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远张九龄的诗(应该如何欣赏张九齡的千古名篇《望月怀远》?)

网友提问:

应该如何欣赏张九齡的千古名篇《望月怀远》?

优质回答: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寢梦佳期。

。。这是张九龄的千古名篇《望月怀远》。

。。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与亲友天各一方共望同一个月亮。亲友与我这样的有情人,彻夜不能入眠,只把对方苦苦思念。怨恨这漫漫长夜大长,把屋里的蜡烛灯灭了,看见月光充盈令人怜爱,披衣出屋望月露水却打湿了衣裳。手捧明月光又不能相赠给亲友,还不如回屋睡觉在梦中的佳期与亲友欢聚。

。。海上生明月,首句就紧扣题目写望月。望见大海之上升起一轮明月,这画面这情景多美。天涯共此时,这句写怀远,怀念远在天涯远方的亲人或朋友,此时应该也在望着同一轮明月。情人怨遥夜,诗人与亲友是有情人,与情人相思夜不能寐,怨这漫漫长夜大长了。灭烛怜光满,把屋里的蜡烛灯灭了,屋外的月亮正是满月,更使人怜爱。披衣觉露滋,披衣走出屋去,却被屋外的露水打湿了衣衫。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相思不眠之际,相隔天涯,没有什么可以相赠,只有手捧的月光,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但又怎样才能赠送给你呢?还是回屋去睡吧,睡着了也许在梦中能有与亲友相聚的佳期。最后两句构思奇妙,意境清幽。诗至此也也戛然而止,余韵袅袅。更进一步抒写了对远方亲友的一片深情。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由景入情,由望月转入怀远,意境雄浑阔大,是望月的千古名句,《望月怀远》也就成了千古名篇。

其他网友回答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是描写深夜相思的千古名篇,其中“海上升明月,天涯共些时”可谓千古佳句。

望月怀远 | 张九龄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是唐玄宗里著名的贤相,还是唐朝著名的诗人。

《唐诗三百首》中的第一首诗,就是张九龄的《感遇》,其中“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一句表达出了他高洁的志趣,历来为人称道。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更张九龄传唱不衰的千古佳句。

《望月怀远》,古诗题中的“怀远”,一般都是“怀内(妻)”的委婉说法。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海上升起一轮皎洁的明月,虽然人们天涯相隔,但都共有此时这美好的月色。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有情之人,既可指诗人自己,也可指诗人所怀之人。遥夜,长夜。竟夕,终夜,通宵。

有情之人怨恨长夜漫漫,整晚都相思难眠。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怜,可爱,怜爱,怜光满即爱惜满屋的月光。

滋,湿润。

灭掉浊光,怜爱满屋清莹的月光,夜深久坐,披上衣服,感到了衣服露水的湿寒。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盈手:双手捧满之意。还[huán] 寝,回去睡觉。佳期,相会之期。

这美好的月光,不盈捧起赠予你,我还是回到床上睡觉吧,在梦里与你相会。

古诗词的动人之处,在于它写出了人们所共有的情感。张九龄的这首《望月怀远》,就写出了所有人深夜相思的情感。

当你在深夜里思念一个人的时候,读这首诗,就特别能体会诗中的情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升起,光辉遍地,在辽远的天地之间,唯有明月的脉脉清辉。在这空寂幽远的意境中,人很容易摆脱外在世界的干扰,沉浸到对一个人深深的思念之中。

思念的人相隔天涯,不能相见,但此时,都共此一轮明月,所以相思之人,都喜欢举头望明月,想象着思念的在明月的那头,也在注视着这一轮明月,明月成了两个相互思念的人情感联结的纽带。

诗的首联营造了相思的氛围,颔联引出相思的主体。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大多数时候,我们只会埋怨夜太短,还没睡够,天就亮了。但当你思念一个人的时候,起坐徘徊,辗转反侧,经受一夜的相思之苦,你就会埋怨夜太长了,因为夜的静谧,太容易让人沉溺于相思的苦痛之中了。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睡不着,就只好起来,灭掉烛光,满屋清莹的月光惹人怜爱,此时,要是思念的情人要是在身边,那是多么美好浪漫的时刻呀。

可惜,这美好的月光,只有自己一个独自欣赏。

在这个深夜里独自久坐赏月,露水都浸湿衣裳了。

这两句诗中,字字浸润着诗人孤独自怜的心情。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终于,这相思的一夜即将过去,明月也将西沉,诗人只得叹息,这美好的月光却不能用手捧起赠与思念的情人,只好回床上睡觉,希望能在梦里与自己的情人相会。

张九龄的这首《望月怀远》,将深夜相思的情感写的空灵深邃、委婉深曲,读之让人心醉不已。

张九龄的这首《望月怀远》,最为人称道的,还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一千古佳句。

其实天涯共此明月的诗意,前人已有表达过,南朝宋谢庄《月赋》中就有“隔千里兮共明月”句。后人也常有这样的诗句,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是其中代表。

但张九龄的这一联,以其辽阔幽远的意境,成为此中千古佳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看起来平平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种复杂的技巧。就这简洁凝练的十个字,却营造了辽阔幽远的意境,为天下有情人找到了内心的寄托。

