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唐宋八大家里谁的官职最大?
优质回答: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这个称谓起源于明朝,很快就流传开来。这八个人分别是:唐朝的韩愈和柳宗元和宋朝的欧阳修、苏洵、曾巩、王安石、苏轼和苏澈。他们都是文坛上的耀眼明星,但同时他们也都是官场中人。官场沉浮远比文坛起落要复杂得多,残酷得多。
这里按照出生的时间顺序来说一说唐宋八大家的官职:
第一位出场的就是韩愈,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出生于768年,他童年生活是很悲惨的,三岁丧父后随兄长生活,十岁的时候又兄长去世,他只得跟着寡嫂生活,后来19岁投奔族兄想寻找入仕的机会,结果第二年族兄又去世。他科举考到第四次才中进士第,后来的三次博学宏词科考试均以失败告终。三十岁之后才开始进入官场,主要是在唐宪宗时期为官,曾数次遭贬,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就是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唐宪宗时期的主题就是削藩,而韩愈曾奉命写过《平淮西碑》。他生前最大的官职就是六部侍郎,其中去世前的职位是吏部侍郎(正四品上),去世后被追封为礼部尚书(正三品)。
第二位就是柳宗元,柳宗元比韩愈小五岁,他出生于河东,也算是世家大族。他前半生要比韩愈幸福的多,参加科举考试则进士及第,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也中榜,二十来岁就已经入仕。但是他的后半生却并不好,他希望朝廷进行改革,因此与当时的主张改革的王叔文走得很近,在唐顺宗继位后,曾有过一个短暂的永贞革新,即在唐顺宗的支持下由“二王刘柳”所发动的。只是很不幸的,改革并不长久,唐顺宗本人在皇位上也不过待了七个月就被赶下台。改革进行中的时候,柳宗元的官职是礼部员外郎(从六品上),这也是他一生中的最高官职。改革失败后,一路被贬,再也没有起来过。
第三位就是欧阳修,欧阳修出生于1007年,前两次科举考试均告失败,第三次连中三元,但在殿试中仅为二甲进士及第,自此进入仕途。欧阳修的仕途也并非平坦大道,他一生侍宋仁宗、宋英宗和宋神宗三朝,也曾三次遭贬。主持编纂了《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在宋英宗时期官职做到最大,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后以从二品的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回家,第二年去世。他去世之后的影响仍旧是比较大的,数次被追封,赠太尉、太师,又追封为国公。
第四位是苏洵,苏洵比欧阳修小两岁,25岁之前不知读书为何物,更像是一位游侠,到处游历,到了27岁才真正静下心来读书,也曾科举,但并不顺利。他48岁的时候带着两子(苏轼和苏辙)到京城经由欧阳修的推荐,文章被官员传阅,大受好评。不过苏洵为官的时候已经很老了,直到53岁才有了官职,从秘书省试校书郎做到了秘书省校书郎,在58岁的时候去世。
苏洵的两个儿子因为从小就跟着苏洵刻苦读书,长大后两人在同一年高中,一时传为美谈。苏轼的官场浮沉应该算是最跌宕起伏的,数次遭贬,最常做的就是各地的知州,每次回到朝廷不久之后,就会因为这样那样的事遭贬或者自请外调。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乌台诗案”,牵连甚广,也是苏轼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但是这并没有让他学会融于朝廷。他的真性情注定是不容于朝廷的,做的最大的官职就是宋哲宗时期的翰林学士(正三品)、知制诰。去世后被追赠为太师,谥号“文忠”。
与苏轼相比,苏辙的经历要好一些,在最开始两人的经历基本是相同的,到后来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都被贬之后,开始出现不同。最高的官职是正二品的门下侍郎,即宰相职。去世后被追赠为太师,封国公。
再一位就是曾巩,正好比苏洵小了十岁。曾巩应该是八人中名气最小的了,一生的经历也并不是特别的传奇。41岁开始做官,多为地方的知州,最高官职是正四品的中书舍人。
