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英法百年战争到底是怎么回事?
优质回答: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法百年战争的爆发是此前英、法两国矛盾日积月累的结果:
1066年10月14日在英格兰东南部的黑斯廷斯两支军队正在交锋:交锋的两支军队分别是英格兰国王哈罗德的军队和诺曼底公国公爵威廉的军队,最终威廉赢得了黑斯廷斯战役的胜利。当年圣诞节这天威廉在西敏寺正式加冕成为英格兰国王,是为威廉一世。黑斯廷斯战役是历史上最后一次对英国成功的军事入侵,自那以后再也没有人能成功征服英国,此后英国开始了征服别国的历史征程。此后的英国王室直到今天都流淌着威廉的血脉。不过有意思的是:威廉自己却并不自视为一个英国人,在他看来:英格兰只是自己的领地之一,他的根基毕竟还是法国境内的诺曼底公国。此后的三百年里来自诺曼底的国王和贵族们说着法语统治英国和诺曼底,从这时起英、法两国纠结的关系就开始日渐形成。1154年威廉开创的诺曼王朝因无嗣而断绝,英格兰王位有诺曼王朝的末代之君斯蒂芬的外甥亨利继承,而在此之前亨利是法国的安茹伯爵,因此他所开创的王朝被称为安茹王朝(因其家族徽章为金雀花,故而又名金雀花王朝)。金雀花王朝入主英格兰后统治着从比利牛斯山到苏格兰边境的安茹伯国、诺曼底公国、英格兰王国、阿基坦公国,这意味着此时的金雀花王室除了是英格兰国王之外同时在欧洲大陆的法兰西王国境内拥有诸多领地,理论上作为安茹伯爵、诺曼底公爵、阿基坦公爵的金雀花家族应该是法兰西国王的臣子,但与此同时金雀花家族又是英格兰国王,这就使双方的关系复杂起来。这一时期法兰西国王正在加强中央集权,致力于削弱地方诸侯的实力,在这一过程中金雀花家族治下的安茹、诺曼底、阿基坦等领地也遭到削弱,这自然会引起双方的对立。
1328年法兰西国王查理四世死后无嗣,卡佩王朝就此告终。按当时欧洲的继承习惯:某家族因无嗣而断绝的可以由外嫁的女儿及其后裔继承,查理五世既无子嗣也无兄弟,但有一个妹妹是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的母亲,早就对法兰西王室削夺自己的领地深感不满的爱德华三世趁机提出自己对法兰西王位享有继承权,这下他不仅要恢复自己在法国境内的原有领地,更是打算直接将整个法国纳入到自己的统治之下。然而法国贵族搬出法兰克人的早期《萨利克法典》要求王位由男系继承并推举了查理四世的堂兄弟瓦洛亚伯爵之子菲利普为王。爱德华三世很不情愿地接受了这个结果。勉强接受了这一结果的爱德华三世其实仍心有不甘,而这时英、法之间的经济矛盾也开始升级,于是令爱德华三世萌生了新账旧账一起算的念头:当时英国的国家经济和王室金库的运作在相当程度上都依赖于羊毛贸易,欧洲大陆上的佛兰德斯地区是羊毛贸易中心,在长期的羊毛贸易过程中佛兰德斯同英格兰形成了密切的经济联系,然而在1328年法国占领了佛兰德斯,这就形成了当地经济上同英国联系密切,但在政治上隶属于法国的纠结状态。佛兰德斯的羊毛制品厂商和经销商作为对英羊毛贸易的既得利益者自然拥戴爱德华三世,而由法王册封的佛兰德斯伯爵则站在法国一边。除了此前英、法之间纠结的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外,当时的国际形势也加深了英、法之间的矛盾:从爱德华三世的爷爷长腿爱德华一世起英格兰就致力于统一整个不列颠岛并成功征服了威尔士,然而位于不列颠岛北部的苏格兰则成为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尽管爱德华一世在1298年征服了苏格兰,但1307年苏格兰人在爱德华一世死后发动起义并成功驱逐了英格兰人,此后英格兰同苏格兰就长期处于对立状态。法国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理念同苏格兰结成同盟并一直为苏格兰提供援助。
其他网友回答
答|艾栗斯
百年战争其实不止百年,准确地说断断续续持续了116年,其中大部分战斗都发生在法国境内,激烈的战事与休战交织,交战双方都消耗很大。至于战争的起因,则有作为邻居大大小小的恩怨摩擦聚沙成塔,核心矛盾则是围绕着法国王位的继承权和领土争端。
