而怒从胆边生。

却说林冲得开封府孙孔目维持,免了死罪,被脊杖二十刺配沧州。临行前,林冲的岳丈张教头邀请了林冲的邻居来为他送行,并对林冲作出照顾林冲妻子的承诺,请邻居做个见证。没想到,林冲却提出要休妻,并当场写下了休书。林冲为什么要休妻呢?

林冲讲了三条理由:

年灾月厄,撞了高衙内,吃了一场屈官司。配去沧州,生死存亡未保;

令爱嫁事小人,已至三载,不曾有半些儿差池。虽不曾生半个儿女,未曾面红面赤,半点相争;

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稳,诚恐高衙内威逼这头亲事。况兼青春年少,休为林冲误了前程。

这四条理由中,哪一条才是林冲的真心话,或者是最能成为理由的理由呢?

第一条肯定不是。张教头在林冲提出休妻后,劝慰,也是反驳林冲道:“你是天年不齐,遭了横事,又不是你作将出来的。今日权且去沧州躲灾避难,早晚天可怜见,放你回来时,依旧夫妻完聚。”并且,张教头还大致预测了林冲的刑期,说是三年五载的便可夫妻完聚了。这期间,他老人家负责养赡林冲的家眷。林冲说此去沧州生死难保,倘若林冲真的死了,张氏改嫁犹未为晚,宋代妇女改嫁不受舆论谴责,而林冲急于休妻,却是因为高衙内惦记,想甩掉这个烫手的山芋。跳过第二点,直接看第三点。这条理由简直有点扯,也看出林冲完全是在为自己打算。因为这个理由而休妻,不正是主动退出,为高衙内提供便利吗?

第二条理由实际上才是最紧要的,林冲说了,他们夫妻结婚已经三年了,没有生下儿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代夫妻没有生育,都认为是女方的责任,林冲夫妻三年不育,感情再好也架不住孝道为大。林冲为人比较高调,在高球面前颇为得志,招致陆虞候嫉恨。面对林家无后的家庭局面,邻居面前须抬不起头来。施耐庵特意写张教头请了邻居,也是为了打圆场,帮助劝解林冲,释放林冲的心理负担。

张教头百般劝阻,忠邻居也说行不得,林娘子竟至哭晕过去,但林冲此时却铁石心肠,写罢休妻文书,决然上路了。

林冲泄露鲁智深身份

沧州道上,押送公人董超薛霸百般刁难,野猪林中要结果林冲性命。危机之时,花和尚鲁智深出手相救,林冲得脱厄难。

原来,鲁智深自从林冲被收监,便一直打探消息。得知林冲刺配沧州,便一路尾随,暗中保护。董超薛霸在村店中用开水烫伤林冲双脚时,鲁智深就想杀掉这两个撮鸟。见着两个公人不怀好意,鲁智深先于一步来到野猪林。果然,董超薛霸在这个僻静处下手了。救下林冲后,鲁智深依然不能放心,一路护送,直到大路之上。眼见得前方都是有人家的安全地段,鲁智深这才离去。临行前,还用禅杖将一颗松树打断,以警告两个恶吏。

鲁智深如此情深义重,林冲却在鲁智深走后,向两个害他的公人泄露了鲁智深的来历。

董超薛霸在野猪林没有得手,又见鲁智深一路护送,再无下手机会,两个商量着回去之后如何向高太尉交差。于是,便一路试探,想从鲁智深嘴里套出他的来历。鲁智深虽然鲁莽,但这两个不怀好意之人的用意却了然于胸。当着林冲的面,鲁智深呵斥两个公人道:“你两个撮鸟问俺住处做甚么?莫不去教高俅做甚么奈何洒家?”

林冲是否是无意间说漏了嘴呢?这个理由讲不过去,鲁智深提防着这两人,严紧保密自己的身份,这话林冲是听见了的。但鲁智深前脚走,林冲立即对董超薛霸说:“这个直得甚么?相国寺一株柳树,连根也拔将出来。”

于是,这两个家伙坐实了鲁智深的身份,害得鲁智深连和尚也做不成了,只得前往二龙山落草为寇。

即便是林冲不说,董超薛霸也早已想以大相国寺胖大和尚被这个黑锅,高俅一查,也能辨认出是鲁智深大闹了野猪林。但是,这是两回事,出自林冲之口,就涉嫌出卖朋友,问题很严重。三山聚义打青州的时候,鲁智深上了梁山,见了林冲的面,双方讲了一番话,鲁智深冷言冷语,显然不满当初林冲出卖了自己的不义行为。

