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的诗 《春江花月夜》被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妙在何处?

网友提问:

《春江花月夜》被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妙在何处?

优质回答:

《春江花月夜》,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千百年来令无数读者为之倾倒。”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正是文学家闻一多先生给予它的最高赞美。想必读过此诗的人,亦能够感受到它的唯美。春、江、花、月、夜,五种事物,恰恰正是人生中最美好事物的集中体现,因而读来引人入胜。

全诗分上下两篇。虽然围绕春、江、花、月、夜,但个人认为还是以月为主体。因为诗中皆以“月”字为流转,15个”月”字通贯全文。或许作者也是觉得,只有在月光的照耀下

,拉开”春江花月夜”的整幅画卷,才能呈现给读者高雅的意境,使人沉醉吧。

诗中上篇,从”春潮江水连海平”到”但见长江送流水”,已经写尽五种事物。所以下篇,作者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落叶摇情满江树”,写满了男女相思的别绪离愁。而它的更妙之处在于,诗人用”花林”、”流霜”、”白沙”、“江月”创造出的美妙仙境,让人不尽联想到那极具幽静之美。”落花”、”江水”、”流春”、”斜月”,衬托出的离人凄苦的孤寂心情,同样让人觉得情韵袅袅,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中宗神龙年间以文词俊秀驰名。可其存世的诗作仅两首,而这首也就成为了他脍炙人口的代表之作。

题外话

《春江花月夜》,妙处很多,读后会让你联想很多。它的热烈深沉,回环反复,层出不穷,即婉转又优美,堪称绝唱。本人也是写至此还有些意犹未尽。又恐篇幅过长,造成您的视觉疲劳。止于此吧……

其他网友回答

唐诗《春江花月夜》是初唐诗人张若虚的名篇,上学时背过,开始感觉篇幅这么长怕是很难背下来,有一次找了一个月亮升起的夜晚,去长江边一边看着天上的月亮一边背诗. 一个晚上基本就背下来了。

春天的江水浩浩荡荡与大海连成一片,潮水托起一轮明月,皎洁的月光照着开满鲜花的江岸。

初唐时候的扬州,江边一定很空阔,没有现在这么多高楼,诗人一边踱步,一边举头望明月,“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是什么人最早到江边来看这轮明月?这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开始照着像我一样在江边散步的人呢?怎么也找不到答案,诗人走着走着不觉思绪万千。那些远游的人现在都在哪里?那些思归的妇人只能守着梳妆台在明月照耀的楼台上看远去的飞雁,托明月寄去千万里的相思。

带着月色的江水向远方流去,月亮也将悄悄落下,远游的人啊,你会踏着月色归来吗?

《春江花月夜》通篇笼罩着离愁别绪和思古之幽情,读完便觉酣畅淋漓,不知今夕何夕……

诗念完了,再来看您的提问,《春江花月夜》被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其有何妙用? 《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孤篇盖全唐”,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首诗,也听说过这个评价。这种说法其实是后人从清末王闿运对其的评价里选取出来的。后来闻一多先生又赞它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个说法就这样传了下来。

个人认为,诗和画一样,它的妙处在于是否能触动你的内心,并引起共鸣,一首诗从初唐传颂到现在,不知打动了多少人。您提出这样的问题也一定是因为认真读了这首诗,并被诗的意境深深打动,对吗?

其他网友回答

《春江花月夜》被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妙在何处。回答了:《春江花月夜》是初唐诗人张若虚的佳作。它妙就妙在“幻影离情,缥缈悠逸,流畅婉转,精美绝伦。”说它是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一点儿也不为过。

《春江花月夜》篇幅很长,不妨给大家分享一下:“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明月。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染,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板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祝落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月落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首诗,虽然篇幅很长,但仔细分析。全诗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写景,第二部分写人。四句为一章节,每节一转韵,节节见章华。开篇:“春江潮水连海平,”四句为第一节。这节从月出写起,它的妙处是把描写的重点放在月色下的春江。春江水满,江海相连,月出潮生,在海天月色的衬托下,春江浩渺壮丽,美不胜收。紧接着第三句潮水,明月。。。春江在月光下波光粼粼,跳跃远逝,邈远迷茫。“何处春江无明月。”这一问,从景色,到人物的转折,给人遙思遐想,为下文探讨宇宙人生,月下游子,闺房怨妇,相思苦闷,埋下伏笔。

“江流宛转绕芳甸,”四句是第二节,呈上启下,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由春江,转到江流,芳甸,花林。。花林月色,相交不定。花光烁烁,如霰洁白,如霰闪闪,似真似幻,色彩迷离。。。。。天地,江月,景色与人,浑然一体,融合在一起,大自然景色纯净无瑕,作者的心情舒畅快慰。分不清楚,是大自然欣赏人,还是人欣赏大自然。这种无以伦比的美感意境,确实达到极致中的极致,顶峰中的顶峰 。

