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对联中的平仄怎么分?
优质回答:
谢邀。汉字有四个声调,通常第一第二声为平调,第三第四声是仄音。严格来说,我们在对对联时,必须做到平仄相合,比如说上联中的是平调,那么在下联中对应的字就要是仄音。如此联:
风吹海面层层浪(平平仄仄平平仄)
雨打沙滩点点坑(仄仄平平仄仄平)
其中上联中的尾字必须是仄音,而下联的尾字则要平音,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仄起平收”。
有时候也可以不那么严格,在奇数位置(除尾字)的对应可以平仄不合,但是在偶数位置上则必须平仄相合。如此联: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我们看到上下联的首字都是平音,但二、四、六的位置上一定要平仄相对。
大概就这些,欢迎补充。
纯手打,给点个赞吧。
其他网友回答
对联中的平仄怎么分?谢谢邀请。
上联,天恩深似海,
求下联?情爱重如山。情爱远如空。父爱,母爱大如山。
对联规则,上联的尾字一定要仄,汉语拼音的3和4 声,如夜,野字,下联的尾字一定要平,汉语拼音的1和2声,如一,遗字,仄起平收,不提倡3连平3连仄。上下联要平仄相对,回避同一个字,名词对名词,数词对数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等,意义关联。相对,第1,3,5,7,字不管,第2,4,6,8,字要坚守平仄相对。还有宽对,意境相容,可以忽略平仄。欢迎沟通交流,自娱自乐哦。谢谢斧正。既然爱好,就坚持。加油。
上联:时下拼音律声易懂。
下联:古今汉语平仄难分。
个人认为以现代汉语拼音分平仄是比较简单易懂的。通常是一声“a”阴平,二声“á”阳平为平声,其余两声为仄声。如:对联还有三个禁忌,绝对不能犯。刚才提到的三平尾是一个,还有一个是忌合掌,意思就是上下联不能是一个意思,也不要过于接近。如:今日星期六;明朝礼拜天。又如那副民间流传甚广的古春联:生意兴隆同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上下联说的都是一个意思,这就是合掌。最后一个禁忌是忌不规则重字,意思上联如果有相同的字,下联对应的地方也应该用另外一个相同的字来对仗,不允许在不对齐的地方出现重复用字。说起来比较拗口,举例说明:今日星期六;明天礼拜天。下联两个天字,一个对的是日,一个对的是六,这就是没对齐,是不规则重字。再来: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上联两个一,下联对应的地方没用另外一个重复的字来对应,还是用一,这个也是不规则重字。再举个正确使用重字的例子: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这个就是重复用字的正确用法,雾一直对的是天,锁字一直对的是连,山字也一直对的是水。 形对意联。这是对联的精华所在,也是对联的本质。通俗讲就是,形式对仗,句意关联。以上前五点就是对联的外形,是格律范畴,死记硬背的东西,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而真正难的部分就是在意上。
头条仅是大众网民娱乐平台,提倡人人参与,百花齐放,各显各的才能,好就点个赞,不好就提个建议,或者不理睬就是了。这也不是在学校上课,也没有老师给咱评分,好坏一锅粥,自娱自乐自学罢了! 祝今日头条各位老师、天天快乐!欢迎斧正,谢谢沟通交流。谢谢。有兴趣的各位老师,我们珍惜平台,认真问答,快乐自己哦。一起坚持,加油,提高自娱自乐水平。请大家斧正,谢谢哦。欢迎留文,墨宝飘香。
其他网友回答
一二声为平
三四声为仄
仄起平收
其他网友回答
古今韵平仄标准分歧
平仄,就是汉字声调格律二元化。
平、上、去、入四声是古韵平仄标准。上、去、入声统称“仄”,其余为“平”。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今韵平仄标准。阴平、阳平,即普通话第一、二声,统称为“平”;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统称为“仄”。
古入声字及相应方言,已分别规范到现代汉语拼音方案四声系统中了。今人对联,面向普通话语音规范交流的大众群体,以今韵为平仄标准,能有效避免入声字及相应方言的困惑和干扰。
现代汉语拼音四声系统
汉字拼音包括声母、韵母。汉字声调符号都标在韵母中开口度较大的元音字母上方,请看下表,从左到右依次是: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平声:阴平、阳平。
仄声:上声、去声。
古入声字及相应方言已分别规范到上述四声中了!新韵平仄不再受入声字干扰,无疑是格律平仄初学者的福音!
