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世界上最大的蛇有多大?
优质回答:
网传,2009年8月5日早上,在广西桂平市一施工队施工时在山包上挖出两条大蛇,一条已经死亡,另(较小)一条已逃跑无踪影。经有关部门验证,该蛇(已死亡)是稀有的蛇种,全身金黄,鳞片均匀坚硬,而且剧毒,身长16.7米,长有蛇冠子,蛇龄在140年左右,体重300公斤,蛇尸已交国家有关部门说是要进行研究。而且还配有图片!
(此处图片不宜展示)
后来被辟谣了,这是一起谣言!
其实这起谣言完全经不起推敲。
1.寿命太过夸张
在蛇家族中蟒和蚺的体型最大,而且寿命也最长但是平均也就是30—40年。140年太过夸张!
2.蟒蛇无毒
蛇类由于生存需求一般中小体型的蛇有毒,而像蟒蛇这样的大型蛇为无毒,其依靠强大的肌肉缠绕猎物领其窒息,甚至可以使得猎物骨头错位,然后整个吞下。完全用不到毒!已知最大的毒蛇是眼镜王蛇才是5.58米。
那么,真实存在的最大的蛇有多大?
世界上最大的蛇是哪种蛇呢?有多大?
蛇是四肢退化的爬行动物的总称,属于爬行纲蛇目。正如所有爬行类一样,蛇类全身布满鳞片。所有蛇类都是肉食性动物。目前全球总共有3,000多种蛇类。而蟒和蚺是蛇类中体型最大的种类!
1.远古巨蛇—泰坦蟒
泰坦蟒是已知最大的蛇!
2002年,哥伦比亚的古生物学家在伦比亚塞雷洪的巨大露天煤矿场的岩石中发现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他们先后在这里发现了许多植物、巨型鱼类、龟和鳄类化石,一些重要的化石被打包送往弗罗里达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然而回去在整理化石的时候,古生物学家惊奇的发现在装有“鳄类化石”的盒子的化石并不具备鳄类的特征,在同事的帮助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是一种前所未见的巨蛇类化石。于是他们前往化石发现地进行进一步挖掘。经过多年的努力,古生物学家最终发现了属于25个个体的巨蛇化石,其中甚至包括了头骨。
图:泰坦巨蟒骨架复原
根据发现的化石推算,泰坦蟒体长可达13米,体重超过1.1吨,它因此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蛇”。
泰坦巨蟒出现于恐龙灭绝之后,恐龙灭绝后大量的生态位置空出,哺乳动物和爬行类迅速兴起,泰坦巨蟒其生活在6000万—5800万年前。科学家推测,由于当时空气二氧化碳较高,地球温度维持在较高的状态,赤道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30至34摄氏度之间。较高的温度非常适合怕冷的蛇类生存,它们的体型迅速大型化并最终进化出泰坦蟒这样的庞然大物。蛇类属于冷血动物,其体温根据环境变化,其体内的温度来源于外界,5800万年前地球环境温度下降,适应了高温的泰坦巨蟒就这样也慢慢灭绝了!
2.现存最长的蛇
网纹蟒
2006年在印度尼西亚西部苏门答腊岛的一个原始森林中,当地人活捉了一条长14.85米的网纹蟒,随后将其卖给了公园,公园的管理人员给蛇取名为“桂花”。然而其真实性还有待考证!
网纹蟒又称为霸王蟒,是世界最长的蟒类,体长一般约8至9米,最长可达12米以上,因体表有网状的花纹,所以叫网纹蟒!
目前的最长蛇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是是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一条被饲养的叫“美杜莎”的网纹蛇。2012年9月入选世界纪录时体长为7.67米。
因其美丽的花纹,网纹蟒制作的皮包成了世界的潮流。由于历史信仰深厚,网纹蟒在日本国内至今依然是最高级蟒皮的代表。即时在全世界,网纹蟒由于皮质结实,个头巨大,花纹美丽,也是利用率最高的蟒皮。
图:网纹蟒皮包的花纹
网纹蟒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国家,如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野生网纹蟒在我国还未有报道!
