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是哪国人 战国四公子是哪四个人?他们有什么功绩?

网友提问:

战国四公子是哪四个人?他们有什么功绩?

优质回答:

战国时代,强秦崛起于关中,国力强大力压群雄。屡次击败关东五国。为了救亡图存,挽救国家,赵,魏,齐,楚四国都分别涌现了四个枭雄人物。他们分别是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楚国春申君黄歇。他们为了保家卫国,都采取广揽天下英雄为食客,从而从中挑选人才,文者出谋划策,武则领兵打仗,文武不济可以量才而用,以是天下称他们四个人为战国四公子,从而名扬天下!其中信陵君魏无忌和平原君赵胜是姻亲,魏无忌的姐姐嫁给平原君赵胜为妻。另外,魏无忌,赵胜,田文都是王室子弟,只有黄歇不是。

战国四公子排首位当属信陵君魏无忌,魏无忌是魏国第六任君主魏安釐王的异母弟弟。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战败后赵国四十万降卒被坑杀,赵国国力越来越虚弱。公元前257年,秦国大军包围赵国首都邯郸城,赵国灭亡迫在眉睫。以是平原君赵胜向信陵君魏无忌求救。魏安釐王就派晋鄙领兵十万救援赵国,秦国闻报派人出使魏国,警告魏国不要救援赵国。懦弱胆小的魏安釐王怕秦国报复,命令晋鄙只驻扎邺城观望形势。秦国围攻邯郸城日夜攻打,眼看赵国要灭亡了。信陵君魏无忌千方百计让魏安釐王出兵,魏安釐王都是不听。最后信陵君魏无忌听从食客计谋,贿赂魏安釐王宠妃如姬盗取兵符,从而在邺城杀死晋鄙夺了军权,十万魏军救援邯郸城,秦国无奈退兵。赵国才九死一生没有灭亡。

战国四公子第二位当属孟尝君田文。田文是齐威王之孙,齐宣王之侄。史记田文生于五月初五日,齐国风俗这个日子出生孩子不吉,以是田文父亲田婴就让妻子把他扔掉。但是田文母亲舍不得儿子,偷偷把田文养大,然后告诉了田婴,田婴很生气训斥道: 五月生孩子大了高过门户克父母。此时田文坚决抵制父亲迷信思想,大声说: 人的命运不是上天掌握的,如果我长高了,就可以把门修高!他父亲听了很惊奇田文的反应灵活敏锐,以是就接纳了他。田文从此广结人缘,招聘四方人才,终于继承家业。最令人称奇的是,田文曾在齐,魏,秦三个国家做过宰相。

战国四公子第三位就是赵国平原君赵胜。赵胜是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聪明贤能,人品贵重而扬名赵国。他礼贤下士,门下食客几千人。重要的是他情商高,很会公关处理人际关系,嬴的了信陵君魏无忌的友谊,把姐姐嫁给他。辅佐了两代君主,成为赵国有才干的宰相。长平之战后秦国兵围邯郸城,赵国危在旦夕之即,平原君赵胜发挥了他平时的人脉,先让信陵君魏无忌夺兵符发兵救援,后亲自到楚国求援,在门客毛遂帮助下获得了楚国的救兵,终于挽救了赵国。

战国四公子最后一个是春申君黄歇。黄歇是现在河南潢川人。他学识渊博,口才善辩。自比前辈苏秦,张仪。是战国末年有名外交家,政治家。他一生有二大功绩: 一,公元前298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巫郡,黔中郡,并攻破了都城郢都,楚国危亡悬于一线,黄歇不畏惧死亡,毅然决然出使秦国,以世子熊完为质说服秦国退兵,让楚国避免了灭亡。同时,他敏锐的押注在世子熊完身上,陪伴世子熊完在秦国为人质十年。二,公元前263年年老的楚顷襄王去世,黄歇判断形式准确,果断掩护世子熊完化妆潜逃回楚国,顺利继位史称楚考烈王。由此秦国放回黄歇,楚考烈王熊完封他为春申君,一跃成为楚国新宰相开始掌权。

