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孔子删掉了诗经里面的一部分的说法可信吗?
优质回答:
唐孔颖达编《毛诗正义》,为郑笺作疏时,才有不同看法:「案书传所引之诗,见在者多,亡逸者少,则孔子所录,不容十分去九,司马迁言古诗三千余篇,未可信也。」有些像《左传》这种书中引用的诗,不见于《诗经》之书,叫做逸诗。孔颖达认为,这些古书中引用之诗,不见于《诗经》的逸诗少,见于《诗经》的诗多。如果古诗真有三千余篇,古书所引逸诗不应那么少。十分之九的部分引用那么少,大部分引用的单单是这十分之一的内容。所以孔颖达对孔子删诗之说提出了怀疑。但这个问题真正引起人们的注意而争论不休,是在宋朝。
以下所引人物,以观点针对为准,非以时间先后为序。
一、关于逸诗
欧阳修据《史记》,认同孔子删诗之说。其言:「今书传所载逸诗何可数也。」这从古书所引逸诗极多为证,诗曾大量被删。欧阳修言「逸诗何可数也。」赵翼说:可数。赵翼据《国语》《左传》引诗,与《诗经》逐一校核。《国语》引诗三十一条,其中逸诗一条。《左传》引诗二百七十条,其中逸诗十三条。逸诗比例极少。于是赵翼就说:「岂有古诗十倍于删存诗,而所引逸诗,反不及删存诗二三十分之一?以此而推,知古诗三千之说,不足凭也。」这仍是孔颖达的观点。张西堂则认为,逸诗或逸于孔子之前,或逸于孔子之后,不是因孔子删削而逸的。张西堂认为古诗三千余篇,是据「采诗说」而来的。古有采诗之官,才能采诗三千余篇,而采诗之说本身就不可信,那么古诗三千余篇也就不可信了。
二、关于合礼义
欧阳认为,删诗,并不仅仅是删除诗篇。还有的是删除诗中的某句、某字。因为其不合礼义,这是据《史记》「取可施于利义」为言。他举了几个逸诗例子:
「如『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此《小雅·常棣》之诗,夫子谓其以室为远,害于兄弟之义,故篇删其章也。『衣锦尚?』,文之著也,此《鄘风·君子偕老》之诗,夫子谓其尽饰之过,恐其流而不返,故章删其句也。『谁能秉国成,不自为政,卒劳百姓。』此《小雅·节南山》之诗,夫子以『能』字为意之害,故句删其字也。」
朱彝尊则认为,欧阳修所举之例,虽然是逸诗,但其亡逸的原因,却不是因孔子之删,并认为那些诗,孔子不曾删。「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出自《论语》:「『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朱彝尊说:「惟其诗孔子未尝删,故为弟子雅言之也。」「衣锦尚?」出自《中庸》:「衣锦尚?,恶其文之著也。」朱彝尊说:「惟其诗孔子亦未尝删,故子思举而述之也。」「谁能秉国成」,今本无「能」字。朱彝尊认为这和「殷鉴不远,在于夏后之世」今本无「于」字一样,是「流传既久,偶脱去耳。」从另一方面而言,朱彝尊认为,如果孔子删诗有「可施于礼义」的考虑,那么其不应该删《肆夏》《采齐》《新宫》《繁》《遏渠》。更不应删祭公谋父所作「祈招之诗」以及正考父所作「商之名颂十二篇」中的七篇。这些都是合乎礼义的诗。朱彝尊认为:「诗之逸也,非孔子之删之可信也。」
三、关于去其重
如果从合乎礼义的角度考虑删诗,朱彝樽所举例子,是合乎礼义的诗而被删,不该删而被删,不合乎道理。崔述则从应该删而未删的角度而言,其曰:「且孔子所删者何诗也哉?郑卫之风,淫靡之作,孔子未尝删也。」总之,从合乎礼义的角度而言删诗,是站不住脚了。顾炎武即言:「孔子删诗,所以存列国之风也,有善有不善,兼而存之……世非二帝,时非上古,固不能使四方之风,有贞而无淫,有治而无乱也……夫子不删,著辞本也。淫奔之诗,录之不一而止者,所以志其风之甚也。选其辞,比其音,去烦且滥者。此夫子之所谓删也。」顾炎武的论述,就主要从「去其重」而言了。不以合乎礼义为准,给出了何以存淫奔之诗的理由。赵坦从「去其重」的角度申述,认为古书中所引逸诗,都与今本《诗经》中的篇目意义有重复处,故而被删:
「如《大戴礼记·用兵篇》引诗云:『鱼在,在藻,厥志在饵,鲜民之生矣,不如死之久矣,校德不塞,嗣武丁孙子。』今《小雅》之《鱼藻》《蓼莪》,《尚颂》之《玄鸟》等篇,辞句有相似者……《荀子·臣道篇》引诗云:『国有大命,不可以告人,妨其躬身。』与今《唐风·扬之水》篇亦相似。凡若此类,复见叠出,疑皆为孔子所删也。」
从去其重的角度说删诗,其一是仍无法解释逸诗何以如此之少的问题。另一方面则如崔述所言:「『丝麻管蒯』之句,不逊于『缟衣茹藘』之章,『棣华室远』之言,亦何异于『东门不即』之意,此何为而存之,彼何为而删之哉?」
四、其他反驳删诗之说
其他驳斥孔子删诗之说的如郑樵:「季札聘鲁,鲁人以《雅》《颂》之外所得十五国风尽歌之。及观今三百篇,于季札所观与鲁人所存,无加损也。若夫夫子有意删诗,则当环辙之时,必大搜而备索之,奚止十五国乎?」《左传》中记载季札观乐,十五国风与后来《诗经》中的十五国风一样。郑樵认为,鲁国原本所存风诗,原有十五国风,孔子未删一国,后来周游列国,也没有搜求他方,增添风诗。因此郑樵认为,孔子没有删诗。另外崔述说:「《国风》自《二南》《豳》以外,多衰世之音。《小雅》大半作于宣、幽之世,夷王以前寥寥无几,如果每君皆有诗,孔子不应尽删其盛,而独存其衰。且武丁以前之颂,岂遽不如周?而六百年之《风》《雅》,岂无一二可取?孔子何为而尽删之乎?」「『子曰:《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玩其词意,乃当孔子之时,已止此数,非自孔子删之而后为三百也。」崔述所引两「子曰」,皆出于《论语》。他认为,孔子言「诗三百」,是本来就是「诗三百」,不是他删后而为三百之数。
五、调和之论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孔子删掉了诗经里面的一部分的说法可信吗?.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