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初中历史答题有什么技巧?
优质回答:
感谢邀请!和大家分享一下历史答题技巧
一、时间的分配
现在历史答题时间是90分钟,所以时间分配要合理。如果太快,极有可能因没有认真审题而失分;如果过慢,就会引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试卷。因此,考试时一定要合理利用好有限的答题时间,以免顾此失彼。
二、历史解题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必须要保证选择题的准确率,这是得高分的基本前提。
▲如何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呢?
1、答题时必须抓住重点字句,如时间、年代、人物、事件、区域地点等,明确试题要考查的是历史的现象、本质、或是因果关系、影响。
2、注意分析题干和题肢的关系,有的题肢的内容是对的,但是与题干没有关系,不能选。对于没有把握的题目,多读几遍,找到关键的字句去分析,把明显的错误选项排除掉,选择与重点字句相关的选项。
3、有的是反向选择的要注意,即选择不正确的或者不符合题意的,这要特别注意。
4、不要凭经验答题,说不准题目跟你做过的题目考察的角度不同。凭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仔细答题。
5、选择题选好以后,如果没有十分把握就不要改动,相信你的第一感觉。
(二)非选择题
▲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 1、带着问题读材料2、重视材料出处3、读懂材料,挖掘引申含义 4、善于提取有效信息5、规范做答 如何分析材料? 如何解答材料题?总的而言可从三步入手:
一读:解题的基础 这一步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读什么?也就是阅读的内容。
二是如何读?也就是阅读的顺序。 先说一下阅读的内容 材料题都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部分,二是问题部分
在阅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全,也就是不能忽视材料的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这些说明性文字,它们往往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是考生琢磨材料的重要因素,应该给予足够重视,不可漏读。
再说一下阅读的顺序。 如何去读却有讲究。根据我自己的实践,感觉在读题环节中,先读问题,以掌握题目设置的要求,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既节省阅读材料的盲目性,也节约时间。在阅读材料的时候,另外,也不能忽视材料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 从后往前读,也就是先读设问部分,后读材料部分。
原因有二:一是先读材料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特别是遇到一些难懂的或生疏材料,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二是每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而命题者就是围绕着这个主题来设问的。所以先读设问部分,可以抓住材料的主题,这样在没读材料之前,就已经给材料内容定了位,这样我们的思维就有了目标。然后再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更是有的放矢了。
二想:解题的关键
读的同时,也是想的过程,找的过程,要边读边想边找,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设问和材料关系密切,设问提出的是有关材料的问题,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所以,找到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很重要。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然后带着关键词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关键词或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结合相关的知识信息,对号入座,对问思答。一般情况下,问题就解决了。
2、找材料与教材的相联点。 随着开放性试题的增加,材料解析题的材料、问题都越来越“新”,但不管多新,必定与教材中的主干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所谓“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这就需要我们把材料中的重要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联系,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的内容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联系在一起了。只要判断准确,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3、找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而每一个材料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设计的,即使有些材料的观点完全相反,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了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三答:解题的落脚点 走完了“读”和“想”这两步,答题的思路有了,只剩最后一步组织答案了。
在组织答案时有几个问题要注意:
1、问什么答什么 紧扣题意、论从史出。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对号作答,坚持“问什么答什么”,不要脱离材料,随意发挥,答非所问。
2、注意语言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书写工整。 材料解析题对回答的要求是贵精不贵多。注意设问的分值,分值大的,回答要详尽些;分值小的,回答要简洁些。如果有字数要求更要慎重处理,想好再下笔。
3、要恰当使用历史中的术语,少说大白话。 下面尝试性归类几种材料题,并结合中考试题介绍一下解答思路: 历史材料题基本上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文字型材料题 这是中考材料题中的传统题型。一般都是选择书上的引文或学生比较熟悉的文章,这类题目一般是问得直接明了,考生较好回答。这种类型的材料题旨在考查阅读材料并寻找有效信息的能力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以按照前面的“一读”“二想”“三答”三步来入手。前面已分析了,在此不再累述。
阅读材料: 材料一:应准添设下开各处,定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从事商业、工业制作:(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 ——摘自《马关条约》 材料二: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两国政府确认,在相互关系中,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 ——摘自《中日联合声明》(1972年9月29日) 回答:
(1)与《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较,《马关条约》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地理位臵上有何特点?(2分)
(2)在材料二中,中日两国达成了哪些共识?(2分)
(3)回顾中日两国近现代的外交史实,你得到的最主要的启示是什么?(2分)
二、图表型材料题 图表型材料题是以数字表格或图象(线)变化为信息载体,通过一定的数量关系来反映事物的数量特征、变化规律及内在联系。它不仅融阅读、判断、理解及阐释本质和内在联系为一体,而且因其材料精炼、内涵丰富、信息含量大而阅读量小等特有优势,成为中考测试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 1、单纯表格型 (2006年〃沈阳市课改区历史与社会)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以下材料引自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括号里的数字为其所包 括的殖民地统计数字
材料三:下列为某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状况: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两方面的历史现象?并分别分析其原因?(4分)
(2)材料二反映了哪些方面的历史现象?并分别分析其原因?(4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状况?(2分)