其他网友观点

战国四公子是指魏无忌、赵胜、黄歇和田文。

在我国的战国时代末期,当时因为秦国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的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避免本国的灭亡,都想尽办法开始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以保卫国家的疆土,因此,养”士”之风颇为盛行。“养士”中的“士”包括:学士、方士、策士或术士以及各类食客。在这些人中,有些的确有真才实学,也为主家献出了良策。而大多数则是虚有其表、夸夸其谈之辈。

在这些养士的政治家中,最被世人称道的是: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他们被后人称为”战国四公子”(又称“战国四君”)。在他们中间,除了春申君黄歇之外,魏无忌、赵胜和田文都是君王的后代。

信陵君魏无忌

魏无忌是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是魏昭王少子、魏安厘王的异母弟弟。公元前276年,被封于信陵(河南宁陵县), 因此后人皆称其为信陵君。

魏无忌处在魏国走向衰落的时候,他以延揽食客的方式来辅政,并养士数千人,后来自成势力。他礼贤下士,运筹帷幄,曾在军事上两次击败强势的秦军,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的危局。

正是因为有了信陵君魏无忌,其他国家十多年不敢动魏国的心思。他还设计偷窃兵符假托皇命救助赵国,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信陵君窃符救赵”的英雄佳话。

但是,由于魏安厘王屡次对信陵君魏无忌猜忌与防备,他因而未能被国家予以重任。信陵君魏无忌著有《魏公子兵法》。

平原君赵胜

赵胜是东周战国时期赵国的宗室大臣,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他担任过赵惠文王和孝成王的宰相。他在仕途上的经历算得上是大起大落,因为他曾经三次离开宰相职位,又三次被官复原职。封地在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号平原君。

赵胜在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时任相,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之一。由于赵胜在诸多公子中最为贤德有才,因此门下食客曾多达数千人,众人都愿意追随于他。因此才在邯郸受困时得到敢死之勇士三千人,奋力击退秦兵三十里。后来魏国、楚国的救兵赶到,邯郸得以解围。

司马迁的《史记》中,将平原君赵胜与虞卿合立了《平原君虞卿列传》。此外,在《赵世家》《魏公子列传》《范睢蔡泽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鲁仲连邹阳列传》等史料中,也记载着有关赵胜的事迹。

春申君黄歇

春申君黄歇,嬴姓,黄氏,名歇,东周战国时期楚国公室大臣,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黄歇游学博闻,能言善辩。

当楚国太子完作为人质被送到秦国后,春申君黄歇以命相抵,随后设计将太子救回了楚国。楚国顷襄王死后,太子完登位,就拜黄歇为国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12县。从此黄歇辅国持权二十五年,说一不二,荣宠不衰。

史上关于春申君黄歇的死亡原因,史学家们尚有分歧。

一种说法是: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逝,春申君前去奔丧时,楚国权臣李园令人埋伏于棘门之内,杀死了春申君及其全家。

另一种说法是:据《越绝书》中记载,春申君是在楚幽王之时为幽王所杀。

孟尝君田文

孟尝君,名田文,自幼在临居家放牛,官至齐国宗室大臣。其父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少子、齐宣王的异母弟弟,曾担任齐威王时宰相一职,封于薛(今山东滕州东南)。权倾一时,谥为靖郭君。田婴死后,田文继位于薛,是为孟尝君,以广招宾客,以食客三千之众闻名于天下。

孟尝君田文在前期联合诸侯进行“合纵”对付秦国,对齐国的霸主地位的崛起与巩固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只是,“人无完人”,到了后期,田文因为度量不够大,他几乎亲手毁了由他一手缔造起来的帝国。

结语

战国时期的四位公子,若是当初没有广招门客,他们也不会得到对国家有益、能战胜敌国军队的良策。后来他们都因为得到了众多贤士的支持而闻名一时,也因此才对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由此,也看出他们四位都是具备一定格局的人。眼界放宽,才会看得远。如果只是患得患失、斤斤计较的人,那就跟普通的市井小人毫无区别了。因此,想做大事者,必定把眼前的“得失”不会看得太重。

