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以《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为例,如何论述苏轼旷达超远的艺术?
优质回答:
子瞻诗词冠天下,儒佛仙法性如流,每有会意皆精典,得益文章憎命达,宋朝儒风畅开阔,词瓷精绝堪可誇,三苏子房山居舍,定慧院中隐栖鸦。东坡先生止观图,一语道破释拈花。
其他网友回答
《赤壁赋》及《后赤壁赋》成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七月十六及十月十五,苏轼与朋友两次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一秋一冬,虽同有“江上之清风”和“山间之明月”,但“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苏轼写作此二篇文章时,正值作者被贬黄州之时。起因苏轼与王安石政见不合,曾上书指责论新法的弊病,后被御史弹劾入狱。元丰三年(1080年)四十五岁的苏轼被贬谪黄州。苏轼心情郁闷,常常借酒消愁,西蜀道士杨世昌善于酿蜜酒,二人交往逐渐频繁。《图绘宝鉴·补遗》有“道士杨世昌,字子京,武都山人。与东坡游,善山水”等记载。苏轼还特地写了一首诗《蜜酒歌(并叙)》赞美杨道士的蜜酒。
《蜜酒歌(并叙)》
西蜀道士杨世昌,善作蜜酒,绝醇酽。
余既得其方,作此歌遗之。
真珠为浆玉为醴,六月田夫汗流泚。
不如春瓮自生香,蜂为耕耘花作米。
一日小沸鱼吐沫,二日眩转清光活。
三日开瓮香满城,快泻银瓶不须拨。
百钱一斗浓无声,甘露微浊醍醐清。
君不见南园采花蜂似雨,天教酿酒醉先生。
先生年来穷到骨,问人乞米何曾得。
世间万事真悠悠,蜜蜂大胜监河侯。
元丰五年(1082)的七月十六日,苏轼和杨世昌等人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宾主兴致勃勃,苏轼扣舷而歌,杨世昌吹洞箫倚歌而和。苏轼“举酒属客”,感慨人生渺小短暂,宦海浮沉算不得什么,“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才是“吾与子之所共适”。得亦不喜,失亦不悲。处变不惊,行若无事。
同年十月十五日,苏轼和杨世昌等人再次来到赤壁,时间已是初冬,“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想去登山,“二客不能从焉”,苏轼“悄然而悲,肃然而恐”,“适有孤鹤”,“戛然长鸣”,孤独之感油生。至于梦见羽衣道士时,不闻其声,“不见其处”。清代诗人赵执信著《谈龙录》中说“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一句,正可以用于此处,给人以无限想象空间。作者豁然恬淡,超然自适。
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中点评前后赤壁赋说:“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可以作为点睛之语。
其他网友回答
我之前曾说过,苏轼经历“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这个变化不是一到黄州就开始了,其实他刚到黄州时作的诗词里面充满了恨意、恐惧、孤寂落寞。
他的思想是随着时间的洗礼,自己的领悟,慢慢一步一步开始彻悟,看淡得失,思想变得越来越旷达,甚至有了佛家和道家的思想。
也可以说前后《赤壁赋》是苏东坡对佛、道思想领悟最透彻的时期。对他来说具有超远的意义!
苏东坡在被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也就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他和朋友曾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
在佛道思想的影响下,受天地灵气的启迪,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深思,使苏子逐渐走出心灵的阴霾。
于是他就以散文赋的形式写下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为《后赤壁赋》。
其实,苏东坡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
他所游的赤壁实际是黄州赤鼻矶,当地的人因为读音比较接近,所以就把它也叫做赤壁了。
这个苏东坡当然知道,他想既然名字相同,想必在情感上有相通的感觉吧!所以他将错就错,借古迹之景抒发自己的情怀:
《前赤壁赋》 宋 ? 苏东坡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后赤壁赋》 宋 ? 苏东坡
?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 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 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 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 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 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 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 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
《前赤壁赋》是妹妹,《后赤壁赋》是姐姐,有人可能要问了,这《前赤壁赋》先写怎么反到变成了妹妹了?
其实《前赤壁赋》是写作者和他朋友驾着小舟到长江夜游赤壁的情景。
苏东坡和朋友在江上饮酒弦歌,欣赏这夜色美景,这时作者联想到了古代的“赤壁之战”,当时的一袋枭雄曹操,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连接千里,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当时是何等的风光啊!
可后来由于大意轻敌,“赤壁之战”惨败于周瑜,从此一振不撅,如今却已不复存在。
由此苏东坡联想到了自己之前在朝廷做官,也是何等的风光,后来由于自己疏忽大意,被人抓住机会惨遭“乌台诗案”,如今被贬黄州,官场失意 。
可是,这又能怪谁呢!
你能说曹操“赤壁之战”惨败难道没有他自己的责任?