3.现存体型最大的蛇
亚马逊森蚺
亚马逊森蚺也叫绿水蚺,是目前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蛇类!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蛇,栖息于南美洲,最长可达10米以上,重达二百二十五公斤以上,粗如成年男子的躯干;但一般森蚺长度在5米左右。相比于网纹蟒其体重更重,目前在所有记录中绿水蚺与网纹蟒体长区别不大,所以被评为现存最大的蛇类。鳄鱼也是它猎食的对象!
图:绿水蚺栖息地——亚马逊河
4.体型最大的毒蛇
眼镜王蛇
蟒和蚺都是无毒的蛇类,依靠强大的身体肌肉缠绕猎物然后吞下。而眼镜王蛇体长最长记录也是5.58米,是体型最大的毒蛇。
眼镜王蛇是蛇类煞星。眼镜王蛇主要食物来源就是同类,小一点的蟒蛇、毒蛇都是它的猎物,由于其对蛇毒有强大的免疫能力,所以不惧怕毒蛇。它也是最危险的蛇,其毒性极强而且行动敏捷,行动起来有“嗖嗖”的声音所以也叫“过山风”。它会快速追逐猎物,也包括我们人类!
注:为防止朋友们看到蟒蛇有不适的反应,文章中没有添加蟒蛇和绿水蚺图片,敬请谅解!
其他网友回答
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蛇
提到现存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蛇,非网纹蛇莫属,不过也有争议说森蚺体型更大,但事实上,绿森蚺是世界上最重的蛇,网纹蛇是体型最长的蛇,一般长度可达到8-9米,最长可达12米以上。
虽然在一些国家,网纹蛇会当做宠物蛇出售,还有一些网纹蛇的蛇皮会被当做高档包包的原材料,但体长3米以上的网纹蛇能够杀死人类,体长7米以上的网纹蛇可以以人类为食。
网纹蛇没有毒液,它们在捕杀猎物时,使用的是大型蛇类常见的招数:绞杀,体长3米左右的网纹蛇可以利用自身强有力的肌肉,紧紧的将人类缠绕其中。并且它们能够感知到人类的心脏跳动,当心跳越剧烈、挣扎越剧烈时,它们绞杀的力度越强,平均每平方英寸可以施加30磅的力量,相当于被小轿车撞倒时的力量。
只有当猎物心跳停止时,网纹蛇才会停止攻击,并慢慢摸索到猎物的头部,并利用反曲牙,将其一点点吞入到肚子中。
(反曲牙)
蛇的消化能力非常强,就连难以消化的皮毛以及骨骼都能分解的干干净净。不过当蛇刚进食完成后,它们会找到安全的地方躲起来,慢慢消化猎物。如果猎物的体型很大,那么网纹蛇在接下来一个月内都不用再捕猎了。
当网纹蛇进食食物之后,如果受到外界打扰,或者觉得外界不安全,它们也会将肚子中的食物吐出来,并逃之夭夭。这是因为猎物也占据一定的分量,如果不把猎物吐出来,网纹蛇的行动能力将会大幅度下降。
目前,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显示,世界上最大的蛇是一名叫“桂花”的网纹蛇,它的体型达到了14.85米。但现如今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网纹蛇数量大幅下降,而且网纹蛇的家园也支离破碎,以至于再也没有网纹蛇能够打破该记录。
虽然网纹蛇的体型非常大,但和地球有史以来最大的蛇泰坦蟒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泰坦蟒和今天巨蟒的同一椎骨对比)
泰坦蟒
泰坦蟒生活在距今6000万年-5000万年前,和恐龙没有交集,是恐龙灭绝之后1000万年内新崛起的一个物种。
根据现有的化石分析,泰坦蟒体型可达15米以上,甚至可以达到18米。 不过,泰坦蟒虽然体型巨大,但据推测它可能生活在水中,原因是陆地上的摩擦力较大,以泰坦蟒的体型在陆地上行走时速度会非常慢,只有在水中时,凭借着水的浮力,泰坦蟒才能够化身为恐怖巨兽。
和网纹蛇不同,泰坦蟒很可能是主动出击的猎手,它们的食物主要是当时生活在沼泽中的巨鳄以及巨龟,在当时,成年巨龟的体重可达半吨以上。不过也有科学家认为泰坦蟒并不会以巨龟为食,原因是巨龟拥有坚硬的外壳,而消化这些外壳获得的营养较少,且消耗的能量很大,所以泰坦蟒很可能以巨鳄以及巨龟的未成年个体为食。
和网纹蛇相比,泰坦蟒更加危险,如果它们和人类生活在同一时期,可能会毫不费力地将人类杀死,并且不留痕迹。
为什么蛇类体型如此巨大?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为什么蛇类家族中,有的体型不到1米,有些却能够达到18米,甚至更长的长度呢?