比如说,法国西南部的加斯科省与英格兰纺织品贸易往来频繁,英格兰王国已经在那建立起了稳固的城堡,围绕这个盛产葡萄酒的富饶省份,法王腓力四世与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之间,早在百年战争开始前70多年就开始战争,在对一些自由贸易城邦如弗兰德斯的控制权归属上,同样有铁与血的争端。
1328年,法国国王查理四世过世,名下并无子嗣,这时英格兰的国王爱德华三世就凭借着其母法兰西的伊莎贝拉的缘故,要求对法国王位也享有继承权,他也确实是第一顺序的继承人。
一个英格兰国王要成为法国国王?这个局面让法兰西的贵族们惊慌不已,他们连忙支持瓦卢瓦的腓力登基成为腓力六世,并且还草拟出一条影响了法国王室数百年的法令名为撒利法令,根据这条法令,继承权不得通过女方获得,由此阻断了爱德华三世染指法国的的法理。爱德华三世怎肯善罢干休,于是在1377年以讨要自己的合法继承权和王位为由出兵法国,腓力六世当然迎战。
这两人又都是崇尚骑士精神的“武帝”,能用战争解决的绝对不会坐下来谈,况且王位这个东西也只能靠战争解决,这就是英法百年战争的爆发和起因。
其他网友回答
百年战争指英、法两国于1337~1453年间断续进行的百余年战争;战争起因是英王争夺法国王位与法国境内的领地。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1066年9月,法国诺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兰,加冕为英格兰国王,称威廉一世。通过联姻与继承,英王在法国占有广阔的领地。12~13世纪,法国国王逐渐夺回部分被英王占领的土地,力图将英国人从领土上驱逐出去。1328年,法国夺回富饶的佛兰德斯地区。佛兰德斯的毛纺业主要依赖英国的原料,英国则从羊毛贸易中获取巨利。佛兰德斯易手,英王爱德华三世便下令禁止羊毛出口,以报复法国。佛兰德斯人因失去原料来源,便转而支持英国的反法政策,仍同英国保持密切的联系。英法双方矛盾日趋尖锐。14世纪初,英国仍占据法国南部的阿基坦地区,成为法国政治统一的最大障碍。英法百年战争的导火索是法国王位继承问题。1328年,法兰西国王查理四世去世,无子,法国卡佩王朝遂绝嗣。支裔瓦卢瓦家族的腓力六世继位。英王爱德华三世以法王查理四世外甥的资格,与腓力六世争夺王位,自称法兰西王。为了争夺法国王位继承权,双方遂兵戎相见,拉开了英法百年战争的序幕。1337年11月,英王爱德华三世率军入侵法国,挑起战争。1340年6月,英法两国发生海战,舰船数量占优的法国海军战败。英国控制了英吉利海峡,为陆上战争解除了后顾之忧。1346年,英王爱德华三世率其子(黑王子)进攻法国诺曼底。8月,丧失海军的法王腓力六世欲雪前耻,遂将精锐重装骑兵派到前线,意图用铁蹄将英军踏为齑粉。当时英国以步兵为主,根本没有与法国铁骑相抗衡的骑兵,步兵对骑兵,英军肯定吃亏。然英军是有备而来。为对付身披铠甲的法国骑士,英军制造了秘密武器~大弓及使用火药的武器(火药使用于西欧战争中,此为首次)。大弓射程远(射程350公尺),射速快,精确度高,能远距离射穿骑士的铠甲。号称六万的法国骑士在克雷西同二万英军步兵相遇,双方展开会战。英军诱敌进攻,待法国骑兵进入射程,英军万箭齐发,火器大作。法军新式武器打乱了阵脚,溃不成军。英军步兵抓住战机短兵相接猛攻法国骑兵。身着笨重铠甲的法军顿时陷入被动,败下阵去。法国骑士战死1500人,协助法国的波西米亚王约翰亦殁于阵。英军控制了陆上进攻的主动权,乘胜占领了法国门户诺曼底。1347年又攻占了法国北部的重要港口加来。同年,英、法两国订立了暂时休战协定。1356年9月,英法展开普瓦提埃之战,英黑王子大败法军,俘虏法王约翰二世(1350~1364在位)及其众臣。英国借此狮子大开口,向法国索取巨额赎金。法王被俘,法国王子查理摄政。法军惨败,国内赋税加重,导致巴黎市民起义(1357~1358)和扎克雷起义(1358)。1360年法国被迫签订屈辱的《布勒丁尼和约》,将加来及法国西南部大片领土(自卢瓦尔河至比利牛斯以南)割让给英国。1364年,王子查理继承王位,称查理五世(1364~1380在位)。为了夺回失地复仇雪耻,法王查理励精图治,利用休战机会整饬军队,改革税制,积极备战。