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是怎么流传的 古代诗词是如何流传至今的?

网友提问:

古代诗词是如何流传至今的?

优质回答:

大概是如下几种方式1:官方组织的诗歌收集整理机构2民间个人,影响很小3爱好诗歌的粉丝。古人写罢诗一般是赠送友人,直接寄过去;直接题写在客栈、景点等处墙壁上,会被粉丝收集到传播。这样流传下来的诗是有很大一部分的。

其他网友回答

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瑰宝,之所以能在历史长河的洗涤中流传下来,是因为它们无论在思想上,内容上都堪称典范,可以使人们在诵读中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滋养和熏陶,奠定内涵丰厚的文化底蕴,朗朗上口,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故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然而中国古代诗歌之所以流传至今,或因后人主动整理,或因印刷技术的提高而长存不灭。

一、作者主动将自己的作品或毕生的作品编成一个集子

譬如唐朝元结为了应付科举,给官员“行卷”,“作《文编》纳于有司”;譬如应他人索求,像刘禹锡任苏州刺史时,编《刘氏集略》赠与他人。当然更多的是为了传世,如白居易,随时编录一生心血凝聚而成的作品,有《白氏长庆集》流传后世。

二、有的是作者委托其朋友替他编辑

如柳宗元病危致书刘禹锡,说“我不幸,卒以谪死,以遗草累故人”,刘禹锡不辱重托,将其遗稿编纂成《河东先生集》传世。

三、有些作者亡故后,他的朋友缅怀故人,主动替他整理

如陈子昂离世后,友人卢藏用为他编文集十卷《陈伯玉文集》,赞其“卓立千古,横制颓波,天下质文,翕然一变”。

四、因为皇帝喜欢诗词,勒令征集

如唐代宗好文,尝谓王维弟缙曰:“卿之伯氏,天宝种诗名冠代,朕尝于诸王座闻其乐章。今有多少文集,卿可进来。”缙遂集王维诗笔四百余篇,编集十卷以进。

五、刻石或题壁

据唐人诗集统计,当时题壁诗的作者有百数十家,其中以寒山、崔颢等最为著名。宋代题壁之风方兴未艾,举凡邮亭、驿墙、寺壁等处多所题咏,叫人目不暇接。例如王安石《书何氏宅壁》、杨万里《题龙归寺壁》、陆游《题酒家壁》、苏轼《题西林壁》等等。诗词题壁简单易行,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见而读之,就可传播开来。

六、后人点评整理

比如王国维就最爱把诗词整理到一起,著有《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

七、最重要的渠道是国家组织编撰,推广

例如《全唐诗》就是清朝康熙皇帝亲自下令由江宁织造曹寅,也就是曹雪芹的爷爷,在明末胡震亨的《唐音统签》、季振宜的《唐诗》等基础上编撰而成。该书共收整个唐五代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作者二千二百余人,是迄今为止古典诗歌总集中篇幅最多、影响最大的书籍,康熙皇帝还亲自写作序言。

其他网友回答

古诗词就相当于现代的歌词,是用来吟唱的。一首歌好,自然会流传。会有人进行收录和整理。

另外,儒家思想讲究的是达则兼济天下,学而优则仕。古诗词的名家一般也是政治上的大人物,例如韩愈、柳宗元、王维、苏东坡、王安石、白居易他们都是朝廷命官,而且有些是很大的官。就连最不如意的杜甫也是当过官的,就连最飘逸出尘的李白也是做过翰林大学士的。所以他们的诗词,会得到很多普通人的关注,得到很多菁菁学子的崇拜,也造就了他们在诗坛的威望,以及非常高的流传度。

同时,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非常发达,一首好词写出来的就会到处传唱,一时洛阳纸贵。加上宋朝几任皇帝,都重文轻武,本身又极富才学,所以,诗人在当时是有很高地位的。

其他网友回答

古人诗词的流传,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我国的诗歌。

《诗经》分为三部分:风,雅,颂。

它是怎么样搜集的呢?

最好玩的是这“风”。风是民歌,是怎么搜集的呢?每年春天,国家派出一批盲人,手摇木铎,——木铎就是一个铜制的铃铛,中悬木舌,边走边摇,这就是所谓的“振铎”,负责宣传王命教化。

为什么是春天?因为黄河流域,汉水流域,到春暖花开时,人们才开始在室外活动。

为什么是盲人?因为没有录音机,盲人的记忆力比较好。就像古希腊,唱《荷马史诗》的荷马也是盲人。

人们听见木铎声,便知道是采集民歌的来了,会给这些盲人唱自己知道的民歌,盲人们听了,凭脑记一下,再回到镐京,向中央汇报,有相关人员,根据他们的口述传唱,用笔记下变成文字,但是,那时能记歌词还不会记歌谱,所以,听来的民歌都把歌谱过滤掉了,只留下了歌词。

