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拉达克位于什么地方?
优质回答:
吐蕃王朝崩溃后,西藏高原进入了长达400余年的割据混乱时期。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吐蕃王室后裔吉德尼玛衮在阿里的不让(普兰县)建立了古格王朝。
当吉德尼玛衮老去时,他裂土封王,将三个儿子分封各地,各自建国。
其中,长子贝吉德?日巴衮(通常简称贝吉衮)获封拉达王,以今日列城(今印控克什米尔列城)为中心,辖玛域、拉达(今日土和克什米尔)地方;
次子扎西德衮为普兰、亚孜王,辖古格、普兰和亚孜(今日尼泊尔之木斯塘);
三子德祖衮为桑噶三门、比地、比角王,主要辖古格以西,拉达以南今印度境内的桑噶、果松等地。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衮占三围”。
从此,象雄(羊同)地区改称为“阿里速古鲁孙”(意为阿里三围或阿里三部)。这是“阿里”一词的肇始,其意为吐蕃后裔的“属地、领地”。
随后,阿里地区组建了一个以古格为首的国家联盟。
拉达克虽然名义上是一个独立王国,但在其国家历史的早期,古格王国对其拥有近乎统治级别的影响力。
按照藏文史料《拉达克王统记》的记载,当时的拉达克被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上部拉达克靠近勃律,长时间被讲鞑靼语为主的克什米尔人控制。
这部分族裔因接近阿富汗,转而信奉了伊斯兰教,而下部拉达克则信奉佛教,保持了和西藏相近的风俗。
在很长一段时间的拉达克历史中,抵御上部拉达克穆斯林侵袭的工作是由古格王朝军队负责的。由此可见,古格王朝的强势地位。
早期的古格国家联盟,处于完全独立的状态。
既没有和西藏其他地区的政权发生多少联系,其版图也不隶属于西藏其他地区的政权。
但随着蒙古势力的崛起,元朝在西藏(乌斯藏)派驻军队维护驿路交通,两次提兵入藏打击反对者,并至少进行了三次以上的人口普查(括户)。
也就是从这个时期起,包括拉达克在内的西藏,被一起纳入了中国的版图。
随着古格王朝实力的衰落,渐渐做大的拉达克王国,开始侵袭古格的领土。
这便和当时居于卫藏的格鲁派甘丹颇章政权,产生了根本性的矛盾。
公元1679(清康熙十八年),拉达克和卫藏格鲁派政权在阿里爆发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战争。这场持续四年的战争,被称为“古格之战”,或“卫藏——拉达克战争”。
虽然战争初期,拉达克获得了一定的战场优势,但随着清朝以及蒙古实力派对格鲁派政权支持,拉达克的失败不过是迟早的事。
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钦点甘丹次旺(噶尔丹策旺)为统帅,领蒙藏联军大败拉达克军队,也给从未见识过骑兵冲锋的拉达克人,一个深刻认识蒙古铁骑的机会。
不甘心失败的拉达克王德登郎嘉,转而向印度的莫卧儿王朝求援。但一个新巨头的登场彻底改变了战争格局。
这个新入场的强人,就是纵横新疆草原的绰罗斯·噶尔丹。
历史就是这么有趣,这位蒙古准噶尔部的“博硕克图汗”,在康熙三大征中与康熙皇帝打得你死我活。
但在阿里,他们却分别成了格鲁派政权的帮手。
甘丹次旺在五千准噶尔铁骑的帮助下,兵围拉达克首都列城。公元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拉达克国王德登郎嘉,亲自到蒙藏联军的军营中叩头认罪,表示“愿意做任何被要求的事情”。
最后,双方在丁莫岗达成口头协议,再次明确了拉达克作为西藏政权的属国地位,还规定藏传佛教是拉达克的国教,王室不能信仰异教(伊斯兰教)。
藏文史料《颇罗鼐传》中记载:“历代神圣藏王,与拉达克王子洛桑白玛是西藏的近亲,特予抚慰,赐千余户,乃封为王”。
也就是说,至少在公元十七世纪晚期,拉达克依旧是西藏领土的一部分。