(4)结合历史总结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在联系及规律?(3分) 变化性、对比性和直观性是历史图表材料承载信息最显著的特点。因此,解决这类材料题的关键是通过图表材料所呈现出的数字或线段的变化,来确定材料所要展示的信息。 首先先读设问部分,带着问题再去分析表格。
根据第(1)问中“材料一反映了哪两方面的历史现象?”带着这个设问,有意识地去观察分析材料一。通过观察发现,1870年和1913年各国煤钢增长情况大不相同。1870年时,英国煤钢总产量远远高于其它国家,是其它几国的总和。但1913年,占据熬头的是美国和德国了。这就是两方面最明显的现象,确定下具体的现象,再分析原因,然后组织答案。
第(2)问与第(1)问的不同在于“哪两方面”与“哪些方面”。哪些方面应是等于或多于两方面。带着这样的分析去阅读表格。表格中共有5个经济区域各个方面情况的详细内容的对比,通过对这5个经济区域情况的分析,就有5个方面的历史现象。还可以对其中任何几个经济区域进行对比分析,所以,答案的范围比较广。如:通过对俄与其它各经济区域情况的对比分析,可得出这样的历史现象,就是:俄国是几个资本主义国家中发展较缓慢的一个。确定下历史现象后,再深入地分析原因,俄国落后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因主要是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不彻底。其它历史现象的分析也这样进行。
材料三中选取的国家很有代表性,一是美国在美洲,二是德国在欧洲,三是日本在亚洲。且这三个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所以,遍及全球且经济下降,工人失业严重。根据这些读表得出的信息,我们应能确定这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4)问,需要综合以上三个表格的内容来做出综合的分析。 在解答图表型材料题时,既要遵循材料题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又要结合图表的特点适当变通,把一般规律与具体分析结合起来,才能融会贯通,提高自己的解答能力。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近两年中考材料题中,出现了填表材料题,这种材料题所给出的表格材料是不完整的,需要考生先联系其他内容完成表格,然后再对完整的表格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这种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
例如: (2007年〃河北省中考试题) 33.学以致用,探究问题。(11分) 近代以来,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前赴后继的英勇抗击。在抗击外敌的战场上,涌现出一个又一个英雄人物,如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黄继光.邱少云……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被载入了史册,并将永远激励后人.启迪后人。 (1)总结历史,完成表格。(3分)
(2)在近代史上抗击外敌的事件中,中国军队往往付出重大代价,却大多以失败告终,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3)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我们要居安思危。请综合上述问题,谈谈怎样才能取得抗击外敌入侵的胜利。(4分)
2、文、图、表混合型材料题
此类型题的特点是文字材料、表格材料或图片材料同时呈现,这类试题对学生考查面比较广,如分析表格的能力、识图辨图的能力及理解文字的能力。例如:(2006年〃河南省)
三、材料解析题
要求:分析所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三:
1958年的一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文章(见下图),在此后一个多月时间里,人民公社很快在全国农村普遍建立起来。
材料四:1978年冬,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立下一张把人民公社的集体土地“包产到户”的契约。他们苦干了一年,1979年粮食获得大丰收。这种“分田包产到户”的做法,后来被称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全国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如何?(1分)
(2)运用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一中全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1分)
(3)根据材料四,说出材料二中小岗村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1分)
(4)如果让你搜集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农民生活变化的翔实资料.你可以采用哪些途径?(1分) 解析:面对这类混合型材料题时,要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不管是表格、图片、还是文字,都要通过各种方法找到有效信息,然后按照“一读”、“二想”、“三答”的步骤进行解答。
三、开放型材料题 所谓的开放性,一是指所选材料大多脱离教科书,尽可能的新颖,贴近生活,侧重现实性和社会性。二是指试题的设问尽可能的“彻底”开放,“不限定”范围,答案也非唯一性,这是开放型材料题的本质特点。
近年来开放型材料题命制的一个趋势就是选择材料时,是考生熟悉的、非教材中的材料,如新闻时事、名人名言、谚语诗歌、漫画海报等。材料来源无法预知,但考生应当认识一点:无论材料千姿百态,所选择的材料必定是以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为依托,所设问题必我所学、必我所能、不会超标!所考问题必然是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在解答这类材料题时,一定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能敢于创新、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获得高分的保证。 2006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试题 33、探究与实践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八荣八耻”。
(1)红军为什么要“远征”?(1分)红军长征途中克服了哪些困难?(3分)
(2)长征精神,是艰苦奋斗革命精神的体现。请你围绕“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写出能体现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古训(可以是诗句、成语、对联、谚语、俗语等形式。至少两条,共4分)。 (3)为在全社会倡导学习、践行“八荣八耻”,你校开展“知荣明耻,从我先行”倡议活动。请你完成倡议书提纲的相关内容。(写出两条,共4分)
我们倡议:
第一、
第二、
第三、
此题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第(2)和第(3)问上。这两问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将自己在历史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自身的体会、感想结合起来,以达到升华认识、指导今后的行动的目的。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学生应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敢于创新、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除上述类型外,材料题还有很多其他呈现方式,在此不一一罗列。
(4)通常每题的最后一问是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遇到诸如给我们什么启示或者认识的,一定要回过头看看材料,根据每个材料的中心意思答题,遇到我们中学生怎么做的,通常是从我们怎么想和打算怎么做的角度答题。一定不能脱离材料,同时每题的前言也会对此类题目有提示作用。
▲问答题解答思路和方法
1、审题是前提明确题目要求,注意题干和设问的限定条件。
2、答题是关键,按问而答。问答题是采点给分,所以后面的分值就是给你提示本题有几个答题角度。
3、如果一小题当中有两小问或更多小问,而你对自己的答案不是很明确的话,就不要写清楚是哪一小问的答案,直接在那一题的相应位置写上你所有的答案。
4、因为是使用答题卷,答题下笔前一定要看清答题的区域,不要超出规定的答题区域范围。字一定要写工整、清晰。