法王新组建了步兵、野战炮兵及舰队,后来又恢复了骑兵建制。1369年起,法国采用突袭与游击战术,连续发动攻势,迫使英军逐步退至沿海一带。至1380年,法国收复大部失地。为了保住在法国几个沿海港埠和波尔多与巴荣纳间的部分地区,并鉴于国内形势的恶化(爆发瓦特?泰勒起义),英国遂同法国于1396年缔结二十年停战协定。1415年8月,英王亨利五世趁法王查理六世即位后法国统治阶级发生内讧之机,又重燃战火。英王率军一万于阿金库尔大破三万法军,俘获奥尔良公爵;随后占领了包括巴黎在内的法国北部全境。法国的半壁江山复沦入英军手中。1420年,英法双方签订《特鲁瓦条约》,条约规定法国王太子的王位继承权转归英王亨利五世。亨利五世与查理六世之女结婚。这项条约实际上将法国分为由亨利五世、勃艮第公爵(勃艮第公国,包括法国中部和东部一些地区)和法国王太子查理分别统辖的三个部分。1422年,法王查理六世与英王亨利五世先后去世,英方宣布由未满周岁的亨利六世兼领法国国王。1428年10月英军继续向南推进,围攻通往法国南方的门户要塞奥尔良城。奥尔良城岌岌可危,然法国贵族却无一人敢前去解围。法国人民组成抗英游击队,袭击敌军。1429年,法国女民族英雄贞德率军击退英军,取得了奥尔良战役的胜利,解救了被围困7个月之久的奥尔良城。英军节节败退,战争由此开始向有利于法军的方向发展。1429年7月,王子查理在兰斯加冕,称查理七世;法国人心自此振奋。1435年勃艮第公爵腓力三世臣服于法王。1453年夏,英国什卢斯巴利伯爵塔尔菩特率军远征法国南部之加斯科尼,在卡斯提隆大败。此为百年战争中最后一次战役。10月,驻波尔多英军投降,英法百年战争至此以英国失败而终结。除北方港口加来外,法国收复了英王在法国的全部领土。英法百年战争给法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促进了法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同时使英国放弃了谋求大陆的企图,转而走向海洋扩张的道路。英法百年战争是一场交战双方均从一种性质转变到另一种性质的战争。起先是英法两国为王位继承问题争权夺利,尔后演变为英国对法国的入侵,法国被迫进行反侵略;战争性质由封建王朝混战变化到侵略与反侵略。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
英法百年战争是中世纪晚期影响深远的西欧封建战争,今天我们把其称为英法百年战争和近代民族主义历史视角有关,但实际上参加者远不止英法,还有他们的国际盟友,法国内部的大贵族如勃艮第公国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英法也并非在一直战争,而是时断时续,时战时和。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战争只有到15世纪20年代后才开始。
116年间,战争断断续续,英法双方不断停战,又不断复战。总体上来说,百年战争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两个战期中夹着一个长达35年的休战期。而每个战期又都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以英军的进攻为第一个阶段,法军的反击为第二阶段。
英法百年战争导火索是法国王位继承问题和佛兰德尔(今天比利时地区)的控制问题
(1)1337-1380为第一战期,这一阶段英军节节胜利
A 1337-1364为英军进攻的阶段。这一阶段英军接连取得巨大胜利,占领地区不断扩大,包括了布列塔尼的西部、阿基坦和加莱等地。
其中的两次战役给了法兰西贵族严重的打击。
1346年,在克莱西战役(battle of Crécy/bataille de Crécy)中,英军以英格兰长弓兵大破法军重骑兵与弩兵。
1356年,英军在黑太子爱德华的帅领下,再一次在普瓦提埃(Poitier)打败法军。法王约翰二世(1350-1364)被俘虏。英国向法国提出高额赎金,使法国内部矛盾激化,发生巴黎起义和扎克雷起义(Jacquerie)。
B 1364-1380为第二阶段,法军反击
