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鞭尸的典故 伍子胥“鞭尸”有怎样的故事?

网友提问:

伍子胥“鞭尸”有怎样的故事?

优质回答:

春秋后期,楚平王因误听谗言费无忌之言而冤杀了楚国忠臣伍奢全家,只有伍奢次子伍子胥在申包胥等人的帮助下才侥幸逃过一劫。随后伍子胥逃到吴国,帮助公子光夺得王位,成为了吴国重臣。后伍子胥为报父兄之仇而率吴国军队攻破了楚国国都郢,然此时楚平王已薨,楚平王之子楚昭王也已逃离楚国。伍子胥为泄私愤,便令人掘开楚平王坟墓,并怒鞭楚平王尸体三百鞭子以报仇雪恨。

对于这一传说,古代文献存在“鞭尸”和“鞭坟”两种不同记载。

一、鞭尸说。《史记·吴太伯世家》云:“子胥、伯嚭鞭平王之尸,以包父仇。”《史籍·伍子胥列传》曰:“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网,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变之三百,然后已。”可见,司马迁记此事应党无误。杨雄《法燕·重黎》也有这种说法,然后批评伍子胥“鞭尸籍棺,皆不由德。”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阖庐内传》,除记有“掘墓鞭尸”的情节外,更增加了“左足践腹,右手扶其目,诮之曰:谁使汝用馋谀之口,杀我父兄,岂不冤哉”的细节。照此看来,说伍子胥掘墓鞭尸,是有根据的。

二、鞭坟说。此说首先见于《吕氏春秋·首时》的记载,说伍子胥“亲射王宫,鞭荆平之坟三百。”《谷梁传·定公四年》则说,他“挞平王之墓”。《淮南子·泰族训》荷《越觉书·荆平王内传》也都说伍子胥鞭坟。从古文献史料价值来看,《吕氏春秋》成书早于《史记》一百多年,所言楚国史事应当是可信的。这样,伍子胥只是鞭坟三百,没有掘墓鞭尸。

伍子胥鞭尸的故事究竟是真是假。只有史学家去争论吧!民间百姓之所以喜欢伍子胥鞭尸是完全一种:有冤报冤,天道轮回,苍天饶过谁。的心态。百姓喜欢。

其他网友回答

“踹寡妇门,挖绝户坟”是中国人眼里比较不道德的事情。所以诸如要把仇家“挫骨扬灰”的话,喊的人多,但真做的还真不多。

真正干过这事儿的,史料记载的,伍子胥算一个。

据《史记》记载,楚国人伍子胥带着吴国兵士,攻破楚国都城,遍寻楚昭王,却没找到,冤有头债有主,伍子胥盛怒之下,掘开了已经死去的楚平王的坟,把尸体拉到街上,狠狠鞭打了300下才消停。

为啥伍子胥这么大怒气?这得从伍子胥的老子伍奢的遭遇说起。

作为楚国太傅的伍奢,被小人费无忌陷害,楚平王不分青红皂白便治了伍奢死罪,投入死牢,怕伍奢的俩儿子回来报仇,于是假借伍奢的口吻招他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回京城,这是要斩草除根。

然而两个儿子的反应却是大大不同,其实没有不透风的墙,父亲入狱的消息两人早已知晓,但哥哥伍尚用现在话说,比较认死理,觉得父亲召见,哪怕凶多吉少,也得回去,否则就被天下耻笑。但弟弟伍子胥却说,陪着父亲一起死毫无意义,不如投奔他国,借助他国力量报仇雪恨。

两兄弟各自有了计较,接下来的事情就比较简单了,认死理的伍尚回了都城,结果陪着父亲一起被宰了,而弟弟伍子胥则逃至吴国,历经磨难,借吴国之兵攻破楚国都城,才有了鞭尸楚平王报仇雪恨的这一幕。

虽然太史公司马迁对伍子胥评价为“烈丈夫”,但伍子胥的做法无论从传统文化角度,还是后来的儒家文化角度,都是不符合的,也因此落下了不好的名声。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其他网友回答

在诸侯大国争夺霸权的斗争中,大国兼并小国,扩张了土地。可是大国的诸侯不得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封给立了功的大夫。大夫的势力大了起来,他们之间也经常发生斗争。大国国内的矛盾尖锐起来,都想把争夺霸权的战争暂时停止下来。为了这个缘故,宋国大夫向戍在晋、楚两国之间奔走,做调停人。

公元前546年,晋楚两国和其他几个国家,在宋国举行了“弭兵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晋国的大夫和楚国的大夫代表南北两个集团讲和,订了盟约。规定除齐、秦两个大国外,各小国都同样要向晋、楚两国朝贡。晋楚两国平分霸权,以后五十多年里,没发生过大的战争。到楚庄王的孙子楚平王即位之后,楚国渐渐衰落了。公元前522年,楚平王要把原来的太子建废掉。这时候,太子建和他的老师伍奢正在城父镇守。楚平王怕伍奢不同意,先把伍奢叫来,诬陷说太子建正在谋反。伍奢说什么也不承认,立刻被关进监狱。楚平王一面派人去杀太子建,一面又逼伍奢写信给他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叫他们回来,以便一起除掉。大儿子伍尚回到郢都,就跟父亲伍奢一起,被楚平王杀害。太子建事先得到风声,带着儿子公子胜逃到宋国去了。伍奢的另一个儿子伍子胥,也从楚国逃出来,他赶到宋国,找到了太子建。不巧宋国发生内乱,伍子胥又带着太子建、公子胜逃到郑国,想请郑国帮他们报仇。可是郑国国君郑定公没有同意。太子建报仇心切,竟勾结郑国的一些大臣想夺郑定公的权,被郑定公杀了。伍子胥只好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投奔吴国。楚平王早就下令悬赏捉拿伍子胥,叫人画了伍子胥的像,挂在楚国各地的城门口,嘱咐各地官吏严加盘查。伍子胥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后,白天躲藏,晚上赶路,来到吴楚两国交界的昭关。关上的官吏盘查得很紧。传说伍子胥一连几夜愁得睡不着觉,连头发也愁白了。幸亏他们遇到了一个好心人东皋公,同情伍子胥,把他接到自己家里。东皋公有个朋友,模样有点像伍子胥。东皋公让他冒充伍子胥过关。守关的逮住了这个假伍子胥,而那个真伍子胥因为头发全白,面貌变了,守关的官吏认不出来,就被他混出关去。伍子胥出了昭关,害怕后面有追兵,急忙往前跑。前面有一条大江拦住去路。伍子胥正在着急,江上有个打鱼的老头儿划着一只小船过来,把伍子胥渡过江去。过了大江,伍子胥感激万分,摘下身边的宝剑,交给老渔人,说:“这把宝剑是楚王赐给我祖父的,值一百两金子。现在送给你,好歹表表我的心意。”老渔人说:“楚王为了追捕你,出了五万石粮食的赏金,还答应封告发人大夫爵位。我都没有动心,难道会要你这宝剑吗?”伍子胥连忙向老渔人赔礼,收了宝剑,辞别老渔人走了。伍子胥逃到吴国,后来带兵攻入楚国,对楚平王开棺鞭尸,报了当年之仇,当然这是后话。

其他网友回答

有啊,春秋列国故事上记载过,还被西施做为伍子胥身上的污点,成功的离间了他与吴王夫差的君臣关系。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伍子胥鞭尸有怎样的故事.jpg”/>

与伍子胥鞭尸的典故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