四公子对贤士、对人才的重视,在他们的一生中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他们也因为“知人善用”而流芳百世,同时,也对后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士者得民心。”这句话果然不假。

不知朋友们对于这四公子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探讨。

(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网友观点

战国时期,秦国在商鞅变法和张仪的智谋之下越来越强大,而秦国的强大也令众诸侯国胆汗,于是众诸侯国中均有一些贵族开始网罗人才、招揽宾客,以此壮大自身力量,对内维护自己的势力以对付政敌,对外与敌国作政治、军事上的斗争,可谓是战国时期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有战国四公子之称的: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与春申君。

信陵君:魏无忌

魏无忌为魏昭王幼子,号信陵君,乃战国四君子之首。

(信陵君魏无忌画像)

魏无忌生活的时代是魏国正走向衰败的时期,大魏武卒风光早已不在,所占秦河西地区也被秦国夺回,与齐国马陵一战大败,大将庞涓战死其中,魏国从此沦为二流国家。

(堪称当时最强战力的大魏武卒)

就在此青黄不接之时,魏国出现了一名天才,那便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魏无忌。

魏无忌因被封于信陵(今属河南商丘),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在魏国走向衰败之际,魏无忌效仿“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的辅政方法,广招门客,一度有数千人在其门下,受其供养。这其中有足智多谋的谋士、有力大无穷的力士,也有许多有特点的人,虽不一定都有用处,但他们有一点是共同的,那便是有“为知己而死”的勇气,魏无忌就是他们的知己、伯乐。

“骥于是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战国策·楚策四》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史记·刺客列传》

魏无忌凭借自己的礼贤下士,才能使天下的士人皆投其门下,才能两度击败强大之秦国。

魏无忌两度败秦:

公元前260年,秦国在长平之战中大败赵国,武安君白起坑杀了赵国四十万降卒,在这种情况下的赵国无力再与秦国抗争。次年,秦国再派大军攻赵,一路打到邯郸城下。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赵国平原君请魏无忌出兵救赵。

(长平之战中被杀戮的赵国降卒)

平原君赵胜向魏王求援后,魏安釐王派晋鄙领兵十万前去救赵。秦得此消息后,威胁魏王说:

“我攻下赵国,只是早晚的事,诸侯中有谁敢救赵国的,拿下赵国后,一定调兵先攻打它。”

安釐王是一个无能之辈,听闻此言后更是惊恐,便命晋鄙守而不发以观望形势如何。但赵国的形势之恶劣已不容许如此,于是平原君赵胜多次向魏无忌求援,先述说魏无忌之信义,再从情感上着手(魏无忌的姐姐与赵国联姻),最终打动魏无忌。

但此时还有一个难题,那便是兵权。魏国之主始终不是魏无忌,若是魏王不允,魏无忌也没有办法。而魏无忌的门客侯嬴向魏无忌献计,可夺晋鄙兵权后率军救赵。

(侯嬴献计信陵君)

侯嬴本是大魏一守门老卒,魏无忌因知其谋而多次礼贤下士,这次侯嬴献计,虽保魏无忌之名,却惹怒魏王,在魏无忌夺取兵权后,侯嬴便面向北边(魏无忌在北)而自刎了。

魏无忌夺兵权后,率大军前去救赵,果然,秦军撤军,邯郸得以解救。从此,平原君赵胜再也不敢与其争锋,赵孝成王只能感叹:“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

自此,魏无忌因夺兵权一事而留在了赵国,直到秦国伐魏时方才出山。魏无忌虽是魏王的弟弟,但魏王从未信任过这个弟弟,因为魏无忌的能力太强了,强到让魏王害怕。

不过秦军比起魏无忌来,还是秦军更可怕一些,因此魏王派人请魏无忌回魏。而众诸侯国听说魏无忌回魏国任上将军后,纷纷派兵支援,于是魏无忌率联军又一次大败秦国,直打到函谷关下,秦军闭关而不敢出。

