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为什么叫清明两字? 清明节怎么来的?为什么取清明二字?

网友提问:

清明节怎么来的?为什么取清明二字?

优质回答: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的来历:据史籍记载,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当年避难逃亡在外地,随行的侍从中有一个人叫介子推,曾经在晋文公断粮时偷偷“割股奉君”,令重耳感动不已。后来晋文公回国继位后,论功行赏,却偏偏忘了介子推。

介子推也不争利禄,带着老母亲隐居绵山。当时有人为其鸣不平,写诗讽刺晋文公忘恩负义。这首诗很快就传到了晋文公耳中。晋文公羞愧不已,亲自带众大臣前往绵山请介子推回朝廷做官。介子推不想出山,便藏了起来。

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作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插柳、荡秋千、放风筝等习俗则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

其他网友回答

清明最早只是一个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自2008年起,清明节被列为我国的法定节假日。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后来逐渐演变成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历书》)。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清和景明之象。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和“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我国自古就有的优良传统。

关于清明节的传说

相传在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受迫害而逃亡曹国,在途中,到了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身体虚弱到极点,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们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时,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深受感动。

十九年后重耳回国,介子推认为使命已尽,带着老母归隐山林,侍奉身前,已报哺育之恩。重耳之后便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晋文公。即位后,他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然而介子推根本没有任何抱怨,他打好行装同母亲到绵山隐居去了。

文公听说此事后,顿时觉得亏欠了介子推,亲自去寻这位忠臣。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又发现一封血书,上写:“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在这一天,全国禁火,以怀念忠诚的介子推。

当第二年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死而复活。便赐老柳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其他网友回答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历法24节气当中第五个节气,是一个处在生气旺盛的时节,也是阴气衰退的时节,正适合春耕春种,因此,也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的农谚。可见清明是和农业生产紧密相连的一个重要节日。

关于清明节的来历有一个古老的传奇故事。

相传春秋时期,晋国的晋献公去世后,诸子为了争位上演了窝里斗。

结果公子重耳被赶出了晋国,流亡他国达19年之久,其间有个叫介子推的大臣始一直对他不离不弃,在流亡途中,介子推为了救重耳的命,还做出了“割股啖君”这惊人举。

原来,一次重耳慌不择路跑到一个没有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之时,发现一直跟着重耳的介子推不见了,有人就说他也受不了了,趁乱跑了,重耳为此很是痛苦。然而,不久,介子推就出现了,他手里端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肉汤。

重耳饿极了,也没有多问,一口气就喝干了这碗肉汤,这才发现介子推顺着大腿根往底下流血,顿时明白了一切,感动之余,他说:如果有一天我能够继位,当君主后一定重赏、加封你。

这就是“割股啖君”的故事。

19年后时来运转,公子重耳回到晋国继承了王位。他上任后,为国为民,励精图治,建立霸业,有名君晋文公的美称,成就霸业。

而晋文公感念介子推的忠心,要让他入朝为官,但介子推却背上老母亲上了棉山隐居。后来,晋文公亲自上山去请他入官为官,介子依然选择了避而不见。为了逼介子推下山,有人给晋文公出了个馊主意——放火烧山。晋文公心想一放火,介子推肯定就下山来,于是命部众放火。

然而,当满山大火燃起时,并不见介子推的身影。于是火一退,他马上上山寻人,结果发现介子推和他的老母亲烧死在一棵柳树下。

后悔不已的晋文公下令在介子推去世的这一天,不能生火吃热食,以寄哀思。

于是就诞生了古代一个节日,“寒食节”。

到了先秦时期,“寒食节”除了寒食禁火外,还有了扫墓的习俗。而到了唐朝时寒食节正式改名清明节。

之后,每逢清明节,满大街都是去祭扫祖先坟地的人。

明《帝京景物略》记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lei)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

酹者就是拿酒洒在地上,哭的、除草的、添土的,包括焚楮锭,就是烧的纸钱,还有就是拿着一块石头把纸钱压在坟头上。

当然,这是以前遗留的烧纸钱的习俗,现在提倡文明祭祖。此外,清明还有很多其他的习俗,比如插柳。这个习俗在江淮地区比较兴盛,在《岁时杂记》里面也有记载:”今人寒食节,家家折柳插门上,唯江淮之间尤胜,无一家不插者。”还有的更讲究,柳枝很长,也很有韧性,就用面食做成燕子的样子,把它穿在柳条上插在门楣之上。这叫子推燕,以此来纪念介子推的事迹。

当然,现在除了扫墓,还有郊游。一家老小在扫完墓之后,正好也可以郊外踏青。

其他网友回答

清明节是中国民俗24节气之一。又叫扫墓节、踏青节、三月节,时间在农历春分后的第15天,公历约4月5日前后。据说,清明节来自于春秋时期一则凄美的故事。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爱妃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施计害死了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骊姬的谋害,带了部分臣士逃出皇宫,流落四方,另取谋程,在途中,一些随同经不起艰辛,相继离去,只剩下几个忠心的臣士,有一天,走到一处荒山野林,食断粮尽,重耳连饿带乏,昏倒在地,有一位叫介子推的的随从,为了救重耳,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一块,烤熟后让重耳吃,救了重耳的性命。

后经十九年的艰辛,重耳重返朝中,做了君王,即战国时期有名的晋文公,晋文公继位后,大加奖赏有功有恩之臣,唯独把介子推给忘掉了,后来有人提醒,晋文公恍然大悟,立刻派人去传唤介子推,却找不到其影踪,有人说其躲到了一处山林,可诺大山林,难以寻找,有的人建议放火烧林,或许子推就会自动出来,可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未见子推出来,有人却发现子推和其母亲在一枯柳下已被烧死,背靠一个柳洞,洞中有一团衣襟,展开一看,是一封血书,血书曰: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看后,泪如雨下,感激万分,把子推母子敬葬与柳旁,把绵山改名为介山,把复活的柳树命名为清明柳。并在山上建立了祠堂,每年的这一天都要徒步到子推墓前扫墓祭典,以表衷情,这一天全国大忌烟火,只食寒食,大祭亡灵,用以纪念子推的忠魂,表彰清明,这个风俗一直流传至今。这也便是清明节的来历。

其他网友回答

又到一年清明时,清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相传其俗起于西周时期。它最初只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一书中曾写道:“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就是说,到了这时,天气清和明朗,草木开始萌茂。因此,民间早就有“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的说法。

清明体现的是春天到来,对于生气到来的礼赞,同时对于过世的先灵,表示追思与纪念,以便唤醒人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注意孝养父母、和睦家庭,乃至保护地球、乐生向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正是道出了我们此一时节的心灵感受。

《历书》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正如文人墨客描写的清明时节天地物候一样“满阶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佳节清明桃李笑”。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清明节怎么来的?为什么取清明二字?.jpg” />

与清明节怎么来的为什么取清明二字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