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保路运动)

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引爆了中国各个省份的独立运动,各省份纷纷成立军政府,清政府的统治陷入土崩瓦解的状态,中国一时间龙蛇并起来。

其实早在武昌起义之前,作为“保路运动”重要策源地的四川早就遍地星火了。早在1911年5月份,四川就爆发了声势浩大的 “保路运动”, 成了点燃武昌起义的导火线。

也正是因为四川牵制满清政府大量的武装力量,武昌的革命者才借湖北新军去镇压四川革命运动的空窗期,发动了武昌起义。

1911 年 11 月 27 日,面对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四川总督赵尔丰面临被清廷逮捕回京或在成都被乱军干掉的双重危险,只好拱手让出政权。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当地绅士、立宪党人蒲殿俊任都督。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12月8日, 四川军政府成立后的第11天, 发生了震惊国内外的 “成都兵变”。 原清政府驻守成都的巡防军,趁着军政府正都督蒲殿俊、 副都督朱庆澜在成都东较场点兵视察之际,发动兵变。

蒲殿俊、朱庆澜等人惊惶失措狼狈而逃。 乱兵趁机在成都大肆烧杀抢掠,整个成都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就在此时一个27岁的年轻人挺身而出,拯救四川于水火之中,这个人就是尹昌衡。

尹昌衡(1884—1953),字硕权,四川彭县人。据说此人南人北相长得又高又壮,人送外号“尹长子”。

尹昌衡早年入四川武备学堂,后留学日本士官学校,并秘密加入了同盟会。1909 年,尹昌衡毕业回国,到广西督练公所担任编译科长兼广西陆军小学教习。

但因为其在广西新军中广泛传播革命思想,被广西巡抚张鸣岐所厌烦,最终将他解职,尹昌衡只得返回四川老家。

回成都后,尹昌衡经岳父推荐,被四川总督赵尔巽任命为督练公所军事编译科长,尹昌衡的军事才华得以展露。其胆气粗豪,敢于说话,常常顶撞上司,虽不受上司重用却获得了川籍军官的拥戴。

在清政府垮台后,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后,因为其广受士官们的爱戴,被破格提拔为陆军部长。

成都兵变当天,尹昌衡也在东较场陪同参加点兵。 骚乱发生后都督蒲殿俊仓皇而逃。他却骑着战马在各兵营队列中奔跑劝阻止,但是眼看骚乱越来越大,士兵逐渐将枪口指向他,单枪匹马的尹昌衡也只得突围而去。

自乱军之中杀出后,单枪匹马的尹昌衡直奔凤凰山军营,此处驻扎着陆军新军六十五标,标统是其好友周骏。在了解成都情况后,周骏立即将兵马召集起来交给尹昌衡指挥。

在军营中,尹昌衡慷慨陈词:“全川存亡,在此一举,只要众军听命,昌衡愿作先驱,生死不计!”并拔军刀斩断一树,言“若有畏缩,同如此树”。众兵深受感动,愿效死力。

1911年12月9日。兵变后第二天的黎明,尹昌衡率领兵马入成都平叛。进城后其直奔军政府的帅府,却见当初人声鼎沸的帅府如今空无一人,只有招抚局长罗纶独坐大堂上,拥川汉大旗在怀,誓与旗共存亡。

危难之中见人心,两人相见后惺惺相惜,短暂商议后,两人立马率军前往军械库,分发武器武装部队后,尹昌衡亲率军队巡视成都的大街小巷,收编散兵游勇,见有作乱者不停者立马枪毙,并暴尸街头示众。

依靠自己的铁腕手段,尹昌衡很快平定了成都的乱局,社会治安逐渐好转安定。而成都的人民也对前都督不战而逃感觉失望透顶,于是成都的官绅们决定推荐尹昌衡为都督,罗纶为副都督,重组军政府。

但是,尹昌衡上任伊始就面临严重的军事危机。首先是重庆方面的革命军在闻听成都兵变的消息后,便想以四川军政府和赵尔丰同流合污发动兵变为借口,趁机吞并成都。

其次,前满清四川总督赵尔丰此时依旧蜗居成都,手中还有三千战力强劲的巡防军,其手下也趁此兵变率边防军将进军成都,意图解救自己的老上级,新成立的军政府一时间内忧外患!

