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红军长征途中有哪些感人的故事或者英雄?
优质回答: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黄克诚、贵州军区司令员杨勇和政委苏振华分别收到了同一个人写给他们的信。给他们写信的人是个泥瓦匠,但是他们在收到信后,却激动不已,并迅速联系上了泥瓦匠,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红军剧照)
这个泥瓦匠叫孔宪权,他出生于1911年,是湖南浏阳人。
孔宪权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年少时便给地主放牛割草,后来又做过杂工,吃了许多苦。后来农民协会闹革命时,他就开始闹革命。再后来,红军经过浏阳时,他便扔下锄头参了军,其后他参加了土地革命和反围剿中的多次重大战争。
孔宪权是个打仗不怕死的人,每次上战场,他都冲锋在前,且有勇有谋。虽然他几次都和死神擦肩而过,但他总能幸运的避过凶险,并且还取得了卓越的战功,因此就在在红军队伍里他又被称为“打不死的程咬金”。就连师政委黄克诚都对他称赞不已,并且还主动做了他的入党推荐人。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苏区大部分地区都落入国民党军队手中。为了保存军队实力和重开革命局面,中共中央提出了战略转移。于是各地红军相继长征,孔宪权所在的红三军团也在其列。
1935年,红军队伍在渡过赤水后,考虑到国民党军队穷追不舍,且敌我武力悬殊。根据毛泽东提出了的游击运动战的战略,纷纷压缩军队,红三军团把4个师缩为4个团,孔宪权被任命为12团作战参谋长。
在经过贵州军阀王家烈的地界时,为了能摆脱敌人,毛泽东提出“先夺娄山关,再攻遵义城”的计划。毛泽东之所以如此考虑,一是因为地方军阀虽然听从国民党的调兵遣将,但他们为了保存实力,并不愿意拿十分的力来围剿红军。二是因为王家烈是个享乐军阀,他的队伍军纪涣散,且都是“左手步枪,右手烟枪”的“双枪兵”。尽管他们人数不少,但是战斗力不强。三是因为娄山关有“贵州第一雄关”的名号,这里地势险要,自古就是兵家争夺之地。如果打通了这个通道,红军不仅能甩掉后面紧追不舍的敌人,而且还为攻打遵义制造了有利条件。
(娄山关战斗纪念碑)
因此,娄山关战役必须打。
孔宪权所在的12团作为先锋团先一步赶到娄山关,向王家烈的黔军发起了进攻。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王家烈的黔军火力异常勇猛。
原来,就在王家烈率军来围剿红军时,蒋中正让国民党将领薛岳率领中央军进驻了贵州城。也就是说王家烈要是不打赢这场仗,薛岳就要鸠占鹊巢了。
王家烈当然不甘心,所以他把所有的精兵强将都派到了娄山关,并利用有利地形,死守关口。因而红军在这一战役中打得异常惨烈。他们冒着枪林弹雨,不断往前冲。子弹用完了,就上刺刀肉搏。刺刀钝了,就用石头砸。最终,红军打跑了敌人,夺取了娄山关。
不过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红军也伤亡惨重。孔宪权这次就受了重伤,他的胯骨中了敌人6发步枪子弹。他在受伤后还不顾巨痛,滚到水沟中又打死了几个敌人。
孔宪权是被人从战场上抬下山来的。在夺取遵义后,他被人用担架抬到了老教堂里,和许多伤兵挤在了一起。
由于没有麻醉药,医生在给孔宪权取子弹和胯骨碎片时,都只能把他的四肢绑在担架上,并在他的嘴里塞上毛巾。
手术过程中,孔宪权痛得满头大汗,但他却始终紧咬牙关,不吭一声。
旁边的小护士一边给他擦汗,一边对他说,如果太痛,你就大声喊,这样你的疼痛会缓解一点。但孔宪权始终没出一声。手术完成后,医生都对他异于常人的耐受力钦佩至极。
3月29日,红军准备继续北进。考虑到重伤员随军不便,经过党组织的讨论,决定把他们就地安置,让他们能好好养伤。
由于革命尚未成功,红军在攻克遵义后,继续踏上了长征之路。考虑到重伤病员随军不便的情况,党组织决定把他们就地安置。
孔宪权由于胯骨被打碎,手术后又因缺医少药,伤口一直得不到痊愈。所以他被组织留了下来。
(红军雕塑)
考虑到孔宪权级别比较高,又在娄山关战役中立有战功,所以组织给他留下了300块银元作为他疗伤期间的补贴。当然,这个待遇已经是团级以上干部才能享受到的待遇了。要知道,一般的伤兵留在地方养伤,也才15块到20块银元不等。除此外,组织还专门留下一名医生和一名通讯员给他,希望他能早些康复并赶上队伍。