明月在中国人的语境在千年演变,在这一句诗中,固定成国人文化情感的联结纽带,明月在我们心里,不只是一星球,她是故乡,是亲人,是友人,是情人,是我们内心文化相思的寄托。

答者:谢小楼

其他网友回答

张九龄是初唐著名诗人,其《感遇诗》以格调刚健著称于世。

《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远人的诗。全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远,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全诗完全的展现了张九龄古诗自然浑成的风格。

首句意境雄阔,看似平淡毫无点染,实则自然高华,全景并点题。第二句景转情,转入“怀远”,将情景自然揉合在一起。三.四句以“怨”字为中心,“情人”“相思”“遥夜”“竟夕”相呼应,以流水对形式一气呵成。第五.六句“露滋”二字完全.细致的诠释了“遥夜”“竟夕”,细巧地写出了诗人深夜对月不眠的真实情景。末两句构思奇妙,相思而无物可赠,只有这满手的月光,可这月光怎么送给你呢?恐怕只有在睡梦中了!全诗到此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

张九龄的诗还有一个特点:温雅醇厚,哀怒不露,不论何主题都能表述不着痕迹。

其他网友回答

《望月怀远》是张九龄的名篇,但一般人说起这首诗,不过记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二句而已。这首诗也是凭着这两句走红历史大舞台,被人激赏。我以为要理解这首诗,读懂最开头的这两句最为重要。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看完整首诗,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整首诗的内容几乎被前两句说完了。

“海上生明月”扣题中“望月”二字,“天涯共此时”扣题中“怀远”二字。这叫开篇点题,是诗歌的一般写法。

施蛰存先生曾说过,一首律诗,最基本的内容都在首尾二联之中,中间二联不过是艺术的加工,在内容上并无增加。这话说的有见地,读张九龄这首诗,我们是可以明显感觉到这一点的。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不过是照着“天涯共此时”来写,“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过是照着“海上生明月”来写的。因此,全诗内容不过是: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说的是,明月从海上升起,皎洁莹白;远隔天涯,人们同望一轮明月,以寄相思。最后发现,月光无法握在手中,送给远方思念之人,只好上床睡觉,期望能在梦中相会。

整首诗中首句尤好,首句当中“生”字最好。诗人不用“升”,而用“生”,让读者产生无数联想。用“生”形容月亮从海面升起来的样子,仿佛大海怀胎十月才孕育了这一轮明月。“生”又给人以新生的联想,仿佛这轮明月,不是之前夜夜升起的那一个,而是全新的另外一个。旧的总让人感觉暗淡无光,而新的则给人光泽盈满的感觉。因此这一个“生”字,就不是简简单单要告诉我们月亮从海上升起来了,它还要告诉我们,月光皎洁,宛若新生。

有了这宛若新生的皎洁月光,以下的所有内容就显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皎洁的月光,吸引了天涯相隔之人的目光,他们共同注目于同一轮明月,心中的相思之情不禁油然而生。相思之苦让他们整夜不能安睡,竟埋怨夜晚过于漫长。于是他们灭掉屋中的蜡烛,可房内依然被月光涌满,照得屋子通亮。不知不觉就到深夜,露水滋生,凉意袭人,不得不找来一件衣服披上。最后主人公产生一种奇妙的想法,想把月光握满手心,赠给心爱之人,却发现无论如何也抓不起来,只好安慰自己,好好睡觉吧,也许梦中就能梦见他了。

整首诗如果没了首联,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没法展开。所以要读懂这首诗,读懂首联是关键。首联明月一“生”,全诗便笼罩在了柔和皎洁的月光之中,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营造出一种清澈明净的意境,表现了纯厚的相思之情。这全得力于首句中的“生”字,让夜夜升起的月亮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如新生之婴儿,清新动人,让人不胜爱怜。

其他网友回答

《望月怀远》是张九龄最著名的诗篇,其中“海上升明月,天涯共些时”脍炙人口。欣赏这首诗我以为有一下地方要注意:

一、主题

诗言志,志,广义的说包括感情,狭义说是指文以载道的道。

张九龄的这首诗望月怀远,远是指远方的人,从狭义说不像他的感遇诗十二首,这里没有言“志”。可以比较一下:

感遇十二首(其一)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 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 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 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 何求美人折?

二、句法

初盛唐诗人有时不太避讳句式结构的雷同,一是声韵上结构雷同,二是语法上的雷同。这首诗前三联六句都是212句式,这样读起来在声调上会感觉单调一点: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其中前4句是简单句,语法上完全相同,主谓宾。第五六八句有变化,是复杂句,都有两个动词,两个动宾结构组成一句。

三、男子角度的怀思之作。

诗词未必须有豪言壮志,也无须一定要有隐喻寄托。这首诗就是思念亲人时感情的流露。

整首诗情与景相互交融,情深而不感伤 ,有篇有句,是难得的望月怀思之作。

古人写情诗常以女性角度用女性语言写成,士大夫很少以男子角度写思念情人的诗,到了宋朝可以看到很多人用“词”来表达,但同一个人的诗作依然是道貌岸然的形象。

张九龄的这首诗性别区分不太明显,不过在唐朝,明确以男子角度的怀思之作也有一些,例如李商隐有一首七绝: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另有杜甫的五律《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老街味道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应该如何欣赏张九齡的千古名篇《望月怀远》?.jpg”/>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