最后一位是王安石,王安石比曾巩小两岁。王安石在官场上的名气大于他在文坛上的名气,他主持的王安石变法是非常著名的。他22岁就进入官场,且政绩不错,在宋仁宗时期,王安石就曾上书变法,只是并没有得到宋仁宗的支持,一直到了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才真正开始。他出任参知政事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曾罢相一次,但不久再次拜相,出任尚书左仆射和门下侍郎。并获封舒国公。宋神宗去世后,王安石变法被彻底废除,而紧接着王安石也病逝,获赠太傅,曾一度被被追封为舒王,配享孔庙,后来又废黜爵位,从祀庙廷。由此可见,王安石在后世的地位是比较争议的。
从上面可以看出,八人中,在生前出任宰相职的由三位:欧阳修、苏辙和王安石。其中王安石的权力是最大的,为相时间最长,应该是八人中官职最高的。再看去世后的情况:欧阳修、苏轼、苏辙和王安石都被追赠为正一品的太师或者太傅。其中王安石一度被追封为舒王,但旋即被废黜,而欧阳修和苏辙都被追封为国公。就去世后的影响来说,欧阳修的影响是胜过王安石的。
其他网友回答
毫无疑问,无论官职还是实权,都是王安石最大,官至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名垂青史。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古文运动的八大代表人物,也是中国古代散文史上最顶尖的八个人物之一,他们的文章基本代表了中国古代散文的最高水平。
唐宋八大家分别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后人一般概括为“唐有韩柳,宋为欧阳、三苏和曾王”。
如果论文章成就,恐怕大家会争执不下,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如果论官职这种客观标准,就毫无争议了,无论官职还是实权,王安石最大。
1,韩愈,生前官至吏部侍郎,副部级,相当于组织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但任职短,无实权,屡遭贬谪,政治失意。
2,柳宗元,生前官至礼部员外郎,副厅级,相当于文化教育和外交部所属副司长,屡遭贬谪,政治失意。
3,欧阳修,生前官至参知政事,副国级,相当于副宰相(副总理),政治上缺乏作为。
4,王安石,生前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正国级,且两度拜相,任职时间长,大权在握,厉行改革变法。
5,苏轼,生前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正部级,相当于国务院秘书长,但任期短,在新旧两党都不讨好,屡遭贬谪,政治失意。
6,苏洵,一生没考中进士,只做了短短几年秘书省试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正科级,相当于县政府秘书长,在唐宋八大家中,官职级别最低。
7、苏辙,生前官至门下侍郎,相当于宰相,正国级,官职仅次于王安石,但任职时间短,政治上缺乏作为。
8、曾巩,生前官至中书舍人,正厅级,相当于国务院正厅级秘书。
综上所述,唐宋八大家的官职中,王安石最高,苏洵最低,综合排序由高到低是:
王安石(正国级)>苏辙(正国级)>欧阳修(副国级)>苏轼(正部级)>韩愈(副部级)>曾巩(正厅级)>柳宗元(副厅级)>苏洵(正科级级)。
作者对古代官职研究有限,如有纰漏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其他网友回答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时期对古文运动做出杰出贡献的几位文学家,分别是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先来看一下唐宋八大学各位的官职是什么?
韩愈,当过最大的官是吏部侍郎,所以世人称他韩吏部
柳宗元,当过柳州刺史,但是这个刺史不值钱,古代柳州乃是艰苦偏远之地,柳宗元是被贬官到此地的。
苏轼,当过最大的官是礼部尚,但是后来被贬谪,也是任职司马。
苏洵,苏轼的爸爸,当过秘书省校书郎。
苏辙,苏轼的弟弟,当过最大的官是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后来就被贬谪了。
欧阳修,出任过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兵部尚书,太子少师。
王安石,当过参知政事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曾巩,当过参军和太常寺兼礼仪事
唐宋八大家中,按官职来说,王安石居首;按官场地位来说,欧阳修更胜一筹!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其最高官职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就是宰相,当时也是北宋朝廷的大官!
