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朱瞻基传位给谁了 明宣宗驾崩后,为何不能在朱姓的王爷里选择一个继任者?

网友提问:

明宣宗驾崩后,为何不能在朱姓的王爷里选择一个继任者?

优质回答:

在中国古代,皇位传承是有一套程序的,尤其是明王朝,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严格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并执行得更为苛刻的王朝,几乎没有之一!除了通过“靖难之役”篡位上台的明成祖朱棣和“土木堡之变”后“权宜变通”产生的景泰帝朱祁钰之外,明王朝的皇帝无一例外都严格遵循了“嫡长子继承制”原则。包括曾经想要废长立幼的明神宗朱翊钧,最终在朝野的压力下也被迫放弃了原先的想法……

具有明王朝特色的“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继承制”这个东西始于何时已经无从考证,但明王朝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巅峰基本没有疑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明太祖朱元璋制定了一套最为苛刻的“嫡长子继承制”,或者叫“嫡长房继承制”也不能算错。

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讲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长幼有序”。有嫡子存在,则立嫡长子为储;嫡长子被废或去世,则顺位立嫡次子为储。没有嫡子则立庶出之子为储,依旧是长幼有序。但是,明太祖玩了一出“不按常理出牌”,他规定了一套以“房头”为单位的“嫡长子继承制”。什么意思呢?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是嫡长子优先,而明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是嫡长房优先!嫡长子去世,不立嫡次子、而立嫡长孙。除非嫡长房绝嗣,否则不考虑其他“房头”,这就是明王朝明立皇太孙的原因所在。如果嫡长子之后是嫡次子或庶长子接班,那么置皇太孙于何地?皇太孙,多么扎眼的名号!嫡次子或庶长子成了皇太子,这位前皇太孙到底算顺位继承人还是什么?这简直就是内乱之源了。明太祖一生都在寻求皇位的平稳传承制度,搞这么一出岂不是“自毁长城”?除此之外,明王朝还有众多的亲王世孙、甚至世曾孙!这同样说明,明王朝实行的是苛刻的“嫡长房继承制”而不是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更重要的是,明太祖通过《皇明祖训》将这一制度法制化、规范化了,后世帝王必须无条件遵循!

就以明世宗朱厚熜为例,他的堂兄明武宗朱厚照去世之后,明孝宗一脉彻底绝嗣了。如果按照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要么给明武宗过继一个“儿子”,要么选择明孝宗在世最年长的弟弟——岐惠王朱祐棆。那么,为什么最后继承皇位的却是明世宗朱厚熜呢?就是因为明王朝特殊的“嫡长房继承制”,明宪宗无嫡子,前三房绝嗣之后,继承皇位的理应是庶出第四房兴献王朱祐杬一脉。朱祐杬虽然去世了,但他的儿子兼继承人时任兴王朱厚熜还活着!换言之,庶出四房并没有绝嗣,自然轮不上“老五”岐惠王朱祐棆!这也是为什么明世宗朱厚熜刚刚抵达北京便坚持自己是继统而非继嗣的理据所在。缺乏根基的明世宗为何敢与张太后和内阁硬刚?就是因为明太祖留下的这个祖制,他始终占着理,占据着法理的制高点!

明宣宗驾崩后的皇位传承问题

宣德十年,明宣宗朱瞻基驾崩,年仅三十六岁,留下两个儿子——嫡长子朱祁镇八岁、庶出次子朱祁钰七岁,都未成年!换言之,明宣宗并没有绝嗣,按照《皇明祖训》,继承皇位的只能是他的嫡长子朱祁镇,即后来的明英宗,这是法理层面的依据。

但是,不同的声音还是出现了。有部分朝臣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以“主少国疑”为由,提出了由张太后的另一个儿子——嫡三子襄宪王朱瞻墡继承皇位!如此一来,问题就多了。首先是明宣宗两个儿子该如何安置的问题,他们才是理所当然的顺位继承人。一旦朱瞻墡成了皇帝,还能不能容得下这两个对皇位具有巨大威胁的侄儿?真的很难说。这还只是一个方面,彼时张太后所生的嫡次子越靖王朱瞻墉还活着!即便嫡长房明宣宗一脉绝嗣了,按照《皇明祖训》也应该由朱瞻墉继承皇位而不是朱瞻墡!如果朱瞻墡成了皇帝,朱瞻墉作何感想?会不会发动又一场“靖难之役”?他可比当年的明成祖名正言顺多了!

