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战国七雄”指的是哪些国家?为什么会获得如此称呼?
优质回答:
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就已经开始使用了!到了战国的时候,铁制农具可以说就已经普遍使用了。铁制农具的普遍使用使得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大大的提高了,各个诸侯国之间的经济都迅速的增长。
在伴随着经济增长的同时,各国之间的兼并斗争也越来越激烈。这个时候逐渐的出现了士大夫阶级,一些诸侯逐渐被士大夫所控制。比如说原来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后来就被瓜分了,分成了韩,赵,魏三个诸侯国。这样再加上楚国,燕国,齐国和秦国。战国就形成了七个比较大的诸侯国共同支撑的局面。这七个诸侯大国为了能够统一全国,都在进行军事上的改革和经济上的改革。
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在这七雄之中,后期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因此该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最初,魏国在各大国中实力最强,但在后来居上的齐、秦夹击下逐渐衰落下去。楚国任用吴起变法,国势颇振,称雄江南。赵国与韩国亦攻灭周边小国,并于公元前367年,乘周内乱,把周分裂为西周(以王城为都)和东周(以巩为都)两个小国,逐渐占领周的外围地区。各国中只有燕实力仍较弱。由于国内变法的成功,秦、齐成为西方与东方两大强国。虽然魏惠王在公元前369年称王,但在桂陵之战(前353)和马陵之战(前341)中两次负于齐国,遂被迫在公元前334年,与齐威王“会徐州相王”。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称为王。随后韩、赵、燕、中山和宋也都先后称王。各大国纷纷拉拢与国,出现合纵连横的高潮。合纵连横的实质是秦与齐、楚这两大东西对峙集团的斗争。秦在这一期间基本上居上风,先后制服韩、魏,重创楚国,攻灭巴蜀。齐因未与秦直接交锋,仍保持东方霸主地位。赵亦实力较强,赵武灵王曾实行“胡服骑射”,图灭中山和攻略胡地。
战国晚期,各国之间的兼并更加激烈。楚违背纵约,与秦结盟,但在齐、韩、赵以及背盟的秦国的两面夹击下,一蹶不振。赵灭中山。国力强盛。齐虽挟韩、魏与秦相抗衡,但却难以阻止秦对韩、魏的蚕食进攻。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次年,苏秦、李兑合赵、齐、楚、魏、韩五国攻秦,罢于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秦归还部分赵、魏失地求和。次年,齐灭宋。秦遂主谋合纵攻齐。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使乐毅为将,合燕、秦、韩、赵、魏五国攻齐,攻入齐都临淄,占领齐国长达五年。公元前279年,齐将田单组织反攻,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从此无力与秦抗衡。这以后秦的对手主要是赵国。秦在进一步削弱楚的基础上,向东积极发展,与赵形成正面对抗。公元前262-前260年,秦、赵在长平(今山西高平)激战,秦大败赵(长平之战)。公元前259年,秦进围赵都邯郸,达三年。公元前257年,魏信陵君、楚春申君救赵败秦,解除邯郸之围。赵虽转危为安,但受创惨重。
公元前260年,秦将白起率军进攻韩国的上党郡,郡守投降赵国。赵国派著名大将廉颇率大军镇守长平(山西高平),筑垒坚守,以逸待劳,与秦军相持三年,不分胜负。秦国丞相范雎派人到赵国行施“反间计”,散布廉颇坏话。赵王信以为真,就派那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替换廉颇。赵括骄傲轻敌,一到前线,下令倾巢出击。秦将白起采取了诱敌深入、迂回包抄的战术,迫使赵军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作战。在一次突围中,赵括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国40万大军降秦,白起把他们全部活埋。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
