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历史上最经典的骂人的话是什么?
优质回答:
章太炎在康有为七十大寿的时候,送去一副对联,”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
“蚍蜉撼大树”的成语来源于这首诗。据说张籍是一个否定李白的杜甫派,韩愈写诗指出客观事实:“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文辞意思不说了。看宋玉的逻辑:一个绝世美人求着要喜欢我,我都不情愿答应;看登徒子,老婆嘴唇外翻,弯腰驼背,蓬头垢面,丑成了鬼,他还当成个宝,这不是贪色到极致吗?
把丑妻当宝被宋玉说成是贪色无比,听凭美女勾引被说成是视美色如粪土。宋玉这奇葩逻辑一出,被天下好色男人奉为至宝。这篇《登徒子好色赋》据说一出来就风靡了楚国上下。登徒子这个爱妻护家的好男人,反倒成了色狼的代名词。
真是文人的两片嘴,那就是油漆匠的左右毛刷,左刷有理,右刷还是有理。
其他网友回答
题主好,骂人不带脏字,而能成为经典的话,此人必是道德极高,学识极深的非常之人。古今这样的人不少,最为有名的莫过孔子了,野狐搜集十句孔子骂人的经典语言和师友们交流一下。
1 始作俑者,岂无后乎
这句话向来争议比较大,一般认为此话是孔子骂发明用陶俑殉葬的人的话,这句话骂得很难听,说第一个发明用俑来殉葬的人要断子绝孙。“始作俑”作为一个成语流传了下来,用来指一种恶劣风气的开创者。
此话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朱熹对此的解释是:“古之葬者,束草为人以为从卫,谓之刍灵,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则有面目机发,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也。”结合当时废除人殉的社会实际和孔子的思想作风,朱熹的解释是值得信赖的。
2 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污
《论语.公冶长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一般认为是宰予白天上课睡觉,孔子骂他像朽木一样,难以雕琢成器;像粪土夯的墙,没法涂抹粉刷。孔子很失望地说:我都不知道如何责备你宰予了。
还有一种解释:昼是畫的误字,畫寝就是把卧室装饰布置得有点过分了,里面贴满了泳装明星照这种,这才招致孔子的严厉批评。
总之这是一句批评年轻人很严厉的话,说他不成器,不可救药。
3 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 八佾》:“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周六规定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两佾。佾是歌舞队列,就是天子可用六十四人的乐队,诸侯用三十六人的乐队,大夫只能用十六人的乐队,季氏是大夫,按规定开家庭舞会,歌舞的人数不能超过十六人。
季氏是鲁国的权臣,他不把鲁国国君放在眼里,甚至自比周天子,其行为严重越礼,孔子最反感的就是僭越,犯上作乱。
此话,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季氏能忍心做出这种悖逆的是,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事情,言外是说他会逐君弑君。一种解释是说:季氏做出这种僭越的事情,天下人都能忍受,那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忍受,这即使对季氏僭越行为的严正指责,也是对天下诸侯对此能事情放任的不满。
“是可忍,孰不可忍”就这样作为一个成语传了下来,一般用于指责一个人干的坏事,让人无法容忍。
4 老而不死是为贼
《论语·宪问》: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原壤是孔子的发小,他等孔子时张开两腿蹲在地上,孔子过来就这样骂他,并用手杖敲他的腿。这个原壤是一个没落的贵族,小时调皮捣蛋,成年也无所作为,老了也是为老不尊,孔子怕是没少批评他吧。
老而不死和老不死差不多,是说与其无用危害社会,还不如赶快死掉的好,孔子此话是有针对性,并不是面向老年人而说,不可误解。
5 若是其靡也,死不如朽速愈。
桓魋是孔子弟子司马牛的二哥,他担任着宋国的司马,深受宋景公的宠信,掌管着宋国的军政大大权。
这个桓魋骄横奢侈,他为自己做了一个石头的棺材外套,古人称之为椁,石椁做了三年,不少工匠都累病了。孔子从卫国到了宋国,听说了这件事后就说“若是其靡也,死不如朽速愈。”
这句话字面上常被翻译为:“如果这样奢侈,还不如死了很快腐烂的好。”
野狐以为,死指肉体,朽指精神,我们现在不也说“永垂不朽”吗,就是说精神不灭。这句话是孔子在骂桓魋,说他人没死,精神已经朽灭了,臧克家有诗句“有的人活着,他早已死了。”(《有的人》)也就是这个意思。
后来这话传到桓魋耳中,他又怕孔子在宋国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就对孔子起了杀心。孔子带领弟子在大树下习礼,桓魋派人砍掉大树,威胁孔子,有人劝孔子赶快离开宋国,孔子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6乡愿德之贼也
此话出自《论语 阳货》,乡愿,就是乡里的老好人,这种人是非不分,没有原则性,孔子骂这种人是道德的敌人。
7 巧言令色,鲜矣仁!