接待孔宪权的是一个叫宋少前的地主。红军在把孔宪权送到宋少前家时,特意叮嘱宋少前,要他一定要好好关照孔宪权。宋少前由于前期受过军阀欺压,因此对红军很有好感,冒着危险把孔宪权保护了起来。
孔宪权完全康复,已经是一年以后的事情。不过他被打碎胯骨的左腿比右腿短了10厘米,走起路来一瘸一拐,再也没有以前风风火火的劲头了。
让孔宪权最着急的是,由于康复的时间比较长,再加上通讯落后,因此他在养病期间就已经和队伍失去了联系。这也就意味着,他就算想要去追队伍,也不知道往哪里去追。
无奈之下,孔宪权决定就在遵义一带做零工谋生,并等待红军。
他先做过卖货郎,每天挑着担子走村串户,卖点针线之类糊口。后来他又转行做起了泥瓦匠,时间一长,人们都叫他“跛子瓦匠”。
遵义毕竟是革命根据地,老百姓得知道孔宪权是红军后,对他的感情非常深。他穿过的旧衣、破草鞋等都成了大家争相来讨的好东西。原来大家把他看作了“红军活菩萨”,认为他用过的旧物能包治百病。所以家里有人生病,就会有人来讨要他穿过的旧物。他们讨回去后,就把草鞋这样的旧物烧成灰,化在水里,让病人吞服。
就这样,孔宪权一直呆在遵义,直到新中国成立。他在高兴之余才断了要寻找队伍的想法,准备安安心心做个泥瓦匠度过残生。
不过,一份报纸的出现,让孔宪权的命运,再次发生了转机。
原来,那份报纸上刊登了贵州省军分区司令杨勇和政委苏振华的名字。这两个人以前都是孔宪权的领导。所以孔宪权一看到这条消息,就特别激动地给他们写了封信。
杨勇和苏振华在收到信后,高兴坏了。因为长征路上死了不少同志,他们虽然知道孔宪权被留在地方上养病,但从那一别后,就再也没有消息。因此他们都以为孔宪权已经死了。很快他们就给孔宪权回了信,并把黄克诚的地址给了孔宪权。
于是,孔宪权便给已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黄克诚写了一封信,希望组织能恢复他的党员身份。同时还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就是他虽然身有残疾,但他很想为党和国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孔宪权照片)
黄克诚收信后,亦是惊喜交加,马上把他的信转给了中共遵义地委,并且再次为他出具了书面材料,证明了他的身份。
中共遵义地委的工作人员得知孔宪权是老红军,亦不敢怠慢,马上到遵义去了解孔宪权在离开部队后的情况。摸清孔宪权在解放前一直都是做泥瓦匠,没有干过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情后,便给他恢复了党籍,还把他安排到第七区出任区长。
1952年,组织准备把当时召开遵义会议的住宅设为遵义纪念馆。由于孔宪权参与过娄山关战役,是那段历史的见证人,因此组织便委派他来筹建纪念馆。
孔宪权也很能吃苦,他不仅积极收集红军在贵州一带留下的文物和资料,而且他还对当年开会的住宅进行了修缮和养护。
遵义会议纪念馆开放后,孔宪权便成了该馆的馆长。
他这个馆长可辛苦了,他既要给参观者讲述当年的事情,又要到红军走过的地方拍资料照片和收集资料等。因此,纪念馆内的藏品越来越丰富。孔宪权对每一件文物都如数家珍,对它们背后的故事更是了如指掌。后来,邓小平来参观纪念馆后,还连连称赞孔宪权的确是最合适的馆长。
1988年11月,年迈的孔宪权因病入院,由于病情严重,他也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不过他躺在病床上却十分安详,因为在他看来,尽管中间和红军断了联系,但是在解放后,还能为建设祖国添砖加瓦,这已经让他感到很欣慰了。
孔宪权病逝后,原中央委员总书记胡耀邦专门发来了吊唁电报。七大军区也在同一时间发来了吊唁电报,大家对孔宪权的去世表示了沉痛的哀悼。
(参考资料:《闪闪红星:老红军时代画像》等)
其他网友观点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的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这篇小学时的课文,每每想起都忍不住要落泪,长征路上的艰辛苦难让人难以忘记,而这一路上涌现出的无数感人事迹与英勇无敌的英雄人物更是值得让人铭记于心。
