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为什么要联合南宋灭金 南宋为何不联金抵制蒙古,反而与蒙古结盟灭了金国呢?

网友提问:

南宋为何不联金抵制蒙古,反而与蒙古结盟灭了金国呢?

优质回答: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共分两个阶段北宋和南宋。宋太祖赵匡胤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朝。军人出身宋太祖,看到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就采取重文抑武方针,以杯酒释兵权剥夺武将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也导致宋朝武将不受重用,国家备受外部侵扰。前期宋朝联金灭辽,随后金军南下,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后期南宋又联合蒙古消灭金国,导致北方直接与强大蒙古接壤,最后被蒙古给灭亡!北宋灭亡前车之鉴,南宋为什么还要联合蒙古灭金,难道不知道唇亡齿寒的历史教训吗?北宋两宋灭亡的直接原因就是他们在政治上翻了一个相同的错误,北宋联合金灭辽,而后金灭北宋,南宋联合蒙古灭金,而后蒙古灭南宋。而对于南宋来说,更是重复了先人所犯的错误。北宋联金灭辽,想趁机收复北方燕云十六州,却没想到金在灭辽两年后就挥师南下再灭北宋。1142年金国南宋中期,北方草原民族蒙古部落崛起,成吉思汗先是消灭后方的西辽和使西夏臣服。消除后顾之忧后,成吉思汗于1210年与金朝断交,开始大举伐金。隔年发动蒙金战争,于野狐岭歼灭金军30万主力,包围金朝首都中都。后因为中都城坚而撤,金朝便开始迁都汴京。最后金国在蒙古和南宋前后夹击中灭亡!南宋北宋灭亡前车之鉴,南宋为什么还要联合蒙古灭金,难道不知道唇亡齿寒的历史教训吗?蒙古联合南宋灭金,主要是利用了金国和大宋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对宋而言,它最重要的就是收复北宋失地,一雪国耻,这也是和国内主战派目标一致的。其次,蒙古和宋还没有正面起过大的冲突,正面的冲突是在灭金以后。而且灭金后蒙古允诺给予河南的失地,对宋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诱惑。南宋受金压迫太久,特别是向金称臣和大量的岁币导致宋金之间的矛盾重重。所以南宋的统治者确实也愿意一雪前耻。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南宋不得不走上了联蒙灭金的道路。而且从过程来看,南宋政府并非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最后走上“联蒙灭金”的道路更多的是一种“两害相较取其轻”的无奈。对南宋而言,此时的金国已经没有作为屏障的价值了 。与齐坐山观虎斗,还不参与灭金中,收复失地增加领土和战略纵深。蒙古灭大理国蒙古在灭亡金国后,就挥兵南下,结果受到的抵抗相当激烈,蒙古只好采取迂回包抄的战略,先灭亡云南地区的大理等国,可形成围攻之势,可见南宋的实力还是可以抵挡的。当时金人善攻,南宋善守。金在西夏灭后七年被灭,而南宋与蒙古作战坚持了46年之久。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宋军全线溃败,赵昺随陆秀夫及赵宋皇族八百余人集体跳海自尽,自此宋朝灭亡!

其他网友回答

南宋当然知道唇亡齿寒道理,也会铭记北宋靖康之耻血泪教训。金朝是眼前的凶恶仇敌,蒙古是远方潜在的威胁;在经过30多年的犹犹豫豫中,两害权衡择其轻,南宋最终被迫选择联蒙灭金。

1196年,南宋意识到了蒙古崛起的威胁,左丞相余端礼就献言宋宁宗:“蒙古强大起来,可能进犯中原,到时候恐怕中原会乱成一锅粥了!”次年,大臣卫泾出使金国归来后,又提醒宋宁宗:“即使蒙古灭了金,我们只是换了个更强的对手,不值得高兴!”

1211年,蒙古对金开战。南宋朝议对策,形成“扶金抗蒙”(工部侍郎乔行简为首)、“灭金拒蒙”(礼部侍郎真德秀为首)两派观点,最后的决策是;南宋中止向金国输纳岁币,但不出兵,静观蒙金厮杀,坐等其结果再谋定。可看到,南宋丝毫没有“联蒙”的意思。

1214年,经三年战争,蒙古重创金国,占领了山东华北,金朝被迫从北京迁都开封。蒙古撤军转向西征欧洲,蒙金恢复了暂时和平。金国腾出手来收拾南宋软柿子,发动“北失南补”抢掠入侵,一打就是7年;此间,蒙古不断遣使要跟南宋结盟灭金,南宋虽仇金,但没失去理智,始终不予答应。

