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是真实存在的吗?
优质回答:
真实与不真实对于现在的我们己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己是一个美丽的传颂。
其他网友回答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其余的是《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
梁祝的传说,自晋朝开始流传,距今1700多年历史了,几乎是家喻户晓,千古流传。而且根据考古发现梁祝的故事,出土的文物古迹和历史资料记载,这个故事在历史的确是发生过,只是加入了一些艺术效果和演义成分。
虽然目前史学界认同这个故事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具体发生的地点还是有争议的。
第一种说法是“梁祝”故事发源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梁祝镇,其中现有遗迹梁祝墓、梁庄、祝庄、马庄、红罗山书院、鸳鸯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桥及梁祝师父葬地邹佟墓等。而且汝南“梁祝传说”又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其中第二种说法是梁祝发生地点是河北省元氏县。明代崇祯版《元氏县志》里明确记载“在南佐村西北隅,书院路所经由也,桥西南塔有古冢,山水涨溢,冲击略不赛移,若有阴为封护者,相传为梁山伯祝英氏之墓。该记载无疑是元氏产生“梁祝传说”最有利的史料证明。而且当地还有民歌,文化,与梁祝传说吻合。
然后还有一种说法梁山伯与祝英台包括马文才,历史上确有其人,他们之间的故事为历史真实事件,而且他们的籍地都在孔孟之乡。根据碑文记载和实地考察,传说中的梁祝故事原地为济宁市微山县。明朝皇帝钦差大臣、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崔文奎巡视济宁马坡时发现唐朝修建的老梁祝墓破旧不堪,奉旨重修梁祝墓。
总之梁祝的传说,在全国范围内有很多版本,而且还有很多地方都有论证论据称为梁祝的发源地,但是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历史上是有真实事件的,后来经过艺术的加工,人文的传颂,使得故事传说更加生动形象,口口相传。
其他网友回答
梁祝故事的发生背景是在晋末,而目前所看到的较早的材料,且已经是如今这个凄美而永恒的爱情故事的模样的,基本上是在宋元时期了,相距了足足至少有五六百年。
顺便一提,清代《通俗篇》引唐《宣室志》中的记载:
“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贸阝 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有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
这故事基本上接近于我们熟知的梁祝故事了,也很多学者以为根据,认为这是唐朝时候的记载,为最早。可惜后来经过论证,这个应该是《通俗篇》的误抄,唐笔记《宣室志》里并没有这条。
所以,可以说,我们所熟知的这个梁祝故事,肯定是经过了很多文人加工和民间流传后的模样的了。那么要问是否“真实存在”,其实更多地聊点其最初的故事记载和早前的类似故事笔记是什么样的,大概可以想象到最早的梁祝故事原型是怎样的“真实存在”吧。
梁祝故事最重要的一个缘起和特点,就是祝英台的女扮男装求学。而我们翻开古代传奇和笔记时会发现,女扮男装的情节恰恰大多发生背景是在南北朝到唐朝阶段。比如有名的《木兰辞》,还比如明代笔记《玉芝堂谈荟》中记载了多笔女子扮作男子做官从军的。
为什么呢,因为宋以后对女子的行动有了很多约束了,一个女孩子家还到处跑很容易被视为不守妇道。而且你去看宋元以后对故事的演绎和评价,梁山伯和祝英台被赋予了很多“忠”和“义”的形象评价,比如上面所引用的《通俗篇》中所说的“义妇墓”。
可是你如果对比真正属于南北朝时期的作品《木兰辞》和《孔雀东南飞》,你就会发现,前者写木兰男扮女装从军的动机就是为了老父亲,不会给她额外加什么忠君爱国。后者写人夫妻殉情,就是因为夫妻情深且无法忍受俗世压力,并没额外说这里面有什么义。
不过这种对梁祝强加忠义之名的行为,看来是被咱们民间老百姓破解了的,民间所演绎出的内容,无论是十八相送,还是化蝶,都是浓烈而纯粹的爱情故事,把这些个忠义概念给抛诸脑后了,说不定反而更接近于所谓东晋时期的那个故事原型吧?
拉拉杂杂闲扯一篇,希望对您的问题有所助益,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我想,这应该是人们对爱情的美好憧憬而美化的故事吧!只是听说过。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相信古代会有,随发展,好像现代人逐渐不相信爱情了——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是真实存在的吗?.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