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传统元宵节的习俗是什么?
优质回答: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快要来临了。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古时又称上元节、元夜、元夕、灯节,在中国自古以来,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吃元宵。有的地方,赏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子,一些地方还有“走百疾”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还有的地方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我们老家在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吃汤圆,大门两边挂上红灯笼,大街上张灯结彩,广场上会看到舞龙舞狮子和扭花鼓灯的表演。花鼓灯有歌有舞有戏曲,曾被周总理称为“东方芭蕾”、“淮畔幽兰”的美誉。花鼓灯经国务院批准,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农村还会搭戏台唱大戏,是我们本地的地方戏。元宵节的晚上猜灯谜,放孔明灯,偏僻的地方会燃放烟花,总的来说都是祈盼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大吉大利吧。
元宵节快到了,提前祝愿师友们节日快乐!新的一年梦想成真!
其他网友观点
都说,过完元宵节,才算完整的过完春节。我是泉州人,我给大家介绍下我们怎么过元宵节
一、挂灯
元宵前夕,多数人家在居家、店铺门口悬挂花灯或大红灯,烘托喜庆气氛。生男孩之家,制作或购买花灯,挂到寺庙、宗祠,以示“添丁”;德化有的还要宰杀一只公鸡、加一篮白果(米字旁)敬祖。
二、 猜灯谜
猜灯谜是逛灯会的又一趣事。把谜语贴附灯上,供人边赏灯边猜谜,猜中者向主持人领取奖品。
三、元宵“踩街”
泉州“踩街”的主要传统艺术形式,有人们熟悉的“拍胸舞”、“火鼎公火鼎婆”、大鼓吹、笼吹、龙虎斗、南音清唱、弦管、十音、五音、舞狮、弄龙、阁车、高脚戏、歌仔戏、装人、纸塑巨像、“旗锣鼓枪”等。
四、看花灯
泉州花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曾在春晚上亮相。泉州新门街传统街区,每年的花灯会那是人来人往啊 非常壮观 外地的朋友可以来看下
五、吃汤圆
元宵节当然要吃汤圆啦,北方人可能叫元宵
其他网友观点
农历的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象征美满团圆。元宵节在古代被称为上元节,所以上元之夜就会有“元宵”、“元夜”之称,据说西汉时期就有元宵节祭祀祈福的礼仪活动。
传统的元宵节一定会有张灯、赏灯的活动。所以元宵节还会被称为灯节。据说张灯的习俗来源与东汉,当时的汉明帝派人去印度学佛法,学成回来时还带回了西方的僧人,汉明帝非常重视,亲自迎接燃灯拜佛并修建了著名的白马寺(河南洛阳)宣扬佛教,汉明帝的做法引起了当时道教的不满,道士提出要与佛教斗法,于是汉明帝组织佛道在白马寺斗法,结果佛教大胜,明帝从此更信佛教,要求所有的百姓每当正月十五就要在夜间张灯结彩以表对佛教的尊崇,于是元宵节张灯的习俗就这样顺延下来,甚至到了唐朝元宵节一度成为法定假日,可以张灯结彩三个晚上,宋代据说可以观灯五日,明代甚至十日,可见官方对其重视程度,这么一想好想回到古代的元宵节,就拿明代为例,春节休息五天,冬至放假三天,所以元宵节可以说是当时最长的假期了。而且元宵节对于古代的女孩子来讲更为重要,因为一般女孩子不能随便抛头露面,而元宵节则给了她们名正言顺出门游玩的机会,正如有诗描述“谈笑嬉游乐事频,千门儿女闹芳尘。”
除了张灯赏灯,元宵节最重要的活动应该就是吃元宵,“元宵”、“汤圆”虽然叫法不一,做法和口味也不完全相同,但寓意是相同的,取的就是月圆人团圆的美好寓意。此外猜灯谜、送花灯、踩高跷、祭门户等等都是元宵节的传统活动。
其他网友观点
全国各地元宵节习俗大同小异,一般有吃元宵,舞龙灯,七祭,踩高跷,送儿童灯笼,偷菜,遛百病,划旱船,放烟花,北方很多地方像过年一样包饺子,放鞭炮,猜灯谜(射虎),舞狮子,放风筝,吃团圆饭…………
其他网友观点
十五贴对联十六爬桥
“元夕万家宴,宵月千里明。”元宵节这天是农历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根据1996年出版的《泰山民俗》一书中的记载,为庆祝元宵节,人们除了制作各种彩灯外,还在院里院外贴满对联,内容大多与月亮有关,反映了当时都市的元宵节盛况。
现如今,很多人都知道春节要贴春联,已鲜有人知道元宵节还要贴对联。家住岱宗坊附近的王大爷说:“小时候,家里有个小院子,元宵节这天我们会贴对联,但是后来住了楼房,就没有再贴过。”回忆起小时候元宵节的习俗,王大爷说,有些习俗已经被人们淡忘了,城市里过节的氛围也越来越淡。
