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有没有记忆深刻的中短篇小说?
优质回答:
历经文革的磨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创作进入一个井喷期,从蹉跎岁月里走出的作家们擦拭着伤痕,带着对过去岁月的审视与反思,慢慢由迷茫走向寻根,用敏锐的笔触和满腔的热情,抒发着对失去岁月的祭奠和怀念,拥抱着崭新的生活。
许多的作品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些深深触动了灵魂,至今觉得那时的文坛是百花绽放,那时的作品是最令人难忘的。
张承志的《黑骏马》《北方的河》,张炜的《古船》,邓刚的《迷人的海》,张抗抗的《北极光》,铁凝的《哦香雪》,宗璞的《三生石》,朱苏进的《射天狼》,古华的《爬满青藤的木屋》,冯骥才的《雕花烟斗》,从维熙的《雪落黄河静无声》,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雨》《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刘心武的《班主任》,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叶辛的《蹉跎岁月》,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陈建功的《飘逝的花头巾》,韩少功的《西望茅草地》,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贾平凹的《腊月正月》,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等等。
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是那些动人的小说作品和那些感人的故事,久久闪耀着灿烂的光芒,像一曲曲动人的乐章,一直在那里咏唱,我国当代文学史也因那些优秀的作品而更加辉煌。
其他网友回答
中短篇小说小而精,饱含了作者考究的选材眼光、精心的结构安排、凝练而不失热度的文字把控,他们往往由小见大,以类似唐代山水画的留白使人咂摸出醇厚深刻的情感与思想。优秀的中短篇小说比比皆是,而深度大于热度,令人久久回味的有迟子建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夏目漱石的《哥儿》、萨特的《墙》、卡夫卡的《饥饿艺术家》等,在碎片化阅读的今天,这些中短篇小说也许更适合我们,在空隙时间里,跃入寂静与喧嚣相统一的魔力空间。
1、 与黑夜和解的生命体验美学:《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我想把脸涂上厚厚的泥巴,不让人看到我的哀伤”2002年迟子建的丈夫遭遇车祸不幸离世,丧夫悲痛之下,迟子建迎来了《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追寻丈夫亡魂的女主人公旅行中的见闻,以一个寡妇的哀痛展现普通女性的生活悲剧及底层民众生存困境,是迟子建对爱人的纪念与自我救赎。