“人生代代无穷已”四句,诗人观景有感而发,目光从月亮移到江水,“但见长江送流水 ”诗人感叹人生短暂,轻轻的喟叹,淡淡的惆怅。因为作者,心中有爱,有期盼,所以虽忧伤而不绝望。

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开始,就是第二部分。主要是写月下游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可怜楼上月徘徊”写月下闺情。“此时相闻不相见。”游子想他的心上人,心上人也在想游子。望月思人,心有期盼,与心上人儿,早点儿能相见会面。

“不知乘月几人归”诗人感叹:如此花月良宵夜,有多少离人虚度了,又有几人能回家。“月落摇情满江树,”月有情,,树有意。此情此景,缠绵缱绻,无尽期。而人却天地分离俩相望。。。

江水流,夜将尽,花已落,月西斜,雾漫漫,春,江,花,月,夜。。。此情此景,正如清代人王尧衢对《春江花月夜》的评价:“余情袅袅,摇曳于春江花月夜之中,望海天而杳缈,感今古之茫茫,伤离别而相思,视流光而如梦。千端万绪,总在此情字内,动摇无己,将全首诗情,一总归纳其下,添不得一字,而又余韵无穷。”

我想,以上就是《春江花月夜》这首诗,绝妙的地方。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不妥之处,请您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是闻一多先生对《春江花月夜》的高度评价。闻一多还说: “如果刘希夷是卢骆的狂风暴雨后宁静爽朗的黄昏,张若虚便是风雨后更宁静更爽朗的月夜。”由此可见,闻一多先生对张若虚的推崇。那么,这首诗妙在何处呢?

第一妙:集合了世间最美的五个意象。这五个意象是: 春,江,花,月,夜。这每一个意象都很美,一下子集合五个,这不是美上加美吗?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幅又一幅美丽的画卷。

第二妙: 前半部分是山水诗与哲理诗的融合。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诗人触景生情,探讨了“人生”这个永恒的话题,那就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第三妙:后半部分则是爱情诗了。诗人触景生情后由景而人,自然而然引出了游子与思妇的离愁别绪。诗人写游子与思妇非常巧妙,是穿插交替进行的,“白云一片去悠悠”写游子,“青枫浦上不胜愁”写思妇,“谁家今夜扁舟子”写游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写思妇。就是你一句我一句,好像游子与思妇隔着时空在互动一样。写到这里之后,诗人又改变了方式,不再一句游子一句思妇,而是先用八句写思妇,后用八句写游子,然后全诗到此结束。这种情感的表达,可谓把“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表达得恰到好处。

在梦幻般美丽的景色中,在不绝如缕的思念中,春,江,花,月,夜,怎么不让人心醉神迷呢?难怪闻一多先生说《春江花月夜》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其他网友回答

《春江花月夜》全诗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王勃作为初唐最有才华的诗人,可惜英年早逝,只给后人留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类的好诗,但并没有引领唐朝进入诗歌盛世,现在有人趣言,如果王勃多活几年,也许没有后来的李白什么事了。

而当时名声不显,并不出众的张若虚以《春江花月夜》的磅礴之势给后来者提供了一个新奇又完美的典范。因为在这之前,诗人们或写山水风光,或写离情别绪,或写男女爱情等,可是张若虚在这首诗里以”春、江、花、月、夜”为载体,把写景,寄情,哲思等融在婉转回环,五彩缤纷的月夜里。

既有民歌的传统风格,又有新派律诗的格调,既有排比,顶针,叠词等的运用,又有大开大合,承前启后的巧妙衔接,读来富有节奏与韵律美,流转在唇齿间,萦绕在心尖上。

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水、江潭、江树,伴着明月、孤月、江月、初月、落月、月楼、月华、月明,并与春、夜、花、人巧妙结合,营造出无与伦比的梦幻镜像。江月历经千年沧桑而不变换,此诗久经传颂而万古流芳。

此诗升华的部分是透过明月对宇宙人生的探求与感悟,这在屈原的《天问》里有涉及,在之后的李白、苏轼等大诗人口中多有吟诵,可谓”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正是《春江花月夜》把我们人类对广袤神秘宇宙的思索融进了诗歌,才给了唐诗无穷的奥妙与力量。

《春江花月夜》正如诗人描绘的那一轮清雅的明月,照亮了盛唐诗歌的大道,也引领了千年诗意的繁荣。

??难怪闻一多先生说:“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又说“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春江花月夜》被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妙在何处?.jpg”/>

与闻一多的诗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