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的黄鹤楼的诗(崔颢的《登黄鹤楼》没多高水平,是因为李白的两句诗而爆红的吗?)

网友提问:

崔颢的《登黄鹤楼》没多高水平,是因为李白的两句诗而爆红的吗?

优质回答:

崔颢的登黄鹤楼,没多高水平,是因为李白才红的,笑话!那咱们就说个故事吧,这个故事是听来的 ,具体是什么样,大家别当真。李白家特有钱,这人喜欢游山玩水,哪都爱去,这一年的湖北武汉长江边上有一座黄鹤楼,每天来这里游玩赏景的人都络绎不绝,一个书生打扮的中年人分外出众,只见他长的仙风道骨,柳眉细目,风度翩翩,仿佛神仙附体,大家一定猜到了,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另高力士脱靴的,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李白信步走上黄鹤楼,这黄鹤楼本是三国时代,休的一个瞭望楼,大概是观察敌情用的,听说李白要来,早有文人墨客准备好笔墨纸砚,邀赌一眼诗仙的杰作,有一个老者还不时地露出一脸的坏笑,李白上了黄鹤楼,万里长江,一望无际,黄鹤楼魏然耸立,诗仙诗意满满,老者深鞠一躬,说到,李大学士,请赐墨宝,李白说,不敢,献丑了,拿起笔来就要往墙上题诗,抬头一看,墙上已经有了写好的一首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题,李白瞪大眼睛,看了半天,说崔颢?何许人也,众人都说不知道,李白叹了口气,又点了点头,默默的把笔放回原处,随口说了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然后又信步走下黄鹤楼,众人道,咦,怎么走了,还没题诗呢?老者笑道,想不到还有人超过诗仙了,老者也知道崔颢的诗好,就是想看看李白怎么样收场。按说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不过还想插上一笔,崔颢的这首诗确实好,是吊古伤怀之作,凤去楼空,感慨万千。李白感觉再写什么也是多余。李白是谁,诗仙呐,心里这个不服气,后来又去了金陵,看见了凤凰台,又一次诗情满满,大笔一挥,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静,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避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写完把笔一扔,长出一口气,终于有一首诗可以和崔颢一决高下了,李白的这首诗是不是超过了崔颢,我不知道,还是留给读者决择吧!

其他网友回答

崔颢的黄鹤楼,水平是很高的。崔灏写此诗的时候,格律诗还没有真正形成,不能以后形成的格律来匡正崔颢的诗合不合手格律要求。崔颢写出了黄鹤楼的由来,黄鹤楼的美景,以及登临黄鹤楼而生发的感慨。诗成之后声名远播,诗仙李白闻听之后登楼观赏,一时却写不出高于崔颢的诗来,只好作罢。"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话虽这么说,但诗仙李白肯定心里不服,后来在南京凤凰台题诗一首,说实话,这首诗其实是模仿崔颢,其格调还没有崔颢诗高,也可说是诗仙之败笔。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后来,李白在黄鹤楼送朋友孟浩然到扬洲去,写了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洲。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一首诗,拓展了黄鹤楼的视野,把黄鹤楼带入了一个更宽阔的境界,从此黄鹤楼就在文人墨客心中耸立起来。

这两首诗,互有格调,相得益彰。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据说,李白到了天下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也想写点什么,可一看到崔颢的诗,便扔下笔,感叹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的诗,有没有这样厉害,难道是因为李白的这两句话而爆红的吗?崔颢的诗到底怎么样?原诗如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其实,崔颢的这首诗,本身就很牛,历来受到极高赞誉,绝不是因为李白这句话而出名的,况且,李白写的《金陵登凤凰台》,同样的题材,气格和表情达意上,确实难以企及。

宋代的古诗评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的《黄鹤楼》为第一。

清代的诗评家,沈德潜更是推崇备至,他是这样赞扬的:《黄鹤楼》,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沈德潜这句话总结了这首诗的独特之处。

其一,这首诗以“意”胜,借凭吊胜迹,表达了诗人时光易逝,白云苍狗,世事苍茫,神仙不可期的独特的生命体验。

如果拿格律来衡量,它并不协律,前四句是一首古体诗,甚至出现了三平调,后四句才是律绝。但古人强调不以词害意,写诗以意为主。

这就是沈德潜评价的“意得象先”,“神行语外”。也就是说,我们从字里行间能体会到诗人的精神活动,能领回到诗人从眼前的形象,所体会到的高质量的生命体验。

前四句紧扣题目,写诗人登楼仰望,两个“空”字,蕴含丰赡。

人生苦短,倏然间,崔颢已到暮年。他游历名山大川,明显带有寻仙访道的愿望。他在游历华山时曾写到“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地学长生”。他何尝不希望遇到一位鹤发童颜,衣袂飘飘的修道之人,为他指点迷津。