于是,杀掉赵尔丰就成了别无选择的选择,但是,赵尔丰并不是那么好杀的。虽然迫于形势赵尔丰放弃了四川总督的位置,但是其三千亲卫军的战力不容小觑。为此,尹昌衡定下连环计。

首先,尹昌衡先以晚辈的名义拜访赵尔丰,对其恭敬有加。并哄骗赵尔丰说让其发挥自己的所长去经营川边,彻底放松赵尔丰的警惕。

然后又假装推心置腹地对赵尔丰说:

“如今大势未明,民国能否立得住还未可知,我想同大帅秘密约定:将来如满清倒下了,我负责保全大帅;如果民国没有成功,就由大帅负责保全我。这样于大帅和我,无论谁成谁败,彼此都可以保全。”

尹昌衡这一席话正说到赵尔丰心坎上,彻底打消了赵尔丰的疑虑。眼看着赵尔丰放松警惕。尹昌衡又以发清欠饷,并发恩饷一月未有,分化赵尔丰的近卫军。

1911年12月22日凌晨,就在赵尔丰彻底放松警惕后,尹昌衡派自己的亲信出其不意闯进总督府,将赵尔丰抓获,而早已分化的近卫军一枪未放边缴械了。当天上午,在成都明远楼广场赵尔丰被斩首示众。

十几天的时间内,尹昌衡既已平定兵变,又除掉赵尔丰,27岁的尹昌衡一时声名大噪,风头无两。在彻底稳定了成都的局势。

1912年4月17日,尹昌衡又力压重庆军政府,在其主导下成、渝两军政府合并,成立“四川都督府”,尹昌衡任都督。此时的尹昌衡可以说是整个西南最有权势之人。而其后发生的事情,更是将他的威名推至顶峰。

1912年的的中国正处于新旧交替的阶段,旧势力还未完全消退,新势力尚未建立统治。而英国人也趁着中国新旧交替之际,鼓动指挥西藏叛乱。

1012年四月,驻藏汉军哗变,达赖在英人指使下,宣布西藏独立,并进犯川边。攻陷察木多等地,兵围巴塘,打箭炉等地也是岌岌可危。

随着西藏局势的持续恶化,全国舆情激愤,川、滇、鄂等省都督纷纷请求北京政府出兵西征。面对西南边疆危机,袁世凯年6 月 14 日正式电令四川都督尹昌衡率川军入藏平乱,同时令云南都督蔡锷派滇军入藏增援。

在接到命令后,16日尹昌衡便派遣自己亲信率领西征军先头部队出发,其本人则于7月10日亲率西征军主力三千余人自成都出发。

尹昌衡的西征军一路所向披靡。不到三个月,打箭炉、里塘、巴塘皆被平定,基本平定了藏边区域,也就是西康地区。就在尹昌衡打算进一步入藏彻底平定乱局的时候,英国公使以不承认中华民国要挟袁世凯停止西征。

迫于无奈,袁世凯只得命令尹昌衡西征之军限于藏边区域,并将尹昌衡的征藏总司令为川边镇抚使。

尹昌衡西征尽管时间不长,宏图伟业的计划并未实现,但确实也遏制住了西藏的独立浪潮,维护了地方秩序稳定,没有尹昌衡的出征,西藏的局 势将更为恶劣。

收复川边的举动让尹昌衡的威望到达顶峰,此时的尹昌衡不过是28岁,这让主政北京的袁世凯感到了莫大的威胁。

于是,在1913年,袁世凯以商议收复西藏事宜邀请尹昌衡赴京,年轻气盛的尹昌衡轻信了袁世凯的鬼话,奔赴北京,结果直接被袁世凯软禁。

对于尹昌衡的威望和年纪袁世凯十分的忌惮,几次想要将其除之为快,但是顾及尹昌衡在国内的名声,只能以亏空公款的名义,将其打入大牢,判了九年刑期。

直到袁世凯称帝失败,才被黎元洪特赦出狱。但是回到四川的尹昌衡发现,外面的世界早就变了模样,自己当年的手下现在一个个大权在握,根本不听自己的指挥。

于是,心灰意冷之下,尹昌衡便脱离政坛,一心归隐。于是一代枭雄如流星般崛起,又如流星般消退,只留下无尽的传说。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保路运动.jpg” />

与武昌起义的导火线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