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技巧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富有历史学科特色的主观性试题,旨在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未学过的历史资料中发现、获取和整理有效信息,并由此形成相应的认识、评价等解析问题的能力。此类题以现实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和教材重点作为命题材料。从不同角度设置问题,要求学生从多方位进行思考。试题的答案不是集中在某节课某框题的某个知识点上,而是分布在几课、多个知识点上,尤其体现在材料综合题上,更具有一定的知识跨度。这种题型有较大难度,考生背教材的“条条”,照搬现成答案是不行的。考试时学生对这种题型往往无所适从。通过平时教学的大量实践我认为解析历史材料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首先看材料设置的问题是什么,切忌先阅读材料,再分析问题。传统的解析材料题的方法是先阅读材料,再分析问题。如果提供的材料较难理解,尤其是文言文和翻译过来的外文资料,学生往往难以读懂,这样就无从下手。但如果先看问题,掌握所设置的问题的具体要求,例如要求回答背景、原因、过程、本质含义、真实目的、主张、评价、危害、影响等,这样就可以带着“问题信息”有针对性地去阅读材料,我们就明确了应该回答哪些内容以及在阅读材料时应该留意收集哪些“问题信息”,而且这样做可谓省时省力,尤其是在考试时可以节约时间。
第二、要仔细阅读理解材料,切忌抛开材料,“另起炉灶”凭感觉和已掌握的相关知识答题。现在的开放性试题往往有多个题眼,并沿着题眼指示的方向深入思考。我们必须从提供的材料中尽可能地搜寻“问题信息”,即进行“材料处理”的过程。这是解析材料题的关键步骤之一。首先要从材料中所反映的基本史实,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由此进一步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接着在此基础上,区分出材料反映的史实与作者观点的差异,由此确定作者的基本立场、价值取向以及观点正确与否。
第三、要紧密结合教材知识设计答题角度,确定答案要点,切忌单靠所提供的材料答题。“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是材料解析题的重要特征。我们在完成获取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之后,必须结合从教材中所学内容,进行知识衔接,完成知识迁移,并对相关知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一步筛选出有效信息,切忌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这也是解析材料题的关键步骤之一。
第四、材料分析题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最后一问多是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认识。这类习题能发挥学生在考试中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考生的知识储备和潜力,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和自由发挥的余地,以鼓励考生的创新。它鼓励考生多路畅想、发挥思维,勇于创新。答案的多元性和评分的采意性大大加强。考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试题特定要求,结合所学知识精心提炼、仔细整理、紧密组合问题的答案。
第五、总结答案时要注意条理清晰、言简意赅,切忌答非所问,杂乱无章,辞不达意。材料处理和知识迁移的最终目标是运用材料和已学内容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要首先对所设问题进一步审清、审准。然后,结合从材料中提取的有效信息和所学的历史知识对题目所设问题进行解答。要求问什么就回答什么,文字表达上也要注意语言精练、表达准确。
祝同学们能够发挥自己的水平,考出好成绩。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
其他网友观点
作为中考拿了班级第一,全校第6,进入全省前6高中的学长,
其中历史90分,轻松拿下中考的10分,
希望下面建议和分享能帮助到你!!!
其实我中考多科成绩都是接近满分的,其中数学120的满分,英语116,语文107,物理96,生物97,地理96,信息技术100满分,政治92,语文107,化学97,体育100满分。
取得这些成绩上不小不大的成就,我想分享给你的便是:首先无论是学历史,还是学数学,物理…….你得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就如大作家王尔德所说:“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我们”,这个在我后续高中乃至大学时代的学习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01.
学习习惯分享
这里给你分享我觉得比较重要12个习惯:
1、在一天中自己的集中力自然高的一致的时段学习
2、让自己的学习习惯成为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
3、学会做计划,设定成每天的日程表的学习任务。
4、极度重视输出的意识和习惯,输出才是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杀手锏。
5、养成预习习惯。这里纠正大多数人错误的观点:预习拖慢学习节奏,预习没必要。恰恰相反,预习能为你梳理听课思路,提高听课效率,减少课后复习时间,主动你就已经胜利一半了。
6、心理上的建设同样重要,即使心里感觉懈怠,也要鼓励自己,及时调整,切记不可产生“我不想学习,学习真没劲,学习很辛苦”等负面情绪。
7、重点记忆难记的知识点,遇到时快速记忆并且在接下来几天进行复习记忆。
8、养成小事赶快做的习惯。这也是非常要紧的一个习惯。尖子自己做尖子的事,后进的自己别盲目攀比。大的目标够不到,赶快定小的目标。难题做不了,挑适合你的容易做的题去做。人生最可怕的就是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高不能成,低不肯就,上得去、 下不来。所以要让我们的自己永不言败。
9、学会做思维导图,上课的时候边听边记下重点,再对上课内容进行复盘,做出思维导图。
10、注重思想交互,而不是单纯的一个人死脑筋地坐在那边傻想。
11、筛选资料、总结的习惯。自己要会根据自己实际,选择学习资料。
12、有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相逢……记住:习惯性感恩的人,他们内在更有力量,精神更为专注,更愿意付出,自然付出得越多相对收获也就越多。
有个良好的习惯后针对科目做提升就会事半功倍,下面学长将给到你一些历史的最全知识点总结(包括人教版历史基本知识点总结,历史试卷大全总结,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复习,历史教案,历史期末中考试卷,历史教材,历史初一初二上下册知识点总结,课本,试卷等),大部分在电子版本中。
这绝对是你从未见过的最好的历史知识点总结,历史备考,看这一篇经验贴就够了,最全保姆级历史备考教程。答应我,不要仅仅是简单地收藏起,因为绝大部分收藏的人后续都不会再看,所以耐心读完做题技巧并找我拿电子版(声明是免费的),点赞收藏后记得做好笔记,并贯彻落实到学习过程中去,绝对会让你的历史有质的飞跃~~~
02.
历史做题技巧
学长就初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给大家讲讲历史的做题技巧:(包含具体例题)
一、材料解析题的模式
1.
阅读理解材料
瞻前顾后,通读材料,建立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做到宏观理解与确定中心相结合。
2. 精读设问部分
体会命题意图,注意限定范围,把握解题方向。
3. 进行材料整理
抓住中心问题,带着问题再读材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整理材料,最大限度获 取有效信息。
4. 组织文字作答
按问作答,材料为主,所学为辅,论从史出,语言准确,逻辑严谨
5. 当然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不同的材料,在解题技巧上会有所侧重。举几个方
法:
(1 )挂靠法:初步接触材料后,应将材料与相关历史挂靠起来。
(2)提要法:对于记述性材料,关键是要从中提炼出要点。
(3)钩玄法:对于论说性材料,关键是要提炼出其中的观点,看法。
(4) 发微法:在提要、钩玄的基础上,往往还要讲一步揭示历史现象或某一观点、看法背后隐藏的实质性的东西。
(5) 正反法:对于没有把握的问题,思考时先作出一正一反两种非正式答案,并简要列出理由,经比较后筛选出一为答案。
二、 材料解析题的分类
按照材料采用的形式,可分为文字材料、表格材料、文字加表格混合型材料这几类;按照 材料设问要求,又可分为一问一答式、表述成文形式两类。
三、 材料解析题解题技巧的分类应用
(一)文字材料型及一问一答式材料解析题
[典型题例]
材料1 :陈启沅岁甲寅( 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壬申岁( 1872年), 返粤,在简村乡创办缫丝厂,名日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 倍于从前,遂获厚利,先是乡间缫丝,循用旧法,闻启玩提议创用汽机,咸(都)非笑之, 及工厂已成,果著成效,机房中人联群挟制,鼓动风潮,谓此风一开则工人失业,生计立穷, 无知之民相率附和,几欲将丝厂毁拆………………… …..。当风潮最剧时,亲友危之宗族议之,(启沅)亦 绝不为动,其魄力之雄毅有如此者。然以事招众忌,及改创缫丝小机,以利于小资本家经营, 功用则与大机无异,而小机获力有限。卒之(终于)风气日开,南、顺(南海、顺德)各属 群相仿效。今(1910年)则全省缫丝均用机器,多至百数家………………. …..
