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除夕》:除夕有哪些好的古诗词?

网友提问:

除夕有哪些好的古诗词?

优质回答:

1. 高适:《除夜作》

除夕之夜,如果客居他乡,或浪迹途中,难免会生出百般感慨。高适的《除夜作》写道:“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这里的凄凉忧伤之感、韶华易逝之叹,在崔涂《除夜》“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中,都得到了呼应。这个阖家团圆的节日,仿佛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从古到今,一脉相传。

2. 陆游:《除夜雪》

除夕之夜,如果赶上一场大雪,那可是吉祥之兆。陆游的《除夜雪》写道:“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嘉瑞,即吉兆。天教,即天赐。四更下雪,天降吉祥!屠苏酒盛了半杯还没来得及庆贺,我得赶紧写迎春桃符了。放翁凡事喜欢亲力亲为,他倡导“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写桃符都是小事儿。

3. 吴文英:《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吴文英的《祝英台近·除夜立春》写道:“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剪绿裁红,添烛守岁,笑语欢声,喜迎新春,梦窗寥寥数语,即渲染出了春节的气氛。农历生肖的划分,一直有以立春为界还是以正月初一为界的争议,如果除夕和立春同一天,麻烦就会小很多。今年我们就又赶上了这种情况,非常难得。

4. 文征明:《拜年》

明朝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写过一首《拜年》:“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过年啦,我收到很多名帖,堆了满满一屋子。其实我也寄了不少,人情世故嘛,不嫌空虚,就怕简慢啊。中国是个人情社会,非常重视往来礼节,不管是过去的通谒,以前的贺卡,还是现在的微信红包,都有这个含义在。

5. 王安石:《元日》

说到跟春节有关的诗词,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恐怕是人们最熟悉的。这首诗未见得有多好,关键是应景,爆竹声、屠苏酒、贴春联,这些都是春节特有的符号。猪年春节就要来啦,在这里给大家拜个年,谨祝新春快乐、万事如意、阖家安康、猪年大吉~

我是王静文,一个喜欢古典诗词的宏观分析师,欢迎点赞、关注哦~ :)

其他网友观点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其他网友观点

腊月的最后一天叫“除日”,除日的晚上叫“除夕”,除夕又是跨年的临界点,子时即夜晚的十一点已进入新年了,辞旧迎新之际,古代诗人总会挥毫泼墨,记述一些民风民俗、新春气象,抒发感想愿望。

一、《守岁》宋 · 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苏轼以“如蛇蜕皮”来形容时间的推移,思想极之前卫,和“时光隧道”不正有异曲同工之妙吗?除夕不睡觉,等待大年初一的到来,谓“守岁”。宋朝守岁的习俗,跟后来不同,当时的宋朝人只要求小孩子守岁,大人们却要早早地上床休息睡觉。所以诗人夸赞少年人的努力、孝道和惜时,意在勉励弟弟苏辙,苏辙在京师侍奉父亲苏洵,苏轼希望两地守岁,共惜年华。结句含有积极奋发的意味,为点睛之笔,使全诗精神陡然振起。

二、《除夜》唐·徐铉

寒灯耿耿漏迟迟,送故迎新了不欺。

往事并随残历日,春风宁识旧容仪。

预惭岁酒难先饮,更对乡傩羡小儿。

吟罢明朝赠知己,便须题作去年诗。

徐铉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这首诗作结点出了诗人拟作诗春节送给知己朋友的意图,但待到天亮,这首诗已成为上一年的旧作了。这就是除夕如百驹过隙、年度交接的特点,也正是诗人羡慕儿子青春年少大好时光的感触,希望能引起知己共鸣。

三、《除夕口占》 明·唐伯虎   

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   

岁暮清淡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   

诗人以卖画为生,经常陷于贫困潦倒的境地,逢除夕,不禁写诗自嘲,反映落魄文人的无奈与悲哀。结句婉转淡泊,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与其哀怨不如豁达,“梅花香自苦寒来”,诗人轻描淡写却点出了自喻梅之傲骨的清高。

四、《鹧鸪天·丁已除夕》宋·赵师侠

爆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

春见解绿江南树,不与人间染白须。

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

归欤幸有园林胜,次第花开可自娱。

爆竹起源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源于祭祀驱邪仪式,燃放爆竹的习俗反映出古人渴求新年安泰吉祥的美好愿望。诗人以爆竹声声表达出除夕跨年时刻已经到来,并且展望出一派春意盎然的寰宇景象,除旧迎新,饮酒赏景,花开富贵,还有比此更惬意的时刻吗?难怪诗人自得其乐了。

从除夕的古诗中,令人感悟顺景当惜时、逆景须乐观的人生态度,年轻人更应当有始有终,在新的一年奋发进取,才不至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便是诗人对未来的寄望与希冀。

其他网友观点

我最喜欢的关于除夕的诗词,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元日》。

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人们辞去旧岁,迎来新的一年。在这新年来临的时候,人们在乍暖还寒的春风中喝着美味的屠苏酒。春天马上就要到来,大地万物马上就要复苏,迎来春的生机。千家万户都照耀在温暖和煦的阳光中,人们高高兴兴的把门上旧的桃符取下来,换上新的桃符,祈盼着新的一年能够更加幸福。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人们喜气洋洋过新年的动人场景。“爆竹声声”、“喝屠苏酒”、“新桃换旧符”,也就是“贴对联”。正是用这些过年期间大家的日常行为,表达出了人们欢天喜地庆祝新年的生动画面。

其实,这首诗创作于王安石出任宰相、推行新政之时,在表达新年大家辞旧迎新的兴奋之情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本人对于改革的期盼和必成的信心。

“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过去的一年已经过去了,新的一年马上开始,预示着改革必将革除以前旧的制度,新政必将像新年到来一样不可阻挡。

“春风送暖入屠苏。”改革的思想和新政就象春风一样,吹向全国各地,这些新政实施,就像春风唤醒万物一样,必将为国家和社会带来春的生机。难道,这还不值得大家喝酒庆贺吗?

“千门万户曈曈日”,千家万户都照耀在明亮温暖的阳光下。预示着改革的新政必将为千家万户带来更多的好处和实惠。

“总把新桃换旧符”,大家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来,换上新的桃符。预示着改革就是要用新政代替旧制,用先进的事物代替落后的事物,这是历史前进的规律,就像每到新年人们“新桃换旧符”一样,既符合时代发展,又符合人们的期盼。

所以,这首诗看似作者描写人民群众过新年时的欢乐气氛,更是表达着本人对推进变法革新的决心、信心和勇气!

?

其他网友观点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其他网友观点

习总书记刚引用过得唐代李世民的《守岁》,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jpg” />

与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