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头歌诀白话解:中医那么多方剂,是如何记忆下来的?

网友提问:

中医那么多方剂,是如何记忆下来的?

优质回答:

你好,我是方玉的心家,感谢邀请回答问题。

你问:“中医那么多方剂是怎么背下来的?”我回答你:“是的!”学习是非常辛苦的,是要付出很多的心血或汗水。

第一:学中医没有捷径,方剂肯定是要背诵。

学习中医,要背诵的东西太多,像什么药理、药味、药性、方剂、经络等等。

有一些基本的方剂,记熟了以后可以灵活运用,可以在一些基本的方剂上面去加减。所以你熟悉了一些基础的方剂后,也会熟悉到另外一些相近的方剂。

第二:找出背诵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比如说,我们在背诵方剂的时候,我们可以找一些谐音,把方剂组成一句顺口溜,这样的话便于记住方剂。

也可以找出最佳记忆的时间,比如清晨,科学家发现人在清晨的时候,记忆是非常显著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到你一点点的帮助。祝你心想事成,谢谢!

其他网友观点

如果没有这些记录,今天的中医不一定有今天这么好!

中医的传承

其实中医理论出现得非常早,中医理论记录也非常早,在《黄帝内经》之前就有一些医籍,比如马王堆出土的一些医籍。但是中医具体是怎么看病的?这个记录却并不早。

最早的记录:《诊籍》

淳于意

中医最早的记录其实是淳于意的《诊籍》。《诊籍》里记载了二十五例病例,其中十五例治好了,十例没有治好。从这些病例我们可以特别清晰地看出来当时淳于意诊断用的方法;他的脉摸在哪儿了;哪个脉有问题,代表什么病;他根据什么来判断这个人会出什么问题;什么时候死;他能不能治好,等等,所以淳于意的《诊籍》在中医里特别有地位。

因为淳于意有他的诊断体系,《诊籍》让我们具体地看到了中医到底是怎么看病的。当时中医有很多流派,扁鹊学派、《黄帝内经》、《黄帝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等有很多内容。

《扁鹊见蔡桓公》也是一种记录,这个记录虽然有一定寓言的特点,但这绝对不是凭空编出来的,因为它的层次特别分明。

《诊籍》之后的黑暗期

淳于意的记载是非常杰出的,但之后的记载就很少了,所以后面中医学走过一段黑暗期,我们不知道它到底是怎么发展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黑暗期呢?这与当时对医学记载、医生看病的记载非常疏略有关,大家对记载医生是怎么看病的没有重视,而是热衷于抄方。

遗憾的孙思邈医学

药王孙思邈写了一部特别重要的书——《千金方》,里面收集的全是药方。但是这些方怎么用,在什么情况用?我们基本上没有太多经验,因为孙思邈没有记录他的病案,他整天奔走于大山之间给老百姓看病,非常遗憾。这是孙思邈医学的一大损失。

宋代:出现真正的医案记载

许叔微

唐代孙思邈的病案没有被记载下来,那么什么时候中医终于真正有病案的记载了呢?直到宋代的许叔微出现。

许叔微是个了不起的人,他是经方派的创始人。为什么这么说?当时研究《伤寒论》的人很多,但是怎么用,大家都各有心得,但只是写写心得。

许叔微干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他把他怎么治病,把治病的病例记录下来了,而且记录得特别清晰。患者得了什么病,他认为患者的哪些症状符合《伤寒论》里哪个方子的方证,方子用过以后,效果如何,几天好,都特别清晰地记录下来了。

许叔微开拓了病例记载之先河。尤其是他的《伤寒九十论》,是中医里最早真正系统记载医案的论著。

金元:病例记载较为详尽

李东垣

到了后世,记载医案也越来越发展,到了金元时期出现了四大名医,比如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他的脾胃论见解独到,他的医学思想得以传播就与他写病例有关,他把怎么治病一个一个都写下来了,给谁治,用的哪个方子治的,都写得很清楚。