孟尝君:田文

田文即孟尝君,齐威王田因齐之孙,宰相田婴之子,战国四君子之一。

(孟尝君田文画像)

田文先后出任过三国宰相,其能力不可谓不高,在养士之风盛行的战国时期,开大规模养士风气之先的,无疑就是齐国的孟尝君田文了。

田文或许算是最开始就命运多舛的那类人吧,其父田婴曾视五月出生的田文为不详,于是不许其母将其养大,但母亲不忍,还是偷偷的将田文养大,虽如此,田婴对此子还是比较厌恶,直至一日,田文与田婴对话,这场对话展现了田文的智慧,也改变了他的一生。对话如下:

久之,文承间问其父婴曰:“子之子为何?”曰:“为孙。”“孙之孙为何?”曰:“为玄孙。”“玄孙之孙为何?”曰:“不能知也。”文曰:“君用事相齐,至今三王矣,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今君后宫蹈绮縠而士不得褐,仆妾余粱肉而士不厌糟糠。今君又尚厚积余藏,欲以遗所不知何人,而忘公家之事日损,文窃怪之。”——《史记》

这段话的意思大致就是,田文说田婴身居高位这么多年,既没有招揽四处贤士,也没有使国家强盛等等。田婴听后,从此改变了对田文的态度,并让其主持家务,后又立田文为世子以继承其爵位。后来,田文果真继承了爵位,被封于薛邑。

之后,田文依仗着父亲留下来的丰厚财产,在其封地薛邑广招各国人才,无论忠奸善恶,一概来者不拒,甚至一些作奸犯科之徒也跑来寻求庇护。就这样,孟尝君的门客越来越多,号称“食客三千。”

孟尝君田文的名声就这样传遍战国,先后有秦、齐、魏三国君主请田文任本国宰相,而他最大的功绩就是率领三国联军大败秦军而攻破函谷关了。

(孟尝君田文率军伐秦)

公元前298年,孟尝君率领齐、韩、魏三国之兵,攻入秦国的函谷关,到了盐氏。秦国求和,以山西临汾之西南的武遂还给韩国,今风陵渡所在之地的封陵还给魏国。

平原君:赵胜

赵胜号平原君,赵武灵王之子,赵惠灵王之弟,因贤能而闻名于世。

(平原君赵胜画像)

赵胜曾三度任赵国宰相,同样以养士而闻名,如其门客毛遂(毛遂自荐),曾自告奋勇同赵胜游说楚国出兵援赵,在秦军伐赵、邯郸告危之际,赵胜以一纸书信劝得信陵君夺取晋鄙兵符援赵(信陵君段已介绍过),最终大败秦军而解邯郸之围。

春申君:黄歇

春申君黄歇是战国四公子中唯一一位非王室贵族身份的,官至楚国令尹。

(春申君黄歇画像)

春申君黄歇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战国四公子中第一位的。黄歇年轻时曾四处拜师游学,因见识广博、辩才出众而得“楚顷襄王”的赏识。后秦楚相争,两方和解后,楚国留太子熊完与黄歇于秦国为质子(人质),在楚顷襄王病重之际,黄歇不顾自身安危,以移花接木之法使熊完得以逃回楚国继承王位,后被放回后,熊完已继承王位,称“楚考烈王”,而黄歇也得新王赏识,被任命为“令尹”(如同宰相的职位),封为“春申君。”

这一段故事与吕不韦“奇货可居”是何其相似,黄歇成为令尹后,在内招贤纳士,与另外三君相争;对外穷兵黩武,北征灭鲁,收鲁国之地归楚。后在平原君赵胜与其门客毛遂的游说下,带兵援赵而解得邯郸之围,从此黄歇之声威名震天下。

结束语

战国中期,在强秦的压力之下,众诸侯国中均有一些贵族开始网罗人才、招贤纳士,以此来增强自身力量,对内可以维护自己的势力对付政敌,对外可与敌国作政治与军事当中的斗争,其中最闻名者,又莫过于信陵、孟尝、平原、春申四君。

