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郑国的烛之武劝说秦穆公的话逻辑上是不是有问题?
优质回答:
谢邀,郑国的烛之武劝说秦穆公的话逻辑上是不是有问题?
烛之武作为郑国说客,奉命去劝说秦穆公,在逻辑上并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当时,晋、秦相约夹击郑国,郑国危在旦夕,就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把当时的利弊都说清楚了。
大概意思就是,郑国被灭了,秦国就要直接面对强大如日中天的晋国,晋国吞并了郑国的土地,就会变的更强大,晋国强大了,秦国就会变弱,所以说,秦助晋灭郑是没有好处的,虽然晋文公是你秦穆公扶持起来的,但秦之前也扶持过“晋惠公夷吾”,结果晋国以秦国出现荒年趁人之危发动战争来报答秦国。
总之,烛之武的意思就是,晋秦灭郑,唇亡齿寒的道理你秦穆公不是不懂。
哪提问中所述,就是有个疑问说:秦国助“夷吾”做了晋国国君,晋国反而恩将仇报。说晋文公重耳毕竟不是晋惠公夷吾,晋文公还是守信用的,烛之武的离间计应该是行不通的。
其实如果这么想就威胁了,秦穆公毕竟是一国之君,郑烛之武说的不是没有道理,秦穆公可能也考虑到“重耳”回国之前,秦国和楚国对“重耳”的恩是最大的,重耳做了晋国国君后,为了成为霸主,对恩国楚国开了战,且以退避三舍报之。
同时秦穆公也想到,晋约秦灭郑,以割地报之,那割地之后呢?
所以,秦穆公从晋文公对有恩于他的楚国尚且,也就知道了“晋文公”是什么样的人,所以烛之武劝秦穆公成功了。
秦虽失信于晋,但对国之利弊要算得了什么。
我想秦穆公更懂的以史为鉴,才决定退兵。
但我还是想在这里多说一句,历史上的“宋朝”咋就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犯了两次同样的错,一次联金灭辽。一次联蒙灭金,最终把个宋朝也葬送了。
其他网友观点
春秋时期,行人辞令大多是如此。春秋战国是一个战争频繁的动乱年代,作为战争的一部分,外交也成为了当时非常发达的一个领域。有很多人在这个领域声名鹊起,蔺相如,唐雎等人都是外交领域的优秀代表。当时的外交语言也被称为“行人辞令”。是建立在许多情景预设和辩论逻辑基础上的语言艺术,它在很多场合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从多方面立体的去分析每一场游说,那么都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它单纯扩大了利害冲突和往来关系,就会造成很多背景都会被忽略。但总的来说,游说的基础是对方联盟中存在的细小裂痕与利害冲突,有的时候往往是心口不一,大家心照不宣,借着有人游说的台阶顺利脱身,这就是游说外交的艺术。
烛之武退秦师的大背景是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郑国无礼于晋的由来是晋文公重耳逃难路过郑国,郑文公不按礼接待他们。实际上,这件事情严格说来郑文公的错误虽有,但是不至于要因此亡国。这场战争实际上就是为晋国新国君晋文公在诸侯之间立威的战争,打胜了得利的是晋国,秦国能得到的好处不大。只是因为晋文公是秦国一手扶植起来的,必须联盟攻打郑国,才造成了这种共同出兵的情况。其实,也许秦国的内心中也早就不想继续这场战争。所以,对秦国言而无信的无论是晋惠公也好,晋文公也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联盟组合在一起的利益基础就不牢固,烛之武一番游说正好给了秦国借口,顺水推舟班师回朝。
如果跳出利益分配这个大环境,单纯的来看烛之武的言论。其实他的逻辑也是非常紧密的。他的论据是1,消灭郑国,秦国要侵吞郑国的土地中间还隔着邻国,徒劳无功。2、留存郑国,郑国以后会优待秦国的使者,而且主持中原的交通往来,遏制晋国的发展,对秦国是有利的。3、晋惠公是晋国国君,他的言行就是晋国的国家行为,晋文公登位也不能保证这种国家行为不再出现,毕竟国家不同于个人,行为往往并不单纯。4、壮大了晋国迟早要和秦国争霸,不如搞平衡政策,保全郑国。四方面的论述,都打在要害的利益分歧上,所以,烛之武可以说的上是洞悉人心人性,一语中的,最终保全了郑国。
其他网友观点
没感觉有问题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郑国的烛之武劝说秦穆公的话逻辑上是不是有问题?.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