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清末时期,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分别是哪些地区的人背井离乡呢?
优质回答:
中国近代由于接连起伏的战乱、变革和发展,发生了五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蹚古道、赴金山。
一、闯关东
关是山海关;关东是指山海关以东地区,具体指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闯关东泛指山海关以内地区百姓出关进入东北地区谋生,具体是指清朝同治年间至民国时期中原地区百姓背井离乡前往去关东谋生的历史事件。
①关东作为满清的龙兴之地,随着满清入关后关东人口剧减,清政府对关东实行封禁政策;清朝晚期随着鸦片战争清政府对编辑控制日益减弱,沙俄不断侵蚀东北边境,清政府正式开禁放垦,鼓励移民实边, 振兴关外的经济。
②关内清末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成千上万破产农民冒险“闯”入关东谋生;甲午战争后威海被日军占领,随后青岛、威海被迫租借给德国、英国,山东成为西方列强的势力范围,山东地区百姓被迫开始“闯”入关东谋生;西方列强势力的渗入,义和团运动在山东、直隶兴起,随后迅速蔓延至京津地区,引发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对由支持变为残酷镇压,拳民主要为山东、河北、京津地区的贫苦农民、手工业者、城市贫民、小商贩和运输工人等下层人民,部分拳民被迫“闯”入关东谋生。
③闯关东的主体是山东、河北以及京津地区的百姓。一是关外在几百年来满清政府的封禁政策下,处于未开发的处女地,土壤肥沃,适宜开发农业生产;二是关内社会动荡不安,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被迫百姓背井离乡出关谋生。
二、走西口
西口泛指长城以北的内外蒙古从事农业、商品交易的地方,有陕西北部神木口、河北北部张家口及归化城;具体指长城北的口外,有山西杀虎口、陕西府谷口、河北独石口,是晋商、陕商出关与内蒙外蒙贸易的地方。走西口是指明朝中期至民国年间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开展商品贸易及人口迁徙的历史事件。
①明清时期,中原地区长时期的人口急剧增长、过度开垦,中原地区和黄土高原土地沙化和盐碱化加剧,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并且小冰川期的到来,自然灾害频发,长城以南地区农耕百姓被迫到外地垦地谋生。
②明朝时期,明政府与蒙古建立边境互市,开展边境贸易,促进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融合;清朝时期,蒙古高原纳入版图,随着长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深度融合,中原农业文明开始越过长城向北拓展。同时,一些晋商、陕商在与内蒙外蒙贸易中强大起来,形成了一些像西口这样的大型、固定贸易地方。
③走西口的主体是晋北、陕甘宁、河北地区的人群。一是长城以南人地矛盾加剧,促使农业人口向北迁移;二是农耕、游牧民族的长期融合,吸引长城南边百姓向北迁移。
三、下南洋
南洋指东南亚较深区域及其水向型附近区域;不包括越南北部地区、阿拉伯海西岸;但包括南亚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印度海岸,印尼东方澳洲北部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菲律宾群岛以东的帕劳群岛等西太平洋群岛,阿拉伯海以东地区。下南洋泛指中国人去南洋区域从事官事、经商、打工、迁徙等活动,明朝前期就有郑和下南洋、官员和老百姓走南洋活动;具体是指明末至民国时期中国人向东南亚经商、打工、迁徙的历史事件。
①南洋位于海上丝绸之路必经地带,在宋元时期随着中国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提升以及指南针在航海中运用,中国同世界60多个国家有着直接的“海上丝路”商贸往来,南洋地区与中国开始频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②大航海时代后,南洋地区被西方列强发现,开始建立殖民地吸引华人前往开发,先后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中国国内大批流离失所、丧失土地的无业流民或携妻带子,或孤身一人,漂洋过海前往南洋。
③明朝至民国时期,国内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福建、广东一带慌乱穷困、人多地少,百姓生活极度难以维持,为谋生、维持家计、改变个人或家族命运、躲避战乱,闽粤地区的老百姓一次又一次、一批又一批批地到南洋谋生,东南亚地区成为充满希望、逃避战乱的世外桃源。
另外,潜夫整理《中国近代五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每次背井离乡都是一部血泪史》,对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蹚古道、赴金山分别进行说明,发在头条号上。
其他网友回答
实际上,从明朝开始,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就开始发生了大规模的迁徙活动,这其中除了政府主导的除外,民间自发迁徙也非常的普遍,直至清朝,不论从迁徙的数量规模,还是迁徙的频率,以及迁徙的方向都呈现出爆发式的状态。