语出《论语 学而》,古今都有花言巧语,谄媚讨好的小人,孔子骂这类人没有仁德。今天俗语所说的“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就是这种人。
8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
《论语 阳货》“唯小人与女子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论语》是语录体,各章句都有具体的说话环境、背景、对象等,如果一概而论的理解怕就走极端了。这句话向来被看作孔子轻视女子的罪证,也是现在很多人攻击孔子的材料。
从孔子时代,一直到五四以前,女性在历史上的地位都比较低,这不能归罪与孔子,从母系社会过度到父系社会后就出现了这种局面。我们不能要求孔子超时代的为提高女性地位做贡献吧。
孔子此话可能是针对现实中具体的某人某事来说的,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孔子虽不会去为女性地位争取什么,但也不会刻意的去贬低女性,要不何以成为圣人呢?
9 鸣鼓而攻之
季孙在鲁国要改丘赋为田赋,就是进行赋税改革,加重税率。此时,冉有在季氏门下做事,他帮季氏完成赋税改革,所以孔子骂冉有,说简直就不是自己的学生,让其他弟子都大张旗鼓地声讨冉有。
10 野哉由也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论语 子路》
11好德好色
孔子在卫国的时候,卫灵公把孔子当做“公养之士”,但不用孔子的主张。一次卫灵公带着他妖艳风情的夫人南子坐在马车上逛街,让孔子坐在第二辆马车上一起招摇过市,孔子丑之,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是指责卫灵公好色不好德,孔子也因此很快离开了卫国。
12难以哉
《论语·卫灵公》:“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论语 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孔子弟子中也有比较佛系的,进取心不强,正能量不多,爱耍小聪明,孔子责骂这些人,说他们难成大器,当然孔子对弟子的要求是很高的啦。
丧家之犬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丧家之犬成语由此而来,比喻失去依靠﹑无处投奔或惊慌失措的人。
这是郑国人骂孔子的话,孔子也自嘲地说“然歟,然歟。”这是多么令人心酸的事情。
其他网友回答
朽木不可雕也
来源:孔子上课十,所有学生都正襟危坐,认真听孔子讲课。孔子讲得津津有味时,突然发现有个座位上没有人,此人便是宰予。
于是孔子十分生气,连课也没上,直接去找宰予了。
孔子找到宰予,看到他正在呼呼大睡,孔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他叫醒,狠狠教育了他,最后,走的时候,又放了一句话: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被粪土脏了的墙不值得粉刷),这句话,让宰予成为了千古反面教材。
竖子,不足与谋
来源:鸿门宴上,刘邦逃出之后,张良前来辞谢,并奉上玉璧一对,给项羽,玉杯一双,给范曾。得知刘邦已逃走,范曾大怒,把玉杯摔得粉碎,骂到:“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表达对项羽的无比失望之情。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来源:述亡国诗
花蕊夫人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花蕊夫人乃五代后蜀亡国之君,孟昶的贵妃,生的冰肌玉骨,花容月貌。亡国后,跟随夫君迁到汴京。一次,宋太祖赵匡胤令她作诗,她写下这首诗,表达对当权者懦弱无能,国家遭遇灭亡的愤恨之情。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来源:戏为六绝句
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南北朝时文风绮丽浮华,唐初四杰在继承的基础上,开创了一代新诗风。当时文坛有些人矫枉过正,对继承了六朝诗风的四杰也全盘否定。
杜甫的诗,讽刺这些“尔曹”们,你们虽然喧腾一时,但死后都身明俱灭,而王杨卢骆四人的作品却如江河长流,万古不废。
大师骂人不带脏字,被骂了,你还摸不着头脑!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毛泽东骂的是当时最强大的三个国家——美国、苏联、英国。
毛泽东不仅酣畅淋漓的骂了,还将这句“不须放屁”写进了词里,再次书写一首经典的不朽词作——《念奴娇·鸟儿问答》!
