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蒿的功效与作用图片白蒿的根是什么颜色的(白蒿的功效与作用)

白蒿的功效与作用图片白蒿的根是什么颜色的(白蒿的功效与作用)

春天到了和村里的大婶去挖白蒿,却不知白蒿怎么吃,有什么保健作用?

优质回答

春暖花开,大地复苏,万物萌发,白蒿也长出来了。白蒿也叫陈茵,清明以前的白蒿药用价值很高,保肝护肝,治疗黄疸,清热解毒,杀菌消炎等功效,俗话说”二月的陈茵三月的蒿,五月六月当柴烧”。

我们老家的白蒿特别多,荒坡野岭,田边地堰比比皆是,我年年都去挖白蒿,用水清洗干净,放上葱花、油盐,掺上白面,也可以放少量玉米面或大豆面,拌匀了,直接上锅蒸,还可以攥成菜团子上锅蒸。将白蒿晾后,上锅一炒,泡水喝。用开水一烫,凉拌。不管是哪种吃法,都挺好吃。

白蒿的功效与作用图片白蒿的根是什么颜色的(白蒿的功效与作用)

茵陈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优质回答

记得多年前,老家很多人患了黄疸肝炎,由于比较偏远,很多人在医生的指导下,采摘路边野草茵陈来当茶喝,很有一部分人因此疾病痊愈了。实际上,茵陈不是路边野草,是一种不折不扣的中药材。

记得还是早春二月,春芽萌发时节,在郊野的公园里,长着大片的绿草,细嗅之下,有股奇异的香味,定睛细看之下,原来这是茵陈。茵陈是菊科的多年生木状草本蒿属植物,秋冬之时,叶落尽仅剩老根,春风一吹,便有新叶自陈根上生发,茵茵绿草,转眼铺满一地,茵陈之名便由此得来。

古代著名中医药学家陶弘景曾说:“(茵陈)今处处有之,似蓬蒿而叶紧细,秋后茎枯,经冬不死,至春又生。”茵陈春生的嫩苗可以生食,晒干后也可入药。北方的许多山坡、河岸、砂砾地都有生长,民谚说“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说的就是如果做药的茵陈,要注意采收的时间。

  

河南、湖北等地的人们,喜欢吃蒸菜。春来采挖茵陈,洗净控干水分,以玉米面裹匀,上屉蒸熟,食时蘸以蒜汁,着实美味,且有清热去湿的功效。凉拌也可以,只是要以开水焯一下,以去其苦味,然后以酱油、醋、麻油和蒜汁调匀。而中国南方的人们,则以茵陈煲汤,如广东人便爱以茵陈和油煎过的鲫鱼同煮,以疏肝气、清肝火,风味依然独特。

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载有茵陈,认为它味苦平,“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久服轻身,益气耐老”。但《中国药典》认为茵陈味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有清热利湿,祛黄的功效。唯有茵陈“久服轻身,益气耐老”成了一个谜。

  

《伤寒论》中的茵陈蒿汤就是以茵陈为君,配合栀子、大黄治疗因患“阳明病,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瘀热在里,身发黄者”的黄疸病人。这种黄疸,应为阳黄,证属湿热,其黄色明亮。服药后,病人“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估计其尿中胆红素、胆黄素含量非常高。如果病人患阴黄,也就是因受寒湿或素体阳虚而发生的黄疸,其肤色发黄且晦暗者,可以配合温阳除湿的附子、干姜同用。而且,茵陈对于湿热下注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湿疹、瘙痒,也有效果。

现代名医冯兴华有个著名的减肥代茶饮方,就是以茵陈与荷叶同用,主要就是看中茵陈有降血脂的作用。冯老解释说,《本经》以为茵陈可以“轻身”“耐老”。为什么人会老呢?是机体老化后,代谢功能差,体内的代谢垃圾增多。而茵陈有降低血脂的功效,就可以达到类似的排除废物,清除血管垃圾的作用。

  

但是,个人观点,此方不宜久服。因为,现代药理学一方面说茵陈有保护肝脏的作用,有利胆、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中胆酸和胆红素排出的作用。能增加心脏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并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凝血、利尿、解热、平喘,驱除蛔虫及抑制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与细菌的作用。但同时也指出:其毒性表现为中枢抑制,茵陈用量过大可引起头晕、恶心,腹泻,上腹部不适,急性肝胆损伤,亦有心律不齐的报导。这是因为茵陈毕竟为苦寒之品,不宜长期服用。

白蒿的功效与作用图片白蒿的根是什么颜色的(白蒿的功效与作用)

白蒿的吃法与功效有哪些?

优质回答

白蒿是春天这个时节的山野菜,但是因为它分布的范围比较广,所以各地采摘白蒿的时间也不太一样。而从一些养生的观点来说,肝脏对应的是木,春天这个时节是万物勃发的时候,吃点山野菜也算是应景儿“养肝”了。

【白蒿的吃法与功效有哪些?】

白蒿的吃法非常多,基本上很多蔬菜的做法都适合它,比如做馅包饺子、炒鸡蛋、拌上面粉蒸着吃、炒着吃、放汤等都可以。

家常蒸白蒿:

采摘回来的白蒿用盐水浸泡20分钟,清洗干净之后沥干水分备用;

五花肉切片,用一点生抽和盐抓匀码味;

热锅下凉油,放几粒花椒煸炒出香味,然后弃掉花椒,下肉片小火煸炒到出油,盛出备用;

蒸锅烧水,等水开的时间把白蒿加点盐拌匀,之后撒入混合的玉米面和白面,拌匀之后抖散,加入之前炒好的肉片抓匀,装盘进蒸锅;