秦军乘胜前进,进围赵都邯郸。赵向魏求救,魏派晋鄙率兵救赵。因怕秦军,半路上逗留观望。公元前257年,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盗出魏王的虎符,假传军令,挑选八万精兵援救赵国。同时,楚国援军赶到,联合打败秦军,解除邯郸之围。这就是“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历史事件。
秦国虽然暂受挫败,但实力雄厚,六国没有一个能单独抗秦。秦国统一六国的形势完全成熟了。公元前251年,燕乘赵国新败,出兵攻赵,反被赵国击败。然而在秦的威胁下,东方六国又结成暂时的联盟。公元前247年,魏信陵君合五国兵攻秦,败秦于河外。公元前241年赵庞暖合赵、楚、魏、燕、韩五国兵攻秦,但为秦所败。从此,东方六国联盟不复存在。秦乘势各个击破,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结束。
经过十几年的休整,从公元前231年开始,秦国开始统一全国的战争,至公元前221年,消灭了其他六国,统一了中国。从此,中国由一个诸侯割据称雄的邦联制国家转变为一个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国家。
其他网友回答
记得中学上历史课,背过战国七雄的顺序:齐、楚、燕、韩、赵、魏、秦。
消亡次序
韩国
灭亡时间:公元前230年
国君:韩安(?~公元前226年)
秦国大将内史腾率领大军突然南下渡过黄河,破韩国都城郑,韩国国君韩安被俘,标志韩国灭亡。
2.赵国
灭亡时间:公元前228年
国君:赵王迁(不详)
公元前229年,赵国遭受严重旱灾,秦国趁机出动,兵分两路,南北夹击。于第二年(公元前228年),攻破赵都(邯郸),赵王迁出城献图投降,标志赵国灭亡。
3.魏国
灭亡时间:公元前225年
国君:魏王假(?~公元前225年)
公元前225年,秦军突袭魏国,包围魏国国度大梁,引黄河之水灌城,魏军坚守三月,魏王假投降。
4.楚国
灭亡时间:公元前222年
国君:楚王负刍(公元前265~公元前223)
公元前225年,秦王嬴政派李信率军二十万,惨败。再派老将王翦,率军六十万,大破楚军,俘虏楚王负刍,并于公元前222年平定楚国广阔的江南地区,标志楚国彻底灭国。
5.燕国
灭亡时间:公元222年
国君:燕王喜(公元前254~公元前222)
公元前226年,秦国派大将王翦攻打燕国,该年攻破燕都城蓟,并于公元前222年,俘虏燕王,燕国灭亡。
6.齐国
灭亡时间:公元221年
国君:齐王建(公元前280~公元前221)
秦灭燕后,从北南下,攻其不备,齐军措手不及,齐王投降。
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乱世之中,唯有增强自身,不怕挫折,努力奋进,方能有始有终。正如秦国一样,哪怕你起点再低,只要心中有目标,找对方法和策略,最终的胜利还是属于那个时时刻刻准备、厚积薄发的你。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许家那个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战国七雄是哪七个,有什么故事?”
如果想要知道“战国七雄是哪几个”,首先我们得弄明白“战国七雄”是怎么来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武王伐纣一统天下,分封了很多诸侯国。到了春秋期,形成了春秋五霸的局面。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宋襄公—《史记索隐》
接着,周王室势力名存实亡,诸侯之间不断攻伐,就剩下齐国、晋国、秦国、楚国、燕国等大的诸侯国。公元前379年,齐康公去世,奉邑入于田氏,姜姓吕氏从此退出统治齐国的历史舞台。史称田陈代齐。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至此,战国七雄格局正式形成,而这七个国家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赵国、魏国、秦国”。
《史记》记载:“……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
关于“战国七雄”的故事其实有很多,像我们上学时学的课文“负荆请罪”,以及成语“纸上谈兵”和“围魏救赵”都是在这期间发生的故事。
“战国七雄”局面的出现,是春秋时期兼并战争的结果,七雄的出现造成局部的统一,为以后秦统一六国形成大一统局面创造了条件。从魏国独霸到齐秦争强,再到秦赵之战,最后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国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宣告结束。