这是怎么回事呢?毛泽东为何会一次性痛骂美苏英三国,又为何将一句骂人的“不须放屁”写进词中呢?
一切就从这首传奇的《念奴娇·鸟儿问答》开始说起。
准备好了吗?
史上最经典的骂人现在奉上!
01、重上井冈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地区,开辟著名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从此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率领红军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终历经20多年的奋斗,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井冈山因此名垂青史,成为革命胜地。
1965年,离开井冈山已36年的毛泽东说:
“我老了,经常梦到井冈山。很想去看看……”
5月21日上午10时,毛泽东在长沙住了21天后,时隔38年,再次启程前往井冈山。
毛泽东一行人途径醴陵、攸县、茶陵、永新进入宁冈。
宁冈是什么地方,宁冈龙市有个会师广场,这里就是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和朱德会师的地方。
5月22日,毛泽东来到了龙市,来到了当年传奇开启的地方。
龙市再往山上走,就是茅坪村。
茅坪有个八角楼,那是当年毛泽东住过的地方,在这里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分析了革命形势、预言革命前景。
随后,他又来到了黄洋界,这里进行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
毛泽东在黄洋界
毛泽东停了下来,在“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前,驻足观看,只见碑文上写着毛泽东当年写的《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这一刻,毛泽东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兴致盎然地向随行人员详细讲解当年战斗详情。
随后,毛泽东在黄洋界停留40分钟后,来到了井冈山核心地区——茨坪。
36年前,茨坪只不过是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家家户户食不饱腹,衣不蔽体;
36年后的此时,茨坪已经通电,万家灯火,一片辉煌,老老少少喜笑颜开,精神振奋。
稀落的行人在路上自由漫步,喇叭里播送着当年中央苏区的民歌《十送红军》。
毛泽东见到这一幕欣喜若狂,高兴地说:
井冈山有电灯啦!”
“这可和当年太不一样了!那时敌人前堵后追,我们靠两条腿拼命走,这一千多公里走了半个多月,这次坐汽车两天就到了,还是机械化好。”
“没有井冈山人民支持,没有井冈山的艰苦奋斗就不会有今天!”
第二天,毛泽东还问服务人员要了一碗当地的红米饭。
此后,在井冈山的每一天,他都要吃红米饭。
他深情地说:
“我离开井冈山已经36年了,这次旧地重游,心情特别激动,为了创建这块革命根据地,不少革命先烈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早就想回井冈山看一看,没想到一别就是36年。”
“今天井冈山各方面比起36年前大不相同了,上山坐汽车,住楼房,吃饭四菜一汤,穿的是干净整齐的衣服,真是神气多了。
我相信,井冈山将来还会变得更好,更神气。
但我劝大家日子好过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要丢了,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丢了。”
是的,这就是毛泽东重上井冈山的目的,井冈山不仅是一个革命胜地,更代表了一种时代精神。
5月29日,毛泽东启程下山,临行前,他特意让生活管理员吴连登去找井冈山会计雷良钊结账。
雷良钊也坚决不肯收,他觉得如果收下这些钱和粮票将使他无法向井冈山人民交待。
吴连登急了,解释道:
毛主席最反对搞特殊化。前几年,主席身边的个别工作人员,利用跟随主席外出巡视的机会,向地方上索取了一些东西,主席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立即将那名工作人员调离中南海。
为了挽回影响,他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一笔钱,派人分别到这些地方进行退赔和道歉。
你们说,今天这钱和粮票没交清,我能离开井冈山吗?”