但到了十九世纪下半叶(1834年至1841年,清道光年间),在英国殖民者的支持下,查漠道格拉王室(锡克王国的属国)出兵侵略西藏,
因藏语中,将道格拉人称为“森巴”,故此史称“森巴之战”。
“森巴之战”,最终决定了拉达克的命运。
1834年(道光十四年)道格拉人入侵拉达克,占领拉达克及巴尔蒂斯坦全境;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道格拉人继续侵略西藏,与清军发生军事冲突,并最终与卫藏政权(注意是格鲁派地方政权)签订停火协议。
虽然,清朝保住了阿里的大部分地区,但拉达克却被生生割去,被并入了印度的多格拉土邦。
但道格拉人和格鲁派签署的协议之草率,不但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反而成了之后双方各执一词的理由。
因为,这份本来就没什么约束力的协议,分别由波斯文和藏文书写,但两种文字的内容存在很多出入,也没有规定以哪个版本为主。
难怪英国作家在《中印边境》一书中揶揄道:“仅仅这一点,就有足够的资料,可以使练达的外交家们辩论几代了。”
更有意思的,协议是由格鲁派的地方政权具名签署的,清朝驻藏大臣从未在上奏中提及此协议。
因此,身在北京的清朝皇帝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有过这么一个边境协议。新中国政府也从未表示,认可此协议。
1842年,在道格拉人的控制下,拉达克国王贡嘎郎嘉被废黜,绵延八百多年的拉达克王国灭亡。
1846年3月,道格拉人又被迫和英国殖民者签署了《阿姆利则条约》,其建立的查谟王国也逐渐沦为英国的附庸,包括拉达克在内的克什米尔地区落入英国人之手,成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
这成了之后印度,对拉达克地区提出主权要求的基础。
1947年,英国撤出印度次大陆,印、巴两国分治,克什米尔地区成了印巴相争的焦点,直接诱发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印巴战争。
其他网友回答
拉达克位于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三国交界的克什米尔地区东南部,面积45110平方公里,人口约26万,使用拉达克语和巴尔蒂语(藏语分支)以及乌尔都语,下辖列城和巴尔蒂斯坦,列城是其首府并建有列城机场。拉达克北面是喀喇昆仑山脉,南面是喜玛拉雅山脉,西南则是克什米尔山谷,全境介于海拔3000至6000米。
根据目前拉达克地区的的石刻遗存可以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这时雅利安人成为了当地最早的居民。大约在公元1世纪左右被并入笃信佛教的贵霜帝国,此后佛教经克什米尔逐渐传播到西拉达克,而此时的东拉达克则盛行苯教。公元644年兴起于西藏山南地区的悉勃野部首领松赞干布建立统一青藏高原的吐蕃王朝并开始向周边地区扩张;661年唐高宗李治在灭西突厥汗国后在西域地区设置州府:自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凡十六国,以其王都为都督府,以其属部为州县。凡州八十八,县百一十,军、府百二十六。在这一时期拉达克北部成为大唐王朝治下的疆土;而南部则为吐蕃控制。此后拉达克地区成为唐和吐蕃争夺的重要目标并在双方之间几经易手。