此四君为人贤明、礼贤下士,无一不养士数千人,四人争相纳士,他们对人才的重视以及用人的方法,一度使天下士子趋之若附,战国四公子之名流传千古,不得不称为佳话。

但他们养士虽名为国家利益,其实是为个人私利,以致于位高权重而功高震主。

李宗吾曾评孟尝君挂着仁义道德的招牌来网罗人才,然后借助这些人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其为齐国王室,又曾任齐国宰相,却能在齐国危亡之际(乐毅伐齐)率魏国大军伐齐,真的是“无君无父”之徒。再看孟尝门下,无论是民间贤良之士,还是打家劫舍、为祸乡里之人,因惧罪而投入孟尝门下,而孟尝竟也全部安置,也难怪荀子说孟尝君:“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

再观平原、信陵,受君王忌惮而不得不归于乡里,整日饮酒放纵以消君王忌惮之心。

范文正曾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国,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

而四君身居高位而不敢为国家谋取利益,只懂得如何明哲保身以保住身家性命。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况王室贵胄?也难怪古人曾说:“四君中除春申君外,皆是尸位素餐之徒。”

其他网友观点

战国时期四位有名的政治活动家,皆以礼贤下士而闻名于世,他们分别是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时称“战国四君子”。

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号信陵君,战国四君子之首。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嫠王的异母兄弟,他为人仁厚并礼贤下士,因为有他,其他国家十多年不敢动魏国的心思。设计偷窃兵符假托皇命救助赵国,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信陵君窃符救赵”的英雄佳话。

赵国的平原君赵胜(约前308年-前251年),战国四君子之一,赵国贵族。赵武灵王之子,惠文王之弟。因贤能而闻名。封于东武(今山东武城),号平原君。倾其家有,犒赏食客,得敢死之士三千人,击退秦兵三十里。不久魏国、楚国的救兵赶到,邯郸围解。

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前314-前238年),战国四君子之一,以辩才扬名,四君子中唯一不是王室之中的人。楚国太子完作为人质到秦国,被扣留了下来,春申君以命相抵,设计将太子救回楚国。楚国顷襄王死后,太子完登位,就拜黄歇为国相,封为春申君。从此黄歇辅国持权二十五年,说一不二,荣宠不衰。

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前279年):妫姓,田氏,名文,战国四君子之一。是齐威王的孙子,齐国宰相田婴的庶子。被任为魏国宰相,后联合秦、赵等国攻破齐国。从此,中立于诸侯国之间。

其他网友观点

战国四君子是指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这四人虽然号称君子,但是,名声与成就不一。不过,他们都豢养了大量的食客,好听点就是门客。他们由于手下的门客较多,不乏有些本事的,因此,他们也得以左右时局,揽风云之胜。

一、信陵君魏无忌,两次解救魏国,反被自己的魏王哥哥毒死

信陵君魏无忌,魏国人,被誉为四君子之首。他是魏昭王的小儿子,当时的魏安嫠王,是他的异母兄弟。他是四君子中名声最好,也是最为贤明的。魏国因为有魏无忌的存在,其他六国在打魏国的主意时,都首先要考虑一下魏无忌。如果魏无忌不高兴,后果很严重。当时的魏国,已经不是战国之初的魏国,可以随便欺负秦国。魏安嫠王的魏国,是随时被秦国欺负的主。秦王一不高兴,魏安嫠王就胆战心惊。没办法,谁让魏国离秦国那么近,首当其冲。即便如此,魏国因为有魏无忌的存在,竟然两次击败过强大的秦军。谁让秦军惹魏无忌不高兴呢,魏无忌不高兴,他手下的门客就不开心。他们一不开心,就敢组织敢死队,战斗力相当猛,连善战的秦军都害怕。

