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范仲淹简介及代表作品?
优质回答: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苏州人,毕业于应天府书院。他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1015年苦读及第,受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庆历三年(1043年)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被贬出京,1052年,改知颍州,于途中逝世,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
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的成就:州县办学;戍边御敌;庆历新政;立言立德。
范仲淹的代表作品:《范文正公文集》,《淮阳学舍书怀》《岳阳楼记》等。
其他网友回答
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宋朝苏州人。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死去了,因为家里贫穷,母亲不得不带着他改嫁了人家。范仲淹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成长,他在一座庙里居住、读书,穷得连三餐饭都吃不上,每天只得熬点薄粥充饥,但是他仍旧苦学不辍。有时候,读书到深更半夜,实在倦得睁不开眼,就用冷水泼在头上,去除倦意,继续攻读。
大中祥符年间,范仲淹中进士。入仕后,他关心百姓疾苦,政绩显著。天圣初他任泰州兴化令,主持修筑捍海堰,世称”范公堤”。
范仲淹最初在朝廷当谏官,因为看到宰相吕夷简滥用职权,谋求私利,就向宋仁宗大胆揭发。这件事触犯了吕夷简,吕夷简怀恨在心,诬陷范仲淹结交朋党,挑拨君臣关系。宋仁宗听信了吕夷简的话,贬谪范仲淹去了南方。直到西夏战争发生以后,才把他调到陕西去防守边境。
范仲淹在宋夏战争中屡立战功,宋仁宗觉得他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这时候,宋王朝因为内政腐败,加上在跟辽国和西夏战争中军费和赔款支出浩大,财政极为紧张。宋仁宗就把范仲淹从陕西调回京城,任命他为副宰相。
范仲淹回到京城后,宋仁宗马上召见了他,要他提出治国的方案。范仲淹知道朝廷弊病太多,不可能一下子都改掉,准备一步一步来。但是,禁不住宋仁宗一再催促,就提出了10条改革措施。
正在改革兴头上的宋仁宗看了范仲淹的方案,立刻批准在全国推行。历史上把这次改革称为“庆历新政”。
范仲淹的新政刚一推行,就在朝中引发了巨大波澜。一些皇亲国戚、权贵大臣、贪官污吏见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胁,纷纷闹了起来,散布谣言,攻击新政。那些原来就对范仲淹不满的大臣天天在宋仁宗面前说坏话,又说起范仲淹与一些人结党营私,滥用职权。
宋仁宗看到那么多的人反对新政,就动摇起来。范仲淹被逼得无法在京城立足,便立动要求回到陕西防守边境,宋仁宗批准了。范仲淹刚走,宋仁宗就下令废止新政。
一年之后,范仲淹的老朋友滕宗谅,重新修建当地的名胜岳阳楼,请范仲淹写篇纪念文章。范仲淹挥笔写下了《岳阳楼记》。在这篇著名的文章里,范仲淹提到:一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他的思想感情应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名言一直被后人传诵,而岳阳楼也因范仲淹的文章而名扬四海。
其他网友回答
范仲淹,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的成绩,可以说是他自己多年勤奋努力换来的。他两岁时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没有依靠,母亲改嫁长山朱氏。进入学堂后,他不分日夜刻苦学习,五年不曾解开衣服好好睡觉,常常发昏疲倦,就用冷水冲头洗脸,来督促自己读书学习。他是通过勤学成功的楷模。
范仲淹的作品有《范文正公文集》,北宋时刻印的范仲淹 诗文集,是现存最早的范集传本今藏北京图书馆。
散文集有我们非常熟悉的《岳阳楼记》。这篇文章通过岳阳楼的景色的描写,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成为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
范仲淹治理国家崇尚忠厚,勤政爱民,深得百姓爱戴。
他的诗歌作品很多,流世的有305首,这些诗歌或言志感怀,或关注民生,或咏物寄兴,都不同程度的展现作者伟大的人格操守。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他的一生坚守着大忠和大节,成为人们敬重的典范。
其他网友回答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范仲淹简介及代表作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