842年吐蕃王室发生内乱,一名王室成员尼马唝逃到拉达克地区并在这里建立了拉达克王朝,这是拉达克第一次以独立的政治实体身份出现在历史记载中。这一时期大量躲避吐蕃内乱的藏人迁入拉达克并随之将藏传佛教传入拉达克,被誉为拉达克历史上第二次佛教传播。尽管拉达克人建立了自己独立的政治实体,但在文化上仍大体被视为吐蕃诸部的一部分。公元1247年蒙古大汗窝阔台之子阔端邀请西藏萨迦派活佛萨迦·班智达在凉州同自己会盟,这次会盟最重要的产物就是《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正是这一文件向历史宣告、向世界宣告:西藏从此正式划入蒙元版图,西藏属于中国。1271年忽必烈在自己的汉族幕僚建议下仿照中原汉制建元称帝,与此同时忽必烈对全国各地的行政区划进行了重大调整:包括今天河北、山东、山西,以及河南和内蒙古的一部分由中书省直辖,在地方上设置有辽阳、岭北、甘肃、陕西、四川、云南、湖广、江西、江浙和河南江北十个行省,与此同时吐蕃旧地由宣政院管辖,同行省平级。而被视为藏地一部分的拉达克在这一时期同样隶属于蒙元宣政院管辖。公元1370年明军攻取洮州、岷州并进克元朝的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脱思麻宣慰司)的治所河州,吐蕃宣慰使何锁南普遂降明。此后明朝从元朝手中继承了对西藏的主权,位于西藏西部的拉达克在这一时期同样隶属于明王朝。
尽管中国的元、明两朝都将拉达克纳入了版图,但这一时期的拉达克在内政上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并开始介入到和周边势力的交锋角逐中:从13世纪伊斯兰教开始大举向南亚扩张。这时的拉达克同西部的穆斯林势力以及东部西藏的藏传佛教各教派都存在矛盾:一方面拉达克面临穆斯林邻国的劫掠和侵略;另一方面作为藏传佛教噶举派信徒的拉达克一直试图从西藏获得佛教事务的指导并同其他教派存在纷争。在这一过程中一部分拉达克人皈依了伊斯兰教,然而不久之后巴干王重新统一了拉达克并建立了“胜利王朝”。胜利王朝一度将版图向北扩张到了臧斯噶等地,向南拓展到尼泊尔,胜利王朝致力于在境内修复佛教圣器和庙宇,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来自中亚的突厥穆斯林在该地区摧毁佛教、实现伊斯兰化的企图。然而胜利王朝后来还是被已经吞并克什米尔和巴尔蒂斯坦的莫卧儿帝国击败,但是王国保持了独立。
17世纪后期同为西藏藩属、信奉藏传佛教噶举派的不丹同信奉格鲁派的西藏达赖政权发生争端,在这一争端过程中同样信奉噶举派的拉达克站在了不丹一边并因此引起了西藏方面的进攻。后来克什米尔的穆斯林民族帮助重建了拉达克政权,但条件是拉达克王室允许在首都列城建清真寺并且国王皈依伊斯兰教。1684年西藏和拉达克签约解决了双方之间的争端。1834年和1840年多格拉人在旁遮普地区的锡克帝国的支持和率领下两次入侵拉达克,拉达克两次向西藏地方政府求援,但清朝驻藏大臣拒不发兵,以致于拉达克沦陷于多格拉人之手。1842年拉达克人发动起义但失败,拉达克被并入多格拉土邦。多格拉土邦允许拉达克王室保留部分王权,而这一格局一直延续至今。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是英国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一部分——事实上在多格拉人的背后是有英国的支持的。
英国在南亚次大陆采取的是分而治之的统治策略:由英国直接统治的地区被称为英属印度;而像多格拉这样的土邦则在臣服于英国的前提下被允许保持半独立性。1947年在二战中被严重削弱的英国面对印度次大陆风起云涌的独立浪潮被迫撤出,而在撤离前英国最后一个大动作就是印巴分治:将原英属印度殖民地按宗教信仰划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而对那些此前保持着半独立性的土邦则允许自主选择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然而这时的多格拉土邦王公在面对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的问题时犯了选择性综合症,印、巴双方见多格拉王公迟迟不做出选择都急在心里,1948年先等不及了的巴基斯坦攻入包括拉达克在内的多格拉地区,此后多格拉土邦同印度签约宣布加入印度,随即印军也开进到包括拉达克在内的多格拉地区。