其他网友回答
系齐、楚、赵、魏、秦、韩、燕、战国七雄。相互混战,尔虞我诈,烽火连天,秦国西域贫瘠,后商鞅变法,从奴隶社会制度,过度到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人类社会文明进了一大步,成功远交近攻的策略,逐步消灭六国,公元前221年促成一统中原大地的宏图大略,建立秦皇朝,征召五十万中原人,由大将任嚣,赵佗率领下南讨百越,辟土开疆,北筑万里长城,奠定华夏民族的万世基业。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九州君,为你解答。
战国时的战国七雄,所指的是韩、赵、魏、楚、燕、齐、秦七国。
战国七雄的国运复盘如下:
一、韩
战国地界示意图
韩国,自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册封为诸侯,于公元前325年称王,至公元前230年韩国被秦国所灭,历时173年。在此期间,韩国因各种原因始终未曾真正强盛过,在战国时期的国际话语权也是微乎其微。概括其历史,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最复杂的国际环境——韩国地处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四大强国包围圈,长期腹背受敌,国力积弱,不仅无力扩张,而且屡遭其他六国攻伐,在夹缝中求生存。
最小的国土面积——韩国的国土面积也是战国七雄之中最小的一个,发展空间小,实难作为。
最大的战绩——韩氏立国之后多有征战,最大的战绩是韩哀候时期,于公元前375年吞灭了春秋小霸之一的郑国,并迁都郑城,定名为新郑(今河南郑州)。
最强盛之时——韩昭侯在位时,任用法家申不害为相,内政修明,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军备,使韩国国力大增,十数年间,诸侯无侵者,遂成小康之治。《史记·韩世家》载:“申不害相韩,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
最著名之物——因韩国拥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因此韩国自古盛产铁器和兵器,其中最为著名之物便是“弩”,所谓“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韩国的弩能射800米之外,“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韩国之弩,独步天下,为各国所畏惧。除此以外,韩国的剑也异常锋利,皆“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
最早灭亡之国——韩国因身处四战之地,不仅国力孱弱,更是地处秦国东出大门,自然成为山东六国中第一个被秦所灭的诸侯国,终而于公元前230年覆亡。
二、赵
赵国地界示意图
赵国,自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册封为侯,至公元前228年秦国攻陷邯郸,俘虏赵幽缪王,赵国亡,前后延续175年。战国一直是善战之国,不曾像魏国那般强盛百年,也不曾像韩国和燕国那样默默无闻。在战国中后期,赵国的国力开始逐渐强盛,国际话语权显著增强,但在长平一战功亏一篑。复盘其国运走势,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复杂的地理环境——赵国所处地理位置十分复杂,东北向与东胡和燕国接壤,东向与中山及齐国接界,北向与楼烦、林胡接界,南向和西向与魏、韩交错相邻。虽然与周边国家接壤复杂,但主要的威胁来自于东胡与林胡等匈奴势力,而中原各国基本以其为屏障,对其干扰不多。
“胡服骑射”走向强盛——赵国因长期受中山国和东胡匈奴侵扰,且胜少败多,形势严峻。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为扭转军事上的被动弱势,决定顺应时势,推行改革,在赵国实行“胡服骑射”。放弃中原人的宽衣博带和战车战术,换以短衣紧袖、皮带束身、脚穿皮靴的胡服和单人骑兵战术,国力大强。
渐成关东六国之首——战国中后期,随着魏国的衰弱,赵国成了三晋的头号强国,在齐国遭受五国伐齐的沉重打击而一蹶不振之后,赵国更是成为了关东六国之首,成了六国抗秦的核心力量和脊梁。
