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边塞诗是否独属于盛唐的文学?
优质回答:
边塞诗不应独属于盛唐。
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
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
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
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盛唐的边塞诗人视野开阔,胸怀激荡,充满了磅礴的气势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
他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充分体现了盛唐精神,
是古代诗坛上绝无仅有的奇葩,
是后世诗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峰。
主要内容及思想,有四个方面:
一、表现将士杀敌立功的壮志。
如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的前两句写将士们极目所见和回望玉门关的景象,借以渲染战争气氛,点出环境;后两句抒写将士们决心破敌的豪情。
二、表达军旅之苦和战士的怨愤。
如李颀《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诗先写行军的苦况,以风沙昏暗,琵琶呜咽渲染悲凉的气氛。
接着写塞外战地的荒凉萧条:茫茫荒野,万里无人,雨雪交加,胡雁哀鸣,胡儿落泪,进一步表现从军征战的劳苦。
每年牺牲那么多的战士,所得只是胡人将葡萄种进奉给汉家天子罢了!
诗人将厌战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三、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如王昌龄《从军行》(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
时令正值秋季,凉气袭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
时间又逢黄昏,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在外的亲人。
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
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像亲人在呼唤,又像是游子的叹息。
最后一句亦情亦景,很自然地完成了由景向情的过渡。
四、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如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首句从秦汉时的月色和关塞写起,点名月色、关塞依旧,但时光流逝,朝代变迁,长期边防战争给人民和将士带来无限灾难与痛苦。
在描写景物中,给予了深厚的感情。
后两句采用以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李广来讽刺当今边将的无能,语意含蓄,情感深沉。
诗中充满关心国家安危的爱国激情。
好了,先聊到这儿吧,最后一首原创,与边塞也有些关联结尾。
仓促之作,请多多包涵!
无题
梵天之语转汉言,旧曲古歌莫伪传。
转看彩屏依旧谱,琴弦衬句新词坛。
五十弦柱塞外漠,八百里分燕赵观。
路阻仙凡求圣药,谁主沉浮一人田。
谢谢伙伴们!
其他网友回答
边塞诗并非独属于盛唐的文学。
从隋代以来 ,疆土扩大,边境战争频繁,加上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边塞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人们对边塞不仅不感到那么荒凉可怕,相反,更多的是新奇,一部分仕途失意的文人便把立功边塞当作求取功名的新出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隋代的边塞诗不断增多,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对边塞诗又有新的发展,到盛唐时期,边塞生活已经成为诗人们共同关注的主题,成就最高的是有着边塞生活体验的高适和岑参,王昌龄、李颀等人也有值得注意的诗篇。
高适是一个“喜言王霸大略,务功名,尚节义”的诗人。有“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漠”的功业抱负,但前半生一直过着贫困流浪生活,安史之乱中先后得到玄宗、肃宗的重视,连续升迁。代表作为《燕歌行》,反映了守边士卒的疾苦;《邯郸少年行》、《古大梁行》充满豪士侠客的肝胆意气;《别董大》等赠别诗也写得豪迈动人。
岑参的诗题材广泛,自出塞后,创作有了进一步发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其边塞诗的主要风格。代表作如下:
《走马川行》,描写将士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怕艰苦的乐观精神;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西北边塞的奇异景象;
《逢入京使》,描写怀乡思亲的边愁。
王昌龄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等。
李颀代表作有《古意》、《古从军行》等。
阅读边塞诗要注意诗人对战争性质的评价。边塞诗多以赞颂的态度描写汉族王朝与少数民族的战争 ,歌颂不义之战 ,应予以否定。即便是正义战争也不能全面肯定。边塞诗里有些具体入微地对少数民族的残酷屠杀的描写,表现了地主阶级的民族仇恨心理 ,例如岑参诗中就有得意的张扬:“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成空城。”高适诗中也有凶狠的诗句:“泉喷诸戎血,风驱死虏魂。”因此阅读中必须予以重视。
其他网友回答
我肯定的说,边塞诗属于盛唐的文学,只有唐朝才能诞生专门的边塞诗派!