欧阳修的官职为枢密副使和参知政事,兵部尚书和太子少师等职务,其中枢密副使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参知政事就是副宰相,兵部尚书就是军委委员,太子少师是荣誉职务,是一品荣誉衔。虽然欧阳修单论官职比王安石稍微低一点,但是欧阳修在官场任职多年,而且担任都是重要职务,所以在官场地位最高!
其他网友回答
韩愈
唐德宗贞元八年(792)25岁中进士第。
贞元十八年任国子监四门博士,上疏极论宫市,请求减免徭役赋税,触怒权贵,被贬为阳山令,改江陵法曹参军。
元和初年,召为国子博士。
十二年因参与平定淮西藩镇之乱有功,权知刑部侍郎。
十四年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触怒圣上尊严,贬为潮州刺史。
唐穆宗长庆年间,奉使宣抚王廷凑叛乱有功,转为吏部侍郎,故又世称韩吏部。(祖河北省藉昌黎县,世称韩昌黎)
柳宗元
唐德宇贞元年(793)中进士第。贞元十四年登博学弘辞科。
历任:秘书省校书郎、集贤殿书院正字、蓝田县尉、监察御史里行等职。
贞元二十一年任礼部员外郎,他积极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但,为期半年的政治革新,在宦官、藩镇和大官僚势力的联合反抗下遭到失败。
永贞初年,被贬为邵州刺史,后又加贬为永州司马。
元和十年春(815)奉召到京师,随即又被贬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
欧阳修
天圣八年,24岁时中进士。
历任:西京留守推官、館阁校勘、枢宻副史、刑部尚书等职。
任参知政事(副宰相)近十年,因参入范仲淹倡导的“庆历新政”,曾两次贬官,降知峡州夷陵令、滁州太守,又曾知扬州、颖州应天府。
苏洵
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38岁时,举进士及茂才异等,皆不第。
嘉祐元年(1056),苏洵携其子苏轼、苏辙一并进京。
嘉祐五年(1060),朝廷授苏洵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任霸州文安县(今河北文安县)主薄。
苏轼
宋仁宗朝,苏轼21岁时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苏辙中同榜进士,名列第二,由此步入宦海,几年之间由主簿、判官之类的地方小吏调入京城,任殿丞以及元佑年间的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宋神宗朝,王安石当政,行新法,苏轼极力反对,出为杭州等处地方官。复因作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岡县)团练副使(执掌地方军事助理官)。
宋哲宗朝,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替皇帝草拟诏令的官吏)。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谪惠州(今广东惠阳县),並以六十三岁的高龄远徏琼州(今海南岛)。
苏辙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19岁的苏撒与兄轼同中进士。嘉祐六年又同策制举,因直言不逊授商州(今陕西商县)军事推官。
熙宁三年(1070)神宗即位,苏辙致书王安石获罪,屡遭贬谪。
熙宁五年(1072),出为河南(今河南洛阳)推官。后任齐州(今山东济南)掌书记,南京(河南髙)判官、元丰二年(1076),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苏辙上书神宗,被贬为筠州(今江西高安县)监盐酒税,
元祐元年(1086)哲宗即位,苏辙被召回京师,任右司谏,累迁御史中丞,拜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
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新党复势,辙因上书,落职知汝州,累迁雷州安置,后贬循州等地。徽宗立,又徏永州、岳州等地。
王安石
庆历三年(1042丿登进士第,先后职任: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改郡牧判官、知常州、提点江东刑狱。
嘉柘元年(1056)入京召为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诰。
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参知政事。
熙宁三年(1070)拜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亊。
熙宁七年、九年(1074,1076)两次罢相。
曾巩
嘉祐二年(1057)39岁时登进士第,先后任: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司法参军、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为实录检讨官。
熙宁二年(1069)起累迁外任,几达九州,十数年。
晚年以勾当三班院,加史馆撰修,拟命“典五朝史事”。又管勾编修院,判太常侍兼礼仪事。
元丰五年(1082)擢拜中书舍人。
其他网友回答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唐宋八大家里谁的官职最大.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