由于晴初通过康雍乾三朝的恢复发展,到乾隆时期人口突破三亿大关。但是封建经济的发展不能适应人口的急剧增长,于是出现了人地矛盾,大量内地的贫民迫于生活压力,开始“走西口”、“闯关东”、“蹚古道”和“下南洋”,形成了近代四股大的移民浪潮。
从表面上看,人口迁徙都是人们为了挣得一口饭吃,但实际上人口的大迁徙,反映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矛盾的变化,这些是封建王朝自身所解决不了的问题。从这三大迁徙来看,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
【1】封建地主经济解决不了贫民与土地的问题。
土地是平民生存的基础,没有土地自然是生存艰难,而封建地主经济的特点就是封建地主占据着最广大的土地,而普通百姓只占有非常少量的土地,而这些土地是不足以他们养家活口的,于是在贫民租种地主土地的过程中,受到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导致他们依旧无法生存,为了生存,他们只能采取最不愿意走的路,那就是迁徙。
【2】战乱始终是迁徙的一个推动力。
尤其在清朝的中后期,清政府闭关锁国,不放眼看世界,导致故步自封,封建政治体制已经完全不适应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清由繁荣转变为没落,勉强维持着自己的统治。而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看到了中国潜在的发展市场,纷纷对中国采取了侵略态度,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甲午海战等等,连绵不断的战争和被侵略,平民百姓深受其害,为了躲避战争的迫害,很多人采取了迁徙的方法,举家到另外一个相比较安稳的地方生存,于是很多人选择了“下南洋”,到东南亚一带谋生存。
【3】封建商品经济发展成为大量移民的迁入之地。
虽然封建王朝始终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进步,以及外来的影响,在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商业文化和商人,而这其中很有代表性的徽商、苏商、晋商等等,而他们所聚集的地方,也成为大量移民寻求生存之地。如走西口。
1. 走西口。主力是山西移民,当然也包括陕西。因为山西北部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十分恶劣,这迫使晋北的很多人为了生存到外谋生,于是以晋北百姓为主力的移民大军涌入了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这些移民到这里扎根生存,做生意,同时将晋文化也带到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大大改变了内蒙古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
2. 闯关东。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百姓破产没有生存的能力,而且随着清政府的没落,官员腐败,外敌入侵,中原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此时的东北地区,清政府仍然禁止流民迁入处于封闭状态,但是那里大片的土地,地广人稀,让关内的人们看到了生存的希望,于是虽然清政府不允许,也阻挡不了民间自发的迁徙。在闯关东的大军中,包括来自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皖北、苏北等地区,其中山东人占比最大。民国38年间,山东人闯关东数量达到平均每年48万人之多,总数超过1830万,大约占全部闯关东人口的一半。全国解放后,统计的闯关东后留下的山东人数达到700多万人,约占当时东北总人口的17%。山东人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
3.下南洋。南洋包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缅甸等地区。在下南洋的流民浪潮中,来自全国大部分省份,但福建、广东人占据大多数,达到95%以上。从明末到清末,国内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在福建、广东一带慌乱贫穷,人多地少,老百姓生活极度困难。而且他们距离南洋相比较内地来说十分方便。而且此时的南洋被英国、荷兰等殖民者统治,正处于快速开发的过程中,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很大,正好为福建、广东人的迁徙提供了生存的需要。
其他网友回答
古时叫走西口,闯关东,现在叫打工
其他网友回答
闯关东的都是山东,河北一带无法生存的人,被迫去土地较多的地方寻找生机。这和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逃荒到北大荒是一个道理,目的就是为了生存,选择地点就是有土地,有粮食。
其他网友回答
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是中国历史上三次著名的人口大迁徙。
走西口
走西口中的“西口”具体指代的地方现在有点争议,主要有以下几个地方:
山西北部的黄河渡口杀虎口;
河北张家口以西
其中杀虎口的呼声比较高,但从广义上来说,走西口实际又泛指从山西、陕西、河北北部出发到内蒙古的一条穿越诸多关口的路线。
■走西口干什么?