张子和

金元四大家之一张子和的病历记载也非常多。其实他的方法非常简单: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什么他的学术思想传承这么好,与他的病例记载详细有关。

开始记载医生看病的过程,为保留中医思想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明清:医案记录开始繁荣

进入明清,医案记录便开始繁荣了。明清医家的成熟与医案的发展有直接关系。当然,医学思想也有发展。

缪希雍

缪希雍,他的《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特别详细地记录了他看病的过程。这本书本来是他朋友写的医学笔记,但后来他的弟子往里面加了缪希雍的病例,结果成了缪希雍的著作了。

在书里,缪希雍是怎么看的病,这病的来龙去脉,都描述得非常非常详尽。他对本草特别熟,我经常用的滋脾阴的方子就跟看缪希雍的病例有关,我遇到这样的病症,脑子里一下子就会想起来缪希雍原来看过这样的病,这样用过。

喻嘉言

同时代的喻嘉言也是这样,他入关的时候还出家当过和尚。他知道传播的力量,所以他特别重视写医案。他的医案是有格式的。要求记录患者的出生时间、先天八字、什么时候发病的、发病时的五运六气如何等,记载得非常详细。

他基本上是做了一个特别全的中医体系下的病例模式,参照这种模式,我们今天去看病,思路也会全面。

很多病之所以看不好,就是一号脉就确定有什么病了,实际上并没有更多地去观察和收集信息,所以,往往看病效果会下降。

喻嘉言的病例里有情感,有跟患者的情感,有患者详尽的患病资料记录,有自己开方的思路,有自己的方子,又有预后如何。

为什么明朝医学一下繁荣起来了,这跟大家记载病例是有关系的。

清朝:医案记录的高峰

到了清代也是如此,清代的名医基本都是擅长记病例的。

叶天士

应该说医案记录到清朝达到了一个高峰,比如说叶天士,他写了《临证指南医案》。这本书应该是叶天士平时出诊的记录,时他的弟子们写的。

叶天士拜过十七位老师,从他的医案里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患者的方子包含哪些法,金匮法、伤寒法、许叔微的普济本事方的方法、唐人法等等。他的方子包含各种方法,他有这么多思路,可以把这些方法揉到一起给患者用。

所以这叶天士医案的地位怎样?叶天士之后学中医的人几乎人手一本《临正指南医案》,很多江南医生照葫芦画瓢,就连病例都模仿叶天士的写法,甚至笔体都模仿。这就起到了传播作用,也就是把看病的学术思想融到医案里面去了。

他的医学理论总共没几个字,但你通过《临证指南医案》发现,他的学术体系极其庞大。你看着这些记录,就好像叶天士在你身边给你讲一样。春天,老人头晕,干咳,怎么治?春天肝木上升,肾水缺乏滋养,这时必须要柔肝、柔肾、补肾,需要熟地、白芍。

叶天士的医学思想更多地体现于他的医案里。

徐灵胎

再如徐灵胎。徐灵胎看的书更杂,他全是自学,他学了东西后,会把很多方法用到病例里,比如说瘀血。

瘀血的人,晚上疼白天轻。他治好过一个瘀血的人。乌镇的,这个人的特点是白天好人一个,晚上浑身疼得像被鞭子抽。他们家为了给他治病把家里的钱都花光了。最后有人跟他说找徐灵胎治病。结果徐灵胎一看就知道他是瘀血,化瘀吧,用各种方法,结果这个人的病就好了。

他的这个思想就是揉在病例里了。这个病例里用到了晕法、烫法、熏蒸法、药丸、汤药等,各种方法用到一个人身上,把这个人给治好了,把落脉的瘀阻通开了。

徐灵胎与叶天士的不同

徐灵胎的病例全是自己记载的,有心眼,有些药他没有写,我们不知道他开的什么方,他只说“法”。但是叶天士的病例全是学生记的,可能叶天士讲得不多,但是他有方子,有思路。预后如何,后面怎么给患者用药等,最后怎么样,没有详细记载,只是病例。