而我(苏东坡)官场失意,被人诟病难道自己就没有责任吗?如果我不向皇上写那些剖心肺腑的诗句,不发这些个牢骚,那些想害我的人就抓不到把柄,是自己大意疏忽,不知官场险恶,没有及早看清那些想置我于死地的人的真正面目。
像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更何况我呢?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
不过换个角度想想,也未尝不是一件幸事,我(苏东坡)是因为丢了官被贬到这里,如今才有机会和朋友一起欣赏这夜色美景,从中领悟到很多人生的哲理,人不经历坎坷磨难就不会进步成长,不是吗!如今想来也是值得庆幸的事啊!
其实苏东坡是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
把历史事件和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联系在一起,在自己开悟自己。
世界万物都在时刻不停地变化,转瞬之间,眼前就成为过去,而且一去不返,因此不必为荣辱得失而苦恼。
世间一切事物,又是无增无减永远存在的,物各有其主宰,不该得到的,本来就一丝一毫都得不到,又何必为失去了的而悲观失望呢!!所以官丢了就丢了吧!今后的日子还要过!
他从中认识到人类只不过是时光中的匆匆过客,无论当时多么锦衣繁华,官场得意,最终都如沧海之一粟,被淹没在时光岁月里。
告诫我们要看淡得失,活在当下。同时也反应出,苏东坡身处逆境依然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
前后《赤壁赋》是苏东坡人生的一个分水岭,是苏东坡思想成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他在人生坎坷、政治失意后对世事采取了一种超然物外的达观精神。但这种达现,其实是他内心痛苦和思想矛盾的产物,是与作者受老庄和佛道思想影响分不开的。
从他对老庄和佛道思想中参悟人生哲理的深浅来划分看,《后赤壁赋》参悟的要比《前赤壁赋》深透,也可以说《后赤壁赋》是苏东坡真正参悟透人生,并做为他今后的指路航标的一个重要标志。
所以我说《前赤壁赋》是妹妹,《后赤壁赋》是姐姐,因为《后赤壁赋》比《前赤壁赋》境界要更高一层。
《后赤壁赋》作者用大量的文字描写了赤壁冬季独特的夜景。
令苏东坡没想到的是,才几个月不见,赤壁已经不是他之前认识的赤壁了,这里是作者在感叹时光飞逝,万物都在变化。
后来有一段描写了他弃舟登岸独自攀崖游山的场景,因为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他到这个极高处。所以他是独自一人攀岩上去的。
他在上面大声地长啸,草木都被他震动了,高山也与他一起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
他在上面感到恐惧愁悲,又觉得令人畏惧,不敢久留。于是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吧。
这段其实就是在暗寓,此时的苏东坡对佛道的境界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他的朋友都望尘莫及。
我们知道,人的高度、层次、境界不同,他所看到的事物和认识问题的程度就会有天壤之别。
同时也流露出作者想在他的人生中谋一方面做到最高层,甚至在上面他振臂一挥就可以引起惊涛骇浪。然而他对自己高高在上即感到敬畏又感到恐惧。
最后他心里还是释然了,自己只要做好自己,走到哪儿算哪儿吧!现在在黄州,那就在黄州好好过吧!
正在这儿觉得冷清寂寞时,他看到有一只仙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向西飞去。
晚上回家他就梦见一位道士问他“赤壁的游览快乐吗?”。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道士就是那只仙鹤幻化而成。
《后赤壁赋》比较妙的地方在于除了实景描写还多了一点“幻境”。但就是这个“幻境”折射出作者及深的寓意:
仙鹤就是道士,道士在这里我觉得代表道家思想,从东面来,一说东面我们就会想到朝阳,寓意看到希望。
整个的意思就是当苏东坡在惠州感觉冷清寂寞时,是道家思想在他的上空长鸣一声唤醒了他,让他看到了人生未来的希望,他不断的参悟,到现在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了!
我们从他后来的大量诗词中,也确实看到了他没妄言,虽然他官场很失意,但他确实引起了宋朝诗词界的轰动。开创了许多先河,比如:
苏轼开创了豪放的词风,为宋词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南宋词论家王灼说苏轼作词“指出上天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就连他这两篇前后《赤壁赋》都打破了传统赋体的限制,他把写散文的手法自如的运用到传统赋中,开创了“散文赋”的写作格式。
两篇韵散结合,偶句和散句交互叠出,错落有致;音节自然,流利有节奏。
在写法上既不受传统赋体的限制,用散文的笔法纵横自如地写景、抒情、发议论。
《前赤壁赋》中间主客对话那一段,巧妙地运用了传统赋的表现手法。使文意读来跌宕起伏,曲折有致。
前后《赤壁赋》均以“散文赋”的文体写游览赤壁时的情与景,并且二者结合的非常巧妙。
“赋”原是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属诗歌的一种。
屈、宋作品和两汉赋,通称古赋,
魏晋有骈赋,唐代又发展为律赋,
是宋代欧阳修和苏轼,打破了赋的格律,开始用散文作赋。
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前后《赤壁赋》这种散文赋的出现,标志着文赋的成熟,使其尽洗齐梁骈赋的浮丽之气。
“散文赋”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
作者用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
散文赋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
所以前后《赤壁赋》读来感觉就像是在读优美的散文诗。
苏东坡曾说自已文章“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常行于当所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
清代古文家方苞评论苏东坡的文章说:“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引自《评注古文辞类纂》)
其他网友回答
据史料记载,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苏轼的词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词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苏轼的词题材广泛,记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无不入词,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苏轼写过两篇《赤壁赋》,后人称之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这两篇赋。这个时期,作者的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残酷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一 、苏轼词的艺术成就