由于魏无忌实在太厉害,魏安嫠王非常忌惮他这个弟弟。秦王也利用魏安嫠王的这个心思,对他施了离间计,结果魏无忌被自己的魏王哥哥毒死了。魏无忌一死,魏国成了天天挨揍的主,谁让魏王这么蠢呢。

二、平原君赵胜,贪一时之利,引发秦赵长平之战

平原君赵胜,在四君子中有些才名。他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他的哥哥,是当时的赵王惠文王,一个敢饿死自己父亲的厉害角色。赵胜活在这样一个赵王之下,却活得有滋有味,想必他还是有些本事的。他的门客之多,并不下于信陵君魏无忌,他手下的门客也组织过敢死队,吓退过秦军。

只是平原者,是个贪小利而忘大局的家伙,为了一时的小便宜敢拉整个赵国下水。秦国大将白起攻打韩国,使韩国的上党处于存亡之间。上党太守准备投靠赵国,拉赵国下水对抗秦国。如此大事,赵王自然要咨询君臣的意见。由于平原君的名声比较好,赵王对他的意见非常重视。赵胜说,上党这块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又是白白送上门的,不要就是傻子。赵王就听从了他的意见,于是,秦赵长平之战拉开。赵国40万大军,被白起活埋。有了这一战,平原君的本事再大,也被掩杀了。蠢货至极!

三、春申君黄歇,吕不韦效法的对象,可惜所谋者大,顾虑不周

春申君黄歇,属于楚国的贵族,不像其他三位君子出身于君王之家。

黄歇,很有才名,是个辩士,楚王经常派他出使各国,博得了很大的名声。他性格上比较宽容,喜欢养士,闻名于当时。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攻打楚国,形势危急。春申君一马当先,说服秦昭襄王退兵,看来他的辩才并不下于张仪。

楚襄王病危,春申君抓住时机迎来了在秦国为人质的太子,成功逃回楚国当上了国君,成为了大大的功臣。继位的楚考烈王,拜他为相,他的官职到达了顶点。并且率军,灭亡了孔子的老家鲁国,使楚国的地盘大大扩展。

只是楚考烈王没有子嗣,春申君打起了小九九。他暗暗娶了赵国人李园的美女妹妹,等到她有身孕的时候,献给了楚考烈王。楚考烈王也因此有了儿子,并且高兴之下,封儿子为太子。春申君立马成了窃国大盗。后世的吕不韦,应该效法的春申君,多好的样版。只是李园凭借妹妹的裙带关系,掌握了大权,他不想让春申君的计划得逞,于是,派死士谋杀了春申君。春申君大计不成,反成为了笑柄。

四、孟尝君田文,鸡鸣狗盗的首领,联合其他国家差点灭了生养他的齐国

孟尝君田文,本事不大,在四君子中的名声十分大。他曾经一度担任过齐国的相国,连秦王都请他担任秦国的国相。只是他名声实大,才能实小。他手下的门客虽然有很多,但是真正有才能的寥寥无几。最出名的属给他买义的冯谖,其他的门客大多是蹭吃蹭喝的家伙,其中不乏鸡鸣狗盗之徒。不过,也多亏了这些鸡鸣狗盗之徒,才使他成功离开了虎狼之秦。

后来,齐愍王妒忌田文,想除掉他。田文在门客的帮助下,成功逃到了魏国,又成为了相国。这家伙的官运,就是这么棒。他为了报复齐愍王,索性串通了燕国、赵国、魏国、楚国,还有秦国,组成五国联军,在大将乐毅的带领下,差点灭掉了生他养他的齐国,真是愚蠢透顶。

其他网友观点

战国四公子指的是战国时代末期的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在人才辈出的战国这四人的出现可以说带来了不少的亮点,战国四公子中谁更加厉害一点呢?

