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说法呢?有何依据?
优质回答: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是相对还是绝对的。
关于人本性是善还恶问题,一直是古今中外宗教、哲学界颇有争议的话题。从2000多年前就开始了,在东方,孔子、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韩非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在西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主张人性恶,受基督教人本有罪论的影响,古代没有性善说,只是到了近代以莎士比亚为代表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
由于孔孟之道在中国长期处于主导地位,所以性善论是主流思想,育人经典《三字经》开场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以此作为基本出发点来展开对个的教化的。正因为这个基调的确立,使中国历来的统治都是以激发和固化人本身的善性为主,表现为重教化,轻惩戒,惩恶的目的是为了扬善。也就是重道德轻法制。
而在西方,古代文化名人确立的性恶论与基督教的有罪论形成合力,性恶论占绝对主导地位。因此,西方一直的统治以打击人性之恶为主,表现为重惩罚,轻教化,惩恶的目的是护善。也就是重法制轻道德。
人的本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呢,我认为善恶兼有,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按中国的说法就是阳和阴,按西方的说法就是正和负。两者本身都是存在的,并且相对又相依。试问,从一开始起,人如果都是善的,恶从何来。反之亦然。
孟子讲“人性本善”,荀子讲“人性本恶”,人性善恶的问题争论了上千年,究竟有没有答案?!禅者没有这样的困惑。他们明白,人性乃至于一切众生,其性本“善”!而且这个“善”还不是“善与恶”中的那个“善”,这个“善”是永世随身的“至善”——大爱。但是,有人一定会问:既然人性本善,这个世间又有这么多的恶呢?为什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去做坏事的冲动呢?因为,人不是无缘无故的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凡是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除了佛、大菩萨(乘愿再来)之外,都有一个“因”,这个“因”中都带着“情”(或者“恶”“ 罪”“ 债”)的种子,基督教称其为“原罪”。换句话说,如果人没有带着这样的“种子”,是压根不会来到这个世间的。
所以,以表象观之,人降生下来,善与恶的属性是同时具备的。但是,我们绝不能以表象来否认人类,乃至于一切众生本性的至善
所以,与其说做坏事违背的是神的意志,不如说做坏事违背的是我们自己的本心本性。当我们和我们的本质合而为一的时候,至善至美就就产生了,至福就降临了。但这种合而为一是难以一蹴而就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受假我之身的诓骗、驱使与威胁,即便你一念之间识破了他的诡计,识破了他“空”的本质,他也不会善罢甘休,因为他也有自己的“生命”,他不想这么容易就被你终结,他是一定要反扑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要费点功夫。这一步步向本心本性的至善回归的过程,就是修行。这是真修行。
所谓相对,就是两者作用的方向是相反的,产生的结果也是相反的。所谓相依,指的是没有善,就没有了参照物,就无所谓恶。不仅是人,世界所有动物都是善恶兼有的,羊是善的吗,它要吃草,草也是有生命的;在草源匮乏的时候它们也会争先恐后去吃而不会想到其它羊和食草动物,又表现出了恶的一面。狼是恶的吗,他们消灭羊保护了草源,同时也为羊之类食草动物维护了生存空间。又表现出善的一面。这就是事物所表现出的两面性。如果说这些动物的善与恶都是与生俱来的,人作为动物的一种也不例外,只不过人有更多的意识和理智罢了。
去刻意说人性本来的善和恶都是不对的,但又是对的。因为如果没有了判断就没了统一的努力的方向,就会产生混乱,混乱就不团结,不团结就会削弱群体竞争力,竞争力下降就会危协生存。
综上所述,人是一个善恶兼有的动物。这也是生存的需要,因为没有善就不能形成一个团结美好的团队,没有恶就不可能去消灭对手,争取到生存空间。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去争论人性本身的善与恶是没有必要的。
文化领域创作者云龙
其他网友回答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善丑一念间!善恶本是人性的共生体!人选择善或恶都是后天养成的!
人择善而从,择善而行,必然成为善良之人!
如果选择了十恶不赦,必将随着恶性环境成为大恶之人!