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关雎》,现在读起来就是一首诗,它最初的形态是一首歌。

所以,诗歌的关系就是这样的:歌有词有曲,只留下词就是诗。这也是为什么诗歌并称的原因。

今天文艺工作者下乡还叫”采风”,也是这么来的。

这“雅”,它分为大雅和小雅,多是贵族宴会时所唱的歌曲,搜集起来不难。

颂,是祭祀歌曲,数量不多。而且是重大场合唱的,具有公共性,也好搜集。即使今天我们也有祭祀歌曲,比如,就像国歌之类的,逢重大场合,用于追慕,怀念,激励。

到了春秋时代,《诗经》已经编好,谁编的?周朝中央政府。

这个时候还没有印刷术,大致要用手抄本,也没有纸本,就写在竹简木牍上,颁行全国,数量不大,然后各自传抄流传。

孔子好事,把中央颁行的《诗经》又删改了一下,删去许多诗歌,只留下305首,做了他的学生教材,名字就叫《诗》,或者《诗三百》。直到汉代,儒家所读教材成了经典,才称作《诗经》。

再说《楚辞》。

楚辞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屈原本人的诗歌作品,一个是以屈原为代表的一批楚国诗人的诗歌。

因为屈原和一批楚国诗人多是楚国贵族,他们写的诗歌很容易在贵族阶层流传,然后有好事者给他们结集。

到了秦朝,中央成立了一个机构,负责全国的音乐管理和诗歌搜集,那个时候没有报纸,没有广播,没有电台,没有电视台,也没有网络,但愿这样的机构,就是最高的文化管理机构了,名字叫“乐府”。可惜秦朝短命,乐府还没大做实质性工作,秦朝就完了,秦朝留下的诗歌几乎没有。

到了汉朝,中央依旧设了”乐府”,汉朝的乐府成绩比较大,把搜集来诗,编撰成册,取名《乐府》,后人称《汉乐府》。

至于建安文学,最著名的是”建安七子”,他们也多是贵族,例如“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诗歌创作影响比较大,在贵族圈和庶民圈都容易流传。有好事者因为仰慕,为之结集。

魏晋南北朝,诗歌流传主要是在文人之间,相互传抄。

唐朝,是我国诗歌史上最重要的时期。它的诗歌流传很有特色。

因为诗歌,在唐朝是最重要的科考内容之一,无论明经还是进士,一场都考试诗赋,诗赋不过关,没资格参加下一场考试。这就是为什么唐朝举国写诗的原因,有点像今天学英语。

唐朝的诗歌流传,首先是读书人之间的相互传抄,这种传抄是一种自觉,可以提高自己的写诗水平,更好地用于考试。

社会也为诗歌传超提供了许多的有利条件,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每个亭子下都挂有诗牌,走路的人坐在亭下休息,忽然想写诗,就可以写在那个木牌上,后面的人来到,可以欣赏,吟咏,流传。

在酒店旅店里,如果想写诗,可以随手写在墙上,方便流传,这就是为什么出了那么多的题壁诗。

一个是歌女传唱。

诗人们写诗,写的好的,会被歌女拿过来唱来唱去,著名的故事有”旗亭唱诗”。

唐代诗歌的流传,诗歌用于考试,是流传的最大动力。唐朝以后,这些唐诗以笔记,小说,诗集等种种形式流传下来,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曹寅奉旨编定《全唐诗》,当然不是,他一个人编的,有十来位学者,从文献典籍当中,挑挑拣拣收集唐代诗歌48000多首,编成《全唐诗》,共有900卷。

这位曹寅有个孙子叫曹雪芹,写了一部《红楼梦》。

这900卷流传就方便多了,因为清代的印刷术已经非常成熟,《全唐诗》诗在扬州选编的,当时扬州的印刷全国第一。

宋词的流传,比唐诗流传方便。

到了宋代,考试没有诗歌内容,读书人也失去了写诗的最大动力,但是,宋朝繁荣,文化昌盛,大量的歌女需要大量的歌词,诗歌的特点句式相同,字数相等,唱起来少变化,为了追求变化,把诗裁的有长有短,成”长短句”,就是词。

宋词主要是歌女的歌词,那一位奉旨填词的柳三变,就是为歌女写歌词。

这种文学形式,被宋朝的更多的文人喜爱,写词又成了他们的一种自觉,虽然是游戏之作。

宋代,宋词的流传比唐诗流传便捷,歌女传唱效率比较高,文人的日子也比较好过,更重要的是,印刷术发展,结集,刊印,传播更加方便。

可以说,宋元以后,我国的诗词传播主要是靠结集刊印。当时不少文人的理想便是:刻一部稿,娶一房小。

因为印刷术的发展,不仅诗歌流传方便,长篇小说也开始出现了,有了三国水浒西游记,假如印刷术没有成熟,大家还都用竹简木牍手抄传播,一部《红楼梦》,该是多大一捆柴禾呀?

在下水平有限,所做回答,希望对您有帮助,更请多多指正,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相传途径很多。但最首要一点,诗歌一定要有灵魂,内容充实有生活;其二,诗歌上口,从诗经、古体诗发展至格律诗等,都充分说明这一点,目的就是让人读起来抑扬顿挫不拗口,才能相传得更久更广泛。这样有意境又上口的好诗才能通过官方民间的各种途径传承下来。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古代诗词是如何流传至今的?.jpg” />

与古代诗词是如何流传至今的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