最终,雷良钊在发票上写道:
“首长伙食费,7天,每天2.5元,计17.50元”(首长指毛泽东)
这张发票是雷良钊仔细核验了四个小时得出的结果,没有少算一分,也没有多算一毫。
36年前,毛泽东在井冈山,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36年后,毛泽东重回井冈山,依旧不占百姓半点便宜。
02、《念奴娇·鸟儿问答》
这次重上井冈山,毛泽东总共在山上住了7天时间。 这7天时间里,每到夜阑人静之时,毛泽东总在宾馆寓所里来回踱步,沉吟不已。他以忆往昔、抒豪情的海阔心胸、浩然情愫
他感慨良多,诗兴大发,写下三首著名的词——《念奴娇·井冈山》、《念奴娇·鸟儿问答》《水调歌头·重上井冈》。
当毛泽东回到北京后,正好邓颖超很久没有看到他有新作问世,就亲自催稿。
9月25日,毛泽东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和《念奴娇·鸟儿问答》一起送给邓颖超。
1976年1月,这两首词首次在《诗刊》上公开发表。
而食堂今天要讲的就是这首《念奴娇·鸟儿问答》——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这首《念奴娇·鸟儿问答》,毛泽东采用寓言的方式,借用鲲鹏和雀儿的对话、问答的形式,以象征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展示了鲲鹏的博大、高远、无畏以及蓬间雀的萎琐、渺小、卑怯,毛泽东一如既往的在战略上藐视敌人,睥睨六合的恢宏气魄一览无遗。
但是,有的专家在解读这首《念奴娇·鸟儿问答》认为,这词很有争议,争议点就在于最后一句“不须放屁”!
很明显,这是句骂人的脏话,一首词怎么能有脏话呢?
这是一个败笔,太俗了,与前文格局、格调格格不入,分外突兀。
一般来说,人们对生活中的不雅总会有所忌讳,涉及时尽量委婉一些。
古代文人一般都不会在词中写“屁”字,就算写到了,也会将其文饰得十分之高雅,比如“依稀丝竹之声,仿佛麝兰之气。”
专家一翻古代诗词,除了一些打油诗,好像只有晚清小说家张南庄著名讽刺小说《何典》的一首《右调如梦令》直接出现了“放屁”一词
不会谈天说地,不喜咬文嚼字,一味臭喷蛆,且向人前捣鬼。放屁放屁,真是岂有此理。
但这首词本就是出自讽刺小说,不够正经,上不了档次,难登大雅之堂。
像毛泽东这样写正经诗词,直接以“屁”入诗确实非常少见。
更何况还直接说“不须放屁”?
老实说,古人写词骂人不是没有,可像毛泽东这样,骂的这么粗俗的,可谓是凤毛麟角。
现在问题来了,毛泽东身为一个大词人,为何会如此一反常态呢? 这其实和当时国际形势有关。
03、国际形势
1965年是什么时候?