—摘自《南海县志》卷12
材料2 :采用机器来缫丝已引起很多人的反对………. …..。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 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反对的理由,…..第二个理由是因为男女在同一厂房里做工。有 伤风化。第三个理由是…………… …..工匠操纵机器,技艺不纯熟,容易伤人。人们又反对汽笛声音太 吵闹,机器响声太大。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 一
摘自1874年《捷报》卷12
请回答:
① 根据以上两个材料,把有关继昌隆缫丝厂投产后艰苦创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情况,概括提 炼概括,逐条列出。(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② 综合你所列出的情况,可以得出什么样的重要结论?
[分析指导]
本题共引两段材料,文字量较大且共设两问,故为文字材料型及一问一答式材料解析题。我 们可应用上述提供的解答材料题的四步曲来解答此题:
1.阅读理解材料
通读材料(包括材料的出处)后,可确定两段材料的中心是讲南海的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及投产后艰苦创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情况。并可与课本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这部分 内容挂钩。
2. 精读设问部分
从要求回答的两问中可体会出第①问的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的归纳 概括能力,且限定的范围是从艰苦创业”生产经营两方面,而第②问则是第①问的延 伸,是综合第①问情况后作出的结论从中可把握第②问的解题方向结论应以艰苦创业”
和生产经营”两方面来讲,要注意既应有对有关情况直接的认识结果,更应有在此基础上 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认识的情况,领会第②问的命题意图是考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 进行材料整理
抓住题目的艰苦创业”、生产经营”这一中心问题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整理出有效信息,如:求机器之学、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 倍于从前,遂获厚利、联群挟制,鼓动风潮、亲友危之,宗族议之、启沅亦绝 不为动,其魄力之雄毅有如此者、、然以事招众忌,乃改创缫丝小机、采用机器来 缫丝已引起很多人反对、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工匠操纵机器技艺不纯熟”汽 笛声太吵闹,机器响声太大等等
4. 组织文字作答
根据题目要求,充分利用上述有效信息按问作答,并做到论从史出,语言准确,逻辑严谨。 答案为:
① 机器生产,产品质量好,产品主要供出口,获利多,机器缫丝业同手工缫丝业利益冲突, 缫丝厂存在污染环境和工人技艺不熟练的问题。陈启沅顶住了各种压力,坚持办厂。陈启沅 研制并推广了缫丝小机。
② 答案按以下两类给分:(不得交叉)
一类:陈启沅对该厂的生产与销售经营有方,管理得法,敢于坚持,勇于创新,使得这一家 早期民族近代工业能够成长并扩大了影响。
二类:继昌隆应用近代技术和机器生产,代表了新的生产力(或生产方式)显示了对手工业 生产的优越性,虽然会遇到种种阻力,但终究要发展起来。
(二)表格材料型及一问一答式材料题
[典型题例]
阅读下列材料:
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单位:百万美元)高收入国家中三种类型:
全世界
高收入国 家
低收入国家
美国
欧共体
日本
1965 年
2003700
1413280
163040
698900
317570
91290
所占%
100
70. 53
8.14
34.88
15.85
4. 56
1993 年
23112566
18247536
990262
6259899
6279762
4214204
所占%
100
78.95
4.28
27.08
27.17
28. 23
根据世界银行1991年和1995年的发展报告统计的数字回答:
(1 )说明1965-1993年高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高低收入国家之 间的经济状况呈现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它们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2)分别说明美国、欧共体、日本的经济实力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出这种变化对 三者之间的经济格局有何影响?
[分析指导]
表格材料题特点:外观极为简明,隐含信息量很大。但只要我们明白了解题的技巧万变不 离其宗,仍可用四步曲:
1. 阅读理解材料
通读材料后,通过材料出现的时间和设问部分,便可确定此题是围绕本世纪60年代中期到 90年代前期世界经济的变化及其对经济格局的影响这一中心内容而设计的。并可因此而挂 靠课本的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这一部分内容。
2. 精读设问部分
要求回答的两问的第①个小问都是问及什么变化”,第②个小问都是问及有何影响。 这便可体会到此题目在考查考生能否对材料进行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K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来说明论证问题以及历史联系现实的能力。此夕卜,由于题目问及的是1965-1993年高低收 入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所以既要注意同一年高低收入国家之间的数据的横向比较,同时还 要注意进行低收入(或高收入)国家前后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纵向比较,这也是此题考 查考生是否具有对不同历史现象进行纵横比较、分析的能力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答题时要注 意不能顾此失彼。
3. 进行材料整理
此题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如抽取高收入国家的数据作比较,1965年是1413280, 1993年则是18247536(单位是百万美元),两数字作比较,便会得出经济在发展的结论。 这是一些很基本的数据分析能力。(故不一一列出对数字材料的整理过程)
4. 组织文字作答
通过上述对数字表格材料的综合、分析、比较、并结合所学知识,便可得出
正确答案为:
(1) 1965-1993年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经济都在发展。高收入国家与低收入国家 的经济差距在扩大。这种变化不利于低收入国家。
(2) 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在90年代已相对衰弱;欧共体的经济实力已超过美国; 日本和美国的差距缩小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这种变化使原来美国独霸的经济格局演变为美、 欧、日三足鼎立的格局。
(三)混合材料型的一问一答式材料解析题 [典型题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生产运动)包括公私农业、工业、手工业、运输业、畜牧业和商业,而以农 业为主体。
–摘自毛泽东《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
材料二:陕甘宁边区垦荒、耕地面枳和谷物、皮棉产量:
年份
开垦荒地(万亩)
耕地面积(万亩)
谷物产量(万担)
皮棉产量(万斤)
1941
39.0
1210.5
147
58
1944
128.8
1467.5
175
300
–根据《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报告(1939-1941)》、《陕甘宁边区建设概要》提供的 资料
材料三:可以给人这样一个印象,即边区政府在发展它的领域内的生产上取得了很大 的进展,特别是在1940-1941年间国民党加紧封锁以后更是如此……………. …..在农业上,粮食作物 的产量可能至少是有所增长的,这主要是由于为了增加谷物种植而大规模垦荒的结果。纺织 品原料的生产由于棉花种植的恢复和振兴肯定也大大增加了………………….. …..政府发展生产的努力在许 多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因为有了这样的进步,边区政府能在1943–1945年间很好地 达到了在衣、食、住等方面自给自足的目标。当然,这些目标也反映了极端俭朴的消费
回答:
① 根据材料一,大生产运动以农业为主体,在当时有何特殊意义?