其实,这和外界的温度以及食物有关。
我们知道,蛇属于变温生物,它们自身并不会消耗能量维持体温,而是会根据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想要维持泰坦蟒这样的体型,平均温度至少需要32℃-34℃。如果你仔细研究过蛇类的分布你会发现,越是热带地区,蛇类的体型越大;越是寒冷的地区,蛇类的体型越小。而在极为寒冷的地区,几乎没有任何蛇类能够在这里生活。
在古新世-始新世时期,地球上曾经经历过一次高温时期,该时期也被称为: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比较奇怪的是,在这次极热事件中,哺乳动物的体型开始变小,而冷血类动物的体型开始变大。
现如今地球虽然正在经历全球变暖,但现如今的温度远没有达到古新世-始新世时期的高温,以至于蛇类体型仍旧无法突破泰坦蟒的记录。
其实泰坦蟒的灭绝,也和体温有关。由于要维持如此巨大的体型需要较高的温度,以至于当地球气温变低时,泰坦蟒因为无法适应而灭绝了。
不过在现如今,即使地球上气温再次升高,可能蛇类也无法维持较大的体型,原因是因为人类的干扰,导致许多蛇类食物大幅度下降,以至于许多体型较大的蛇类数量锐减,比如:网纹蛇已经濒临灭绝。
其他网友回答
世界上最大的蛇是“桂花”,它是一条网纹蟒,发现于印尼苏门答腊岛原始丛林中,体长为14.85米,体重约450公斤,身体最粗的地方,直径0.85米。
争议最多的:最大的蛇是网纹蟒,还是亚马逊森蚺?
桂花是一种极端的存在,以地球现在气候及环境恐怕找不出来第二只。从物种平均值而言:
网纹蟒是世界上体型最长的蛇种(高个子)更为修长。
世界上体型最重的蛇种则是亚马逊雨林的森蚺(矮胖子),也就是《狂蟒之灾》的原型物种。
泰坦巨蟒
2009年,哥伦比亚的一个煤矿坑发掘出28条巨蟒化石,称之为泰坦巨蟒,以半吨大的鳄鱼与巨龟为食,刷新了人类对巨蟒的认知。
图:现存的网纹蟒(左)和泰坦巨蟒(右)脊椎骨大小比较
从化石判断,泰坦巨蟒长度约12~15米,体重约一吨,身体最粗的地方为1米,是“桂花”的“增肥”版。不过,科学家目前对那个年代发掘的化石较少,或许存在更大的。泰坦巨蟒很有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大蛇类物种。
主流的学说认为泰坦巨蟒是恐龙灭绝之后的霸主,大约出现在6000万年前。还有些科学家认为,它有可能出现在白垩纪晚期,当时可能没有那么大,因为当时恐龙占据了绝对生态位。
成年霸王龙体重约8~15吨,从头到尾约12~15米,4~5米高。10倍的体重差距,泰坦巨蟒只能被一脚踩成肉酱。还有部分古生物学家认为泰坦巨蟒太大,在陆地上移动摩擦力巨大,行动缓慢,因此大概率生活在水中。
不过,生态位上与水生恐龙处于竞争的关系。恐龙并不会跟你谈“龙与自然”,泰坦巨蟒面对龙族的称霸,毫无竞争力可言。因此,泰坦大概率是一种相对较小的蟒蛇变种,在小行星出现之后诞生的。从6500万年前后的气候变化来看,也比较吻合。
蛇的大小跟什么有关?
