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作者喜欢明月的感情是对还是错?
优质回答
月亮是古代文学作品中描写最喜欢用的自然物,而常以月的意象来伤感岁月的流逝。开心时,代表了月满;恋爱时,代表了浪漫;失恋时,代表了悲伤;一个人时,月亮还可以代表另一个人。
诗人李白一生与月亮有不解之缘。李白对月亮那种独特的情感,那份真挚,那份同生死的爱使笔下的月亮风情万种,千姿百媚。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里借“月亮”来寄托思乡之情。
《关山月》中: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这里的“月亮”是抒发感情的对象。
《花间独酌》中: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弧单寂寞时,邀“月亮”陪伴,情感压郁无处可抒。
那么,李白喜欢明月的感情显然是对的。
谢邀,作者沒有错,一首好诗,都是有景有意,触景生情,以景托意呀。故沒有错。
鉴赏李白的《静夜诗》?
优质回答
是《静夜思》……
静夜思
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注释】:
1.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2.疑:怀疑,以为。
3.举头:抬头。
【韵译】: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赏析一】: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首五言绝句从“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诗歌的语言清新朴素,明白如话;表达上随口吟出,一气呵成。但构思上却是曲折深细的。诗歌的内容容易理解,但诗意却体味不尽。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这首《静夜思》可以说是李白诗歌的“自然”和“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艺术特色的极好说明。
【赏析二】:
《静夜思》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喜欢的诗,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上了年纪,也不管是客居他乡,还是与亲人相守相伴,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会背这首小诗的,为什么这样一首语句平白如话,情感朴实无华的诗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唤起了深深的共鸣呢?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诗歌的开头是平白的叙事,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户外室内,没有一点声响,只有那宁静皎洁的月光,悄悄地照在床前的空地上,洒下了淡淡的青辉。在不经意间,低头一望,还以为是地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秋霜呢。这显然是一种错觉。也许,作者本来已经睡着了,在睡梦中回到了家乡,可是却被强烈的思乡情怀唤醒,在朦朦胧胧中,错把地上的月光当做了秋霜亦未可知,“疑”字,用得很传神,细致地反映了当时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恍恍惚惚的感觉,因为自己也隐约地意识到,在屋里是不应该有霜的,可见第一反应是霜,而第二反应就有点怀疑了,等到醒悟过来,这并不是秋霜,而是“床前明月光”时,其实已经是第三反应了。至于为什么第一反应恰恰是秋霜,则又是颇为令人寻味的,因为秋霜历来是一种感伤的暗示,它表示这又是一年秋风起,唤起无数客子心中深藏的年华易逝的迟暮之感,对此,李白是深有体会的,“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正是他内心的表白。在他的笔下,秋霜时而铺在了床前,时而又染在了头顶,可见他把秋霜当做了一种寓意丰富的象征了。而今夕何夕,月色如霜,虽然四下里没有一点声音,而天上的明月和地下的月光却好似在无声地倾吐着什么,使得诗人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了。他感到怦然心动,有一股同样是无声却是不可抗拒的情感的暗流在胸中涌动流淌。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播动了他的心弦,从而使他再也无法平静下来了。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时他已经完全清醒过来了,明白自己身处何地,而当他抬起头来,顺着光线向上望去时,窗外那娟娟的月轮正静静地挂在夜空。他一下子恍然大悟了,明白了是什么触动了自己的心弦,原来就是那挥之不去、召之即来的思乡之情呀,它无所不在,白日里,有事的时候,它就静静地蛰伏在心灵的角落里,而到了此时,月亮从天上,月光在地下,双双唤起他心中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挂牵,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真是一首“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的自然天成之作。胡应麟甚至认为此诗是“妙绝古今”。
李白这首清新质朴、婉转如歌的小诗因为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才获得了永久的艺术生命力。大概只要有离家不归的人们,就会有人在月下吟起这首百读不厌、体味不尽的《静夜思》的。
【赏析三】:
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评析】: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你能把李白的《静夜思》只修改几个字,就使其意思大变吗?怎么修改?