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可以说,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在前后两年的时间里,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途中感人的故事与英雄
1.在政治上我是块钢铁
17岁的红四团通讯员郑金煜,过草地时饿得走不动路,被战友们绑在马背上前进。“在政治上我是块钢铁,但是我实在是不行了,我坚持不住了,我要走了,我坚信革命一定会胜利!”。说完临终遗言,他牺牲在了走出草地的前一天。
2.砍掉脚趾也要走
翻越雪山时,24岁的红四方面军藏族女战士姜英的脚趾被冻坏了,为了跟上行军队伍,她从老家里借来斧头,砍掉溃烂的脚趾,经过简单处理后继续前进。
3.断肠英雄陈树湘
红34师师长陈树湘率领全师与十几倍于自己的敌人在湘江边激战四天五夜,最后因弹尽粮断、腹部受伤二被俘。在押解途中,躺在担架上的他撕开伤口,把肠子掏出来拧断,慷慨就义,年仅29岁。“断肠英雄”的事迹,流传至今。
4.金色的鱼钩
红军过草地时,由于严重缺粮,许多人面临死亡威胁、炊事班长为了照顾好伤病员,用缝衣针做成鱼钩钓鱼熬汤给他们补身子,自己只吃剩下的骨头和草根。班长在快要走出草地的时候牺牲了,战士们把他用的鱼钩珍藏起来,带出了草地。
5.半截皮带
红四方面军战士周广才,十三四岁参加长征。过草地的时候,干粮野菜、枪皮带都被战友们吃光了,开始轮流吃周广才的皮带。估摸着要走出草地了,他哭泣着恳求战友:“不吃了,同志们,留着做个纪念吧,我们带着它去见毛主席”。就这样,这条被吃了一小截的皮带留存了下来。为缅怀先后牺牲的战友,周广才一直珍藏着这条皮带,还在上面烫了“长征记”。
6.哑巴排长
红军在翻越雪山途中,一位因伤致哑的排长负责团给养队的工作。为了给雪山上的部队送粮,他背着一百多斤粮食,顶风冒雪向上进发,可数日不见归队。战友们焦急地上山寻找,在半山腰发现了“哑巴排长”,他趴在洁白的雪上,沉重的粮食压在身上,右手使劲地向前伸出,手指深深地抠在冰雪里,身体保持着向上爬行的姿势,怀里还揣着两个没舍得吃的山芋。
在长征途中,时时都是感人的事迹,处处都是感人的英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铭记历史,缅怀英雄!
我是盛说纷纭,聊聊历史风云人事,欢迎大家多多关注,多多交流!
其他网友观点
何家冲红二十五军的故事,英雄的红军母亲——何大妈。
在何家冲有一个令女性骄傲的名字——何大妈。1934年秋天,何大妈正在家中为红军做鞋,突然听到对面山上的枪声,得知是两名红军伤员被敌人追击,想都没想,就拿出自己多年积蓄,拼命地向对面山坡跑去。何大妈在山下把20块银元塞给敌小队长,以母亲的名义把两名红军伤员救了。
l 弃子换伤员
n 有一次为了救助被清剿队抓走的红军伤员,何大妈竟然用自己最挚爱的儿子换回那位战士。人都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何大妈对革命战士的爱超越了神圣的母爱,她的精神为何家冲这块英雄的土地添上了最绚丽多姿的光彩。
l 刺目救战士
nn一名叫余占海的红军伤员被敌人抓住,为了证明余占海是自己的亲人,何大妈起了毒誓,用敌人的枪托砸向自己的右眼,顿时鲜血崩流,惨不忍睹,何大妈则忍着剧痛从敌人手中扶过余占海。
l 一心系红军
何大妈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用平时辛勤劳作换来的菲薄收入,在自家后院的山洞里救活了13名红军战士。为支援红军,她的两个儿子都送到革命队伍,先后牺牲在战场上。她的丈夫何胜群,在一次给红军送油盐和粮食的途中,遇到白匪,挑着担子飞跑,被锋利的树桩刺破了脚板,他不顾疼痛坚持把红军急需的物资送上了山。回来后由于伤口恶性感染化脓,也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她为革命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大义凛然和慷慨悲歌让人肃然起敬。
其他网友观点
在信丰县百石村中有一座特殊的烈士碑——长征路上的第一座红军墓碑,它是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位师长洪超烈士的墓碑。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彭德怀命令红三军团第四师师长洪超担任开路先锋,他当即表示坚决完成任务。
