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杨万里的《小池》诗为什么能写的那么美丽惊艳,他是如何做到的?
优质回答:
杨万里写诗,主张清新自然的诗风,大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味道,他对自然景物,拥有浓厚的兴趣,常常以清新活泼的笔调、通俗易懂的语言,描绘日常中见到的平凡景色,由于杨万里善于捕捉景物的独特之处,善于表现细致入微的变化,所以总能化腐朽为神奇,写出脍炙人口的佳作。
他的这首《小池》,无疑便是这样一首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这首诗,写初夏时期池塘中的美景,清新、淡雅,韵味无穷,一切都是那样柔而美,极富诗情画意,泉、水、荷、蜻蜓,那么“小”又那么玲珑剔透,婉如置身于一幅初夏池塘的美景图中,真是太有美感了。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第一句“泉眼无声惜细流”,紧扣题目中小池的源泉,将一股涓涓细流为我们诗意地呈现了出来,泉眼小之又小,无声流淌,形成了一股细流,这本来就已经很美了,妙在诗人还用了一个“惜”字来描述,这样的感情词一加,立马便让这句诗灵动了起来,变得非常富有人情味。
第二句“树阴照水爱晴柔”,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绿荫倒映在水中,还留下明暗可见的斑驳,读完此句,似乎有一股凉爽之风迎面扑来,太有画面感了,再加上诗人以“爱”字描述,化无情之物为有情,空灵清新,可以说韵味无穷。
如果一、二句便已经让你觉得很妙,那么三、四句一出,就只能让人惊艳了,诗人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犹如一个高明的摄影师,捕捉到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刚刚把它的嫩茎冒出水面,便有一只小小的蜻蜓飞在了上面,仿佛要带我们领略无限春光。这种稍纵即逝的画面,没有细腻的眼光,没有捕捉事物的能力,是很难让人发现的。
这两句,早已经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通过对小池的描述,表现出了初夏无穷的生命韵律,有着无限生机,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带给我们无限美感。
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荫绿、一支新荷,再加上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小池图景,层次分明,画面感十足,大自然造物的美好,被诗人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如此美妙的诗情画意,又如何能不爱呢?
其他网友回答
在说杨万里的《小池》之前,首先必须说一说“诚斋体”。
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其写诗初学江西诗派,50岁以后由师法前人改为师法自然,诗风随之转变,创造了独具个人特色的“诚斋体”——诚斋为杨万里的号。诚斋体讲究所谓“活法”,即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情趣,用幽默诙谐、平易浅近的语言表达出来。前者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后者需要有高明的文字运用能力。
这首《小池》就是诚斋体的代表作之一。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首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是写泉水很小,无声地流动。小到什么程度呢?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一个“惜”字,小到泉眼好像舍不得让水流走一样。普普通通的流水,忽然有了感情;普普通通的句子,忽然有了姿彩。
次句“树阴照水爱晴柔”,依然是采用拟人的手法。树阴为什么要倒影在水面上?因为它爱这美好的晴天和轻柔的微风。这常见的景色,本来并没有生命力,却因这一个“爱”字,忽然间就活了起来。
三句“小荷才露尖尖角”,好像只是简单的描述。但实际上,作者的视角已经发生变化,从整体上的泉、树、水缩小到细节的小荷上来,诗就有了层次感。这里的“小荷”是什么呢?是荷叶。荷叶初出水端尚未舒展时,便是尖尖的一个角。
末句“早有蜻蜓立上头”,属于点睛之句。这一句诗延续了第三句的视角,把视线从小荷的尖尖角再稍微往上一点点,便看到了一只蜻蜓。这真的是一个稍纵即逝的镜头。
其实这些都是初夏任何一个荷花池都会有的景象,这首诗里的每一个字也都很简单。但是杨万里用他独有的视角,和独特的手法,就变得惊艳了。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那天水边蚊子好多,她老婆说了,不写个像样的就一直写,杨先生怕蚊子叮就写了出来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杨万里的《小池》诗为什么能写的那么美丽惊艳他是如何做到的.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