小说中带着悲痛的”我”出走三山湖,在途中进入了笼罩着煤尘与死亡的乌塘,孤独的寡妇、”嫁死”的女人、讲鬼的集市、哀婉的民歌、黑白的夜、蒋白嫂雪藏在冰柜里的蒋百遗体组成了夜晚的秘密。逝者已矣,叙述者切身体味到了他人的隐痛与悲欢后终于有勇气与自己的爱人永别,穿过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看到人生的全景与生命的限度,体会一己之悲,更悲悯于黄土之上人类的生存,在经历了心灵的夜哭之后,依旧再次前行。迟子建惊心动魄的文字、细腻丰厚的情感成就了这部短却情深意重的小说,每每于极度悲伤的时刻,夜晚的风声呼啸过后,月光轻盈而出,也许不曾达到解脱,却叫人想要笨拙、诚实地守护着生活与梦想。
2、 “从来如此便对么?”:《哥儿》
夏目漱石的中篇小说《哥儿》,全篇讲述了从江户乡下到四国地区的中学执教的哥儿”自我”与外部环境的正邪斗争,语言轻快酣畅,笑中带泪。正直而莽撞、爱憎分明到不谙世事的江户哥儿与豪放爽直的”豪猪”为伍,以”自我”对抗学校的腐败阿臾、倾轧奸滑、盲从与形式主义;对抗道貌岸然者、为虎作怅者;同情逆来顺受者。在这里不再是”今晚月色真美”而是”我为生性莽撞吃尽了亏。”
小说直指知识分子与民众的主体性迷失,从内部对日本现代化进程进行反思,而近百年前那些沦丧的灵魂今天依旧如故。大多数人都曾像哥儿一样,以自我对抗着环境,一滴清水却无法改变一瓶墨汁,生存或是毁灭的问题再次出现,随从环境还是自我拯救,仅仅思考到此便已是”侠”的精神闪光。
3、 从虚构出发对现实的哲学思考:《墙》
法国作者让-保罗·萨特是存在主义代表人物,重要的哲学家与文学家,荒诞是整个短篇小说《墙》的内核。
小说通过临行前夜死囚的心理展示,传达出关于世界人生的生存哲学,但却丝毫不显说教,反而因荒诞而充满趣味性。巴洛克决心赴死换取格里自由,并不指向道义责任,而指向生命与情感的无意义性,结局中,经历了惨烈思想斗争回归自我选择赴死的人却获得生的机会,也许蔑视死亡可以逾越生死之墙,也许一切不过是荒诞世界的游戏嘲弄。萨特跳出生活现象层面,建构非现实世界带领读者感受对现实的深刻体验,巴洛克与格里的故事非常短小,却使人在平庸生活中体验生存的戏剧性与荒诞性,深思存在的意义到底归于何处。
4、 孤独的殉道者:《饥饿艺术家》
1917年卡夫卡因患肺结核而咯血,病变蔓延到喉咙时他既不能吃也不能喝。1922年在饥饿状态下,卡夫卡阅读并校订了短篇小说集《饥饿艺术家》。”当他完成这一工作时,他长时间地泪流不止。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他的感情”1923年他在遗嘱中要求将自己所写一切都付之一炬,但包括《饥饿艺术家》在内的六个短篇却幸免于难。
饥饿艺术家表演饥饿艺术,有人认为其自我吹嘘,有人视之为一个江湖骗子。人们抛弃了饥饿表演,热衷于观看动物的野性表演,饥饿艺术家的孤寂日甚一日,最后他只得用生命来证明自己的艺术。作为精神存在的人与人的动物性的矛盾与悖论中,我们看到的是艺术的探险者与误读中前行的殉道者形象,在很大程度上这正是卡夫卡的自况。
愚昧的世界里清醒的异类”不疯魔不成活”,这是艺术追求对生活的沉重报复,其中,卡夫卡仿若带着一腔孤勇,极端注重生活的感性体验与对话语阐释的反动,坚守着自我”信仰”的仪式感。读《饥饿艺术家》克制的文字却震人心魄,多重解读空间下是使人泪涌的精神力量——”倘若心中没有对某种不可摧毁之物的信念,人便不能生存”那是一种深刻的悲剧之美。
其他网友回答
记忆深刻有余华的《河边的错误》,看完后给人的震撼久久不能忘怀。这么多年过去,还能记得其中的细节,还会被书中的情节困扰。
别外是王朔的《永失我爱》,主要是当男主知道女主死于空难时,那一刻的感情直透我心。
还有贾平凹的《太白》短篇集,里面有不少好的短篇。
这么多年后,当我也拿起笔写自己创作故事时,依然还会记得他们所写的人和事。我想这就是文字的魅力,以及写作的意义……