大火蒸1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如果觉得麻烦的话,也可以直接给洗干净沥水的白蒿拌上面粉,然后蒸锅烧水之后进去蒸熟,出锅之后拌上酱油、醋、蒜泥、辣椒油等调和的料汁来吃。)

凉拌白蒿:

这个做法就十分简单了,清洗干净的白蒿投入沸水中煮几分钟,刚好煮熟就可以捞出来了,沥水之后拌上香油、盐、醋之类的就是清新爽口的小菜。

白蒿做馅:

跟其他蔬菜差不多,摘洗干净之后焯水,然后剁碎跟肉馅混合、调味就可以了。包饺子、包子都不错,还可以去油解腻,带有特殊风味。

白蒿鸡蛋饼:

新鲜白蒿摘洗干净,然后剁碎了放入一个盆里,加入鸡蛋、盐和一点胡椒粉;

搅拌均匀之后加入面粉,再次搅拌一下,直到充分融合在一起;

平底锅放油烧热,然后把饼糊放进去,煎至两面带黄就可以了。

至于功效这个事情真的不用太看重,白蒿就是一种野菜而已,还是一种每年只能吃一小段时间的野菜,指望这个东西有什么了不起的功效那就太不实际了。依我看,最大的功效就是好吃,能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

对于美食、健康饮食和美食趣闻轶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和赞支持一下,以后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关内容!

白蒿的功效与作用图片白蒿的根是什么颜色的(白蒿的功效与作用)

茵陈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优质回答

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传说华佗给一黄痨病人治病,久未治愈。过了一段时间,华佗发现病人突然好了,急忙问他吃了什么药?他说吃了一种绿茵茵的野草。华佗一看是青蒿,于是到野外去挖了一些回来给其他黄痨病人服用,却不见效果。后来了解到痊愈的病人吃得是三月的蒿子。华佗突然领悟到他是三月吃的,春三月阳气上升,百草发芽,也许三月蒿子有药力。第二年春天三月份,华佗又挖了许多青蒿,给黄痨病人们服用,果然吃一个好一个,但三月以后采摘的青蒿就没有功效。为摸清青蒿的药性,第三年,华佗又把根、茎、叶进行分类试验。临床实践证明,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入药治病,并取名“茵陈”。这就是“华佗三试青蒿草”的传说。他还编歌供后人借鉴:“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人切记牢。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

由此可见每种药物都有它适宜的采摘季节,过了季节药效就不如从前了。茵陈是这样,其他很多药物也是如此,只是茵陈表现得犹为明显。也许它是在提醒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有时效的,比如青春,比如爱情。犹如美人迟暮,转眼就是另一番场景,所以我们要学会珍惜当下。

白蒿的功效与作用图片白蒿的根是什么颜色的(白蒿的功效与作用)

你知道白蒿的采收时间吗?食用白蒿对人有什么好处?

优质回答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尤其是喜爱吃白蒿的朋友们可是有福了,因为白蒿每年也就只能吃这么一次,由于白蒿有药用价值,所以吃的时候也不能多吃,要结合自身的情况适量食用。

白蒿的最佳采收时间和其药用价值有哪些

其实白蒿的采收时间和蒲公英很相似,都是在3月中旬最适合采来吃或者作为药材,因为这个时候正是白蒿所含营养价值的最佳时间,因此这个时候采收最好。

白蒿有很多地方的叫法都不相同,比如我们这里就叫“白草”,还有的地方叫“米米蒿”,但是无论叫什么名字,其价值都是一样的。

白蒿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清热解毒,美容养颜的功效,所以只要到了春天就会有很多很去采挖这种植物。

同时白蒿也可以用来做菜,尤其是蒸白蒿然后用面拌一下,再放几个辣椒,味道真的很棒,感觉比蒲公英还要美味。

白蒿的生长环境和采挖注意事项

白蒿这种植物可以说它的适应能力特别强,可以在任何地方生长,但是白蒿最喜欢生长在田野里还有河道的两边,以及村里的房前屋后和荒芜的土地都是白蒿生长最多的地方。

所以说如果大家去采挖白蒿一定要去这几个位置,另外采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在农村正是对小麦喷洒农药的季节,所以为了安全考虑,大家尽量在树林里或者河道边采挖。

另外采挖回来的白蒿不像蒲公英一样好清洗,所以我们要把白蒿的叶子都摘掉,然后再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就干净了。

综上所述:

白蒿是一种既可以做菜也可以入药的植物,东西虽好但不能多吃。

白蒿的功效与作用图片白蒿的根是什么颜色的(白蒿的功效与作用)

白蒿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优质回答

白蒿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白蒿又称蓬蒿、臭蒿子,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功效,其作用为治疗肺热咳喘、咽喉肿痛、湿热黄疸、热痢、淋病、风湿痹痛、吐血咯血、外伤出血、疥癞恶疮等。

白蒿具还有利胆退黄、保肝、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炎、胆结石所致的黄疸以及胆固醇结石,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另外还可辅助治疗气管炎等疾病。

现代研究发现,白蒿含有白蒿素、洋艾素、兰香油、芝麻素、艾黄素、云香苷、咖啡酸、绿原酸、香草酸等化合物,具有抗炎、抗缺氧、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等作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白蒿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使用时,可将白蒿煎汤服用,也可研磨成粗粉后用水送服,还可将新鲜的白蒿捣汁服用。

本内容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临床药学部 副主任药师 解皓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白蒿的功效与作用图片白蒿的根是什么颜色的.jpg”/>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