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正月十三“杨公忌”,连“阎王”都忌讳的日子,有啥讲究和禁忌?
优质回答:
连“阎王”都忌讳的日子来了,正月十三“杨公忌日”,有啥讲究和由来呢?
今天正月十三了,马上就要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十五一过,给人的感觉年就彻底过去了,也该静下心来安心工作了!
咱们现在可能没有那么讲究了,老的传统习俗可过可不过来了,但是在过去老人的心中,正月里每一天都是有讲究和禁忌的。
我们先来说一下这个“杨公忌”吧,对于他的传说有很多版本,我们来看一下网上流传最多的两个版本。传说有一个姓杨的人家,孩子很多,并且有13个男孩。古代是农耕社会,劳动力的多少决定了收成和生活质量。并且,古代人认为家里人口多也是人丁兴旺的表现,所以,杨家在村里是比较有底气的。
有了底气,就常常在邻居和村里人面前前摆出志得意满的样子,瞧不起别人家,总是在邻居面前说“我儿子多”,多了不起什么的。他总是这样,邻居们看不惯他这种瞧不起人的样子,就很生气,咒他说:“不要嚣张显摆!生老病死各自有命,谁知道你的儿子就会长命百岁呢?”
杨公听了后也没生气,他和邻居说,我有13个儿子,即便遇到灾祸死了一个,我还有其它儿子呢?就算老天妒忌我,一个月收去我一个儿子,也会留一个儿子为我送终的!
结果有一年爆发了瘟疫,这个杨家还真是一个月死一个,恰巧这一年是闰年有13个月。第一个儿子就死于正月十三那天,紧接着,儿子一个个都死去了。到了年关十二月,杨公的十三个儿子全部死掉,只剩下他自己,孤苦伶仃的,晚景十分凄凉!
所以,人们觉得13这个数字不吉利,婚姻嫁娶的喜事,都不用农历十三这一天。而民间根据每孩子去世的那一天总结了“杨公十三忌日”。从那以后有了“农历正月十三日始,以后每月提前两天为百事禁忌日”的迷信习俗。
还有一个说法是,这个说法来自于杨家将。说杨老令公带领杨家将去救皇帝,结果再次被奸臣陷害了,被辽军围堵,他和儿子被困在了二狼山。因为,杨老令公感觉这个这个二狼山中的狼和杨相克,他老是感觉不安。杨家将的结局大家都是很清楚的,几乎全部战死了,只有杨六郎逃出来了。
据说,杨业死的这天正好是正月十三,所以,民间为了纪年杨家满门忠烈,把这一天叫“杨公忌日”。
也有说是杨家将一直打胜仗,可总有几天老打败仗,后来总结出杨公忌日不能打仗。这几个日子是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廿九;八月廿七、九月廿五、十月廿三、十一月廿一、腊月十九。民间百姓把上面这十三个日子称为百事忌日。
无论哪个版本,在古代民间都是认为正月十三不是吉利的一天。所以,古代民间把正月十三这天除了叫“杨公忌”以外,还叫“毒日”、“阎王忌”,有“正月十三阎王忌,屙屎尿尿都不利”的说法。
所以,古代人认为正月十三这天不要可哪走,最好待在家里那也不要去,也不适合去探望病人。总之,图吉利的事到了这一天都不去干,比如,破土、动工、结婚什么的。
今年正月十三这天也是“七九”的头一天,老话有“雪打七九头”的说法,如果出现“雪打七九头”有啥预兆呢?我们来看看老祖宗留下来的农谚是咋说的!
一、雪打七九头,人畜都发愁
这句话有地域性,不能每个地区都按这个来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七九”的头一天下雪,预示气候还比较寒冷,人和牲畜都不好过,庄稼长势不好,牛也不会有充足的草料。
正常年份到了“七九”温度即使没有明显升温,也不会向下了,出现低温说明比较反常,可能会出现倒春寒的情况。
出现倒春寒会给越冬返青作物,以及早春种植的作物带来影响,发生冻害会造成黄苗、死苗的现象,影响最终产量。
二、雪落七九头,九九耕牛歇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七九”的头一天下雪,接下来也会比较寒冷,到了“九九”那天,冰冻还没有融化,不能耕种劳作,老牛只好在家歇着了。
三、七九雨雪稠,九九冰三尺
稠是稠密、多的意思,“雨雪稠”说的是持续下大雪。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七九”期间出现连续性降水,那么到了“九九”期间仍然会很冷,会出现冰冻三尺的情况。
今年“九九”第一天是3月3日,数九全部数完已经是3月12日了。如果,这个时候非常还冷,可能有倒春寒现象发生,我们可以留意一下。
总之,按农谚上的说法“七九”头一天下雪,后期会很冷。不过,现在气候条件和过去不同了,我们不能完全按农谚去判断,我们现在有更科学的预警信息,还是要随时留意天气预报,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全文完,都看到这了,就点个赞吧!感谢阅读。
其他网友观点
正月十三”杨公忌日”,传闻也是”阎王忌日”,民间称”毒日”,凶,诸事不宜。
古人认为正月十三为”凶日”,行事不吉,尤不适合出门办事,否则不顺,易生节枝,最好宅在家里。这些是古代民间说法。
什么是”杨公忌”和”阎王忌”?正月十三习俗讲究和忌讳有哪些?且听小编给你扯。
正月十三”杨公忌日”
传北宋老令公杨继业在正月十三战死。
民间传,赵匡义误中辽国阴谋,杨令公率杨家将保驾前往,所谓”七郎八虎闯幽州”。杨家将行军两狼山前,老令公忽感不吉,自己姓杨,两”狼”挡路,”羊”入狼口。
果然,杨家将遭遇埋伏,兵败金沙滩,杨家将遭受重创,几无所剩,杨令公也战死。这天是正月十三,人们便把此日定为”杨公忌日”,以纪念保国忠良杨家将。
于是,古人认为正月十三为”大凶之日”,不宜出门行事,当安静居家,勿躁勿扬,谨慎低调,以免是非缠身,或不顺发生。
“阎王忌日”和”毒日”的说法
民间传说,阎王老爷有子十三。有一次,阎王狂妄不忌炫耀于人,”我有十三个儿子,就算一个月死去一个,一年也死不完!”