世界上较大的蛇大多出现在印尼、哥伦比亚、亚马逊、非洲等地区,这些地区有一个共同点——位于赤道附近,换而言之蛇的大小与气候、温度有关。
蛇俗称冷血动物,在生物学中称为变温动物。哺乳动物、鸟类可以自我调节体温,但消耗能量,因此需要更多的食物。
图:别挤,站好队形,都能晒着太阳
变温动物则依靠环境温度或行为(如:晒太阳)提高自身的体温,优势是只需要获取同体型恒温动物1/3的食物。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树懒,在演化的道路上把节能发挥到了极致。贵为哺乳动物,但是体温调节能力几乎完全退化,白天只能爬到树冠晒太阳。亚马逊常年平均温度在25~27度,树懒体温随环境变化,因此代谢速率也随环境温度变慢,能量供应不上来,干什么都慢吞吞的。唯一的优势就是你在它嘴里放一把叶子,十几天后再去看,还没嚼完。这种演变帮助它在食物匮乏的年代挺了过来。
蛇也是如此,外部温度高时,代谢速率快,容易长得更大,温度低代谢速率慢,不容易长大,还要时常出来晒太阳,冬季天冷了就要冬眠,因此赤道附近的热带气候就容易出现较大的蛇。泰坦巨蟒的出现也是因为气候的变化——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
现在的蛇能否长到泰坦那么大?
地球上现存的蛇不能长到泰坦那么大,体型如此巨大的变温动物的代谢水平,需要年平均气温达到33度左右来维持,而目前地球最高的亚马逊,年平均气温最高时也只有27度。
图: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
泰坦巨蟒出现的两个因素:
1.恐龙灭绝,生态霸主空缺,乱世出英雄。
2.地球在6500万年前~4500万年前气温快速提升,在5500万年前~4500万年前达到顶峰。
泰坦巨蟒伴随着温度升高快速崛起,又伴随着温度下降,迅速灭绝,存在时间很短,因此化石发现很少。
反观现在的地球,除了温度,霸主(人类)正值巅峰,不断压榨蛇类的生存空间。亚马逊遭受砍伐,印尼的网纹蟒变成了一个个珍贵的奢侈品,濒临灭绝,因此地球不可能在出现大蛇。
其他网友回答
亚马逊森蚺,(最长长度:10米以上;体重:250公斤以上) 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蛇,栖息于南美洲,最长可达10米以上,重达二百二十五公斤以上,粗如成年男子的躯干;但一般森蚺长度在5米左右。
应该会的 可以吞掉一个人!
其他网友回答
世界上最大的蛇有多大?
在我国一直有百年蛇、千年蛟、万年龙的说法,所以很多朋友相信蛇是可以化为龙的,不过从蛇到龙可不是那么简单,需要从大蛇化蟒,蟒化蚺,蚺化虺,虺化蛟,蛟化角龙,角龙化应龙,应龙化神龙。
那么时间要多久呢,蛇500年可以化成蛟,蛟再修1000年可化为角龙,再修炼500年成为应龙,总计至少需要2000年,所以从理论上来看,应该存在巨蛇,不是吗?
世界上最大的蛇究竟有多大?
古希腊神话的九头蛇许德拉,日本也有八歧大蛇的神话,中国山海经里的相柳,是一个蛇身九头,形体巨大的怪物。当然这些都是传说,而北欧以及南美很多民族的都有巨蛇的传闻!
现代发现的巨蛇
一直以来网上都有巨蛇的照片,但除了八卦消息以外,官媒却很少报道类似的新闻,这些大蛇是真的吗?2009年2月23日,英国《卫报》刊登了一条新闻,马来西亚婆罗洲巴勒河的一张航拍照片发现,有一条长条形的不明物体,根据这个物体和旁边树木的比例,长度可能超过300米,假如成真的话,可是一条巨物。
显然这不太可能,那么还有哪些看起来还比较靠谱的巨蛇呢?