据记载,农历正月十六这天还有爬桥的习俗,就是早晨起床或吃过早饭之后,到村外河沟的桥上来回走一趟,还有人专门扶着老人去爬桥,希望来年身强力壮,永远健康。此外,在农村整个正月里主要是走亲访友、说笑讲故事、举办文艺活动。“玩故事”是其中最重要的节目,往往是百姓自发组织故事队编排表演节目。
《水浒传》中的元宵节
施耐庵的《水浒传》,讲述的是北宋末年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的故事。书中先后3次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元宵节,把花灯的美丽和紧张的情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宋朝元宵节的盛况。
对水浒文化颇有研究的泰山学者刘传录说:“《水浒传》中描写了清风镇元宵节、大名府元宵节和开封府元宵节。其中,大名府的元宵节是‘照依东京体例,通宵不禁,十三至十七放灯五夜’,由此看来,大名府和东京汴梁都是放假五天,五天都通宵达旦狂欢。”
刘传录说,元宵节是宋朝人的狂欢节,全国上下到处是灯的海洋。根据《水浒传》中的描述,元宵节时各地州府把自己最拿手的灯送到东京展览,梁山劫去莱州进贡的五架灯,其中的“玉棚玲珑九华灯”就是“上下通计九九八十一盏”的组灯。
此外,元宵节也是一个服装穿戴展示秀,其中,全民戴花是一大亮点。“宋江等人正月十一进京赏灯谋求招安,东京城到处‘往来锦衣花帽之人,纷纷挤挤,各有服色’。柴进、燕青在东京酒楼上,‘凭栏望时,见班直人等多从内里出入,襆头边各簪翠叶花一朵’,一位姓王的班直告诉他们:徽宗给每个班直‘皆赐衣袄一领,翠叶金花一枝’,原来戴在头上的翠叶金花是进出皇宫的通行证。”
元宵节里的吃喝玩乐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
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曰元宝。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论,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工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高粱米面等。
元宵节少不了的就是赏花灯、猜灯谜。
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中国最大的一次灯谜盛会是1979年在南京举行的“九城市灯谜会猜”,设有灯谜上万条,3天里参加的人次达2万多人。
其他网友观点
元宵节是春节后的第一个节日,是农历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如果说腊月23日(南方24日)小年是春节活动的开幕式,那元宵节就是春节活动的闭幕式。
元宵节是中国多个情人节中的第一个情人节,每19年与西方的“2.14”情人节握手一次。如果说人的青春期从15岁萌动,到85岁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么人生有4次机缘参与中西情人节的联通。其中一次太小,一次太老,真正能享用的只有两次。情,是人类共有的灵魂。人,因情而出生、因情而生存、因情而生活,悲欢离合都是情。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乃至每个不同的个体,对情的解读和表达方式却千差万别,既有生物学上的不同,更有文化上的差异。中国古时男女授受不亲,尤其女孩子难出深宅大院,而元宵节却可以观灯游玩“闹元宵”,这个“闹”字,并不逊色于现代人的狂欢。且看我们的古人是如何理解元宵节情人约会的。宋代欧阳修《生查子 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流泪了,等待无果,痴情无奈。
元宵节亦称灯节。赏灯习俗始于汉,盛于唐,已沿袭2000多年。原始人类的火把是伟大发明的第一盏“灯”。自汉唐以来,因材质、样式、用途、工艺之不同,灯的种类已无以计数,光源和控制技术也早已进入数字时代。但无论怎么发展,灯还是灯,与火把之光并无本质的区别。值此元宵灯节之际,恭送您“六福灯”:一作江海航标灯,任凭风浪雾霾生;二作飞行地标灯,亮在高处灿若星;三作道旁照明灯,照亮自己照他人;四作装饰霓虹灯,多彩生活乐津津;五作禅寺佛前灯,不修今世修子孙。六作互联五G灯,万物纠缠都是情(都不清)。生命就是一盏灯,闪烁明灭在自身;若得亮灯200年,日日念诵舍得经。小女子在此恭祝您和家人元宵节快乐!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传统元宵节的习俗是什么?.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