虽然两位都是清代的医学大家,都有很详细的病例记载,但在我看来,都不够完备,都有他的缺陷。但无论如何,他们有医案,除理论之外,还有更多的病例,怎么去用的,怎么验证的,所以大家信服他们。

在记录医学案例的时候要心里有数,要记得详尽一些。

陈士铎

徐灵胎和叶天士是一代名家,明清时候也有可惜的,比如陈士铎。

陈士铎每本书的方子,拿来治病效果都很好,如果有人真的把陈士铎的书研究透了,我觉得这个人一定是中医高手,他写得太多太好了,写的是道家的方子。但是现代人用得很少,因为陈士铎只写方子,病例写得不详细,“一人如何如何”,写得非常简单,他的方子效果到底如何,你是用过有实践了,知道效果很好,如果没有实践的,一片模糊。

傅青主

傅青主也是这样。傅青主确实是一代名家,但是特别遗憾的是,傅青主几乎没有留下医案,但是他留下的有书——《女科》。有的学者认为这跟陈士铎的书有关,但是不是傅青主写的,学术界都在讨论。因为傅青主没有留下病例,如果有一个病例存在,大家都会看到原来他用过,还用得很好。

但是特别遗憾,傅青主没有留下病例,留下的都是传说。传说有什么的问题呢,传说有时候会偏离中医的理论,会超出这个范围,会引起大家的怀疑。

缺乏医案,价值被打了折扣

正是因为傅青主、陈士铎没有留下详细的医案记录,所以,他们的医学价值,被后世打了个折扣。

甚至陈士铎的书,大家都会怀疑写得到底好不好。很少有人看陈士铎的书,而真正研究他的人,都成高手了。李可老先生用的引火汤就是陈士铎治疗“喉症”的,引火汤治疗三叉神经痛,三副药必见效。还有治疗虚火上炎,有个小伙子说他两年口腔溃疡没有好过,我给他用了引火汤,居然好了,火下去了。

如此有效的方子,就在陈士铎的书里,像这样的方子不是成百个,而是上千个。但大家都不知道怎么用,非常遗憾,他的医学理论体系没有得到支持,价值给大家模糊了。

民国:医案记载特别详细

张锡纯

到了民国,张锡纯出现了。作为民国中医第一大家,张锡纯有一个特别好的地方,就是病例记载详细,患者什么名字、什么单位、什么职务、患了什么病,用什么方治疗的,什么时候好的,几副方好的。所以他的理论,大家看到用得这么好,都乐于学习。

☆☆

记录中医★★

记录要求

在中医发展好的时候,都是病例、医案发展好的时候。记录中医非常关键,记录中医的时候,我提几点要求:

第一客观地去记录,注意传说会严重影响中医的记录

原来民间老百姓都喜欢传说,在各地县志里都会发现,记录有一个名医,看到棺材里的死人流出的血是新鲜的,然后用针扎了一下,把人给救活了。这种东西会影响中医的真实性,会影响记录的质量。

在记录的时候,要非常客观地去记录。记录中医的时候是带着情感,带着对中医的热爱去记录的,但是必须要客观公正。一定要客观公正、一定详细记录,但决不能只讲好的地方,不能记太多传说,要参考海外纪录片的风格,客观非常重要,客观才有价值。

第二连续全方位的记录非常重要

比如某个名医治一个患者,病案没有连续,当时治得很好,但后来怎么样,康复后隔一段时间再去记录,现在怎么样,一年以后怎么样,记录要持续下去。全方位记录就是指从各个方面来记录,比如舌像怎么样,治疗中还用过什么其他的方法,这样记录会对它的医学价值保留有好处。

若能掌握相关的医学知识会更好,比如在治疗这个过程中,会采用其他的治疗方法,两者会互相干扰,那么患者的舌像没变化,说明有可能病没好,这时就需要连续记录。一定要记录下去,记录医生最终是怎么把患者治好的。