这还仅仅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嫡脉,庶出的儿子呢?既然朱瞻墡可以跨过嫡出的老二,庶出的儿子难道就不能跨过两个嫡子?此举一出,势必会引发许多连锁反应,后患无穷!如果选择更远支的宗室,那问题就更大了,等于是所有宗室都具备了“合法”继承皇位的资格,那明太祖那二十几个儿子的后代还不像疯了似的出来争夺皇位?明王朝瞬间便会陷入祸起萧墙、内乱不止的局面……因此,只有严格按照《皇明祖训》,有明宣宗的嫡长子朱祁镇继承皇位才能避免这一切的发生!如提问者所言,选择一位“朱姓王爷”继承皇位,只能将明王朝带入内乱不止的万劫不复之地。

作为明成祖的嫡长媳,张太后本人就是“靖难之役”的参与者,也是“汉(朱高煦)赵(朱高燧)围攻皇太子(朱高炽)”的亲历者!她深知立三儿子朱瞻墡可能会带来的巨大问题。为了避免内乱的发生,最终张太后一锤定音,彻底放弃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而选择了嫡长孙朱祁镇!当然,张太后也是有私心的,虽然皇帝不是儿子,但依然是亲孙子,作为皇帝的祖母,她的地位无人能够撼动!更重要的是,儿子朱瞻墡已经成年,即位即亲政,张太后就只能“退休”了。可未成年的孙子当皇帝就完全不一样了,张太后还可以趁着孙子年幼无法亲政,一定程度上左右朝局,她才是最大的赢家!所以说,亲儿子张太后都不选,就更别说是其他所谓“朱姓王爷”了……

其他网友回答

明宣宗朱瞻基作为明朝,继朱元璋、朱棣之后鲜有作为的一个皇帝。在军国大事上善于纳谏,愿意听取内阁杨士奇、杨荣等人的建议,平定了皇叔朱高煦叛乱,维护了皇权稳定,交趾叛乱派大军围剿,为节约军费减轻百姓,停止对交趾用兵,导致交趾再次独立。

但是朱瞻基在位时期,君臣关系融洽、政治相对清明,边防相对稳固,与其父亲一起被称为明代的”仁宣之治”。可惜这么有作为的皇帝年仅三十八岁,就英年早逝了。那明宣战驾崩之后,朝廷大臣为何没能在其他王爷中,选择一个继任之君呢?

答案当然是有的,那又是谁呢?

朱瞻基死后宫中就讹传,立襄王朱瞻墡为帝,那襄王是谁呢?襄王是朱瞻基的亲弟弟,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五子,和朱瞻基一样同为张皇后所生,也是嫡子,同样也很贤明。明仁宗朱高炽驾崩时皇后命襄王与郑王(朱瞻飐仁宗庶出第二子)监国,等待朱瞻基回来继位。后来汉王朱高煦造反,朱瞻基亲征乐安,依旧是郑王与襄王监国。仁宗崩,皇后命与襄王监国,以待宣宗,宣德元年,帝征乐安,仍命与襄王居守。《明史?诸王?仁宗诸子》可见朱瞻墡颇受大臣欢迎,英宗北狩,诸王中,瞻墡最长且贤,众望颇属。《明史?诸王?仁宗诸子》

以至于明英宗被瓦剌俘虏以后,有朝臣建立襄王为帝,襄王则上书立太子朱见深,郕王朱祁钰监国,并积极营救朱祁镇,朱祁镇回来被关在南宫,襄王朱瞻墡上书朱祁钰把朱祁镇的伙食弄好些,且率群臣去拜见朱祁镇。英宗复辟以后,石亨等诬陷于谦、王文迎立外藩,朱祁镇就怀疑是襄王朱瞻墡,不久在宫中见到朱瞻墡的所上二书,而襄国的金符在太后宫中,才对襄王放松警戒,并且对他礼遇有加。襄王也活到了孝宗成化十四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于谦、王文有迎立外藩语,帝颇疑瞻墡。久之,从宫中得瞻墡所上二书,而襄国金符固在太后阁中。《明史?诸王?仁宗诸子》

由此,同样作为嫡子的朱瞻墡,两次成为皇帝的机会,第一次是朱瞻基驾崩,第二次是朱祁镇被俘。朱祁镇被俘当时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且朝中大臣又希望他能够出来,可是他已经在襄阳就藩,就上书立太子朱见深,让郕王监国,自己则专心辅佐。那第一次朱瞻基驾崩,俩侄子还小,希望立长君维持国家稳定,是谁决定立的朱祁镇呢?

