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土楼在哪里哪个省(福建永定土楼简介特点)

也许生活中最好的状态就是:明确的爱,直接的厌恶,真诚的喜欢。站在太阳下的坦荡,大声无愧地称赞自己。

——《从塞纳河到翡冷翠》

“福建土楼” 产生于宋元时期,主要分布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漳州市南靖县、华安县。因其大多数为迁徙至福建的客家人所建,故又称 “客家土楼”。

这一独特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体现了人文造诣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享,2008年,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今天写一下龙岩客家土楼的攻略,我去了龙岩的永定土楼。

龙岩的交通很方便,先坐动车到龙岩,龙岩动车站出门左拐,就是龙岩汽车站,上二楼售票窗口买票,买到永定土楼,车票29,车程两个多小时。

永定土楼所在的村叫湖坑村,村子很小,汽车终点站就在景区门口,我预定了宾馆,在景区里,打电话给老板,要景区下班后才能进去,否则要买门票才能进去。

景区晚上七点下班,下班后就可以进入景区了,我住的梦田宾馆,是个当地人开的客栈,老板是个年轻人,也很喜欢旅游。景区里有很多客栈,有的就在土楼里。

老板很热情,进门就给我泡茶,和我聊天。

老板说以前没那么喜欢玩,开了客栈后,来的都是旅游的,自己也萌生了出去看一看的想法,所以每年都会出去几次。

景区的夜晚很安静,我去的时候可能是淡季,里面一个人都没有,只能听见青蛙和蝉的叫声,景区里有一条河,左右两边是土楼,流水声、蝉鸣鸟叫声,夜晚走在景区里,会感觉到特别安静。

土楼的夜景非常漂亮,和白天是两种感觉,我很喜欢那种氛围,有点古老,又有点神秘。

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因为住在景区里,第二天不用买门票,就可以参观,就是说,第一天景区下班以后,我进了景区,第二天我还在景区里,就可以免费参观了,景区门票90块钱,这是我出了土楼才知道的。

下面科普一下永定土楼的知识

永定土楼,又称筒子楼,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最古老的是馥馨楼,位于湖雷镇下寨村,是福建现存最早的土楼。建于公元七六九年,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是福建土楼群中最古老的一座。

永定土楼千姿百态,种类繁多,分方楼圆楼两大体系。永定被称为一座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土楼博物馆。在众多的土楼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五凤楼、大的方楼和圆楼。

福建人大部分都是汉族人,祖上地从中原南迁来的客家人。

史料记载,中原汉人南迁,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晋末年,距今已经1600多年了。

西晋的中后期,中原地区战事频繁。先是发生了“八王之乱”,司马家族起了内讧;接着发生了“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纷纷入侵中原,建立了“五凉”、“四燕”、“三秦”、大夏等小国,史称“五胡十六国”。

永嘉五年,匈奴攻陷西晋国都洛阳,掳走晋怀帝司马炽。西晋王朝结束,统治集团南迁,定都建康(今南京市),进入东晋时代。

“五胡乱华”,迫使北方许多汉人家族纷纷南迁。这种汉族人大规模南迁,区发生过五次,从西晋延续到清代的咸丰、同治年间。汉人的迁徙地,主要是江西、福建、四川、广东、广西等地,被称为“客家人”。

福建“客家人”的数量,位于广东、江西、广西之后,排第四位。主要分布在闽西的龙岩、闽南的漳州等地区。龙岩市80%的人口为“客家人”。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外来人口流入,势必会挤占有限的资源,尤其是耕地、树木、水源等。因此,“客家人”与土族人之间,不同的“客家”家族之间,难免发生矛盾,甚至发生大规模的冲突。