笔者在网上大概找到了这些巨蛇图,有很多关于巨蛇的文章中都有用这些蛇图作为证据的,但很可惜,这些蛇图的PS痕迹实在是太明显了,基本上绝大部分朋友应该一眼就能看出,不过那些文章依然点赞无数,这表示仍然有很多被蒙蔽了!
地球上不存在超过十米的大蛇
为什么这么肯定?因为有一个悬赏,从二十世纪初期一直持续到二十一世纪初期,差不多100年的时间,就为寻找一条超过30英尺长的大蛇,悬赏金额从最初的1000美元涨到5000美元,再到1978年时的15000美元,再到1980年的50000美元,此后悬赏一直延续到2002年,超过了时效而自动失效。
100多年来,尽管全球有很多捕获大蛇的传说,比如亚马逊雨林中抓到30米长的巨蛇,或者东南亚丛林中发现100米的巨蛇等等,但从来都没有人来领过赏金,50000美元确实不多,但也绝不是小数,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至少从没抓到超过30英尺(9.144米)的巨蛇。
那么现存地球上最长的蛇有多长呢?
一般认为地球上体型最大的蛇是亚马逊绿森蚺,尽管它也能超过6-7米,但最长的并不是绿森蚺,工人最长的是东南亚的网纹蟒,我国福建与广东云南等地也有分布。
网纹蟒的分布范围
2011年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中的记录是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某公司拥有的网纹蟒,当年1012日测量时长度为7.67米。
不过2016年时候马来西亚工地的工人们捕获了一条8米长的网纹蟒,胆大包天的工人们拉着这条蟒蛇欢快地合了影。
百度的最长蟒蛇资料是印尼一条叫做“桂花”的网纹蟒,体长14.85米,据说是在印尼和马来西亚交界的婆罗洲一个原始森林中被发现的,印尼国家科学研究所、农业研究所等学术机构都对这条蛇进行了检验,确认了其身长、体重以及品种。
这条巨蟒是在2002年时捕获的,不过刚好到了悬赏到期日,所以才没有领赏成功?其实这是一个大乌龙,因为在2007年4月16日,Snopes.com网站上发表关于那条14.85米的“桂花”网纹蟒的声明,称只是“桂花”在蜕皮时的错误数据所致,这条巨蟒的实际长度大概也就在6.5至 7米左右,而这也是在《卫报》记者见证下测量的结果,体重也只有100千克!
所以各位就不要再引用这个数据了,本身就是错的,但挂了好多年也没见人去修改下,而且还被很多文章引用,实在有些辣眼睛。
为什么不存在传说中的巨蛇?
其实在5800万年前,地球上真存在过泰坦巨蟒,这种巨蛇身长超过14米,体重1.1吨以上,这是2002年在哥伦比亚北部的塞雷洪煤矿发现了一种史前巨蛇的化石复原得到的数据,在这种巨蛇的脊椎骨面前,现代巨蟒不过就是小不点。
无论蛇或者蟒,又或者蚺其实就是同一类动物,它们是变温动物,另一个称呼则是冷血动物,所以它们不怕冷,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所以蛇需要冬眠,因为它们到了一定的环境温度以下,行动迟缓,毫无对抗天敌的能力,因此要找个洞穴冬眠,所以冬天老鼠吃蛇,夏天蛇吃老鼠,河东河西啊,很是好玩。
因此问题就来了,5800万年前经历了一波极致的全球变暖!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和北大西洋大型火成岩区域的火山作用和隆起有关,当时大约在数万年内向大气层内排放了大约44万亿吨二氧化碳,发生极端失控的温室效应。
佛罗里达博物馆脊椎动物古生物学家乔纳森·布洛赫模拟了变温动物环境适应与捕猎能力,要让如此巨物能在赤道生存下去,当时的环境温度大约在32.8℃,比现在要高出5℃以上。
不过大家别急,现在的全球温升已经超过了1.15℃,尽管5℃还远,但一直下去总是能达到的,而且随着人类瞎折腾,这个温升速度会越来越快,据估计,现在温升的速度是5800万年前的上千倍。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世界上最大的蛇有多大.jpg”/>