其他网友回答
“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是相对的,人性属于人及其动物的本能自然属性,其善是主体,显性,处于主体主导地位;其恶是附体,隐性,处于从属次要地位;但两者在特殊环境条件下会相互转化,从而体现不同心理逻辑思维状态,对事物表现出不同的认知与对待处理方式……
其他网友回答
“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孟子性善论。从小我们就记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孟子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性本善的观点占据了正统地位。例如在《告子》篇,孟子就试图去证明人性本善观点的正确性。
荀子性恶论。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荀子教育出了两个颇负盛名的法家弟子,即韩非子和李斯。
告子“人性如水”论。告子认为人性最初并没有善恶之分,就像流水一样,是善是恶全看后天引导。如果是向善引导则为善,如果向恶引导则为恶。
其他网友回答
小时候,我们都背过《三字经》。第一句是“人之初,性本善”。就这么一句,后世的人们争论不休。其实这句话说的很好,不过再好的人参果也经不住猪八戒那种吃法啊。有些人提出“性善论”,搬出儒家大宗师孟子做后盾。有些人提出“性恶论”,理由是儒家VIP荀子也这么说。
其实,孟子没错,荀子没错,三字经也是很好的。错就错在,后代学者们没有把“初”和“性”定义清楚就开喷。各执一词,变成了机器猫大战圣斗士——这是哪儿跟哪儿啊……
今天,我们就尝试对“人之初性”做一个梳理,搞清楚这个问题的本质。
什么是性?
性,在大众脑袋里,有天性、本性、性格、习性等等理解。
而古人,对“性”有非常精确的定义:
儒家的根本经典《中庸》,在开篇第一句就说:
“天命之谓性”
啥意思?上天创造你的生命时,从它自己里面分给你那一点东西,就是性。这也是宋儒所说的“天命之性”。
而《中庸》里还说道: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啥意思?人生来就有喜怒哀乐,这是人的情绪,也叫做“情”。宋儒把这个叫做“气质之性”。
所以,我们归纳一下,人性有两种:天性、气性,这两种性贯穿着每个人生命的一生。
天性与气性有什么不同?
天性是每个人都有,且一样的,因为他来自于天。当年有人问孟子什么是仁,孟子说,任何人看到小孩趴在井口玩耍,将要掉进去,都会心里咯噔一下,担心小孩掉下去。这就是恻隐之心,也就是仁。而不论有没有文化,是劳动模范还是黑道大哥,对于这个掉井画面,心里都会有这种反应。因此,这就是人人所共有的,相同的“天性”。
气性就不同了。有些人去餐馆吃完饭还要扯一卷卫生纸回家上厕所用,而有些人去了酒店,免费的洗漱用具也不用,拿出自己的旧牙刷用起来……有些人好学,有些人只知道玩耍;有些人喜欢助人,有些人成天网上找人掐架……说起各种人性的善恶美丑,怕是几百万字也说不完的。这就是气质之性,也就是“气性”。
因此,宋儒说“存天理,去人欲”。我们学术界的学者们常常批驳这句话,说它是封建思想,压制人如何如何。其实这句话原本的意思是很好的,只不过又被猪八戒吃了这好好的人参果。
啥是天理?啥是人欲?
——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朱子语类》)
所以,存天理,人的天性就会保全。灭人欲,人的气性就不会泛滥。
朱熹(1130年—1200年)
什么是人之初?
性的定义我们搞清楚了,现在我们来定义什么是“人之初”。
所谓初,就是开端。而人的开端是哪里呢?是应该以出生为开端?还是以受精卵为开端?还是以懂事为开端?