在苏词以前,北宋前期的词经历了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这类词在抒写个人胸襟、拓宽表现领域、丰富艺术技巧方面均直启北宋中期的柳永及其后的苏轼。宋词至柳永而进入了繁荣期,其通俗普及非前代可比,但其词境却嫌狭窄,不过于离愁别绪之外增添了描绘都市的一面,仍未出“艳科”的藩篱。词至东坡,始有意挣脱传统题材的束缚,把词从花前月下和香软丽蜜中解放出来,建立了新的范式。
(1)扩大表现功能与开阔词境。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美之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变革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人性;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他不止一次的浩叹“人生如梦”。所谓“人生如梦”既是指人生的有限短暂和命运的虚幻易变,也是指命运如梦般的难以自我把握,这种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苏轼虽然深切的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为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苏轼不仅在词中大力描绘了作者日常交际、闲居读书及躬耕、狩猎、游览等生活场景,而且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由于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扩展了词的时空场景,从而提高了词的艺术品味,把词堂堂正正的引入文学中心的殿堂,使词真正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
(2)“以诗为词”的手法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苏轼在词中与诗中一样大量采用标题和小序的形式,使词的题序和词文本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有一些题序与词文本在内容上有互补作用;有一些题序交代词的创作动机和缘起,以确定词中所抒发情感的指向。有了词题和词序既便于交代词的写作时地和创作缘起,也可丰富和深化词的审美内涵。在词中大量用典也始于苏轼,词中使事用典,既是一种替代性、浓缩式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曲折深婉的抒情方法。
(3)苏词像苏诗一样,风格豪迈奔放,表现出充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彩多姿的语言风格。大多数词的风格仍与传统的婉约柔美的词风比较接近,但有相当数量的作品表现出奔放豪迈、倾荡磊落的新风格。
二、苏轼词的艺术贡献
苏轼是豪放派的开创人。苏轼完全成就了一派豪放天然、飘逸豁达的词风,对人生的富泰穷通充满谅解,表现出一种“成固欣然,败亦同样有所作为”的胸怀。这应当是人生境界的一个新的拓展,表现了人类智慧大大前进了一步。苏轼对词进行了多方面的革新,建立了“新天下耳目”的豪放派,取代了传统婉约词派的统治地位,成为北宋词坛豪放派的开创者。
苏轼在中国词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他对词的发展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建立了宋词的历史地位 词最初在民间产生,内容原是很广阔的,它与诗的不同主要在于配合音乐,能够歌唱。但后来文人词的大量发展,却把描写爱情或色情作为词的专业,自晚唐五代以来,词被称为“小道”、“艳科”,在人们心目中比诗“体卑”。词要继续发展,就必须扩大内容,开拓题材,打破诗词的界限。苏轼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 苏轼以创作诗的态度来作词,使人发现了词这种文学形式的内在潜力。确立了词的独立抒情诗体的地位。
2、夯实了词的内容,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 苏轼扩大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苏轼不仅用词写爱情、离别、旅况等传统题材,而且还用词抒写报国壮志、农村生活、贬居生涯等,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任何一种文学形式,它只有植根于社会生活的沃土,才能生长成为枝繁叶茂的大树。在以“花间派”为代表的传统词作开始衰落之际,苏轼登上了词坛。词的创作这才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题材内容上,苏轼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以诗为词,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藩篱,以词怀古、感旧、记游、说理,将触角伸进了诗的题材范围。
3、高清的意境、豪放风格的创新。对词境的开拓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变革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
在苏轼的整个词学生涯中,受到其本人的人生阅历、志趣等内在精神的影响,在秉承传统词学的基础上,苏轼通过对于前人的“钩玄索要”和自己的艰辛探索,改革和开拓了词的新模式和新境界,使得词的风格、意境、体裁、韵律等得到大解放,并透过其独特的审美观、文艺观和历史地位、历史影响等,深刻而持久地影响着“词林后学”的探究和整个中国文学史的轨迹,为中国词学和词史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他网友回答
苏轼《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两赋文力相差甚远。《前赤壁赋》是赋类文体集大成者,唯有曹植的《洛神赋》能及左右。《后赤壁赋》,出文勉强,难及前者之巅。
《前赤壁赋》,文随景出,景随文生,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后赤壁赋》,着景处稍有逊色。
《前赤壁赋》,主设问,客随答部分,流露自然,紧贴主题,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日,何为其然也,客日,月明星稀,鸟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后赤壁赋》,难见点晴之笔,如不见文题,只能猜揣文出之处。
《前赤壁赋》骈散互见,文皆漏妙,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后赤壁赋》,难项其背。
《前赤壁赋》,诵吟自如,波如己出,情恋其中,亦咏亦歌。《后赤壁赋》略显疲态。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以《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为例,如何论述苏轼旷达超远的艺术?.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