优质回答
网友这事儿弄得有点儿大。
敬请诗仙恕罪,斗胆一试:
床前无月光,哪来地上霜;
枕上思明月,梦里归故乡。
写给今年春节期间,因疫情不能回家而滞留他乡的人们。
和大家分享一下李白的静夜诗改版,希望各位大师们多多指点,把咱们这个头条办的越来越好,同时也请友友们互相评论,在此道声谢谢![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
原诗: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诗人身在它乡,当月光照到床前时,抬起头看到月亮又圆又大,心中不由思念家乡的亲人们。
现在我改了一下,窗前明月光,疑似妻在床。举手摸明月,低头无姑娘!
我的诗意:月光从窗户照进房间里,自己的身影映到了床上,隐隐约约像有个人似得,决的好像自己的爱妻,用手摸了一下,却什么也没摸到,低头仔细一看,那来的姑娘啊![耶][耶][耶][笑哭][笑哭][笑哭][笑哭]!
为什么李白的《静夜思》如此深入人心,流传千年而不衰?
优质回答
《静夜思》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的李白的一首经典名作。
就像题主所说,这首诗可谓是深入人心,有口皆能诵,流传千年而不衰。
那么,这其中的原因何在呢?我试着来解析一番。
一、原文及释义
1、原文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释义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抬起头来,看看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二、高明之处
1、见景生情,表述自然
李白的《静夜思》创作于公元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
一个人漂泊异乡,白天只顾奔波忙碌,虽能暂时冲淡离愁别绪。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他抬头望望皎洁的,如霜的秋月,不禁低头陷入沉思:此刻的故乡,不是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吗?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都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李白望月,思乡,真情油然而生,一首“绝唱”自然而然地从笔下产生。
2、诗语直白,诗意丰富
这首五言绝句,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华丽精美的辞藻。作者只是用叙述的语气,用近乎直白的诗语,写出了远客的思乡之情。
然而,本首诗却意味深长,诗意丰富,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一代又一代读者。
短短四句诗,区区二十字,内容似乎很单纯,实际上却是相当丰富的;诗意似乎很容易理解,却又是体味不尽的。
其高明之处在于:诗人没有写出来的比他写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腻精致,但却又脱口成章,浑然无迹。从这里,我们也能体会到一位“大家”的水平究竟有多高。
3、神来之笔,画龙点睛
我们说,一篇优秀文章,一首经典诗词,都必须有“眼”,说白了,就是“画龙”需“点睛”,才能让整篇文章或诗词“活”起来。本首诗当然更是如此。
从“疑”到“举”,从“举”到“低”,几个凝练的动作词语,就形象地揭示出了诗人内心活动,更形象地勾勒出了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这功夫,这文采,非常人可及呀!
一个“思”字,更是包涵了太多太多的内容:凡是您能想得到的故乡的一切一切,都在这一个字当中。真是“一言”胜过“万马千军”!
结语
总之,本首诗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厚的内容。可以说,景是美景,情是深情,逼真动人,令人百读不厌,耐人寻味!
最后,我把李白在写《静夜思》时,写就的另一首诗摘录下来,愿意和大家一起重温经典。
《秋夕旅怀》
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
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
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
大家好,我是“登攀”,感谢您关注,点赞,评论!
巜静夜思》
窗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这不是现实的真实写照吗?
李白的《静夜思》短短二十个字,为什么会用两个“明月”呢?
优质回答
心中月,自然月!
谢邀!
这种表达方式小可称之为“诗歌和弦”。
这是古诗词创作中极为常见的一种手法,这种手法便大的特色就是重复使用某个字或词、甚至是词组。
比如杜甫《曲江对酒》“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里两个花字对两个鸟字,还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两个峡字对两个阳字。
比如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中有“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无题》中有“一寸相思一寸灰”两个一寸,还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比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比如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一个律诗用了三个“黄鹤”。
《诗经》里的《关睢》“参差荇菜”,《蒹葭》里的“溯洄从之”,汉乐府诗中的《江南》用了六个“荷叶”。
李白《静夜思》二十个字用了两个明月,君不知李商隐《夜雨寄北》二十八字,用了两个“期”,两个“巴山夜雨”耶?