② 据材料二,比较1941和1944年的几组统计数字,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③ 材料三是美国人施兰对陕甘塔边区大生产运动的一段评论.请结合材料二和你的认识 对它加以鉴别简述理由。
[分析指导]
本题由文字材料和数字表格材料相结合的混合型材料题。所选的三则材料均简明扼要, 没有文字障碍,便于阅读、比较。解答此题除了可应用本专题介绍的材料解析题的解题四步 此外也可根据此题的具体情况对根据这三则材料所设计的三个问题采取灵活的解题方法。 如:
①侧重用挂靠法来解决。初步接触材料后,把材料提供的事件:大生产运动,时间: 1941-1944年,地点:陕甘宁边区,材料一的论述人:毛泽东等有效信息与教材的抗日战 争时期(主要是相持阶段困难时期)的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挂靠起来,这是解答设问① 的突破口。解题时首先抓住在当时这一时间界定,结合所学课文中1941年至1942年 抗日根据地的困难时期这个特定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当然,在这个分析的过程中必须根据 设问要求的以农业为主体这一新情景独立思考不能以课本的大生产运动的意义来代替 设问要求的大生产运动以农业为主体”的特殊意义,切记材料为主、教材为辅”的原则。
第①问的答案是:当时,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处于日伪和国民党包围、封锁之下,一切都 必须自力更生,首先要解决抗日军民的吃、穿问题,才能生存下去和坚持斗争。其他各业也 要依靠农业才能发展。
② 可用钩玄法来解决。因第②问已明确要求是据材料二,比较几组统计数字,可 以得出的什么结论?所以解答此问的关键是从材料二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提炼观 点,即言论或数字之玄,此之谓钩玄法。通过比较1941年和1944年农业生产的产量 的具体数字,可提炼出明显增长,成绩很大”的信息。
第②问的答案是:开垦、耕地面积和谷物、皮棉产量都有明显的增长,其中皮棉产量的 增长幅度最大,大生产运动取得很大成绩。
③
可采用正反法来解决。此问要求鉴别美国人施兰对大生产运动的评价是否正确, 旨在考查考生的辨析、鉴别能力。假如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在没有认真审题意,没有真正理 解材料的情况下,一看施兰是美国人,就感情用事,对其观点大加否定和驳斥。其实,对于 没有把握的问题,思考时先作出一正一反两种非正式答案,并列出理由(切不可凭感情用事, 而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历史评价),经比较后筛选一种看法作为答案,此之谓正 反法。此题在鉴别美国人施兰对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评论时,首先可作出一正一反的 两种答案:
A,施兰的评论是正确的。因为他的看法与材料二反映的情况相符合(如:材料二,反 映得开荒、耕地面积和谷物、此棉产量的明显增长,施兰在评论中也提到有所增 长、大大增加、取得了相当成功等等,所以讲两者是吻合的)。
B、施兰的评论是不正确的。因为他是美国人,是资产阶级学者,这就决定了他不可能 公正地评价中国革命。然后比较A、B两种答案,看哪一种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 历史评价,最后作出正确的选择。
第③问的答案可分三个层次给分(从低到高):
第一层次:评论正确,符合大生产运动的实际情况。
第二层次:评论正确,材料二提供的数字可以证明,根据地渡过困难的事实更是证明。
第三层次:评论正确,他根据事实充分肯定大生产运动取得的成绩并承认达到了目标, 同时也指出这是就极端朴素的水平而言的。
(四)混合材料型的表述成文式材料解析题
[典型题例]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自朝鲜战争起,美国全球扩张和争霸进一步加强,海外军事开支和各种援助 名目繁多。这些开支50年代平均每年53美元,60年代平均每年近60亿美元,70年代前 3年平均达71亿美元。
—据《世界经济统计简编( 1978)年》
材料二:1950年–1957年间,美国工业生产平均增长3.8%,英、法、联、联邦德国 平均为5.4% ,日本为12.4% ; 1951–在1977年,美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3.2%,
日本为8.8%,联邦德国为4.4%法国为4.3%。 —
据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年代
1950
1960
1970
1973
与日本的贸易
+2.4
+2.0
-15.9
-19.4
与西欧国家的贸易
+2.0
+10.7
-5.8
-17.8
注:+为顺差,-为逆差
–据《当代世界经济概论》
材料四: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外汇储备比重变化表(%)
年代
1937
1950
1960
1971
1972
资本主义世界
100
100
100
100
100
美国
46.4
48. 5
31.2
9.7
7.6
日本
6.1
1.3
3.2
12.4
12.3
西欧共同体各 国
–
一
26.5
30
29.6
–据《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二分册)
回答:
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结合材料说明其原因。
[分析指导]
本题提供的四段材料,都是考生不熟悉的新材料,所以不可能靠死记硬背课文来回答,而必 须通过阅读理解材料,围绕着题目所问的,以美元为中,新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在四段 材料中寻找出影响其经济地位下降的所有有效信息,经独立思考、分析,才能说明问题。 由于此题不存在阅读上的困难,所以只要能抓住中心,在各段材料中找出影响美国经济地位 的因素是不困难的。此题可运用上例的提要法,准确、全面、简洁地答题。
材料一:自朝鲜战争起,美国全球扩张和争霸进一步加强,海外军事开支和各种援助 名目繁多。这些开支50年代平均每年53美元,60年代平均每年近60亿美元,70年代前 3年平均达71亿美元。
—据《世界经济统计简编(1978 )年》
①美国的海外军事开支和各种援助加剧了美元流向国外,增加其经济负担。
材料二:1950年–1957年间,美国工业生产平均增长3.8%,英、法、联、联邦德国平 均为5.4%,日本为12.4% ; 1951 –在1977年,美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3.2%,日
本为8.8%,联邦德国为4.4%,法国为4.3% –据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②美国经济没有持续稳定增长,其发展速度低于西欧、日本。
材料三: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年代
1950
1960
1970
1973
与日本的贸易
+2.4
+2.0
-15.9
-19.4
与西欧国家的贸易
+2.0
+10.7
-5.8
-17.8
注:+为顺差,-为逆差
–据《当代世界经济概论》
③美国进出口贸易与西欧、日本相比,逆差趋势明显,难以扭转。
材料四: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外汇储备比重变化表(%)
年代
1937
1950
1960
1971
1972
资本主义世界
100
100
100
100
100
美国
46.4
48.5
31.2
9.7
7.6
日本
6.1
1.3
3.2
12.4
12.3
西欧共同体各国
–
–
26.5
30
29.6
–据《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二分册)
{美国黄金大量外流,储备减少使美元地位愈加难以巩固。
(上面材料一、材料二中的横线部分和材料三、四的两个表格均是有效的信息,四段材
料右侧各段提要组成了本题的答案要点)
四、学以致用
八上大题示例
材料一:
图片二黄海激战 图片三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
材料二:
一方面,列强通过战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资本输出等,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控 制中国,阻碍了中国独立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了破坏,但在 社会经济生活中仍然占主导地位。
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并在中国的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未能成为社会经济 的主要形式。
因此,两大社会矛盾并存(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始终是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也就决定了反帝反封建是中国近代革命的主要任务。
材料三:
政治上,外国资本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破坏中国独立,扶植中国封建势力和买办势力作为它 们统治中国的支柱;经济上,外国资本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思想文 化上,外国资本主义在思想上、精神上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役。
中国封建主义与专制主义紧密结合,代表中国最落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随着中国半 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加深,中国封建势力与外国资本主义完全勾结在一起。
材料四:
纵观中国近代史,其实是中国人不断学习西方,走向世界,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从某种程度 上说,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就是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循着中国近代历史的轨迹,我们可以看 到近代中国寻求救国真理的途程之艰辛、实现近代化的历程之坎坷。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 进化概论》一文中,曾把中国人学习西方,追求近代化的历史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从器物技术上感觉不如西方,遂有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的洋务运动;第二阶段,从制 度上感觉不如西方,遂有维新变法;第三阶段,从文化心理上感觉不足,遂有新文化运动。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就是这样从承认技不如人”到喊出打倒孔家店一步步深入的。
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对应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写出这三次战 争并阐述它们对中国近代社会造成的影响。
{分析}在初步理解材料基础上,可使用挂靠法,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根据材料二、三概括,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以及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根本原因。
{分析}1.需要对材料进行认真分析,高度概括。
材料二:
一方面,列强通过战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资本输出等,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 面控制中国,阻碍了中国独立发展。(列强的侵略阻碍中国社会发展)
另一方面,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了破坏,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仍然占主导 地位。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并在中国的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未能成为社 会经济的主要形式。(自然经济虽然遭到了破坏,但仍然占主导地位。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 展但未能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因此,两大社会矛盾并存(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 盾),始终是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也就决定了反帝反封建是中国近代革命的主要任务。
(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材料三:
政治上,外国资本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破坏中国独立,扶植中国封建势力和买办势力作 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经济上,外国资本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思 想文化上,外国资本主义在思想上、精神上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役。(列强的侵略是根本原因)
中国封建主义与专制主义紧密结合,代表中国最落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随着中国半 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加深,中国封建势力与外国资本主义完全勾结在一起。(本国封建主 义与专制主义是重要原因)
2.本题关键是概括材料,若做不到,可摘抄每段第一句和最后一句
(3)19世纪末期中国民族矛盾空前尖锐,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社会各阶层都在探寻 救亡图存之路。请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别写出每个阶层代表人物,主要活动和影响。
{分析}1.利用钩玄法整理材料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层次回答
2.若此题不记得所学知识则可,摘抄第一阶段,从器物技术上感觉不如西方,遂有以 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的洋务运动;第二阶段,从制度上感觉不如西方,遂有维新变法;
第三阶段从文化心理上感觉不足遂有新文化运动。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就是这样从承认技 不如人到喊出打倒孔家店一步步深入的。部分,可得一定分数
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我们从前辈身上学习和继承的优良品质和崇高精神有哪些?
自由发挥,言之成理即可
恭喜你看到这里,你已经超越大多数人了,因为你掌握了学长倾囊相授的历史做题技巧,这不值得一个赞!!!
03.
部分精华资料
下面便是学长整理的一些学霸笔记知识点总结和思维导图以及往年中考真题部分截图,相信我就算你是超级菜鸟,认真学习后你成绩都会到中上游:
以上就是初中历史精华资料的部分截图了!
由于篇幅有限,只能展示这么多了!
祝大家能取得优异成绩!
(码字不易,整理资料不易,求个赞,我相信大家是会给的!)
关注我,将毫无保留地分享我的学习技巧以及资料,陪你逆袭,伴你成长!
@初中百科资料
一个拥有诸多学习心得和秘籍
以及初中所有科目复习资料
全网最全最优质的初中复习资料的硬核学长
其他网友观点
初中历史必背、必懂的36个答题规律,让你的考试再也没有无从下手的情况,只有看到这样的问题就按照这几点进行答题,就可以拿到90%的分数!