非常遗憾的是,后世由于武修文的风气,边塞诗成为古代史上中国尚武精神的绝响!
秦汉以来,中国的正北方、东北方、西北方,承受着游牧民族的向南压迫,到了初唐时,情况并未发生变化,其中西北吐谷浑的战争尤其严重。
李世民于是在边境设都护府,增强边关的军事力量。许多诗人就来到这里,甚至长期居住边塞。这里是保卫祖国的前哨,边塞的雄浑风光和特有的生活习惯是吸引诗人前往去歌唱的价值和魅力。
应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在盛唐时期,边塞诗是人们共同关注的题材。据唐代史料记载:“唐代的诗人,无论你出名或不出名,至少有一首以上的边塞诗。而从朝庭高官到军队将领,下到贩夫走卒,都会作一、二首关于民族斗争的诗文。”
为什么有这种情况呢?
我认为唐朝的经济发展为边塞诗的繁荣提供了可能,社会的强大经济力量,国防力量的震摄力,给世人最强烈的感觉,他们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值得骄傲,一个强大无比的时代。大唐的军人们从心底渴望冲锋陷阵,上前线杀敌。不是边塞诗人的李贺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军中诗人怀一腔热血,为正义,为保卫家园驰骋沙场,他们对战争的描写,更多的是挥洒时代的激情和自信。比较典型的是:高适的《燕歌行》。我们知道,高适是典型的军旅边塞诗人,他与李白不和,与杜甫却亲如兄弟,即使自己做了官,也帮衬老杜在浣花溪畔修起了茅草房。
他的巜燕歌行》也是边塞诗的名作之一,摘引后几句:“…..杀气三时作阵营,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为国御敌,哪计辛勤。这是革命的英雄乐观主义精神!
同时,诗人们也对由于征夫长期戍守边疆而造成的夫妻分离,家庭破裂等不幸与痛苦,表现出巨大的关注与深切同情。如李颀的《古从军行》:….“年年战骨埋荒外 空见葡萄入汉家!”这首诗是叙述从军之苦,说出战争的罪恶,战骨埋荒的结果的非战思想,可以和王昌龄的巜塞下曲》,李白的《关山月》相提并论。
当然,也有高奏凯歌的声音:“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捲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己报生擒吐谷浑。”
结束语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意气风发的时代,边疆战争之频繁和胜利之常态,实为罕见。因此,只有唐朝才能诞生专门的边塞诗派。
其他网友回答
其实边塞诗是贯穿历史的。
边塞诗必然和边疆、战争相联系,而只要有国家就会有为了人口或土地的战争,所以从国家这个概念出现时,就已经有边塞诗了,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明确的概念。
在汉和魏时期,边塞诗开始发展,多是以“苦”为基调,描写打仗之苦,思念家乡亲人之苦。
到了隋朝,边塞诗就较为普遍了,众多诗人,甚至是帝王都开始描写这一题材。
而唐朝,是边塞诗的鼎盛。唐朝边塞诗数量,比之前出现的所有边塞诗加起来还要多得多。而且这时的边塞诗所涵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不仅有打仗的艰辛,有思乡思人的愁绪,还有保家卫国的觉悟,建功立业的抱负,有边塞雄奇的风光,当地的风土人情等等。又因大唐国力昌盛,影响着置身其中的诗人们,所以我们读起唐代的边塞诗,总能感到心中澎湃,大气激荡。
此后的朝代也出现过众多边塞诗。只不过纵观历史,只有唐朝是边塞诗最为恢宏的朝代。
其他网友回答
不能这样说,从秦汉以来其实各朝代都有边塞诗产生,直到今天都有。只是唐代的更出名点而已。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边塞诗是否独属于盛唐的文学?.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