林鲁两家原本世交,远居关系的鲁达年幼时曾经到过林冲家,见过林冲的父亲林提辖。这次进京,一定是鲁达父亲带他去的,说明两家是两代人的交情。为此,鲁智深很珍惜这份交情,对待林冲亲如兄弟,林冲却薄情寡义,为讨好董超薛霸,以便这二人回京后给高俅报告,再度赢得高俅的好感。

林冲高调没有心腹弟兄

林冲不仅对鲁智深是这样,对待柴进也是很淡漠的。林冲经过柴大官人庄上时,听酒店人讲柴进门招天下客,便不避生疏前往投奔。柴进对他礼遇有加,赠送了五十两银子,还亲自休书,嘱托颇有交情的沧州大尹、牢城管营、差拨看觑林教头。林冲凭借这份厚礼和两封书信,摆平了管营差拨,免了一顿杀威棒,还除去了枷锁,干些轻松活计,在牢城中过得颇为自在。

火烧草料场,林冲杀死陆虞候、富安、差拨,犯下死罪,还是投奔柴进庄上。柴进冒着私通朝廷重犯的风险,把林冲夹在打猎队伍之中,安全的护送出城。同时,修下一封书信,把林冲举荐给梁山头领王伦。

柴进上梁山后,林冲竟然与他显得没什么交情,书中再也没有讲到林冲与柴进有何交集,连一次比较正式的谈话都没有。这是为什么呢?是施耐庵省笔墨,这件事情不屑再提?显然不是。纵观全书,林冲在梁山之上几无至交,跟谁也没有多少来往。这与他当初在禁军当教头时的情况一样,心气颇高而看低他人。白虎节堂蒙冤,竟然没有一个人替他叫屈,在高俅面前求情。

当年,高俅新参太尉,头天点卯,王进未到,高俅厉声喝叫去王进家捉人。高俅派出的人尚未出发,便有牌头到王进家通风报信。第二天,王进准时应卯,高俅认出是曾经打过他的王升的儿子,便公报私仇,要加力痛打王进。此时,众多牙将都是和王进好的,只得与军正司同告道:“今日太尉上任,好日头,权免此人这一次。”于是,王进得以免除军棍毒打。

与王进对比,林冲的人缘实在是太差了。到了梁山,也是如此,林冲并没有心腹兄弟。林冲在打完方腊之后得了中风,便留在六和塔,武松照顾了他半年。此一说是《征四寇》中的故事,《水浒传》并没有类似的情节。

林冲欺善怕恶

书中的林冲没有朋友,有一些细节反映林冲乃欺善怕恶之人。陆虞候因嫉妒林冲,参与到陷害多年好朋友的队伍中。这天,把林冲诓出来在樊楼喝酒,高衙内却把林冲老婆骗到了陆谦府邸。林冲得知后,感到陆家,恰遇高衙内跳窗逃走,林冲不敢追出去,而是把陆家一顿猛砸。然后,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径奔到樊楼前,去寻陆虞候。此后三日,林冲继续寻找陆谦,但陆谦却躲在高俅身边,不给林冲报仇的机会。林冲当然知道,背后的主谋是高俅父子,他敢去找他们理论吗?

不仅不敢找高俅,反倒思量着如何进一步接近高俅,很快就忘了那件令人羞耻的事情。林冲花大价钱买了一把宝刀,要与高俅比试。结果,中了高俅的计谋,自投罗网,令人唏嘘。

杀王伦也是欺善怕恶的表现,如果林冲是条汉子,上山之时被拒绝,当场就可以火并了。在晁盖到来之前,也有机会实施反击,但林冲惧怕王伦手下,忍气吞声甘坐第四把交椅。晁盖一来,星夜投靠,吴用暗示拱火林冲当然心中有数。得到了吴用的默许,林冲这次对王伦痛下杀手。林冲大概也清楚,即便自己不动手,晁盖这帮人如狼似虎,杀败官兵,区区一个梁山怎在话下?

林冲的事情就到此打住,总的来说,林冲与诸多梁山好汉一样,是那个时代的悲情人物。在一百单八人中,各有各的人生经历,各有各的人品秉性,无论作出怎样的事情,都是施耐庵在“楔子”中设定的妖魔。而整部《水浒传》,又有几个好人?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林冲的主要事迹按顺序.jpg”/>

与林冲的主要事迹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