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
古代中国
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一个核心:王权。
两种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
三个特点:周王是天下共主,地方建立诸侯国(分封制);依据血缘的亲疏,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
2、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认识
一个集中:即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
两对矛盾: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三个趋势:即分相权集皇权,形成君主专制;分散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形成中央集权;对思想控制日益加强的趋势。
四个发展阶段:
秦汉确立发展——隋唐完善——宋元加强——明清强化。
3、选官和监察制度
一个根本目的:强化皇权统治。
两个层面:选拔官吏和监察百官。
三个趋势: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选拔方式由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选拔形式日趋严密,趋向制度化。
4、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1)小农经济是传统农业的基本模式。
(2)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3)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5、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个政策:重农抑商。
两个方面:商业发展与商人地位。
三大特点:商人社会地位低,商业发展艰难曲折;受制于农业的发展;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弱。
四段历程:春秋战国(官府垄断局面被打破,商品市场和大商人出现)——秦汉隋唐(重农抑商政策;坊市严格分开,对外贸易发展)——宋元(商业经济繁荣;坊市界限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清(城镇商业发展;出现商帮;闭关锁国)。
6、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因素
(1)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2)统治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课以重税,影响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的积累和国内市场的扩大。
(3)长期以来抑商和歧视商人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4)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7、明清时期对外贸易性质、政策对社会转型的影响
(1)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是政府与外国进行的朝贡贸易,目的不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的,主要是加强友好往来。
往往遵循“厚往薄来”的原则和采取“倍偿其价”的方法,政府在贸易中增加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影响了中外贸易的持续发展。
(2)明清时期对外贸易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限制了民间对外贸易的发展;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影响了中国社会向近代的转型。
8、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演变
(1)诸子百家思想观点:
①儒家推崇“人治”,提倡“礼治”或“德治”,即指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
②法家提倡“法治”,崇尚“以法治国”,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③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秦汉以后统治者的修养生息政策正是这种治国思想的体现。
(2)演变: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封建统治思想在不同时期分别吸收了墨、儒、道、法各家的思想主张,虽被采纳的程度有所不同。
但从总体来看,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取二者之长、弃各自之短,逐步形成了德法兼用、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
①秦统一中国后,采用了法家的主张,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西汉初年,先后采用了儒家的“仁政”、道家“无为而治”和墨家节俭的思想。
③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现了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使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正式形成了“外儒内法,剂之以道”的治国模式。
④汉代以后,道家思想仍然受到重视,逐渐被儒家思想所吸收,如宋明理学;隋唐科举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墨家“选贤举能”的思想。
9、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1)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2)在科技应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大型的工程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意识。
(3)我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影响深远。
10、古代文学艺术发展的趋势和原因
(1)趋势:日趋平民化、世俗化,反封建意识增强。
(2)原因:封建专制统治加强;商品经济发展。
政治、经济、思想
近代中国
11、近代列强侵华的方式和危害
(1)方式:
①军事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②政治侵略:通过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辛丑条约》(1901年)等不平等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政治借款、勒索赔款、设厂筑路。
④文化侵略: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和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传入中国,泯灭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
(2)危害
①政治上:攫取和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领土主权破坏: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破坏:列强还取得了领事裁判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丧失、获得在华驻兵权。
②经济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倾销商品、掠夺中国原料,输出资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③文化上,毁灭中华文明遗产,如火烧圆明园。
④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还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
12、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的特点
(1)农民阶级具有革命性
①含义:受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具有革命的要求。
②表现:太平天国运动首次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义和团运动打破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
(2)农民阶级具有落后性
①含义:由于农民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难以提出科学合理的革命纲领以指导其革命。
②表现:《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资政新篇》的不切实际性;“扶清灭洋”口号的盲目排外性。
13、“六个第一”巧记辛亥革命
(1)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
(2)第一次提出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3)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4)颁布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6)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历史巨变,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1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探索特点
(1)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
(2) 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
(3) 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战争)。
(4)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
15、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认识
(1)三次发展机遇: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的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放松。
(2)四个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外国侵略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国民政府的政策。
(3)五个发展阶段:
“春”:甲午战后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
“夏”:1927~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较快发展;
“秋”:抗战时期遭到沉重打击;
“冬”: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
“新生”: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4)分布结构:
“弓箭”结构——主要分布在自然经济解体程度比较高的沿江、沿海地区。
(5)两个影响:
一是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进步;
二是为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思想进步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6)三个障碍: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其中,最主要的障碍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
16、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认识
(1)一条主线:随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和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变化而变迁。
(2)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变迁;二是生活风俗习惯的变化。
(3)三大因素影响:
一是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
二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近代物质生活和风俗的变迁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是维新思潮、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政治思想运动的推动。
(4)四大表现:
一是社会物质生活方面,即服饰、饮食、住宅的变化;
二是社会风俗和思想观念方面,即婚丧嫁娶、社会礼仪的变化;
三是交通、通讯工具的变化;
四是大众传媒的变化。
(5)结论: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伴随着西方入侵、西方的社会生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涌入而变化的,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17、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认识
(1)一个主题:
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2)两个特点:
向西方学习的层次不断深入,逐渐突破封建思想束缚,中国人思想不断得到解放;先进理论在革命实践中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创新发展。
(3)三个层面:
器物层次——制度层次——思想文化层次。
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
现代中国
18、对中国现代政治建设的认识
(1)两种社会形态:
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2)两个机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两部宪法:
《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
(4)四大制度: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基础。
②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指导思想,政治协商是主要形式,政治协商会议是基本组织形式。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制度。
④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改革开放新时期出现,直接民选,落实“依法治国”方针。
19、“一二三” 理解现代中国的外交
(1)一个政策和宗旨: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两大贡献: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3)三个时期:
①奠基时期(50年代):“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方针,步入国际舞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②拓展时期(70年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打开外交新局面。
③创新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全方位外交,积极参与联合国活动,致力于地区合作。
20、现代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阶段线索
(1)过渡时期(1949~1956)
①含义: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
②三项举措: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③一个创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
④两个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生产力)和改造(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⑤三项成果: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初步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2)曲折前进(1956~1978)