这里,儒家没有说明白的事情就需要请道家出场了。
道家对于“初”,有几种定义:
胞胎阶段、赤子阶段、童子阶段、少年阶段。
对于生命形成之初是怎么回事?我们下面的叙述的观点来自于清代著名的道家学者刘一明。
刘一明著《象言破疑》
一、胞胎阶段:
当父母那个以后,精子和卵子结合为受精卵,在母亲体内开始生长。这个过程中,道家认为有三种力量参与了生命的创造:
来自父亲母亲的“阴阳二气”,还来自宇宙的“先天炁”。亦或称之为:阴神(来自母亲)、阳神(来自父亲)、元神(来自宇宙)
这个时候的人,在母亲肚子里逐渐成形,不需要像普通人那样呼吸就能维持生命,真是神奇。道家把这个阶段称作“先天”,又称作“无极”。这是把人比作宇宙了。意思是宇宙还是混沌,连天地都还没创造之前。佛家把这个叫“父母未生”或“本来面目”。这个时候的人,没有意识,一切都是宇宙的神奇之力在持续的雕刻创造生命的形体。
二、赤子阶段:
随着十月怀胎,分娩将至。婴儿终于“哇呜~”一声坠地了。这个时候,也是人的第一口气开始呼吸的时候。而正当此时,第四种力量参与到这个生命的创造里。这就是道家所说的“识神”。当第一口呼吸开始的时候,识神就进入到孩子的身体,与先天的“元神”混合附着在一起,寄生在元神之上。这个阶段,道家称之为“后天中之先天”,意思和前面一样,就是宇宙从混沌到开天辟地了。
《道德经》这样描述婴儿的“天性”: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为什么?你看看刚出生的小宝宝,特别招人喜爱。无论你美还是丑,他都用好奇的目光看着你。而宝宝与小猫小狗一起躺在摇篮里,宝宝也不会害怕猫狗,猫狗也不会伤害宝宝。这是因为婴儿此时只有“天性”,而没有“气性”。虽然识神附着在元神上,但是还没开始发作,伏藏而已。
三、童子阶段:
随着婴儿渐渐长大,有了语言能力,有了知识,开始形成自己的三观。这个阶段,童子依然是纯真善良的,因为支配童子的依然是来自宇宙的“元神”,即天性。
四、少年阶段:
当童子渐渐长大,到了临界点(道家称之为“二八气足”)的时候,伏藏的识神终于跳出来,反客为主,把元神给压制到后台去了。这个时候,男孩女孩,开始有了青春萌动的意识,开始攀比和占有……这个阶段就是“气性”压制“天性”。
这也是每个人逐步形成自己性格的阶段,也是显露出才华差异,品德优劣的阶段。
结论:人之初,性非善非恶
回到我们开头,再看性善论、性恶论,再看孟子,荀子,是不是一切都清晰了?
孟子其实是在强调人的天性,让我们不要丢失天性。
荀子其实是在忧虑人的气性,让我们要通过教育教化来抑制气性的泛滥。
性善论,说的是人之初(胞胎阶段、赤子阶段),人的本性来自与宇宙的赋予。这个本性是至纯至善的,所以“人人皆可为尧舜”,所以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开始觉悟自己的本心。
性恶论,说的是人之初(童子阶段、少年阶段),人性中已经伏藏着自我意识。这个自我意识是自私和占有的,能够衍生出贪婪、嫉妒、凶残、懦弱……等等恶。所以要重视教育,所以要读圣贤书,所以要修身齐家,要忠孝仁义。
所以,综合而言,人善论,性恶论,是后人创造的,并非二圣的观点。本质上是源于语言文字的误读和误解。为了矫枉归正,我们基于不能全面解释人性的性善论和性恶论,提出“性非善非恶论”来拨乱反正,回归正解。
结论就是:人性之初,非善非恶,有善有恶,可善可恶,扬善去恶。
如何回归天性?
一、儒家:惩忿窒欲
惩忿,是去掉人的躁性,谦卑处世,不生气。
窒欲,是节制人的欲望,寡欲淡泊,不放纵。
二、道家:保养精气神
修身,所以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养心,所以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三、佛家:戒定慧
戒,就是做正确的事,不做错误的事。久而久之,就能形成定力,定力不断打磨滋养,就能生发出智慧。
儒释道三家,总而言之,不外乎在人的日常生活中,从身体、语言、内心层面持续的做正确的事,把善培养成性格,从而返还“天性”。
结语
今天我们通过对中国文化里“性”和“初”的概念辨析,进而论述性善论和性恶论之争的具体原因,还原了孟子和荀子两位圣贤关于人性论的正确理解,简单介绍了儒释道三家对于如何修养人性的方法。相信朋友们今后对于别人问起“人到底善还是恶?”的问题,都能清晰的回答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有不同观点或问题,欢迎在讨论区提出来和我讨论。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说法呢?有何依据?.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