在1840年代以前拉达克一直属于传统藏区的一部分并曾受到过中国元、明、清三朝的有效管辖,直到1842年被英国扶植的多格拉人占领,尽管如此时至今日拉达克在国际上仍有“小西藏”之称。印巴分治后印军和巴军曾一度在此地交锋,在经历三次印巴战争后目前拉达克绝大部分地区处于印度的实际控制下。与此同时自清朝以来中国从没承认被侵占的拉达克属于外国。迄今为止中印边界西段问题仍悬而未决。
其他网友回答
拉达克地居世界屋脊之上,北有喀喇昆仑山脉、南有喜玛拉雅山脉,西南则是克什米尔山谷,全境介于海拔3000米至6000米,拉达克的大部分居民住在海拔3000米的拉达克河(印度河上源)的山谷里。
拉达克气候干燥,温差甚巨,拉达克因地处高山深谷,以致气候相当干燥。北方为喀喇昆仑山脉所阻挡,南边以喜马拉雅山为屏障,所以北方的湿气和雨水无法吹过来,而南方每年定期吹向印度大陆的季风也无法进入。
拉达克南北气候差异很大,降水量自西南向东北递减:气温自南而北递降,查谟1月平均为14℃,列城在0℃以下。夏季最高温度可高达38℃,入夜后可降到7℃左右,冬天天气寒冷,平均气温零下25℃左右,最冷时会到零下30℃,即使是在列城也会降到零下20℃,冬夏的温差可达60℃﹝冬天则常处于-30℃以下﹞,所以每年的9月至来年的6月,拉达克可以说完全与世隔绝。
拉达克为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使得太阳的热量更为强烈。
拉达克地区的石刻表明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在这个地区。拉达克最早的居民是雅利安人,这些早期居民被希罗多德的著作和往世书记载下来。1世纪左右,拉达克成为贵霜帝国的一部分。2世纪的时候,佛教经过克什米尔传入西拉达克,而此时东拉达克仍然盛行苯教。7世纪的时候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也记录了这个地区。
8世纪,拉达克东部的吐蕃扩张,拉达克北部的中亚被中国唐朝控制,拉达克卷入了唐蕃冲突,其宗主权在唐帝国和吐蕃之间几经易手。
842年,吐蕃王室成员尼马唝(Nyima-Gon)由于王室内乱,逃往吐蕃西部,脱离吐蕃王国,吞并拉达克,建立独立的拉达克王朝。这个时期拉达克涌入了大量藏人,随之藏化。王朝从印度东北地区尤其是克什米尔引入佛教思想,史称藏人的“第二次佛教传播”。
13世纪面临伊斯兰教征服南亚,拉达克谋求从西藏获得佛教事务的指导。随后的大约两个世纪里,直到1600年,拉达克面临穆斯林邻国的劫掠和侵略。由此拉达克开始衰落,并且部分人转信伊斯兰教。之后巴干王重新统一了拉达克,并建立了“胜利王朝”,此后国力渐强。这个地区王朝一直持续到今天。为了对付穆斯林在该地区摧毁佛教、实现伊斯兰化的企图,王朝的历代国君驱逐了来自中亚的入侵者,并且一度把王国扩张到尼泊尔。17世纪前期,胜利王朝为修复佛教圣器和庙宇做了大量努力,王国版图向北扩张到了臧斯噶等地区。然而王国后来被已经吞并克什米尔和巴尔蒂斯坦的莫卧儿帝国击败,但是王国保持了独立。
17世纪后期,拉达克在不丹和西藏的争端中支持不丹,引起了西藏的进攻。克什米尔穆斯林民族帮助重建拉达克政权,但是条件是拉达克王室允许在首都列城里建清真寺并且国王皈依伊斯兰教。1684年西藏和拉达克签约解决了双方之间的争端。
1834年和1840年,多格拉人在旁遮普地区的锡克帝国的支持和率领下两次入侵拉达克,拉达克两次向西藏地方政府求援,但是清驻藏大臣拒不发兵,拉达克沦陷。1842年拉达克人起义失败,拉达克被并入多格拉土邦。
1842年拉达克战争后,拉达克王室被允许在拉达克保留部分王权,这种格局一直持续到今天。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拉达克位于什么地方?.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