1230年,蒙古为了灭金,强行突破南宋国防线,借道突入中原,金国灭亡已注定”。

1233年,南宋终于出炉“联蒙灭金”。按南宋大将孟珙话说就是;“金国灭亡已注定,联合蒙古,不激怒蒙古,为抗蒙备战尽量争取时间;此时南宋参与灭金,可向蒙展示南宋军力,还趁机抢夺失地,增加战略防御纵深”。

1234年,宋蒙联军攻灭金国。

接下来,就是蒙古收拾“投机者”南宋……。

不要一味说南宋愚蠢!重文轻武,拳头不硬是被沦为强国“棋子”的根本原因。南宋不乏伐谋之人,但可惜,再好的谋略实施,也需要武力作后盾,而不是靠笔杆子支撑。

其他网友回答

宋金之间根本不具备战略互信,双方对战略形式判断的失误,让宋朝严重低估了蒙古的真实实力。故而导致,蒙古灭金之后,南宋也未能幸免。一、靖康之耻和宋金恩怨

辽国本是北宋的对立国,因为占据了中原王朝的传统战略要地燕云十六州,导致宋朝在战略上处于被动。宋朝历代皇帝都希望能有机会收复该地,于是,在女真人建立的政权金崛起时实行了联金抗辽的战略。其实,这个时候,双方谈的都很清楚,宋就是为了燕云地区。但辽国灭亡后,金国背信弃义,南下攻宋。1127年,金军攻下开封城,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连同后宫和朝臣数千人被押往北方。这一战,皇帝被俘,后宫尽遭蹂躏,大宋脸面尽失。幸免遇难的皇子赵构继位,并迁往江南。双方兵戎相见,涂炭生灵。

二、宋金双方根本没有战略互信

宋朝联合金国抗辽,只想收复失地,并没有对金国有什么企图。但金军背信弃义,攻打宋朝。在此期间,宋朝也曾出现岳飞、韩世忠等一代名将,但战争始终处于各有攻防阶段,早已国力不支,民不聊生。终于,双方坐下来进行了和谈,随后签订了合约,即历史上的绍兴议和。但金国控制了淮北的中原地区,也是汉族中原王朝的传统政治中心和宗源之地,宋朝更无法忘记靖康之耻。当宋孝宗皇帝登基后,撕毁合约,组织了大规模的“兴隆北伐”。宋金围绕着历史上的恩怨,一直冲突不断,双方互为敌对国的角色没有改变过。这种情况下,宋金形成联盟的可能性很低。试想一下,今日的阿根廷受到第三国攻击的时候,说什么都不会产生让英国帮他御敌的想法出来。

三、宋朝低估了蒙古的真实实力

蒙古曾是金国统治下的一个部落,谁曾想这个当时只有几十万人的部落日后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BUG。蒙古骑兵的所向披靡和残暴程度,宋朝更不没有足够的了解。宋朝一心想收复失地,一雪靖康之耻。当然金国灭亡的时候,当年金人在开封城犯下的罪行,宋军都如数奉还。随后,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开始了征服世界的历程。北宋末年的历史重现,蒙古大军南下,宋军一败涂地,才知道联和蒙古抗金不过也是个引虎驱狼的错误战略。

有历史的局限性,宋朝更本无法对刚刚崛起的蒙古人有足够的认识,也不可能具备和世仇敌国金成为盟友。

您有不同看法吗?

其他网友回答

两宋是一个很有争议的历史时期,在正统史学观点里,都认为两宋是个积贫积弱的时代,因为宋初极大削弱了武将的权力,导致“将不识兵,兵不识将”,所以军事力量孱弱。

然而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宋军并不弱,宋朝的统治者也并不缺乏战略眼光,两宋属于先天不足,强敌太多,换句话说两宋的国运不太好,才导致的灭亡。

两宋“联蒙灭金”并非是一种草包的政治构想,而是经过十多年的慎重考虑才做出的战略决策,这个决策在当时虽不是万全之策,也是唯一能拿得出的策略,可以延缓南宋灭亡的时间。

实际上,在成吉思汗刚刚统一蒙古时,南宋朝廷呼声最高的是“扶金抗蒙”,工部侍郎乔行简是个聪明人,他敏锐地看到蒙古对南宋的威胁大过金国,所以不但不应该“抗金”,还要继续给金国输血(送岁币),南宋就可以争取更多的时间增强实力。

朝廷当场有人反驳了这个观点,礼部侍郎真德秀认为,宋金有百年之仇,结盟是肯定不行的,必须“灭金”,不给金国输血停止输送岁币,还要趁火打劫,将金国抢去的领土夺回来,尤其是幽云十六州。