当时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争霸世界,推行冷战政策。
冷战进行得如火如荼,影响全世界。 中国深受影响,并且中国和其他国家都不一样的是,我们国家同时遭遇苏联和美国的针对、敌视、打压。
美国不多说了,由于社会形态的不同,自新中国建国以来,就和美国是死对头,相互隔绝多年,并且在朝鲜和越南大打出手,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双方结仇不少,因此美国一直对中国进行封锁、制裁。
一直到《念奴娇·鸟儿问答》面世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66年7月,美国因为在冷战处于下风,美国总统约翰逊才发表《亚洲和平的要素》的讲话, 对新中国做出的最为和解的姿态。
但也只是释放态度而已,此后一直到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准备访华,实现了其对中国的破冰之旅,两国关系才开始正常化。
在此之前,美国就是中国的大敌。
至于另外一个大敌,就是苏联。
赫鲁晓夫访华
其实,中国和苏联曾经是哥俩好,两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一个外号“社会主义老大姐”,一个外号“社会主义老大哥”,。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一直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向苏联阵营靠拢,毛泽东此生仅有的两次出国访问,去的都是苏联莫斯科。
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正式结盟。
苏联开始对中国提供大量技术援助,支援了新中国建设。
然而,自从赫鲁晓夫上台后,中苏关系开始恶化。
1958年,中苏开始翻脸。
毛泽东曾回忆称:
“事实上同苏联闹翻是1958年,他们在军事上控制中国,我们不干。”
1960年6月,赫鲁晓夫开始在报刊、决议、声明、文章中攻击新中国,而后,苏联相继撤走全部在华的专家,撕毁协定和合同,制造一系列针对中国的活动。
在苏联再三挑衅下,中国从1962年12月至1963年3月连续发表7篇文章,展开反击,旷日持久,长达十年的“中苏大论战”正式开始,中苏两国实际已经反目。
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发动政变,将赫鲁晓夫赶下台后,周恩来率团访问苏联,结果发现苏联并没有改变对中国敌视态度,反而变本加厉地压制中国,苏联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敌人。
也就是说,中国此时正面临着同时与两个超级大国对抗的局面。
而在这首词中,就有很多词说的就是当时的事件。
比如,“蓬间雀”指的就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人。
比如,“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是赫鲁晓夫在1961年提出的“福利共产主义”。
1964年4月1日,赫鲁晓夫在访问匈牙利时,演讲中说:“‘福利共产主义’”是“一盘土豆烧牛肉的好菜”。
这话成为当时国人讽刺苏联的的口头禅。
04、原子弹爆炸
而词中提到的“三家条约”更是直接威胁中国国防安全的一件大事!
说到这个,首先就得说到核武器的研发!
原子弹爆炸
中国的核武器研发太不容易了,我们是遭遇美苏核威胁最多的国家。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接受公开采访中就宣称,美国正在考虑在朝鲜战场使用核武器。
这是什么,这是中国人民赤裸裸的恐吓!
1955年1月15日,我们正式启动代号为02的核武器研制计划。
1956年4月,毛泽东在会议上指出:
“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当时苏联还曾援助过我们,可赫鲁晓夫打心眼里不愿中国掌握核武器,因此苏联根本就靠不住。
1958年6月21日,毛泽东又在会议上说:
“原子弹就是那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我们就搞一点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
1959年6月20日,苏联突然宣布将停止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的有关技术资料等。
8月23日,苏联又单方面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了中苏双方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定,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生产原子弹的技术资料,撤走全部专家,甚至连一张纸片都不留下,还讥讽说:
“离开外界的帮助,中国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就守着这堆废铜烂铁吧。”
为了向苏联人、向全世界人证明我们中国人也能搞出原子弹,为了铭记这份耻辱,为了记住那个撕毁合同的日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工程代号定名为“五九六”。
原子弹工程是一个庞大的“巨系统”,包括科研、设计、制造、生产、试验等许多环节。
原子弹不是搞搞实验就能搞出来的,参与的人有科技工作者,部队指战员,工程师,工人,民兵……
美国的“曼哈顿”工程参与人员超过50万,而苏联仅首次核试验就动用了20万军民。 当时只有美国(1945年)、苏联(1949年)、英国(1952年)三个国家成功试爆原子弹,就连法国也是在1960年才试爆成功。
此时的中国一穷二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外部,美英苏引导的国际舆论限制中国,导致国际形式严峻,研究举步维艰;
国内缺乏的专业人员,经济一片萧条,根本支撑不起巨额的科学研究开销,更加没有专业先进的设备,实验环境极其艰苦。
在世界所有研发核武器的国家里,我们是条件最恶劣、环境最艰苦的一个。
这样的条件下,要搞原子弹,无异于天方夜谭。
可我们中国人最不怕的就是困难,沉睡百年之后的中华民族已经站了起来,没有任何困难可以打倒我们。
我们的科研人员,昂首挺胸,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罗布泊原子弹爆炸现场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随着罗布泊上空的一声巨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这声龙之怒吼,贯彻云霄,让所有人见证了中国奇迹,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核武器的国家,中国人民的腰杆子终于挺直了!