走西口的动机是一种商业活动,大约从明代中期开始兴起,走西口的大部分都是山西人,又由于自然灾害频繁,导致农民生活艰难。因此走西口又是为了谋求生存的人口迁徙活动,这些难民从北部出发,主要往内蒙古地区移动。
■为什么要去内蒙古呢?
随着元朝的残余势力消亡,内蒙古地区的政权试图和明朝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因此对于内地汉民总体上比较欢迎他们到内蒙古地区进行经济建设活动,特别是“隆庆和议”之后,明朝和鞑靼结束了敌对的关系。
双方之间开关互市,因此让内蒙古成为了走西口的主要地区。
闯关东
所谓的“关东”是指山海关以东地区的辽宁、吉林、黑龙江等东北地区,其时间大致是从清朝同治年间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的以山东人为主的到关东地区谋生的人口迁徙活动。
■闯关东干什么?
满洲人统一中国后,为了保护自己的龙兴之地(东北地区)的民俗风气以及八旗子弟在这里的生机问题,一直奉行着严厉的分界而治,以山海关为分界线把关内和关外的人隔离开来,关内的人严厉禁止到关外去。
在康熙年间,甚至一度颁布命令说“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其实就是清政府分界而治的一个表现,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要说“闯关东”,而不是“走关东”,说明在当时到关外去谋生是一件风险特别高的事情。当时就有一种说法叫“富走南,穷进京,死逼梁山下关东”的说法。
时间眨眼来到清朝晚期,随着俄国人不断染指东北这块土地广袤,但人口十分稀少的地区,清政府废除了禁令,转而鼓励内地人口到东北地区开垦荒地,振兴关东地区的经济。在闯关东的4000万人口中,其中尤以山东人最多,人数高达将近2000万人,是中国历史上人口最多的迁徙活动。
“闯关东”有点类似于美国的“西部大开发”,是人们到关东地区这块人烟稀少的广袤地区实现个人奋斗的一段历史,但这种奋斗更多的是建立对“活下去”的渴望之上。
下南洋
所谓的“南洋”也就是东南亚地区,下南洋从明代开始,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其兴起的背景是由于海上贸易的繁荣,以及其内部社会环境的动荡导致沿海地区的人民到南洋地区从事经商或打工的人口迁徙活动。
今天在东南亚地区的华人基本上都是“下南洋”的表现,这些人的祖辈从明清时代就迁徙到南洋地区奋斗,从此融入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中。因此,现在很多东南亚人的祖籍都是福建或广东地区的人,譬如泰国总理英拉的祖籍就在广东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梅教村。
■下南洋干什么?
这些迁徙到南洋地区的华人并不全然都是去经商,也有一部分是被招募到南洋地区打工,或者躲避国内的动荡局势而逃避到南洋地区谋生。
在明末和清朝晚期这一迁徙活动比较频繁,在欧洲列强殖民南洋地区时代,曾到沿海地区招募华人到南洋从事经济建设活动。这也让很多人贩子钻了空子,表明打着招工的旗子,暗地里却从事的是人口买卖活动,将那些不明真相的华人贩卖到南洋或欧洲地区从事劳奴工作。
在黄飞鸿系列电影中,这样的场景出现过很多次。
总的来说,不管是走西口、闯关东还是下南洋,其实都是内地华人在无法谋生的情况下迫不得已的表现,也因为这样成为展现中国人奋斗精神的缩影。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清末时期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分别是哪些地区的人背井离乡呢.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