“长平一战”功亏一篑——赵国对秦国而言可谓是东出的最大的阻碍,秦赵两国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外交伐谋是越演越烈。赵国在关东声威无两,直至因上党郡归属问题导致的长平之战爆发,秦赵两国倾全国之兵进行战略对决,战略和用人上的失误直接导致了战场上的惨败,数十年的国势一朝功亏一篑,几近覆灭。此战可以说是秦国统一中国进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战,扫清了
短暂中兴难改大势——平之战、邯郸之战后,赵国实力及其地位一落千丈。廉颇在赵国之败后,被赵王重新任用相国并封为信平君,于赵孝成王十五年破燕军;十六年围燕都;二十一年取魏繁阳。
第二个灭亡之国——公元前229年,秦攻赵国,赵幽缪王派李牧、司马尚率军抵抗。秦国使用反间计使赵幽缪王错杀著名将领李牧、司马尚。随后秦军突破井陉口,并于公元前228年,攻陷邯郸,俘虏了赵幽缪王,赵国亡。
三、魏
魏国地界示意图
魏国,自公元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册封为侯、公元前344年称王、至公元前225年为秦国所灭,历时共179年。魏国曾经在战国前半程制霸中原、强极一时,终因与周边强国拉锯,国力损耗、人才流失,走向衰亡。复盘其国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最早推行变法图强——魏文侯在位期间,因魏国地处中央四战之地,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他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他任用翟璜为相,改革弊政;用乐羊为将,攻掠中山国;以李悝变法,教授法经,依法治国,魏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魏文侯死后,其子魏武侯即位,魏武侯在位25年期间,任用军事家吴起进行改革,国力继续上升。
强盛百年不衰——魏文侯、魏武侯时期非常重视人才,任人唯才,敢为天下先,大力启用改革派,先后任用翟璜、李悝、吴起、乐羊、西门豹、子夏、魏成等人,富国强兵,抑制赵国,不断东征西讨,灭掉中山,连败秦、齐、楚诸国,开拓大片疆土,使魏国一跃为中原的霸主。至魏武侯之子魏惠王在位的时候,魏国已经称霸中原长达百年,实难可贵。
三晋之中最早称王——战国250余年历史中,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自此,魏国成为三晋中最早称王的国家。
人才辈出——魏国在战国初期,在列国之中是“梦想之国”,唯才是举的风气孕育了非常多的有才能之人,不仅国内人才辈出,更是让天下名士纷纷趋之若鹜、心生向往。如前文述,著名的贤能又被重用之人,包括翟璜、李悝、吴起、乐羊、西门豹、子夏、魏成等人。但到魏武侯后期以及惠王之时,一些奸臣嫉贤妒能,国内用人环境开始恶化,导致大批人才遭受迫害而流失他国,最有名的当属商鞅、公孙衍、张仪、范雎等人都为秦国所用,实在令人叹息。
令人闻风丧胆的“魏武卒”——魏武卒,是吴起在魏国时对兵制改革的最重要成果,其训练的精锐步兵,可谓千里挑一,战力超群,列国闻之色变。吴起率领魏武卒南征北战,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的奇功伟绩。
与齐争霸走向衰弱——魏国虽然与齐国在徐州相王,也侧面说明了在当时,魏国眼中唯一值得尊重和重视的国家是富庶强盛的齐国,在经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之后,曾经不可一世的魏国国运急转直下,百年霸业就是坍塌,战国格局从“一超多强”开始走向“群雄逐鹿”。
与秦拉锯加速衰亡——魏国强盛之时,魏武卒独步天下,曾经打的秦国几乎灭国,但是随着吴起离魏到楚国另起炉灶,商鞅在秦国变法大成,国际局势开始此消彼长,在后期的持续拉锯之下,楚国收回了失土,秦国也收复了河西之地,魏国开始内外交困,迅速走向衰亡。
第三个灭亡之国——魏国自惠王之后,魏国国势逐渐衰微。传至魏王假时,终于公元前225年为秦国所灭,成为七雄之中继韩国和赵国之后第三个灭亡之国。至此,秦国彻底打开了逐鹿中原的大门。
四、楚
楚国,自公元前1115年周成王册封楚人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至公元前223年为秦国所灭,国祚延续892年,堪称悠久。复盘其国运变化,与其历史相比,其强盛期并不长,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傻大个”式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九州配图