1364年,查理五世继承法兰西王位,开始展开反击。1372年收复了普瓦图和布列塔尼,1373年又击溃南下波尔多的英军。到1380年,英格兰人手中只剩下沿海几个据点。
(2)1380-1415年休战时期:双方都被民众起义和内部矛盾所困扰。
A人民不堪重负:多年的战争大量消耗了英法两国的财力,沉重的赋税让民众不堪重负。法国在50年代已经遭遇扎克雷起义和Etienne Marcel巴黎起义,而1381年英国农民也起来反抗国王增加赋税的要求。
B幼主继位,内政动荡:在这一时期,英法两国恰好都经历了幼主统治时期,政治上的不稳定使两国君主都选择暂时停止对外战争。
在英国方面,1377年年仅10岁理查二世继位为英格兰国王,1399年,他的堂兄兰开斯特的亨利联合其他贵族废黜理查二世,继位为亨利四世。
在法国方面,1380年, 12岁的查理六世继承法兰西王位,但是他很快就患上精神疾病,无法参政,国王的统治权由他的叔叔们把持。其中,阿玛尼雅克派(Armagnacs)和勃艮第派(Bourguignons)争斗不断。勃艮第公爵无畏者约翰于1405年杀死奥尔良公爵路易,引发法国内战,勃艮第派随后选择与英格兰联盟。
百年战争时期英法领土变更图
(3)1415-1453为第二战期
A 1415-1429:英军占领法国半壁江山
1415年,英王亨利五世率领军队在阿金库尔大败法军,据统计,大约40%的法国贵族都死于了这场战争。此后,英军很快占领巴黎和法国北部地区,1419年收复了诺曼底。1420年,英法签订《特鲁瓦条约》,查理六世的女儿嫁给亨利五世,查理六世死后由亨利五世及其后裔继承法国王位。
1422年,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先后死去,英国宣布由亨利五世和查理六世之女所生的不满周岁的婴儿为英法国王,并在巴黎圣母院加冕为亨利六世。
查理六世的王太子(未来的查理七世)拒绝承认亨利六世,于1422年退居法国南部的布尔日建立起了新的宫廷,法国一分为二。
B 1429-1453:法军收复领土,获取最终的胜利
1429年,一位牧羊女声称受到神的启示,要帮助王太子成为法国国王。这位牧羊女就是我们非常熟知的贞德。受到贞德的鼓舞,法军攻入奥尔良,击退英军,扭转了战局。接着,她带领王太子一路来到兰斯。王太子按照传统在兰斯大教堂接受了加冕,正式成为了法兰西国王,史称查理七世。
1430年贞德攻打巴黎失利,在贡比涅城下被英国盟友勃艮第人俘虏,并在1431因女巫罪在鲁昂被处以火刑。
但是,兰斯加冕大大鼓舞了法军士气,法军有了真正的法国国王,他们在查理七世的带领下开始了反击。1435年, 查理七世成功使勃艮第退出英国阵营,1437年,法军光复首都巴黎。1441年,收复香槟地区。1450年,解放缅因和诺曼底。在1453年,波尔多的英军投降之后,法国收复了除加莱外的全部领土。百年战争结束。
欢迎各位朋友在此分享您的态度和高见——让历史照亮现实的写作者 昭 杨
其他网友回答
两个原因,一个是争夺王位继承权。中世纪的欧洲,各国王室互相通婚,实际上是一家人,他们的国家观念和今天有很大的不同。在一个国王死掉以后,具有王位继承权的人通常不止一个。1328年,法国卡佩王朝没有了继承人,他们的亲戚华洛瓦家族的腓力六世继位,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就以卡佩王朝前国王腓力四世外孙的资格,争夺卡佩王朝继承权。1337年,爱德华三世自称法兰西国王,而腓力六世则宣布收回英国在法境内的全部领土,双方的矛盾就越来越激烈了。第二个是争夺法国的弗兰德尔地区,这个地区与英国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法国于1328年占领了这个地区,英王爱德华三世马上下令禁止羊毛向该地出口。弗兰德尔为了保持原料来源,支持英国,承认爱德华三世为法国国王,使英法两国矛盾进一步加深。最终,1337年,百年战争爆发。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英法百年战争到底是怎么回事.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