四个字简单区分平仄
妈(mā):阴平(第一声)
麻(má):阳平(第二声)
马(mǎ):上声(第三声)
骂(mà):去声(第四声)
“妈”、“麻”都属于“平”声字。
“马”、“骂”都属于“仄”声字。
其他汉字声调,仿此类推。
对联的本质是什么
同声母韵母汉字对联:
上联:麻妈骂马,平平仄仄
下联:各舸隔哥。仄仄平平
名词对名词,如“舸(仄)”对“妈(平)”,“哥(平)”对“马(仄)”。
动词对动词,如“隔(平)”对“骂(仄)”
句中双数位置平仄交替,如“妈(平)马(仄)”,或“舸(仄)哥(平)”
对联的本质是对仗。用“替对同等异”五个字归纳对仗基本要求,缺一不可,简称对仗五规则。
1.句中双数位置平仄忌变,即“平仄”交替或“仄平”交替;单数位置平仄慎变,即变格后不能出现孤平(句中三字两仄夹一平)、后孤仄(句末三字脚两平夹一仄)、三平尾(句末三字脚连平)、三仄尾(句末三字脚连仄);这两层意思简称“替”,否则为失替。
2.上下句双数位置平仄相反,简称“对” ,否则为失对。
3.上下句对应位置词性相同,简称“同”,否则为“失同”。
4.上下句字数相等,简称“等”,否则为“失等”。
5.上下句义避免雷同,简称“异”,否则为“合掌”。
第1、2条是对仗与对偶的本质区别。其余二者相同。
对联成熟于格律诗对仗,所以对联的本质是对仗,而不是对偶!
例如:
三星白兰地,平平仄平仄
五月黄梅天。仄仄平平平
出句孤平且双数位置“平平”失替!
对句三字脚连平犯三平尾!
平仄变格后出现孤平、三平尾,不是对仗,因而不是对联,只是上下对应位置词性相同,不合平仄要求,只能是修辞手法之一的对偶!
平仄替、对是区分对仗与对偶的客观标准
上下句双数位置平仄相反,词性相同,是对仗,也是对联。例如:
普洱茶,仄仄平
龙井茶。平仄平
上下句双数位置平仄失对,只是词性相同,不是对仗,也不是对联,而是对偶。
又如:
五粮液,仄平仄
普洱茶,仄仄平
双数位置平仄相反,但出句犯孤平,不是对仗,也不是对联,而是对偶!
如果改为:
五粮醇,仄平平
普洱茶。仄仄平
上下句双数位置平仄相反,出句第三字仄变平后,不仅避免了孤平之嫌,而且对仗工稳,对联完美!
有人说,对联只能“仄起平收”,“平起平收”就是“乱脚”,缺乏平仄对仗理论依据,不敢恭维!“平起平收”实际上就是押韵的对仗。例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平仄仄平平
风烟望五津。平平仄仄平
平仄正格工对,对仗实至名归,难道是“乱脚”吗?难道没有资格荣登对联大雅之堂吗?草民理论依据截图佐证如下。
(启功先生《诗文声律论稿》“平仄竿”)
(五言平仄正格的截取)
(七言平仄正格的截取)
(“三字脚”、“孤平”、“孤仄”定义)
“非律调”都是第三、五字平仄变格所致。
再看:平平仄仄平(正格)
第一字平变仄为:
仄平仄仄平(变格)
五言首三字两仄夹一平,简称五言“前孤平”,必然不能顺利通过平仄工具检验,欢迎评论区举例试试看!
上述分析探讨说明:网传“一三五不论”漏洞百出,“二四六分明”模棱两可!
一三五慎变,二四六交替,“前宽后严,仄宽平严”,是平仄变格的基本原则。真金不怕火炼,在格律诗和对联创作审美实践中,每试不爽。欢迎大家在本文评论区举诗例验证!
对联平仄案例分析
木生口上谁家杏
仄平仄仄平平仄
双峰耳冠我姓聂
平平仄仄仄仄平
对句双数位置“平仄仄”失替!
上下句词性失同!
上联:
木生口上谁家杏
仄平仄仄平平仄
下联:
???????
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表示所在位置的平仄可变,其余位置忌变。道理前面说得很清楚了!
欢迎在本文评论区对出下联!
下面出句播放量截图时是1.8万,是否优质对联出句呢?
上联:秋叶染红半江水
平仄仄平仄平仄
出句双数位置“仄平平”失替!
播放(阅读)量和点赞量大,就是真知吗?怪不得不合平仄的出句和对句越来越多了,传统文化艺术瑰宝传承堪忧!
上联:秋叶染红江上水
平仄仄平平仄仄
下联:???????
仄平平仄仄平平
欢迎在本文评论区对出下联!
其他网友回答
对联中的平仄怎么分?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传统文化的淡忘,导致现代很多年轻人都不懂对联,更不懂对联的规范。
平仄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怎样区分对联的平仄,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读一年级学的拼音,一到四个声调,第一、第二声属于平声,第三、第四声属于仄声。例如:“醉卧山林听虎啸”这句对联怎样区分它的平仄和怎样区分它是上联还是下联呢?“醉卧山林听虎啸”正确的平仄是这样的:(仄仄平平平仄仄),请大家仔细看好,最后一个字是第四声,就是仄声,所以这句“醉卧山林听虎啸”是上联,如下图所示:
头条里面有一些喜欢秀对联的人,但是却不懂得区分上联和下联,总以为随便一句话就可以作上联或者下联,简单来说,上联不一定要求你平起仄收,但是一定要求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也是这样,最简单的要求,就是最后一个字一定是平声。如图所示 :
我讲解的方式,不知道大家是否可以看懂,最后希望各位以后能够区分对联平仄的同时,也可以区分上联和下联。有不明白的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会一一回复,谢谢。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对联中的平仄怎么分.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