第一个称王的诸侯——春秋时期,公元前704年,楚候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成为唯一一个在春秋时期就称王的诸侯国。
最地大物博之国——楚国的国土面积在诸侯国中最为广阔,所占之地非常富饶,稻米充足,物产丰富,纺织业,种植业,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这并未给楚国带来太多的国际优势。
春秋五霸之一——楚国立国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传至楚成王之世开始崛起, 奄有江汉,不断兼并周边各小诸侯国,周天子赐胙,命楚国镇守中南。到了楚庄王时期,楚国在与晋国的争霸角力中渐占上峰,开始问鼎中原,成为春秋一霸,楚国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达到历史最鼎盛。
“柏举一战”几乎覆亡——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派伍子胥、孙武率军攻打楚国,在柏举之战中楚军大败,吴军攻占了楚国的都城郢,楚几乎覆亡。
“吴起变法”短暂中兴——楚国在战国时期,其国际影响力虽然不容忽视,但是也着实有限,各国都只是把他当作平衡国际局势的一支牵制力量而已。楚悼王在位期间,任用吴起为相推行变法,吴起的改革对国势立竿见影,成效显著,一时间国力大增。但随着楚悼王病逝,历时五年的变法戛然而止,楚国的国势也急转直下。
第四个灭亡之国——楚怀王时期,楚国与秦国之间屡战屡败,国土流失,无力还击,至公元前223年,秦军攻破楚都寿春,楚国灭亡,成为战国七雄之中第四个灭亡的国家。
五、燕
燕国地界示意图
燕国,自公元前1044年建国,向冀北、辽西扩张,吞并蓟国,至公元前222年被秦国所灭,国祚822年。燕国长期偏安一隅,无甚大志,在诸侯列国中始终处于中下游地位。复盘燕国国运,主要有几个特点:
最与世无争之国——燕国在其国史的前700年间,几乎默默无闻,与世无争,直至最后的百年时间,因感受到强烈的灭亡危机感,总算是折腾出了一点水花,如昭王变法图强、五国伐齐及苏秦合纵抗秦。
最大的败绩——公元前314年,齐宣王趁燕国子之之乱伐燕,齐将匡章率军50天内攻破燕国都城,燕王哙和子之被杀,燕国几乎覆灭。
昭王变法图强——燕昭王即位之时,燕国刚被齐国洗劫,百废待兴,国力衰微。昭王决心兴复燕国,一雪前耻,于是采纳郭隗的建议,招贤纳士,筑黄金台,“千金买骨”,天下贤士纷纷投奔。后在乐毅、邹衍、剧辛等人的帮助下,改革国政,励精图治,原本弱小的燕国成为一时之强。
最大的战绩——如前文述,公元前284年,为报当年差点亡国之辱,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韩、赵、魏四国近四十万兵力共同伐齐(战争开始后楚国也加入联军),激战于济西,大败齐军。之后联军一路势如劈竹,如入无人之境,齐国军民溃散,乘胜攻克齐七十二城,直入都城临淄。并烧齐都宫庙宗室,掠珍宝巨财一空,尽归燕国。燕国至此达到鼎盛时期。当时齐国仅剩莒、即墨仍在坚守,几近灭国。
合纵抗秦发起国——公元前335年,苏秦在燕王的支持下,促成了燕、赵、韩、魏、齐、楚六国合纵抗秦。苏秦担任纵约长,并佩带六国相印,秦国因此十数年不敢东出。
最著名的刺杀——公元前228年,秦灭赵,陈兵易水,燕太子丹暗派荆轲刺秦,最终失败,荆轲被杀。
第五个灭亡之国——荆轲刺秦失败后,秦王嬴政大怒,即命王翦发兵攻燕。公元前226年,燕王喜率公室卫军逃至辽东,公元前222年,秦王政派王贲率军进攻辽东,虏燕王喜,燕国灭亡。燕国也成为继韩、赵、魏、楚之后第五个被灭之国。
六、齐
齐国地界示意图
齐国,自公元前1044年太公望建国,公元前386年,田齐代替姜齐,至公元前221年,为秦所灭,国祚延续823年。齐国一直以来都是比较强大的东方大国,整个春秋战国时期,其国力和国际话语权都是令列国不敢忽视的存在。复盘其国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地理位置优越——齐国之地,东向临海,北向与弱燕接壤,南向只有宋、鲁等小国,只有西向有强敌,与韩、赵、魏、燕相比,地理位置相对优越稳定。
富庶强盛——自太公望封国建邦以来,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传至齐桓公时,已经是疆域濒临大海的大国,齐国被当时的人称为海王之国。