为了凝聚家族力量,抵御山林野兽,防备外人入侵,“客家”的先民们发明了“土楼”这种特殊的民居,经过千百年的逐渐完善,其建造工艺已经非常成熟了。

除了最常见的圆形、方形“土楼”,还有一些五角形、八角形、日字形、回字形、五凤楼、走马楼、纱帽楼等变异的“土楼”。

每一座“土楼”就是一座小城堡。通过这种奇特的建筑,实现了聚族而居,和睦相处。每一座“土楼”就是一部立体的家族史,诉说着一大家族数百年的兴衰变迁。

修建“土楼”是非常艰巨的工程。一些大型的“土楼”,要经过几十年,两三代人的共同修建。

建楼的原料,看似普通的黄土,其实不是,是经过加工的混合土。按一定的比较掺加细沙、石灰、糯米汤、红糖等辅助原料,经过反复搅拌、炒制,配制而成。据说,一斤混合土的造价,与一斤猪肉相同,是非常烧钱的工程。

黄土怕水,必须做好防水和排水。因此需要挖掘很宽很深的地沟,用山石筑起很高的地基,在四周开挖排水沟,在地面铺设鹅卵石的保护层。这些山石地基、鹅卵石地面、环楼的排水沟,现在还能清晰地看到。有的地面还拼出一些装饰图案,古朴又美观。

“土楼”的墙非常厚实,最底层将近两米厚,逐层向里缩减200毫米,一般三至四层。这种厚重的土墙,即结实牢固,又隔潮隔音,冬暖夏凉。

修砌土墙,通常是用夯筑法。用木板制作模板,挡在土墙两侧,中间填入混合土,一点点地夯实。为了提高土墙的强度和韧性,要往土里添加竹片、木条等物,其作用相当于现在的钢筋。

楼顶的伸出宽大的房檐,上面覆盖黑色的小瓦。看上去古朴自然,与周围的山水混然一色,如果不走近,外人确实很难发现。

福建“土楼”大都建筑在山间平地上,直径50—70多米。下面的一层二层不开窗子。一层是厨房,二层做库房,三层四层住人,开有很小的窗子。大多数“土楼”,都是采取楼套楼的方式,里面还有三四圈的小楼,环环相连,组成一个“八卦阵”。偌大的“土楼”,只有一间大门,进出大门要经过长长的门道。

这种特殊的布局,主要是为了防火防盗。早年间,客家人与当地人时常发生纠纷,楼下不开窗户,可以防止外人窥视、攀爬。山区强人出没,经常放火烧毁民房,抢劫财物。

为了防火,“土楼”的门楼、房檐等处,预留了管道,可以喷水、喷沙。有的“土楼”还建有暗道,遇到紧急情况,可以从暗道中逃进深山。这些既反映出了客家人高超的建筑才艺和智慧,也反映出客居异地的艰辛。

“土楼”存在上千年,藏在深山少人知。

据说,“土楼”被外人知晓,要感谢美国人的炒作。当时处于“冷战”时期。老美对我国严加防范,经常用高空卫星掠过我国上空,进行拍照侦察。

卫星拍摄到福建深山里,有许多奇怪的建筑,有圆有方,若隐若现。当时卫星照片的分辩率很低,老美误认为这些建筑要么是核反应堆,要么是飞弹发设井。

为了弄清真伪,他们派出几拨人马,化装成游客,深入福建深山区侦察。这些老美被“土楼”惊呆了,直呼它是与金字塔相媲美的神奇建筑,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

经过老美一通扇呼,原本是客家人居住了上千年的民宅,迅速窜红,成了中外游客竞相光临的景点了。

土楼里住着居民,如果没人住,用不了多少年,土楼就会坍塌,有的居民就在门口卖茶叶,有人上楼,要个上楼费,感觉那里还是挺穷的。

土楼里没有卫生间,也没有下水道,所以土楼里的人,做饭要在外面,上厕所也要在外面,这是他们每天洗漱用的水池。

这个是土楼里的居民,在门口贴的,每个人出了多少钱。

景区里还有一个图书馆,外形也和土楼一样。

永定土楼,第一次看到,会感叹它的惊奇,因为这个建筑太独特了,所以也是为什么老外都对土楼很感兴趣,我在 Facebook 上分享了土楼的照片,外国朋友都想去看,土楼在他们眼里,非常独特。

这里不是一个很热门的景点,景区里没有太多的人,呆在这里有种回到大自然的感觉,村落很小,没有过度的商业化,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假期的时候,就在土楼里住上几天,清静清静,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