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教师的100条建议38条读后感)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哪里找

  • 完整问题:例如: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 好评回答:
  • 如何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 完整问题:
  • 好评回答: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深深得振撼着我。他如道家常般的每一句话是那么实在又那么在理,列举的每个事例是那么熟悉,就好像是自己曾经碰到过的许许多多的问题,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不得不让人钦佩,觉得自己十几年的书教得是那么失败。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他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常读常新,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与体验。 在第一条,苏大师就提出了一个至今令许多老师头疼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早在—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个问题不光是在苏大师所处的那个年代存在,就是在当今,丝毫未见减少。说起这里面的原因,教师大都归结为学生不知道学习或者脑子笨,家长不配合。而不是积极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那么造成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苏大师在提出问题后,直接了当地做了解释: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这句话说白了,就是我国的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应该说,这条教育原则,对每一个从事教育的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我们在制定计划时也经常说,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而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有几人能做到这一点呢? 看看我们周围的老师,有几人能做到这一点,不同类型的学生上着同样的课,提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考同样的一张卷子。即使做错后教育的方式也是一样的。试想,这样下去,怎会去个别对待,怎会不产生差生呢?这也难怪我们很多教师也包括我在内不停地抱怨我们的课堂上学不听话,捣乱纪律了,也难怪苦口婆心地教育起不到成效了,难怪我们每天被学生折腾心浮气躁、精疲力尽了。 面对文化基础普遍较差、个性极强、对学习需求层次不同的学生,如果教师仍按统一化的标准实施教学,将较难把握课堂教学目标和要求,课堂教学难以有效地开展。统一化的教学不利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进一步发展,对那些本来就学习吃力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莫大的打击,导致这部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流失。要改变这种状况,因材施教显得极为必要。 要想“个别对待”“因材施教”,就必须对这“个别”“材”进行细致的了解,诸如其性格脾气、家庭背景、学习方式、思维特点等等加以熟知,从而在课堂上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习情景,“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这样他们都会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才会“点燃起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要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是很容易的。我很想问问苏大师,在大班化教学中,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的差异如何实现? 怎样因材施教?我认为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这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让所有学生学有所得、促进学生成才的有效途径。同时,实施分层教学能促使教师不断探索适应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自身分层教学,它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 我们对“分层”的正确认识是分层教学取得成效的前提,把建立正确的分层观念作为实施分层教学的首要内容,务必使他们认识到:分层是为了学生发展的需要,而不是给学生划分等级,也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以往只着眼于少数优秀生或“齐步走”的状况,教师只有提供不同层次的教学,才能促进有差异的学生得到普遍发展。脱离那些不切实际、无用的教学,尽可能的做到因材施教,这才是真正的教学中的平等。分层教学说起来容易也是做起来比较难,目前我自己做的也不够好,这不仅需要教师付出辛勤的劳动,更需要一定的教育技巧,掌握一定的教育艺术,就像苏大师在文中提到的那位数学教师的数学课。艺术技巧怎么得到,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摸索、不断总结,使自己的教学艺术技巧不断上新的台阶。
  • 新华书店有买<<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

  • 完整问题:
  • 好评回答:网上买书更方便,省了满地找书的时间哦
  • 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 完整问题:
  • 好评回答:《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本学期为了响应学校号召,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有一篇《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文中讲到了这样一个例子。说有一位历史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有很多来听课,课上得很成功。课后,就有老师询问他,“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的?不止一个小时吧?”这位历史老师说:“对于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于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备课。不过,对于这个课题的直接备课,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优秀的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的读书,不断的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如果一个教师在他刚参加教育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儿童的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为10:1,那么到他有15年至20年教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变成为20:1,30:1,50:1。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可是我却发现,我们身边的教师已经越来越少的读书了。作为老师,经常告诉学生知识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课外的阅读积累,可是,又有多少老师能够坚持不懈的阅读积累的呢? 我们可以看到大师这一理念的再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再如“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想克服负担过重的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这一条条建议无一不闪现着大师智慧的灵光,指引着为师者前行的方向。它是一本适合各个层次教师阅读的作品,深刻的理念蕴藏于直白而简约的文字、生动而翔实的案例,让人在轻松的阅读中得到启迪。每一条建议都植根于实践的土壤中,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与大师对话,每每受益匪浅。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大师写作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闪光的思想,精炼的语言,对于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朋友们,还犹豫什么?阅读经典,走近大师,成就自己的教育人生。 。
  • 《给教师的建议》怎样教会头脑迟钝的学生解应用题读后感