可见在诗词中重字很常见,那么为什么要重字?或者最关键的问题是,重字有什么好处?
会产生别具一格的韵律之美。
诗歌,本身就是一种音乐,因为有时没有乐器,所以需要在吟哦之间产生出一种乐感来,这就是平仄格律的前提。而重字则是一种提升节奏感和乐感的有效方式。
我们在听音乐时,不论是哪一种音乐,流行或者古典,总会听到在一首曲子之中,会有部分节奏或者节拍不停地反复出现,把这种重复的专术业语好像称之为Riff,德语应当称为Kontrapunkt。重复使节拍相连,会在相连之中生产不同的变化,从而会强化音乐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而且让整体特别协调。
在不同的位置重复用字,就等同于在一首音乐作品中的不同阶段进行旋律的穿插,或者可以解释为一种诗歌的和弦,正因为这种“和弦”的存在,让这一首诗在音律上产生了别具一格的节奏之美,有递进、有迂回、有一种“似曾相识、恍然重逢”的剧情,有一种“众里寻她,那人却在”的温润。
重复是旋律美的一种。
现代文写作中也经常运用到这种重复,君不知有一种修辞方法称之为排比耶?在现代诗歌中也是如此,“诗歌和弦”(重复用字)是相当重要的修辞方式之一。
排比的最大特色不就是通过语气的强化,从而产生一种情感的递进么?而这种语气恰恰就是一种节奏感。
小可,将之称之为“诗歌和弦”。
为什么说李白的《静夜思》是最不像诗的诗?
优质回答
为什么说李白的《静夜思》是最不像诗的诗?
其实大家不用急着喷题主, 说李白的《静夜思》是最不像诗的诗未必是贬义,其实大家静下心来想一想仔细感受一下,这首诗确实和众多的唐诗有些不同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过于浅显直白口语化,很多唐诗的手法或者特点这首诗里没有使用。 先看下这首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散文化的叙事手法
这首诗采用的是散文化的手法,没有大多“诗家语”的倒叙插叙,上下句之间平铺直叙,古体诗相比较格律诗(近体诗) 这种手法用的比较多,对现代人更好理解,小孩子也看得懂。
比如杜甫的“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就是典型的诗家语,意思是:风儿吹折了的绿笋(而垂下),雨儿催肥了红色梅子, 这与散文的手法大相径庭,今人不好理解。
2、用字不生僻,今古意相同
这首诗不仅仅对于现代成人,即使对于小朋友来说,也没有生僻字,没有今古意义不同的字,比较一下另一首也是平铺直叙的《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 玲珑望秋月。 唐?李白
小朋友会问“却下”是什么意思?估计很多大人也会搞不懂,而《静夜思》就没有这种现象,不会产生这种隔阂。
我们今人一说读古诗,经常会遇到读不太懂的情况,不仅仅有些字今天用得少了,更多的是今古意义不同。如果遇到一首一看就懂的古诗,未免会产生题主的这种感觉。
3、不用典故
不使用典故,避免因典故使人费解,例如另一首入选唐诗三百首的《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谢将军是谁?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典故,你根本就看不懂有“怀才不遇”的意思。东晋镇西将军谢尚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碰到袁宏吟诵自己的《咏史》诗,大加赞赏,推荐其做官,袁从此名声大振。
所以第三联才有: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因不可闻,只好孤独地: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这里又是诗家语,意思是在纷纷的落叶之中(秋),挂帆而去。
4、不夸张
大家都知道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静夜思里也没有。
结语
简单说一点我的理解,未免片面。总之,《静夜思》选入《唐诗三百首》的一个原因是其浅显易懂,非常适合孩子启蒙时阅读,基本上认识中国字就可以读懂。 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童年的记忆深刻,因此对这首望月思乡的诗有着无与伦比的感情,不愿意听到一点的质疑。
其实还是那句话,说他不像诗其实不是说这首诗不好,而是说和其他的诗不太一样而已,不必太在意。
@老街味道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静夜思的诗意解释.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