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译注读后感 哪个出版社的《论语》版本比较好?

网友提问:

哪个出版社的《论语》版本比较好?

优质回答:

版本好坏取决于用途。据嘉会了解,全国出版社没出过《论语》的,怕是很少了。三十多年来,嘉会总爱逛书店,现在是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世纪出版、文物出版社和新华文轩网的优质客户。全国出版社的《论语》可谓汗牛充栋,各有不同的市场定位,也适用于不同的读者群。

我女儿见我讲《论语》故事,在哥哥书柜里也刨出本课外书《论语》去读。我不会以我的专业眼光,认为孩子读的《论语》版本就不好。各种繁体竖排的注疏本,拿给她也看不懂呀。该书文字通俗、浅显,较为准确,是个好普及本。适合自己的版本才是比较好的。

嘉会简单介绍下儒学、《论语》发展史,希望各个层次的国学爱好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版本。读书的目的,当然在于思在于行,所以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典。并不在于读什么,而在于借助经典的引导去反观现实,并能用最贴近现实的语言、方法去处理事务。我这个观点,其实有管子为政的味道:“论(政令)卑(通俗、简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的味道(引自《史记?管晏列传》)。

汉唐是“五经”的时代,宋以后是“四书”的时代。早期儒家经典推动中国古代社会进入“黄金时代”;程朱理学割裂了儒家与社会的广泛互动,形而上的教条成为读书人的禁锢和枷锁

诗、书、礼、易、春秋,叫作“五经”,都由孔子编订。从三代、先王之治到春秋礼崩乐坏,孔子的思想贯穿其中,也提供了士子积极入世、匡扶天下的广阔视野、鲜活样板和圣贤情怀。那时的儒家多心胸天下的悲情英雄,建功立德、著书立说者层出不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才是汉唐读书人的主流声音。

北宋程颢、程颐兄弟大力倡导“四书”,认为《论语》《孟子》是最重要的文献,《大学》是“初学入德之门”,《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南宋绍熙元年,弟子朱熹在漳州汇集刊刻《四书》。《大学》《中庸》的注释叫“章句”,《论语》《孟子》的注释叫“集注”。元代延佑年间恢复科考,从朱注《四书》中出题,明、清沿袭而成“八股文。”

所以我说:“五经”的精华在于“春秋大义”,“四书”的要决在“朱注”。国家图书馆珍藏的铁琴铜剑楼蔵本(宋嘉定十年当塗郡斋刻),应该是现存最老的《论语集注》了,具有不可替代的版本学、校刊学的学术价值。现国家图书馆岀版社已出影印本:

《论语》形成简史和清以前的六大经典刻本、五大注释本

《论语》是记述孔子言行的主要材料。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撰而成,从书中内容可以断定其成书于战国初期。据《汉书?艺文志》,汉初有《古论语》《齐论语》《鲁论语》三个本子和流派。《古论语》汉景帝时发现于孔子旧宅墙壁中,为古文;其他两家为今文。张禹据《鲁论语》的篇目,兼采齐说,择善而从,完成《张侯论》。东汉末郑玄继《张侯论》,参照古论语和齐论语整理并作注,成为现行各本的祖本。

汉代《论语》已成为学者必读书,但尚未入“五经”;唐开成年间刻石于国子监,成为“十二经”之一。至宋,《孟子》始列经部,“十三经”成型。南宋以前,经、疏单行,绍熙年间最权威的“十三经”注、疏合刊本问世,后复有十行本。明嘉靖中据十行本重刻成闽本,万年间据闽本重刻监本,崇祯时据监本重刻毛氏汲古阁本。清初有武英殿本,后阮元以十行本校他本,重刻《十三经注疏》,号为善本,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刻本。现上海古籍出版社《十三经注疏》影印于阮刻本,包装上乘,价格甚至仅与它社单行本差不多,阮元《校勘记序》也有补入。在世纪出版活动期间,嘉会特价收入,分享一下:

历代学者研读,注释、考证之书汗牛充栋,以三国魏何晏的《论语集解》、南北朝皇侃的《论语义疏》、北宋刑昺的《论语疏》、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和清刘宝楠的《论语正义》最有影响。何晏的《论语集解》实五人共撰,汇集了两汉至三国孔安国、包咸、马融、郑玄、陈群、王肃等诸家之说,保留了几个古本的原貌。皇侃的《论语义疏》是对何解的注解,“为后学所宗”。刑昺疏是何解的疏证,“剪皇氏之枝蔓,而稍傅以义理”,且侧重章句训诂。朱熹《集注》主要是阐发理学思想。刘宝楠正义也是注释何解,但采集了清人注释、考证,注重训诂、考订,代表了旧注的最高水平。

古本不可求,有上古《十三经注疏》和中华书局《论语正义》、国图朱熹《集注》,古本也已无缺。

民国程树德的《论语集释》和现代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杨逢彬的《论语新注新译》

《论语集释》成书于抗战时期,实为中国读书人不屈不挠精神的写照。所引书目自汉到清,凡六百八十种,考证无所不包,所以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收入其中,位列首种。