①一条主线: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②两方面探索:有益探索:中共八大;八字方针。探索失误: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
③三个“一”:一个转变:工作重心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一个错误:“左”倾错误恶性发展;一场浩劫:“文革”。
④四个经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客观规律;生产关系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不照搬外国经验。
(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五个转变
①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单一公有制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
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协调稳定的发展。
⑤从学习苏联模式到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1、20世纪三次巨变、三大伟人、三大理论
(1)三次巨变: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
(2)三大伟人: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3)三大理论: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政治、法律制度及人文思想的起源
世界古代
22、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1)从政治机构的设置来看,有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体现了人民主权这一特征。
(2)从运作方式来看,通过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方式保证了每一个公民都有执掌最高权力的机会,即轮番而治。
23、罗马法的演变及影响
(1)一个趋势: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
(2)两个转变:由习惯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由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体系最终完成。
(3)三大核心:维护奴隶制;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
(4)四大影响:
①稳定了罗马的统治;
②对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③现代许多国家法律制度和原则的源头;
④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工具。
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
近代西方
24、资产阶级代议制统一性的表现
(1)一个核心:
代议制的民主,都具有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代议机构(议会)。
(2)两种政体: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3)三项原则:
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4)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
25、19世纪至今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四次飞跃
(1)第一次飞跃是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
(2)第二次飞跃是理论到实践到理想的实现。
①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
②理想变现实:俄国十月革命。
(3)第三次飞跃是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①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②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成立。
(4)第四次飞跃是由传统模式改革即苏联、东欧改革到现代模式改革即中国改革的转变。
26、近代不同历史阶段西方殖民扩张的特点
(1)15世纪末至18世纪晚期:扩张主要是为了掠夺金银财富,积累资本。手段具体包括抢劫财富、贩卖黑奴、欺诈性贸易等。
(2)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目的是为了拓展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以适应本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手段主要是发动侵略战争和输出廉价的商品。
(3)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目的是为了各国垄断资本家的利益需要,积极抢占资本输出的场所,手段主要是资本输出、掀起瓜分狂潮和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27、用“一、二、三、四”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一个实质:
资本主义初步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2)两重影响:
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迅猛发展;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但客观上有利于推动其社会进步。
(3)三个动力:
根本动力是工业革命;政治动力是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为开拓世界市场提供了政治条件;直接动力是殖民扩张。
(4)四个阶段:
①以新航路的开辟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阶段;
②以早期殖民扩张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拓展阶段;
③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阶段;
④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标志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阶段。
28、“一、二、三、四”总结文艺复兴运动
(1)一个核心和中心:
人文主义和意大利。
(2)两个阶段:前期(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后期(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
(3)三个领域:文学艺术领域、自然科学领域、思想领域。
(4)四方面影响:
思想解放,挑战天主教权威;推动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
解除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枷锁;
容易导致个人私欲膨胀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
29、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1)思想观念变化。文艺复兴——深刻的思想运动导致人们观念的根本变革和思维方式的革命,进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
(2)社会的进步促使人的尊严得到了尊重,人的价值和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科学与科学家受到尊重。
(3)科学技术的继承与科技的融合。科学是技术的源泉,技术是科学发展的体现。科技发展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生产经验的积累和技术能力的提高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
(4)商品经济尤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市场需求,是技术变革的动力。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是技术变革的保证。
(5)创新文化的建立为重大技术变革奠定了思想基础。新文化的特征是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和遵循严格的逻辑推理及缜密的数学、实验验证的科学方法。
(6)科学家的个人品质。科学家在极端专制黑暗的历史条件下的大无畏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也是必要的条件。
?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现代世界
30、苏联(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经济政策调整
(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经济建设经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工业化等政策,最终确立起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特征的斯大林模式。
这种模式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这种模式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或弊端,成为后来苏联、东欧剧变的历史根源。
(2)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二战后苏联多次进行改革。赫鲁晓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工业方面,二者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而戈尔巴乔夫制定经济发展的加速战略,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
31、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发展、演变
(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取代了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资本家占有所有生产资料,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工人被严格地组织在工厂里,成为依附于机器的雇佣劳动者。
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资本主义在西欧和北美发展起来。其经济思想是自由主义政策。
(2)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企业组织形式逐渐向股份公司转变,激烈竞争促进了企业的合并,私人垄断组织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的基础。
其经济思想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思想。
(3)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下,美国政府推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
二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各国政府纷纷大力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长足的发展。
国营企业的产生与发展、社会福利政策的普遍实施、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宏观调控等等,使当代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其指导思想是凯恩斯主义。
32、对“冷战”局面形成的认识
(1)三个原因:
直接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争霸、扩张产生矛盾;
主要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根本原因——国家利益的争夺。
(2)三个对峙: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与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
军事上,北约与华约。
(3)四个过程:
雅尔塔体系——奠定基础;
两大阵营出现——初步形成;
“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正式开始;
北约和华约建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3、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趋势
(1)从战后雅尔塔体系确立到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世界形势由缓和转向“冷战”。
(2)从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
①6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解体,资本主义阵营也出现分化,战后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被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所代替。
②第三世界崛起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3)从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美苏争霸激烈。
(4)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美苏矛盾缓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终结。
(5)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逐渐加强。
34、影响大国关系的三个因素
(1)国家利益是影响大国关系的根本因素。
(2)国际格局的变化是影响大国关系的重要因素。
(3)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异同在特定条件下影响大国关系。
35、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美国占主导地位
(1)金融方面,美国凭借安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之机,取代英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体系。
(2)国际贸易方面,为了对外扩张和输出大量商品的需要,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迫使英国放弃大英帝国特惠制。
美国打着相互减让关税的幌子,降低别国的关税,以扩大自己的商品输出,实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3)工业方面,美国拥有强大的工业力量,成为世界工厂。
(4)科技方面,战时美国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美国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加强了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36、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总体特征
(1)两个趋势:
①经济区域集团化。主要表现:东盟、亚太经合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
②经济全球化。表现在1995年WTO正式运转。
③二者关系:前者是实现后者的重要步骤和途径;后者则是前者的最终归宿。
(2)主要原因: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生产力大大提高。
(3)双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风险与问题。
(4)中国抉择: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改善我国的外贸环境、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但是,加入WTO对中国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如不加快改革力度,我国的弱势产业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初中历史答题有什么技巧?.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