因为我们有时候一治,这个症状一时取消了,觉得好了,其实未必真好了。比如我是肝气不出的人,一服柴胡加龙骨汤,病状就消失了,睡着觉了、不胸闷了、两肋疼痛消失了、不头晕了、不呕吐了,以为好了,可是舌像没有改变,过了两个月,又开始失眠了。

记录什么

一方面记录病例

记录病例就是记录病案、医案,医生是怎么看病的,这个非常关键,这会给后面的医生提供非常详细的资料。

记录医案,我觉得应包括很多古老的记忆,如果医生允许的话。中医有个问题,就是大家都拿着自己的绝活,往往不外露,感觉外露会影响饭碗。

许叔微当年把秘方都公开,写成《普济本事方》,叶天士天天看,里面收集的全是秘方,他是了不起的中医。所以有些古老的记忆,里面有很多秘诀,有很多自己的心得。

这些东西的丢失,是中医特别大的损失。很多老先生的孩子们都没搞中医,老先生的方子,老先生都带走了,特别遗憾。

这个古老记忆的客观记录非常非常了不起,这是让民族中医能够发展下去,一脉相传的一个重要的步骤。

其他网友观点

中医方剂肯定是要死记硬背,但是首先是要把各种中药的功效学懂,这些记住了,然后记方剂应该是不难,要想达到滚瓜烂熟,还需要不断钻研,学习,攻到自然成再说方剂是个死配方,也是要因人而择,因病而治,灵活调整,虽然我不是中医,但是我有个叔叔是老中医,我也受了一启发

其他网友观点

我有一亲戚,家传中医,从小就学背药性和方剂,背了十几年方剂,但他爹就不教他看病,他爹说看病好学,方剂背不好就算知道了是什么病也看不好,结果传授他看病只用了很短时间就教会了。中华古中医药方几乎可治百病,但从成千上万古方中信手拈出能对症的方剂很难,更不能看病临时查药书,只所以说中医不行,是医生把古方全忘完了,基本功没有了,能记住的只有几个简方剂了,怎么敢去给人看病?要知道古方都是实践出来的验方,一个方剂多味药,剂量可以多少调剂,但少一味都不行,比如六味地黄丸,必须六味齐全,少一味多一味都不行,更何况古方剂那么多,所以必须从背方剂入门,不会背方剂就不能当医生,否则就是害人,另外真正老中医治病都是一剂见效,三五剂除根。可现在中医开药都是一开一个月甚至两个月,都是庸医啊。我曾经问过亲戚什么人可以学中医,他说只要是讲道理的人都能当医生!

其他网友观点

古代的中医先生,大多是年轻时就跟随老中医跟师学习十多年才能慢慢的独立行医。在这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不学其它学科,只学中医书籍,记住几百个方剂是没有问题的,而且这些方剂多数是有其基本方的,四物汤,六君子汤,川草乌汤,基本方加味后又成为一个新的方剂,或者两个基本方剂合方后又成为一个新的方剂。还有取方剂君臣佐使主要药材的一个字做为方剂的名字,很多的记忆方法。不过,现代社会人们学习的知识多,获得的信息量大,对于学习中医的人来说,记忆中医这么多方剂还是有相当困难的!

其他网友观点

呵呵,这个我是比较有经验的。

首先,第一步是肯定是学习药性了,这是基础,必须要牢记。

第二,药对,就是二位药的组合,或者三味药的组合。大概有一百多种组合。熟练组合配方后。记方剂根本不用死记硬背。都是由对药配伍而成。

第三,以后临床遇到药方加减,医案学习。等等。能清晰找准方剂中心。不会临证胡乱加减。很多临床医师疗效不好就是因为药对基本功不扎实。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中医那么多方剂,是如何记忆下来的?.jpg”/>

与汤头歌诀白话解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