两派争论得很激烈,一方主张联金,一方主张灭金,双方相持不下,但有一点出奇地一致,就是决不能“联蒙灭金”,所有人都意识到蒙古的威胁,就像北宋被灭之前那个强大的金国一样。

后来大家权衡利弊,决定折中意见,停止对金国交纳岁币,但也不出兵灭金,坐等蒙金开撕,收取渔翁之利。

蒙金在没有南宋介入的前提下打了三年,金国屡战屡败。

最终金国皇帝吓得赶紧搬家,将办公室从北京搬到开封,放弃了中都、放弃了两河和山东地区,损失惨重。

而比金国更伤心的是南宋,开封是宋朝的旧都,金国是什么意思?这一下子就让南宋回忆起了过去被金朝奴役的悲惨岁月。

此时金国比南宋更恼火,它放弃了广袤的华北平原,那是金国粮食供给的重要地带,金军全靠那些粮食养着,而现在粮草不足,没法打仗,只能去抢,抢谁呢?

抢南宋。

这个时候金国和南宋的矛盾才达到顶峰。

金国制定了错误的战略,它把矛头对准可能成为它盟友的南宋,要放南宋的血来恢复金国的元气,这个策略叫“北失南补”。

但此时的南宋还是没有“联盟抗金”,甚至小股部队还在帮金军打蒙古,试图让金朝成为南宋北方的屏障,其实这种做法还是具有战略远见的。

真正让南宋下定决心修改战略,是十三年之后金蒙决定性的一战。

金国的存在让蒙古帝国极为恼火,在蒙古眼里,金国就像打不死的小强,在阴沟里负隅顽抗,苟延残喘,妨碍蒙古统一全国的大计。

蒙古就跟南宋提出军队借道南宋消灭金国,然而南宋一口回绝了,南宋认为蒙古是比金国更强大的敌人。

四万蒙军先是冲出南宋军队包围圈,又打赢了十五万金军,金军也是倒霉,遇到有史以来最寒冷的几天,可能是军队穿得有点少,都瑟瑟发抖,手中武器都握不住,而蒙古军队对酷寒天气面不改色,一举灭了金军。

此时南宋终于修改了战略,由大将军孟珙发言“联蒙灭金”,因为已经被逼到没办法可想了,原因有三点:

第一,金国已成败局,此时不能激怒蒙古帝国,否则是自寻死路。

第二,“联盟灭金”可以采取纵深战略,抢夺一些失地,增强实力好应对蒙古的进攻。

第三,可以向蒙军“秀肌肉”,让蒙军不敢轻易入侵南宋。

不过南宋太天真,南宋的小身板,蒙军会放在眼里?想当年金军多么骁勇善战、不可一世,出入北宋都城如入无人之境,照样被蒙军灭了,而且四万对十五万没压力,南宋那些军队算什么?

综上所述,“联蒙灭金”是南宋被逼到无法可想时的决策,这个决策适应当时的战争环境,在战略上是正确的决策。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南宋并非不知道“联蒙灭金”对自己的危害:早在宋宁宗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左丞相余端礼就已经上书提到蒙古对大宋将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后来出使金国的使臣也提出如果金国被蒙古所灭,则“一弱虏灭,一强敌生”,所以宋宁宗时期就已经加强了北方的边防。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蒙古开始大规模向金金军,此时的大宋朝廷也就联蒙灭金还是联金抗蒙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真德秀认为主动灭金一方面可以一雪靖康之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灭金来增强自己的综合实力,但“今之鞑靼,即向之女真”,所以大宋不应该和蒙古联合。

此时的金国正在蒙古的压迫下一路南退,但他们内心仍然觉得宋朝的军事实力不值一提,于是荒唐地选择了“北失南补”的策略,即要把北方丢失的领土,在南方找补回来,这样就彻底激怒了南宋。而又在此后不久(公元1214年),金国的十五万主力被蒙古大军歼灭。

南宋大将孟珙此时上书,认为联蒙灭金有对宋朝有利,理由有三:第一、金国必亡是有目共睹的,此时联金抗蒙只能给自己招来更大的灾难。第二、灭金之后可以增强宋朝的实力,拉长防御纵深。第三、不要像当年联金灭辽时一样,要派出南宋最精锐的部队,在蒙古面前秀肌肉。

公元1233年10月,南宋正式出兵灭金,次年正月,金国灭亡。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南宋为何不联金抵制蒙古反而与蒙古结盟灭了金国呢.jpg”/>

与蒙古为什么要联合南宋灭金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