诚孝张皇后力排众议立朱祁镇

诚孝张皇后就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原配皇后,从洪武二十八年被封为燕王世子妃,到明英宗正统七年去世,辅佐仁宗、宣宗、英宗三代帝王。不像影视剧《大明风华》中那般被孙氏打压。仁宗皇帝为太子时,经常被汉王、赵王排挤是张氏从中周旋才得以保住太子的位置。后始为太子妃,操妇道至谨,雅得成祖及仁孝皇后欢。太子数为汉、赵二王所间,体肥硕不能骑射。成祖恚,至减太子宫膳,濒易者屡矣,卒以后故得不废。及立为后,中外政事,莫不周知。《明史?后妃?诚孝张皇后传》

宣宗皇帝朱瞻基登基以后,军国大事皆听从太后裁决,宣德初,军国大议多禀听裁决。《明史?后妃?诚孝张皇后传》可见这张皇后是多么贤明,可以宣宗朝的繁荣是离不开张皇后的功劳。宣宗皇帝驾崩的时候,曾给张皇后留有遗诏说天下大事向皇太后陈述。遗诏国家重务白皇太后。《明史?宣宗皇帝传》

宣宗于乾清宫驾崩时,太子朱祁镇只有九岁,当时是的襄王还在朝,因为襄王贤明又是嫡子,于是宫中开始讹传说将诏立襄王为皇帝,于是皇太后张氏,不是《大明风华》中孙若薇,召集群臣到乾清宫,指着太子朱祁镇哭泣说:“这就是新天子”于是群臣高呼万岁,谣言才停止。同年襄王朱瞻墡迁徒襄阳就藩。宣宗崩,英宗方九岁,宫中讹言将召立襄王矣。太后趣召诸大臣至乾清宫,指太子泣曰:“此新天子也。”君臣呼万岁,浮言乃息。《明史?后妃?诚孝张皇后传》

有大臣请张太后垂帘听政,张皇后说“不要破坏祖宗之法,停止一切不太急的事物,教导皇帝时时向前人学习,在安排一些得力的大成辅佐就可以了,所以王振虽然受宠于皇帝,但是太后在他不敢独揽大权。大臣请太后垂帘听政,太后曰:“毋坏祖宗法。第悉罢一切不急务。”时时勖帝向学,委任股肱,以故王振虽宠于帝,终太后世不敢专大政。《明史?后妃?诚孝张皇后传》

总结 张太后为何不立襄王朱瞻墡

英宗正统七年张太后直到临死前,还在听取杨士奇等会人的汇报,可见张太后临终前还在为大明,殚精力竭、呕心沥血。那他为何不选同样贤明的亲儿子,而要立幼小的孙子呢?也许就如同她自己说的一样”毋坏祖宗之法“,所以才选择立嫡而不立贤,愿意辅佐幼主,而不是把持朝政恋权。

其他网友回答

明宣宗驾崩后,因为英宗朱祁镇当时才九岁,主少国疑,刚开始朝廷内外确实曾经传出过张太后要立她自己的儿子襄王朱瞻墡为帝的消息。为了稳定朝局、制止流言,张太后立刻召集诸王公大臣到乾清宫,当着大臣的面,她指着太子朱祁镇哭道:“这就是新天子啊!”群臣高呼万岁,这时关于皇位继承的问题才彻底平息。

(明英宗)

都是自己的儿子,为什么张太后不选择一个年龄大些来继承宣宗的帝位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

宗法和礼教舆情不同意

为了保证朝局稳定,中国自古以来的皇位继承制度都是嫡长子继承制,特别是在明朝这个制度更是得到了严格的执行。

在太祖朱元璋颁布的《皇明祖训》中,更是将这一制度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勿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

除了朱元璋,张太后的丈夫明仁宗在位时间就皇位继承问题也有过明确的指示,正如《明仁宗实录》所言:

长嫡承统,国家常。

总之一句话,明朝继承制度就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朱祁镇作为嫡长子还没死,他的法统地位无论如何是不能被撼动的。