一、信陵君魏无忌

魏无忌,号信陵君,战国四君子之首,魏国第六个国君魏安釐王魏圉的异母弟,由他汇集手下门客思想言论编纂成《魏公子兵法》。

魏无忌处于魏国走向衰落之时,魏国自梁惠王魏罃时的马陵惨败后,国势衰落,江河日下,而西邻秦国经商鞅变法、张仪略地,在列国中突起,有兼并六国之势,没有一个国家敢真正抗御秦国,魏国毗邻秦国,受秦害较深。

他效仿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的辅政方法,延揽食客,养士数千人,自成势力。他礼贤下士、急人之困,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危局。

但屡遭魏安釐王猜忌而未能予以重任。为离间信陵君和魏王的关系,秦王派人持金万斤到魏国行贿,找到晋鄙的门客,叫他们诋毁信陵君。

秦王又几次派人假意祝贺信陵君,问他是否已经做了魏王。魏王因听信谗言,心生疑窦。信陵君则推说有病,日夜以酒色自娱。如此四年,被魏王赐予鸩酒毒死。

平原君赵胜

赵胜,战国四公子之一,赵国贵族。赵武灵王之子,惠文王之弟。因贤能而闻名。封于东武,号平原君。

他礼贤下士,门下食客至数千人,和朋友关系处理的很好。但不注意礼貌对待平民,后在一名门客的指导下和平民搞好了关系,威名大震。初为赵惠文王之相,赵惠文王死后,又为赵孝成王之相。

赵孝成王七年,秦军进围赵都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向魏和楚求援。九年,食客毛遂自告奋勇,同平原君去楚国求援,说服了楚王,派春申君率军救赵。此即“毛遂自荐”。

援军到来之前,邯郸城内兵困粮尽,平原君尽散家财,发动士兵坚守城池。直到楚军和魏信陵君援兵赶到,解邯郸之围。赵平原君虽立大功,却不向赵王请封。

有一次和秦昭王喝酒,秦昭王想让他杀他的好友魏相魏齐,但他却厉声拒绝了。赵孝成王十五年卒。武安君记叙:“至于平原君之属,皆令妻妾补缝于行伍之间。臣人一心,上下同力,犹勾践困于会稽之时也。”

春申君黄歇

春申君,名黄歇,为战国时期楚国公室大臣,曾任楚相。黄歇游学博闻,善辩。楚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春申君明智忠信,宽厚爱人,以礼贤下士、招致宾客、辅佐治国而闻于世。

楚襄王时,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带兵打败韩国和魏国后,联合韩、魏两国共同讨伐楚国,形势危急,楚襄王派能言善辩的春申君出使秦国,说服秦昭襄王退兵。

楚襄王病重,春申君设计使留在秦国作为人质的楚太子熊完逃回楚国即位,即楚考烈王。楚考烈王任他为相。在秦军围攻邯郸时,春申君带兵救援。后又为楚北伐灭鲁。

当时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以此为忧。后来,春申君娶赵人李园之妹。李园之妹有身孕后,献于楚考烈王,生子被立为太子,而李园之妹被立为王后。李园因此逐渐掌握大权,蓄养死士,欲杀春申君。考烈王病死后,李园令人埋伏于棘门之内,杀死春申君及其全家

孟尝君田文

孟尝君,妫姓,田氏,名文,中国战国四公子之一,齐国宗室大臣。其父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幺儿、齐宣王的异母弟弟,曾于齐威王时担任军队要职,于齐宣王时担任宰相,封于薛,权倾一时。田婴死后,田文继位于薛,是为孟尝君。孟尝君以广招宾客,食客三千闻名,同时也是权倾一时,孟尝君死后,葬于薛国东北内隅,与其父亲的墓冢东西排列,为古薛“四门八堌堆”之中两大堌堆。

信陵君魏无忌位列四公子之首,其能力也都在其他三位之上,除了个人品质上的无可挑剔之外,为了拯救赵国苍生甘愿接受客死他乡的结果,说明此人忠肝义胆,尤其是在魏国国君犹豫不决时,明白赵国一旦灭亡,魏国也将活不长的道理,表明了信陵君长远的战略眼光,此外还有冷静沉着,善于用人等特点,也都给他加了不少分。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战国四公子是哪四个人?他们有什么功绩?.jpg”/>

与孟尝君是哪国人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