  • 完整问题:
  • 好评回答:数学课上的脑力劳动是思维能力的试金石。儿童学业落后的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学会思考:周围世界里的各种事物、现象、依存关系和相互联系,没有成为儿童的思考的源泉。经验证明,如果从童年早期就使儿童通过“到自然界里去旅行”而真正受过脑力劳动的训练,那么班上就不会出现任何一个数学不及格的学生。 让实际事物教给儿童思考——这是使所有的正常儿童都变得聪明、机敏、勤学、好问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苏霍姆林斯基把学生的思维比作小湖泊,老师要设法把这个小湖泊跟自然界、各种事物和周围世界的海洋接通,那时候学生的思想的泉水就会喷薄而出。 但是如果认为周围世界能自然而然地教会儿童思考,那也是错误的。如果离开了理论思维,客观事物就会像隔着一堵墙一样把儿童的视线遮蔽起来。只有在儿童能从他周围的事物中抽象出来即进行抽象思维活动的时候,自然界才能成为训练脑力劳动的学校。要使解题过程中的独立的脑力劳动取得成果,还需要在儿童的记忆里经常而牢固地保存着一些概括性的东西——如公式、概念、自然数列的构成等,缺少这些要进行思维是不可思议的。我是这样理解的:1、学生的应用题学习需要借助熟悉的情境。2、教师要帮助学生从情境中建构数学模型。对于第一点教师们都非常清楚,也很重视。特别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们都很重视情境的创设,重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但是在新教材中的应用题教学基本上没有单独的用文字描述的模式出现,而常常把应用题容入到计算课,与计算教学相结合,这样老师们往往是通过一个情境得出一个算式,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计算教学上,而忽视了应用题结构的呈现。忽视了学生应用题模型的建立。我们学生的作业和考试中出现的题目又往往以文字形式表述,这样长此以往一些接受能力弱、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就无法读懂应用题,就会掉队;变成差生。 举例来说。1、看一看主题图找出条件和问题。2、编成应用题,再读一读。3、再找出中间问题。4、列出算式。 孩子是能够学会思考的。通过让学生从思想里去分析那些作为算术应用题的依据的途径,来训练他们进行抽象思维活动。不仅如此,还要教他们计算。一个不会计算的思考者,是无法掌握知识的。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使学生把一些基本知识逐渐地牢记在头脑里,缺乏这些基本知识就不可能进行思维。如果学生到了三年级还要在12-8、19+13、41-19等于多少这个上面去动脑筋,那他是不会理解应用题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力求使那些头脑迟钝的学生,能够尽量多地掌握数学思维的最简单的工具——即加、减、乘、除的试题。 让学生注意人们在劳动过程中解决的那许许多多的应用题。 我们要用另外一种眼光去看待那些学习感到困难的学生。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急于作出最后的、绝对的结论:某某学生什么都做不来,他的命运就这么注定了。也许,一个孩子在1年、2年、3年内什么都不行,但是终有一天是能行的。思维就像一棵花,让它受到阳光的照射,它的花朵就会绽开。让我们教会儿童思考,在他们面前展开思维的最初的源泉——周围世界吧。
  • 纪伟主编的《教师怎样与学生做朋友》读后感

  • 完整问题:纪伟主编的《教师怎样与学生做朋友》读后感
  • 好评回答:读了纪微主编的《教师怎样与学生做朋友》一书后,感触颇多:一、这本书让我真正了解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我对师生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1。使我重新认识了学生。在以前的教学工作中,我只把学生当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完全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发展性等,在教学工作中还在被以前传统的教育思想所束缚。读了全面认识学生这一章节后,使我认识到:学生是一个能动体,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学生是人,是发展中的人,是一个完整的人。我们所有的教学工作都必须由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更好的完成,正如本书所说“就个别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活力,都一定要通过人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和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教师的教育活动是外因,而学生是内因,真正起作用的是内因而不是外因。2。使我重新定位了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读了这本书,使我重新认识到师生之间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的重要性。“古语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 ’。要使自己的工作得心应手,师生间最好建立平等、融洽的朋友关系,因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有利于师生间进行情感交流和心灵的沟通”。前言中的这段话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老师只有放下师尊的架子,用心去同学生做朋友,去交心,去关心和爱护学生,才能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我们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便于我们工作的开展,才能使我们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二、这本书让我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得到了提升。读完此书后,我知道了惩戒的必要性和应该遵循的方法、原则,更进一步明白了体罚的危害性,知道了激励和赞扬的无穷力量——赞扬是一种力量,而且这种力量可以互相感染。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以及苏霍母林斯基的“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名言让我从心底感到从未有过的震撼。书中的批评的方式,作业批改中巧用评语的好处以及一个个真实而鲜活的案例让我受益匪浅,比如:从3分到73分,把差生改变成学习委员,大拇指的激励方式等案例,丰富了我的知识和积累了许多经验。读完这本书,我对我之前二十多年的教育工作作了认真的思考,对之后的教育生涯有了全新的打算,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一定要与学生做好好朋友,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个性,用师爱去感化一切,使学生在幸福、快乐的教育活动中学习,时常用爱心去发掘、去搜寻一个个与学生沟通的共鸣点,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真诚地与学生进行愉快的交谈,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竭尽全力。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