跳过朱祁镇让较为年长的朱姓王爷登基,不仅在以仁孝治国的古代是对祖先的亵渎,更会在奉儒家思想为经典的文官集团中引起轩然大波,其阻力是十分巨大的。

笔者认为还有一条十分重要因素就是张太后的个人品质。

俗话说天下没有空穴来风的事情,既然宫中曾传出过让襄王登基的消息,这说明襄王还是有一定的民意基础的。

(明宣宗之母诚孝张皇后)

张太后在做太子妃时,就因为“操妇道至谨”而深受自己的公婆成祖和徐皇后的喜欢,因此在大是大非面前张皇后才能够有所取舍。

此外英宗登基后,群臣上表让张太后摄政,但是张太后以“毋坏祖宗法”为由而拒绝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张太后对于祖训的坚持在英宗登基上发挥的巨大作用。

其他网友回答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就定下了皇位传承的规则: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当然,这是最简单的说法,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

一般来说,前任皇帝只要有儿子,就会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才会传给自己的兄弟。

比如,宋太祖赵匡胤就将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虽然合法性还有所疑问,但在当时还很复杂的局势下,将皇位传给成年的弟弟而不是还很年轻的儿子,也是有可能的。

再比如北齐孝昭帝高演,他死的时候儿子高百年虽然已经被立为太子,但只有6岁,高演害怕儿子将来会被害死,于是将皇位传给了弟弟高湛,只求保住儿子一条命,只不过高湛在继位三年后还是找了个理由杀死了高百年。

但这样的情形,在历史上极为罕见,大部分情况下,皇帝传位时第一选择就是自己的儿子。但是,儿子和儿子之间,也是不同的。

按照古代礼法,所有儿子之中,位列继承权第一顺位的是嫡长子,第二顺位的是其他嫡子,第三顺位的才是庶子。

所谓嫡子,就是皇后所生的儿子,其中年龄最大的那个即为嫡长子。如果皇帝先后有多任皇后,那么所有皇后生的儿子都是嫡子。无论是哪一任皇后所生,只要是第一个出生的就是嫡长子。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规则,普通人家是由嫡长子继承家产,官宦人家是由嫡长子继承爵位,皇家自然也是由嫡长子继承皇位了。

如果嫡长子早夭,或者因为造反被囚禁,又或者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受皇帝喜爱,不想将皇位传给他怎么办呢?这个时候皇帝就会选择其他嫡子,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嫡次子一定优先于嫡三子、嫡四子等人,因为除去嫡长子外,其他嫡子的身份是一样的,立哪一个为太子,主要还是看皇帝更喜欢哪一个。

如果所有的嫡子皇帝都不喜欢怎么办呢?这个时候皇帝就要从庶子们当中选择了。庶子的地位,并不是按年龄大小排列的,庶长子的地位不一定高于其他庶子。庶子的地位高低取决于其生母的地位。不过,这种事都是相辅相成的,皇帝可能因为喜欢某个妃子而提高其儿子的地位,也可能因为宠爱某个儿子而提高其生母的地位,说到底,地位高低最终取决于是否受皇帝的宠爱。

如果皇帝没有嫡子,也就是皇后没有生下儿子的话,那么按照礼法就要立庶子中的长子为继承人。这跟有嫡子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有嫡子,但嫡子有重大过错被剥夺了继承权,那么皇帝是可以在庶子中随意选择的。但如果根本就没有嫡子,那皇帝只能选择庶子中的长子。这就是所谓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举个例子,清朝康熙皇帝只有一个嫡子,即二阿哥胤礽,他被废之后,康熙就可以在众多庶子中选择,最后传位给了四阿哥胤禛,即雍正帝。明朝万历皇帝没有嫡子,所有儿子都是庶子,他喜欢的是老三朱常洵,但大臣们坚持要求他立老大朱常洛为太子,为此君臣之间爆发了激烈矛盾,前后长达15年,无数大臣被斥被贬被杖打,万历从此不再上朝,史称国本之争。康熙和万历在选择继承人上的区别,就是如此,有嫡子时要立嫡子,但嫡子不成器时就可以任意选择其他庶子,但没有嫡子时就只能立庶长子了。

皇帝如果没有儿子怎么办?

无论是嫡子还是庶子,皇帝只要有儿子,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传位给儿子的,那么如果这个皇帝格外倒霉,没有儿子怎么办呢?