其他网友回答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张承志《黑骏马》和《北方的河》、贾平凹《腊月正月》、莫言《红高粱》和《透明的红萝卜》、郑义《远村》和《老井》、梁晓声《今夜有暴风雪》、王蒙《春之声》和《坚硬的稀粥》、张贤亮《绿化树》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阿城《棋王》、铁凝《永远有多远》、迟子建《世界上所有的晚上》、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黄油烙饼》、刘庆邦《神木》、苏童《妻妾成群》《肉联厂的春天》、池莉《烦恼的人生》、方方《风景》、李晓《继续操练》。冯骥才《神鞭》《三寸金莲》《刷了李》、陆文夫《美食家》《围墙》、史铁生《命若琴弦》《遥远的清平湾》、陈源斌《安乐四陈》《万家诉讼》、刘慈欣《微纪元》。
其他网友回答
马尔克斯的《礼拜二午睡时刻》。
马尔克斯笔力深厚,不仅擅长宏大时代的叙事,小人物的命运侧影一样写的很好。在马尔克斯的短篇小说中,《礼拜二午睡时刻》又是其中最为世人称道,也是马尔克斯自己最满意的。
马尔克斯最得意的短篇小说,讲述着无名母亲不动声色的爱与坚毅
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曾在谈话录《番石榴飘香》中表示,《礼拜二午睡时刻》是自己最好的短篇小说。这篇不足5000字的短篇小说写于马尔克斯而立之时,讲述了一位母亲乘火车来到陌生的小镇,祭奠被打死后匆匆埋在公墓的“小偷”儿子的故事。
这位自始至终没有出现姓名的母亲像我们身边的很多“母亲”一样,强势、唠叨、不苟言笑。在八月一个礼拜二的午后,母亲带着年幼的女儿,乘着迟缓而破旧的火车去往埋着儿子的小镇,她带着安贫若素的人惯有的镇定安详,一路上催促女儿穿鞋、吃饭、梳头,打理好自己。
来到小镇,母亲径直走进神父家借用公墓的钥匙,她郑重告诉神父自己的儿子名叫“卡络斯·森特诺”:
“就是上礼拜在这儿被人打死的那个小偷,”女人不动声色地说,“我是他母亲。”
年轻的卡络斯·森特诺在上个礼拜一的凌晨,被一个独身生活28年的寡妇雷薇卡太太用枪打死,只因他带来了“从外边撬临街的门”的声音。扣动扳机之时,雷薇卡太太没有开灯,她甚至闭着眼睛,举止间仅仅依靠着恐惧感带来的想象。
当神父问及母亲“您从来没有试过把他引上正道吗?”这位刚刚失去儿子的母亲才说:
他是个非常好的人。
我告诉过他,不要偷穷人家的东西,他很听我的话。
一个宁肯“把牙全部拔掉”也不愿去偷东西的年轻人,在雨夜经历了什么,为何而死,人们谁也不知道,镇上甚至没有人认识他是谁。
马尔克斯曾说,妇女们支撑着这个世界,以免它土崩瓦解。在《礼拜二午睡时刻》的故事中,“母亲”就是那个不动声色间支撑着荒诞世界的人。坐在三等车厢里,她眼皮上青筋暴露,身体矮小孱弱,身上没有一点线条,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遭遇厄运的母亲,始终保持着体面与克制。她要求女儿:
接下来就算渴死了,到哪儿也别喝水。尤其不许哭。
她不愿有求于人,这是她的骄傲;亦不愿打扰别人,这是她的自尊,她就连走在祭奠儿子的路上都是静悄悄的:
母女俩沿着巴旦杏树荫悄悄地走进小镇,尽量不去惊扰别人午睡。
马尔克斯告诉我们,遭遇命运悲剧的母亲,世间不只有“祥林嫂”。“母亲”可以为爱子隐忍冷静,只用一束鲜花表达丧子之痛;她们可以抵御歧视与恶意,昂首走进乌合之众的人群中;她们以受弱之躯为孩子伸张冤屈,却仍然不忘美好的品德与人性;任由命运的打击戏谑,她们带着深沉的爱与无懈可击的坚毅行走世间,只因她们是“母亲”。
马尔克斯笔下的象征世界,诠释着现实与虚构之间的联系