第一个春秋霸主——齐桓公在位期间,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政策,齐国逐渐强盛。齐桓公开辟了“尊王攘夷”的称霸模式,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齐国也借此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改姓未改国号—— 姜齐传至齐康公时,大夫田和放逐齐康公于临海的海岛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为国君,是为田齐太公。统治集团虽然发生变更,但未改齐国国号。
最大的败绩——如前文述,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统帅五国兵马,长驱直入齐地,齐国只剩即墨和吕城坚守,其余72城邑尽归列强,几乎亡国。
最史诗般的复国——如前文述,在坚守即墨五年之后,齐将田单率领军民史诗般的尽收故土。齐国虽复国,但经此大劫,元气大伤,国势衰亡,无力再与秦抗衡。
最后一个灭亡之国——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率领秦军避开了齐军西部主力,从北向南下直奔齐都临淄,齐国措手不及,土崩瓦解。齐王建出城投降,齐国灭亡。
七、秦
战国时期秦国地界
秦国,自公元前905年,秦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庸国,至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正式位列诸侯。秦国所处之地条件恶劣,穷山恶水,物产贫瘠,最终击败中原各大强国一统中国,实难可贵。复盘其国势,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地理条件恶劣——秦国处在中国的边陲之地,土地贫瘠,人丁远不如中原之地兴旺,更是百戎之地,民风彪悍,私斗成风。
长期贫弱困苦——受限于其恶劣的地理条件和复杂的政权环境,秦国一直积贫积弱,国家和百姓长期贫弱困苦不堪。
穆公称霸西戎——秦穆公时期,先后灭掉西方12个戎族政权,开辟国土千余里并稳定大后方,奠定了其作为春秋大国的基础,此后秦国开始参与中原争霸,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持续百年衰弱——穆公之后,秦国与春秋时的晋国以及战国期的魏国之间相互攻伐拉锯,国势陷入持续衰败。至战国初期,魏国连年进攻秦国,夺取了河西之地,秦国被迫退守洛水以西,国力也降到最低谷。
最彻底的变法——公元前362年,传至秦孝公时,他深感秦国羸弱不堪和亡国危机,果断任用商鞅进行深彻的持续二十年的变法,秦国因此与日俱强,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比之早期的魏国李悝变法、后期的吴起变法和申不害变法,商鞅变法更加彻底和持久。
扎实开疆拓土——孝公死后,秦惠文王继位,虽然杀了商鞅,但是继续强力维护秦法,同时,稳扎稳打,北定义渠,南向吞并巴蜀,领土得到极大拓展,也获得了天府粮仓,为后来的持续攻伐奠定了国力储备。之后的各位国君均延续稳扎稳打之策略,直至统一。
善用人才图强——自秦孝公发布求贤令后,无数东方名士和干才都先后入秦谋取功业,如商鞅、范雎、甘茂、公孙衍、张仪、吕不韦、李斯等,一步一步将秦国统一大业推向了高潮。
奋六世之余烈——秦始皇嬴政最终能够完成一统河山,是基于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六代君主的持续打下的坚实基础。侧面说明了秦国自孝公开始的历代国君,都坚决维护秦法,才守住了前朝功业并持续发扬光大。
建不朽之功业——秦国从公元前230年灭韩起,至公元前221年灭齐时止,耗时10年陆续兼并了东方六国,从此完成统一大业,结束了贵族王侯专政的王国时期,进入了封建帝国时代。
总结
春秋战国时期是分封制崩溃、中央集权制确立的过渡时期,是奴隶制度垮台、封建制度建立的嬗变时期。在这一时期,无论是李悝变法、吴起变法,还是商鞅变法,本质上说是代表地主阶级向奴隶主阶级的宣战,意味着奴隶主势力的逐渐衰亡和封建势力的逐渐兴起。五百年间,社会动荡、风云变幻、征伐混战、此消彼长,唯一的一个主线却是,笑道最后的一方一定是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和社会制度的国家。国与国之间的比拼,表面上看比的是谁的兵锋更盛,谁的粮草更足,谁的武器更利,谁的主将更牛,但是从本质上看,其实比的是长期的国力,比的是谁的变法更加彻底,更能代表先进社会制度和先进生产力。
因此说,秦国最终统一六国,看似偶然,实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战国七雄指的是哪些国家为什么会获得如此称呼.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