其他网友观点
讲一个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故事,那就是一名外国传教士全程参与红六军团长征的故事。
在红军长征历史上,除了中国人之外,还有外国人的参与,这是发生在红六军团长征路上的故事,这名外国人的名字叫勃沙特,中文名字叫薄复礼,取自《论语》中“克己复礼”。
红六军团是长征史上的一个传奇军团,军团长是萧克,政委王震,军团领导还有李达、任弼时、谭家述、甘泗淇、龙云、关向应、张子意等。长征期间,红六军团曾经率先冲出敌军包围圈,被称为“长征先遣队”。
在敌人的包围中,红六军团左冲右突,冲出敌人的包围圈,并进入贵州,这为后来红军攻打遵义城以及主力部队的长征起到了探路的作用。在贵州,红六军团占领了一个叫旧州的地方,并在此结识勃沙特。
勃沙特为了传教,从欧洲来到中国,并从上海一路来到贵州的偏远山区。当时有些传教士和反动派相互勾结,欺骗百姓。但是勃沙特和他们不一样,他除了传教,还在当地治病救人,在当地老百姓的心中形象较好。
红六军团之所以“扣留”勃沙特,实属无奈。一方面,红六军团在旧州意外得到一份地图。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份地图异常珍贵,非常详细,而以前用的地图还是从课本上撕下来的,非常简略。这份新得的地图非常详细,但是上面全是洋文,萧克只能让勃沙特前来翻译。
另一方面,红军在长征途中与敌军经常战斗,部队伤亡较大,很多伤员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而死亡。勃沙特懂医术,而且有不少药物,带着勃沙特,可以更好地救助伤员。
就这样,勃沙特和另一位中文名字叫戚元德的传教士跟随红军开始了漫漫长征路。勃沙特虽然在贵州山区生活了几年,但是这种长途跋涉对他来说仍然是个巨大的挑战,况且还要时不时地和敌人打上一仗。在路上,红六军团将士也很照顾勃沙特和戚元德,在大部分将士都穿草鞋的情况下,给传教士穿布鞋和皮靴,并且找了一头骡子让这两名传教士轮流骑。这两名传教士还见证了贺龙红二军团和萧克红六军团胜利会师的伟大时刻。
一年半以后,红军释放了勃沙特。勃沙特写了一本《神灵之手》,详细记录了自己在路上的所见所闻,被红军战士的团结和乐观所感动。这本书,比《西行漫记》还要早,而且不同于《西行漫记》的采访,《神灵之手》是亲自经历过长征的客观记录。1951年,勃沙特回国,时隔三十多年后,1986年萧克与王震将军再次与勃沙特取得联系,互致书信,回忆那段难忘的岁月。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参考资料:《奇遇长征——一位外国传教士随性红军18个月见闻》
其他网友观点
在小学课本中有一篇文章叫做《倔强的小红军 》,这篇文章非常感人 。遗憾的是到现在仍然没有人知道这位小红军的名字 。
深秋的一天,一队红军走在荒芜人烟的草地上 。陈赓骑的瘦马掉队了。这时他发现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儿 在前面不远处行走 。不,应该称他为小红军 。陈赓知道小红军又累又饿 ,于是热情地招呼他上马 。小红军却说 :“老红军,我有的是力气 ,不信就让我和你的马赛跑 。”说着做起了和马比赛的姿势 。小红军的调皮把 陈赓逗乐了 。看见小红军瘦骨嶙峋的模样 ,陈赓主动要求把自己的干粮分一些给他。小红军却说 :“看我的袋子鼓鼓的 ,干粮比你的还要多。 ”
陈赓被小红军说服,于是骑马赶路。可是不知道为什么 ,小红军的小模样总是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
“不好,受骗了 !”陈赓忽然大喊一声 。他调转马头 ,沿着来时的路 寻找小红军 ,发现他已经倒在了地上 ,停止了呼吸 。陈赓吃力地把小红军抱上马背 时,手碰着了干粮袋中一个硬邦邦的东西 ,打开一看 ,是一块烧得发黑 的牛膝骨 ,上面还有牙印。
陈赓全明白了 ,悔恨得给自己一个耳光 :“你怎么对得起这位小兄弟啊 !”
是什么力量让一个小小少年 能够做到宁愿牺牲自己 也不接受“救命口粮”?
这个故事 值得永远传颂 。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红军长征途中有哪些感人的故事或者英雄?.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