在马尔克斯的小说里,没有一行字不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的,《礼拜二午睡时刻》也不例外。创作这篇小说时,马尔克斯的祖国哥伦比亚正经历着被美国掠夺与剥削的厄运。殖民者疯狂敛财,而身处贫穷的人民生活在毫无尊严与保障的困顿之中。
年轻的马尔克斯看到了国家和人民正经历的苦难,他一方面发表连载文章,揭露被政府美化的海难,同时用短篇小说《礼拜二午睡时刻》里众多的象征意义,展现出现实社会中大多数人的盲从与混沌,企图唤醒个体的尊严感与自我意识。
在西方文化中,“礼拜二”为纪念战神而由他的名字命名,故事中的母亲如同身披铠甲的战神,叫醒了正在睡午觉的神父,让困乏得睡午觉的大人孩子围在神父家窗外,她以自己对儿子的回忆让神父脸红,启发人们反思所谓“用枪打死小偷”的真相。
在《圣经》耶稣受难周的讲述中,“礼拜二”还是教诲日与审判日。雷薇卡太太将这位外来青年视为“小偷”,仓促间将他枪杀,小镇上的人将他埋在公墓,没有求证,没有追问,便让给他扣上了“小偷”的骂名。这是人类个体与群体对他者粗暴的“审判”,它不仅有违社会运行的法则,更践踏着人与生俱来的权益。
马克尔斯心怀悲悯,书写着集体无意识的沉睡与孤独尊严的觉醒
人是否可以用自己手中的权力,站在自我的角度决定他人的命运?群体的观念是否比个体的生命更宝贵?马尔克斯从现实中抽离,以旁观者的口吻讲述了《礼拜二午睡时刻》的故事,神父违背了平等待人的宗旨,居高临下地质问被打死的青年的母亲,小镇上的人们猜疑、歧视、围观,带着无人质疑的集体无意识,生活在半梦半醒之间,像极了现实中麻木而混沌的沉默大多数。
正如马尔克斯所说:
我们都是我们自己偏见的俘虏。在这俘虏里,人盲目而不自知。
直到一向不多言的母亲说出那句“他是个非常好的人”,平静自如地告诉神父那个被打死的青年有怎样的过往,神父才如梦初醒般回应道“上帝的意志是难以捉摸的。”这句话如此苍白无力,“审判”青年的明明是小镇上的人们,神父却将归咎于“上帝的意志”。直到真相大白,施暴者们仍然不愿承认自己的过错,不愿从刻板印象的惯性中醒来。
“众人皆醉我独醒”有时并不值得庆幸,“母亲”深谙这个道理。她的尊严与觉醒,在礼拜二的午睡时刻显得尤为孤独。她也不屑于解释,不陷于控诉,她甚至没有追问是谁打死了自己唯一的儿子。只是尽可能的照顾好年幼的女儿,尽可能让带给儿子的鲜花保持新鲜。
她也不退缩、不畏惧,只带着悲悯与从容去践行自己坚信的真理。当小镇上的人们纷纷围观在神父家门口,神父与妹妹劝说母女俩躲到太阳落山再出门,“母亲”谢绝了阳伞与神父一家的好意,从小女孩的手里把鲜花拿了过去,牵着小女孩的手朝大街走去。
我一直觉得,《礼拜二午睡时刻》中母亲的最后一句话“谢谢!我们这样很好”有着振聋发聩的决绝感和警示感,虽然是短篇小说,读过之后你会觉得如同在看小说中人物的背影,觉得后面还有故事,而这个“故事”,便是读者自己的经历与体悟。
合上《礼拜二沉睡午后》,仿佛能够看到这对羸弱的母女走在刺眼的阳光下,闪耀着理智与人性的光辉,举步维艰却执意前行,犹如《百年孤独》中写道:
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
“一个作家能起到的真正的、重要的影响是他的作品能够深入人心,改变读者对世界和生活的某些观念。”马尔克斯如是说,也带着这样的信念创作的。《礼拜二午睡时刻》用克制精悍的文字唤醒着后世读者的沉睡时刻,也鞭策我们时刻提醒自己:人,应该有尊严的活着,而尊严只得内觅,无需外求。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有没有记忆深刻的中短篇小说?.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