语言学家杨伯峻为长沙杨氏集大成者,上承杨树达,精通小学经史,参与了“二十四史”点校,其对《论语》《孟子》《列子》《左传》的注释堪为经典,仅《文言文法》《文言虚词》《古汉语虚词》即享誉中外,成为学者工具书。《论语译注》1958年版,繁体横排,语言简炼、优美,书也很薄,中华书局有简体版。嘉会推崇这本书,的确是多个层次都适用的权威好本。

杨逢彬教授为杨树达先生嫡孙,新作《论语新注新释》在学界再起波澜。其以结构语法力图破解一百六十余例疑难词句,并且让“阳春白雪”具有“下里巴人”的形式,有口语化译注。

结论:中华书局所出的杨伯峻《论语译注》比较好

好书共读,@嘉会天下 与你同行,共同探讨中华历史文化!

其他网友观点

提出这个问题,首先一定不是做学术,所以可以去掉很多学术类的版本。

常见的版本里面去挑选,

首先是杨伯峻老师的《论语译本》,训诂工作做得不错,避免许多错误、不规范的注解,这是现代图书市场上常常出现的问题。

其次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以义理为中心,带有宋明理学的影响,明清以后中国读书人的教科书,皓首穷经,首先就是这本书,可以读。

最后我还是推荐使用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

在文字训诂,字词方面,这本书比较简省,不费太多功夫。

但是读一句,是一句,读一句有一句的收获。真正感受到大家对传统文化的深度解析,不是停留在文字上的解释,而且还可以感受到钱先生对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

这个译本没有失去论语本来的面貌,而且对现代人的阅读没有设置太高的门槛。你如果读完这本书,一定会感激孔子,感激钱穆先生。

其他网友观点

对专业朋友不作推荐,请谅!《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它的文字并不艰深,三言两语,温文尔雅,含蓄有致。如果您初读《论语》,希望下面这些版本可以帮助到你:

一、朱熹《论语集注》(商务印书馆)

它采用浅近的文言文,汇集了古人的一些精彩言论,只言片语,便剖析出孔子的思想精髓,适合有文言文基础的朋友。

二、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公认的《论语》入门较好的注本,这本书的解字解词力求简单易懂,不做过多的引申,让人读起来非常亲切。因成书较早,有些论说观点比较陈旧。

三、钱穆《论语新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今人著作中比较“正规”的注本,此版说是“新解”,其实不“新”。他参考了历代注本精华,以一个“儒者”语言表达了一个儒家的灵魂。

题外话:南怀瑾大师的《论语别裁》真心不推荐!大师很擅长发挥语言的魅力,确实有一些精彩的言语和奇妙的见解,但在对《论语》的训诂解析上,显得很不专业,甚至漏洞百出。初次接触《论语》的朋友,还是暂且放下南大师的这本专著吧!

其他网友观点

如果你说出版社,那么在古籍出版方面比较好的就是中华书局,上海古籍,上海人民,三联出版社。这些出版社都出版过论语,

中华书局出版过新编诸子集成和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其中就有杨伯俊的《论语译注》和程树德《论语集释》,朱熹《论语集注》。应当来说朱熹的注,简单明了,深入其中,但表达了太多自己的观点,未必符合论语本意。程树德的版本包含了清代以前的主要注释,足够丰富,但是竖排繁体,不是专业研究不推荐。杨伯俊有简体版本。对论语的各项研究比较到位,是使用量很大的论语注本

其他的三联出版社出版的钱穆《论语新解》,李泽厚《论语今读》也是目前比较好的版本,不仅解释论语的内容,也从他们的专业出发,表达对孔子的理解,一个是历史学家,一个是美学家。

上海古籍出版的论语译注就是比较简单普及性的,没有太多的深入讲解,想比于上面两家出版社,还是有所欠缺。现在的论语出版,还是有版权的,主要还是看作者在哪家出版社出版,要选的话就选中华书局和三联的。

其他网友观点

中华书局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

其他网友观点

最近正好在读论语,在书店里比较了几个版本的论语,有中华书局的,有三联的,有上海古籍的,最后买的是中华书局的杨伯峻的。可是读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地方不是很清楚,有两方面:一是有些字的读音杨版里没有,无法正音;二是翻译,有些地方没有,有些地方待商榷。所以,之后去读了朱熹的《论语集注》,有些问题得到解决。又读了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觉得还是钱先生译的较正,较全。前两天在三里屯的三联书店看到了一本台湾三民书局出的《新译论语》非常棒,重新做了归纳编排,唯一不足的是不是足本的新译,有删减。

接下来谈谈读书心得,开始读论语时,不要看什么版本的,找个原版的,自己先读,先依照自己的理解去读,然后看朱熹的论语集注,对释义与自己的理解一一对照。然后再看今人版的注释版的,首推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这样下来就基本读通了。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哪个出版社的《论语》版本比较好?.jpg”/>

与论语译注读后感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