如果事前有准备的话,皇帝往往会提前从侄子们中挑一个出来,认作干儿子,作为皇位的继承人。

这里说的侄子,一般情况下是亲侄子,也就是皇帝亲兄弟的儿子。皇帝在确定自己不会再有儿子后,为了将来能够顺利传承皇位,就会挑一个侄子进宫,作为皇子进行培养。当然,如果之后皇帝生出了儿子,那么这位侄子就没啥用了,哪来的回哪去。

那么如果皇帝没有侄子怎么办呢?历史上还是有很多这种情况的,比如后周太祖郭威当皇帝时,全家老小都被杀光了,既没有儿子也没有侄子,最后只好把皇位传给了干儿子柴荣,也就是鼎鼎大名的后周世宗。

还有南宋的高宗赵构,亲儿子早夭,自己又失去了生育能力,所有的兄弟在靖康之变中不是被杀就是被俘,别说侄子了,就是自己这一脉里也没几个人了。所以,赵构只好从远支宗室里选了两个孩子入宫,作为皇位继承候选人,最后赵昚入选,即宋孝宗。可赵构是赵光义这一脉的,而赵昚却是赵匡胤那一脉的,血缘关系很远了。

如果皇帝死得很突然,事前没有准备,那就在皇帝死后从侄子们中挑一个出来,继承皇位。

这个道理,和皇帝生前从侄子里挑选继承人,是一样的,有亲侄子就从亲侄子里选,没有亲侄子就按血缘关系的远近,从远房侄子里选,通常在皇帝死后由太后和大臣商量决定。比如,汉昭帝刘弗陵死后无子,权臣霍光就拥立刘弗陵的侄子刘贺当了皇帝,只不过刘贺不成器被废仅27天就被废,然后才选了刘弗陵的侄孙刘病已为帝,即汉宣帝。

以上所述,都是皇帝把皇位传给儿子的情形,即文章开头所说的“父死子继”。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是“兄终弟及”呢?

一般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因为皇子年幼,而当时的政治局势非常复杂,出于对“主幼国疑”的担心,而将皇位传位年富力强的弟弟。

比如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按理说皇位应该由太子朱见深继承,但此时朱见深只有两岁,而瓦剌大军已经兵临城下,形势十分危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一个幼儿继承皇位,难免朝廷内外上下生出异心,也不利于团结一致打退外敌,所以兵部侍郎于谦力主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22岁)登基为帝,而当朝孙太后也只好点头同意,这就是形势所迫。

第二种就是没有儿子,也没有侄子,或者在侄子甚至宗室子中,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来继承皇位,那么只好把皇位传给弟弟。比如明武宗朱厚照死后无子,而且朱厚照还是独子,所以也没有侄子,无奈之下张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商量决定,将朱厚照的堂兄弟朱厚熜立为皇帝,即嘉靖皇帝。

再比如,明光宗朱常洛有七个儿子,然而活下来长大的只有朱由校和朱由检两兄弟。光宗将皇位传给长子朱由校,即明熹宗。但是,明熹宗在位七年后去世,死后无子,唯一的弟弟朱由检此时也无子,所以只能将皇位传给弟弟朱由检,即崇祯帝。

这两种情况就属于“兄终弟及”了。在绝大部分情况下,“父死子继”要优先于“兄终弟及”的,首先考虑皇子(包括嫡子、庶子、继子),其次考虑皇孙、皇侄,最后才考虑皇兄弟。

明白了以上皇位继承的原则,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明宣宗的情况。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嫡长子,也是明成祖朱棣的嫡长孙。朱棣立嫡长子朱高炽为皇太子,也立朱瞻基为皇太孙,所以在朱棣在位时就已经确立了朱瞻基将来的皇位继承权。

朱高炽有十个儿子,也就是说朱瞻基有九个弟弟,其中两个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如果要传位给弟弟,是有足够的人选的。但是,按照“父死子继”优先于“兄终弟及”的原则,朱瞻基首先考虑的传位给自己儿子,而不是兄弟。

朱瞻基有两个儿子,朱祁镇是孙贵妃所生,是长子。朱祁钰是吴贤妃所生,是次子。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长子朱祁镇在宣德三年被立为太子(此时朱祁钰尚未出生)。而为了让朱祁镇的太子身份更为合乎礼法,同时册立其生母孙贵妃为皇后。这样,朱祁镇的身份就从庶长子变成了嫡长子,是最正统的皇位继承人。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朱瞻基肯定会把皇位传给朱祁镇,而绝不会是别人。就算朱瞻基突然驾崩,大臣们也绝对会支持朱祁镇继位,而不会是朱祁钰,更不会是各位“王爷”。