据说阎王的狂傲自大惹怒了天帝,掌管生死簿却掌握不了儿子的命运,随后十三个儿子每28天就被划拉走一个。你猜对了,阎王最后一个儿子正好在正月十三去世。
阎王自然非常忌讳这天,民间也怕触怒了老头子,于是认为正月十三为”毒日”,百事禁忌,凡事注意,减少户外活动,尽量保持低调。
关于正月十三”阎王忌”的传说,各地有很多不同版本,但都是关于阎王爷的类似传闻。
正月十三风俗
①上灯日
民间正月十三称”上灯日”,又叫”灯头生日”。这天有民俗活动”试灯”,调试花灯效果,实际就是为元宵佳节闹花灯做准备工作。
民俗说法,正月十二搭棚,十三”试灯”,十四”起灯”,十五”正灯”,十六”圆灯”,十七”罢灯”。
元宵节(道家说法”上元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大传统节日,气氛铺垫和准备工作要有的。
②拜关公
相传,关圣帝君在正月十三这天得道升天,后人称”关帝”、”武圣”,民间又有”武财神”之说,一向有祭拜关公的传统习俗。
民间把关公视为正义化身、保护神、行业神、财神。正月十三这天,人们去关帝庙祭拜,以祈新年诸事顺利,财运亨通。作为心理寄托,拜关公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③祭龙王
在我国沿海一带,正月十三这天,民间也有自己的特色活动,如祭”海龙王”,又叫”祭海”。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沿海人们又给龙王整出个生日,也在正月十三,就是祭海习俗。祭祀活动隆重,设案几,上摆元宝饽、三牲、鱼等祭品,锣鼓喧天加鞭炮,祭拜海龙王,朝大海行礼,以求龙王保佑出行平安、渔业兴旺。
华夏之广,风俗很多。欢迎大家补充。
正月十三禁忌
前面说正月十三为”杨公祭日”、”阎王忌日”、”毒日”。老辈说,”正月十三阎王忌,屙屎拉尿都不利”,这天当然禁忌多。
①不宜出门
在老辈看来,阎王都忌讳正月十三,民间自然更自觉了。基本讲究是忌出行,尽量在家。
若真有要事不得不出门,可选在阳光正好的时辰,而且尽量早出早归。
②忌争口舌
正月十三忌快嘴快舌。
保持良好心态和谦逊姿态,不可百无禁忌,言语忌张扬,少谈闲话是非,不与人争吵争执,以免惹是非上身,对自己和家人都不利。
③不宜探望
老辈人看来,正月十三是”凶日”,本就不宜出门,更忌讳出门探望老人和病人,不吉利。
习俗上,正月十三诸事不宜,看望病人和老人是很讲究,甚至敏感的事,当然更不合适。万一对方或家属很忌讳,岂不是好心办坏事?