可令他失望,登上黄鹤楼后,里面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只能感叹,仙人已去,此地空空如也,放眼天外,只有千百年来,依然不变的悠悠白云。诗人不尽的落寞,惆怅,尽隐其中。正是:叹宇宙之无穷,感人生之无常。

后四句,写诗人俯瞰胜景,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不见仙人,只能回到现实中,低下头,饱览江畔美景。阳光下,汉阳的树木蓊蓊郁郁,鹦鹉洲上,芳草萋萋。然而,斜阳余一寸,禁得几消魂,马上,暮色四合,烟波苍茫,一天又要过去了,哪里才是我的归宿呢?

其二,这首诗在结构上,起承转合,富有特色,也是其成为千古绝唱的原因。

律诗的首联要“破题”,颔联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承接前面的“破题”,颈联,应如疾雷破山,使观者惊愕,使文势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尾联应如豹尾绕额,很好照应开头,这首诗的结构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结束语:可见,这首诗有感而发,自然宏丽,气格超然,很多选本推举它位于七律之首,绝不是凡凡之作。

其他网友回答

崔颢的“黄鹤楼″艺术上出神入化,被后人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正因诗好,才有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中说李白登楼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传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但李白两次以此诗格调作诗,可是确有此事,如写的《鹦鹉洲》与崔诗如出一辙,而《登金陵凤凰台》则明显摹学崔诗,李白始终想写一诗与崔诗较高下,《登金陵凤凰台》就不亚于崔诗,且意境更深,或许李白的这些作为帮助提高了崔诗的影响,但若崔诗水平不高,李白断不会如此这般。

黄鹤楼因在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又有仙人子安乘鹤过此和费文袆驾鹤到此的传说,崔诗借传说落笔,仙人跨鹤本属虚无,诗人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返,有岁月不在、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白云悠悠千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写出登楼人的真情感受,前四句随口而出,一气旋转,气势奔腾,顺势而下。后四句写楼上所见所感,从看汉阳城到鹦鹉洲,引发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心绪,末联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作结,使诗意重归诗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回应前面,有开有合,符合律诗的法度。

孔仲起画黄鹤楼

其他网友回答

不知道你所谓的水平是指什么,是崔灏的名气,还是诗的艺术水平;是诗本身水平高而出名,还是因李白题的”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灏题诗在上头”而出名。这首诗大家都熟悉,录之如下:

黄鹤楼 (崔濒)

昔人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一、这首诗意境空旷、悠远,充满落寞和忧伤。

通过一个典故的叙述,表达了作者的落寞和忧伤。黄鹤已离去,黄鹤楼中无黄鹤,空留忧愁在心头。作者来到黄鹤楼,看到了雄伟的建筑,看到蓝天白云,萋萋芳草,落日余晖。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想到悠悠千古,多少兴亡之事;看到江面烟波浩渺,夕阳迟暮,不由动了思乡之情。一人在外,孤旅寂寞,易动离别之情。更让诗人动情的还是悠悠不尽千古情,多少历史往事如历历的汉阳树,萋萋的鹦鹉洲,清晰可见,让诗人浮想连篇,心潮起伏。

二、这首诗尤如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千百年来受过多少文人雅士的赞叹,甚至让大诗人李白望诗兴叹,怅然离去,不敢题诗半句。崔灏这首诗不因李白而红,也不会因李白的一句活誉满天下。

南宋著名的诗沦家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中,对这首诗竭力推崇。他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灏黄鹤楼为第一。”简直是推崇备至。说明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地位之高,盖过杜甫,胜过李白。

当然,严羽此论是一家之言,李白、杜甫的诗仙、诗圣的大诗人地位无人能憾动。说句题外话。

李白见了崔灏的诗,不敢再题,写了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灏题诗在上头。”是否确有其事,不得而知。但李白到过黄鹤楼却是无疑的,没有题诗也是无疑的。他也写了几首与黄鹤楼有关的诗,其中我们最熟悉的”故人酉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写了黄鹤楼但只是从侧面来写。

三、崔灏的黄鹤楼,其在诗坛的历史地位不可抹杀,也无人能憾动。但何一个伟大的诗人,都不可能用一首诗定鼎天下。

严羽的诗话里对黄鹤楼评价之高并不让人意外,这首诗也当得起最高评价。正因为这首诗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李白才仿照其韵律写了”登金陵凤凰台″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州”也同样成为千古名句。

我是远山,请多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崔颢的《登黄鹤楼》没多高水平是因为李白的两句诗而爆红的吗.jpg”/>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