05、三家条约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就在我们成功研发原子弹胜利前夕的1963年8月5日。
苏、美、英在莫斯科签订的《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 。
这个条约看似是美、英、苏三国呼吁全世界禁止进行核试验,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因为条约只是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水下进行核试验。 全文只字不提全面禁止和销毁核武器。
美英苏三国倡议不能在大气层、外层空间、水下进行核试验,但是地下就没问题了。
而当时,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并没有掌握地下核试验技术,只有美、英、苏等国掌握了。
这个条约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完全就是愚弄世界人民的大骗局,其目的就是为了不让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掌握防御美苏核打击的防御能力,从继续进行核讹诈,继续称霸世界。
苏联、美国、英国签订协议,狂欢的背后,是在玩弄世界
毛泽东当时一眼就看穿,这个条约的本质就是想剥夺其他国家为抗拒少数核大国的核讹诈而进行核试验的权力,并进而维护几个核大国的核垄断地位。
事实上,条约签订后,从1963到1973年这10年间,仅美苏两国就共进行了400多次地下核试验。
这是何其的无耻啊!
因此,毛泽东在《念奴娇·鸟儿问答》中,以前无古人的睥睨六合的恢宏气魄和后无来者的雷霆万钧之力予以敌人当头棒喝,无情地嘲讽了美英苏极其无耻地行径。
毛泽东闲庭信步间,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嬉笑怒骂,视强敌有如草芥。
试问世间谁有如此勇气?
试问世间谁能如此豪迈!
结语、
《念奴娇·鸟儿问答》这句的精华就在这句“不须放屁”。
这句是毛泽东愤怒的感情喷发,全词本就是一首讽刺意味的政治寓言词, 该词的一个特点是化俗为雅,雅俗相宜。
“不须放屁”,看着挺俗,实际上却粗俗无饰。
如果毛泽东刻意遮遮掩掩,反而失却气势,不够自然。
直言其事,反倒给人一种怒不可遏,拍案而起之时言不择辞的愤极之感。
这四个字读来,读者拍案叫绝之余,又会生出一丝笑意。
据说周恩来后来在听到医护人员念到这句“不须放屁”时,嘴角也绽出几丝笑纹,甚至忍不住发出隐隐的笑声。
这就是这首词的魅力。
既然你这么无耻,我就骂你咋地?
抨击中国,欺骗中国,都是放屁;
挑衅中国,欺压中国,送你个滚字!
毛泽东这句“不须放屁”,用得恰当,骂得好,骂得石破天惊,骂得惊世骇俗,骂出了中国人的骨气。 这句“不须放屁”,这首《念奴娇·鸟儿问答》必将永载史册!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我认为历史上最经典的骂人的话,就是那种骂人不带脏字的话。
这个故事应该是出自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说是有个侍郎(副部级官员)有一次到尚书加做客,尚书当时大宴宾客,来的人都非常的多。
突然席间冲出来了一条狗,叫的非常的凶,把在座的所有的人都吓到了。
这时,尚书就出来说:“这狗叫的这么凶,这是狼是狗呀?(侍郎是狗)”说到侍郎是狗的时候,尚书还冲着侍郎递了挑衅的眼神。
众人听了,也知道其中的意思,于是就齐声高呼:“侍郎是狗,侍郎是狗!”,随后笑声一片。
这侍郎听了,也不生气,他稍微想了一下,就说道:“这狗呀,你得看它的尾巴,这尾巴下拖的是狼,这尾巴上竖的是狗,这上竖是狗呀(尚书是狗)”。说到尚书是狗的时候,侍郎也朝着尚书递了眼神,尚书当时有些尴尬了,一时不知如果对下去。
侍郎随后又说到:“这狗呀,它就是贱,遇到肉就吃肉,遇到屎就吃屎,这就是遇肉吃肉,遇屎吃屎,这遇屎吃屎(御史吃屎)呀”这时,侍郎已经走到了在座的一位姓刘的御史身边,大声说道,说的这个刘御史万分尴尬。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历史上最经典的骂人的话是什么?.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