习俗这种事不一定有道理,但忌讳尽量要避免,是为尊重,万一把人家看出问题就难堪了。
④忌行大事
传统认为,正月十三为”凶日”,大事勿用。
生活要事婚丧、嫁娶,动土、搬家,这些兴师动众的大事件都不可选在正月十三这天。
写在最后
华夏传统以双数为吉,单数不吉,凡重大传统节日基本都设在单数日子。春节一月一、上巳三月三、端午五月五、乞巧七月七、重阳九月九,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都是单数……
奇数不吉,古人设节祭祀,以避凶祈福。农历正月十三,月日皆单数,又在新年第一个月,又碰上”杨公忌”、”阎王忌”、”毒日”,这天讲究和忌讳自然很多。
习俗这种事不好以”道理”二字简单界定。正月十三习俗是民间避凶趋吉的老文化。古人认知受限,心理和情怀寄托现象无可厚非。
于今天而言,借习俗了解并理解老辈的生活风貌,还是很有意义的,择其精,去其弊,可也。至于民间忌讳,能避则避吧。
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其他网友观点
我国古代由于科学知识的贫乏,猜字算命就风行天下,各种各样的忌讳莫如深,例如正月十三“杨公忌”,据说连“阎王”都忌讳。
“杨公忌”的由来版本不一。
根据中国古代传说,“杨公忌”是出自大宋朝,杨老老令公“杨继业”带领十三个儿子血战两狼山。
大家都知道,大宋朝是一个外不强,中却干的和谐朝代,大宋朝和北方契丹人,大辽国打打杀杀好几百年。
而传说中的杨继业带领杨家将血战两狼山,不料中了大辽国的奸计,被人家包了饺子,虽然杨家将拼命厮杀,无可奈何花落去,被当时的大奸臣潘仁美陷害,全军覆没。
所以就有了“杨公忌”这个悲剧日子。
封建迷信的说法不必当真。
对于正月十三“杨公忌”这个日子,农历上还真正的写的明白,这一天适宜旅游,拜神祈福。
当然也有忌讳的事情,例如不能出门访友,而且还不能理发。
当然这些都是古代封建迷信的说法,作为现代人,我们了解一下古代老百姓为什么这样说,就可以了。
至于“杨公忌”这一天,阎王爷是不是也忌讳,这个只能够问阎王爷了。
其他网友观点
蜡烛来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正月十三是什么样子的。正月十三也叫“杨公祭”,相传是老令公杨继业战死的日子。
传说,宋太宗赵匡义,中了辽国计策,前赴北国会谈,杨家将在杨继业率领下,七郎八虎闯幽州,前往保驾北征。
行兵到两狼山前,杨继业认为此次行兵犯了地名之忌:“自己姓‘杨’,与‘羊’同音。‘羊’遇‘两狼’,难以取胜。”告诫子弟官兵都要“小心”。
结果,在战争中,遇到了埋伏,兵败金沙滩,杨家将受到严重损伤。大郎替了宋王死;二郎短寿一命亡;三郎马踏肉泥浆;四郎流落在番邦,五郎怕死当和尚;七郎乱箭一命亡;李陵碑前碰死了杨老将;只剩一个杨六郎。
杨家将兵败失散。人们为了纪念保国忠良,就把正月十三定为“杨公忌”。
在这一天,诸事不宜。人们用各种形式表彰他的功绩,以之纪念。
其他网友观点
正月十五即将来临 ,年味儿也渐渐散去 。这也让过年期间每一个日子都有很多的说法,其中对于正月十三,按照民间的说法是“杨公忌”,也是全年最“毒”的一天,这是为啥呢?
民间传有不同的版本。
杨公指的是唐代著名的堪舆明师杨筠松,由于他一生都为民做事,深得百姓的爱戴,所以将其称之为杨公。杨筠松过于正直和善良,被一些歹毒之人加以迫害,把杨筠松当作了眼中钉、肉中刺,杨公这一生被害多达十三次,但杨筠松的正直和所作所为,也是得到了神明的庇护,从而每次都能够从凶险之中得以幸存。后来根据这十三次的受害时间节点,杨筠松将这十三次称之为:十三忌,也就成为了民间称之为的:杨公忌。
杨公忌一共是十三个,每个月份都有一天是比较忌讳的日子,分别指的是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二十九、八月二十七、九月二十五、十月二十三、十一月二十一、腊月十九,一共是十三天,其中每个日子相隔二十八天。而正月十三作为全年的忌日开始,按照民间的说法是“最毒”、“最大”、“最狠”的日子,所以也是全年最大的“毒日”。认为这一天忌讳较多。
所以连阎王都忌讳这个日子 。感谢大家指点评论 。
其他网友观点
正月十三是杨家将的忌日。老令公杨继业战死的日子,是一个大凶之日。不适宜行大事,这一天杨家将兵败。人们为了纪念保国忠良,就把正月十三定为“杨公忌”。
阎王忌就是一种传说了,传说阎王有十三个儿子,阎王就与人吹牛,说自己有十三个儿子,就算一个月死一个,一年也死不完。谁知接下来每隔二十八天死一个儿子,到了最后一个儿子这里正好是正月十三。阎王也怕自己最后的这个儿子死去啊!所以他就处处小心,处处忌讳。人们看阎王都忌讳,百姓就更加忌讳了。
所以就流传下来了正月十三杨公忌、阎王忌。人们也觉得这一天不吉利,所以不会在这一天进行婚丧嫁娶,也尽量不出去,怕有什么不测。家里的农活也不会去干,就在家里躲着哪里也不去。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正月十三“杨公忌”,连“阎王”都忌讳的日子,有啥讲究和禁忌?.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