在这里明确一下“王爷”的概念,明朝的王爷可以分为亲王和郡王,亲王一般只授予皇帝的儿子或者兄弟,比如朱祁钰就是亲王。亲王的嫡长子继承王爵,其他儿子降一级为郡王。至于大臣们也有封郡王,但那都是追封。

如果朱祁镇在即位前意外去世,那么就应该选择朱祁钰。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朱祁钰就会被立为太子,同时就失去“王爷”这个身份了。如果朱祁钰也意外去世,那么就要从这两兄弟的儿子,也就是朱瞻基的皇孙之中选一个,通常是嫡长孙。但如果连孙子也没有,那么的确只能从王爷们之中挑选一个来继承皇位了。

所以说,除非朱祁镇和朱祁钰都死在朱瞻基之前,且两人都没有留下子嗣,否则,皇位是无论如何不会轮到各位王爷们的。

其他网友回答

您问明宣宗驾崩,为什么明朝选8岁的明英宗即位,而不是年长的襄王朱瞻墡(明宣宗弟弟,明仁宗嫡出的三皇子)?

除了必要的“嫡长子继承制”之外,这里还有朱瞻基母亲——太皇太后张氏的力推。

朱瞻基一代明君,可惜像老爸朱高炽一样不长寿,只活36岁,留下了年仅8岁的嫡长子——朱祁镇。

照一般想法,“嫡长子继承制”自周朝实行已经2000多年,朱祁镇年龄再小,毕竟为太子,更是嫡长子,理应继承皇位。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明朝有朱棣篡位在先,后有朱高煦反叛在后,若拥立8岁的皇帝,会不会再来一次“靖难之役”、“汉王叛乱”?

这时候,宫中流言四起,人们纷纷议论说要立襄王朱瞻墡(shàn)为皇帝,人心惶惶。

(朱瞻墡)

这个襄王是谁?原来,他是朱瞻基的弟弟,时年29岁,是明朝颇有贤名的一位亲王,死后谥号为宪,世称襄宪王。

而且,这个朱瞻墡,还是张太后的三儿子。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太后张氏,是选自己的又一个亲儿子当皇帝,还是选自己的亲孙子当皇帝?

(诚孝张氏,也是明朝第一位太皇太后)

张氏头脑冷静,并没有让谣言继续。她马上穿戴庄重,召集诸大臣到乾清宫,指着太子哭道:“这就是新天子啊!”群臣明白了张氏选择,高呼万岁,大明中枢这才稳定。

历史上朱瞻墡确实不想当皇帝,每当朝廷流言四起,他都能避多远避多远……

知子莫如母,太皇太后做出了最正确选择。另外,大臣依宣宗遗诏,请求张氏垂帘听政,张氏却婉言谢绝,说:“不要破坏祖宗之法。只须将一切不急的事务全部废止,时时勉励皇帝向前人学习,并委任得力的大臣就可以了。”

所以张氏在世时,英宗朝政局稳定,造成后来”土木堡之变”的太监王振不敢专政。

《明史·卷一百三十·列传一》大臣请太后垂帘听政,太后曰:“毋坏祖宗法。第悉罢一切不急务。”时时勖帝向学,委任股肱,以故王振虽宠于帝,终太后世不敢专大政。

有机会却不干政,难得可贵!总之,通过张氏的努力,明宣宗死后的政局快速稳定。

嫡长子继承制VS兄终弟及VS禅让制VS宗教传位

人类历史上没有完美的继承制度。中国在“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嫡长子继承制之前,还实行过兄终弟及制(商朝),禅让制(可能的尧舜禹时期)。

商朝实行兄终弟及,有“九世之乱”,数次迁都动荡不堪;从晋朝到到元朝兄终弟及的次数屈指可数,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赵光义继承赵匡胤,还留下“烛影斧声”、“害死侄子”的千古疑案,事实证明,兄终弟及比不上嫡长子继承。而禅让制传说存在于尧舜禹时期,被今人质疑,西汉王莽之后更成了篡位的工具;至于宗教传位,在外儒内法的中国,更没有社会根基。

(商朝 九世之乱)

所以,我国还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准,在效率和稳定之间,选择稳定。朱元璋也在《皇明祖训》中明确了兄终弟及的前提:“凡朝廷无皇子”。

《皇明祖训》: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明宣宗驾崩后为何不能在朱姓的王爷里选择一个继任者.jpg”/>

与明宣宗朱瞻基传位给谁了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